• 26.55 KB
  • 2022-06-17 16:02:35 发布

苦趣扬州市2015年中考满分作文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1.苦趣“哒哒哒……”在妈妈连续不断的上下踩动下,缝纫机奏出有趣的节拍。“妈,苦不苦啊?”“傻闺女,妈不苦。”风悄悄从门缝中溜进来,窗户也发出“吱吱呀呀”的声响。“哒哒哒……”妈妈坐在缝纫机前,俯着身,低着头,双眼紧盯着手下的布料,任银针上下跳动,一条条线或横或竖地交织着,一件时尚的新衣便逐步成型。妈妈嘴角笑意浓浓,胜过一时的春光;阳光轻洒进来,她的面庞如娇艳欲滴的桃花。她停下脚步,展开布料,轻轻抖动几下,又合起,平铺,抹平,再放到银针下,上下踩动着踏板,轻抹,慢推。“哒哒哒”“哒哒哒……”真有趣。风像一个调皮的娃娃,一会儿在门外把风铃摇得阵阵响,一会儿又闯进来掀起平铺的布料一角。我搬来了小凳坐在妈妈身边,也不说话,只静静地望着。“丫头,看啥呢?”妈妈脸上的笑意更浓了。“妈,缝纫机真有趣!”我看着飞快跳动的银针和妈妈快速移动的双手,心里痒痒的,“妈,我也要学!”“你哪儿能学,有工夫不如多看会儿书!”果不其然,还是这句,妈妈的心思我果然懂。“这样你就不用早出晚归了,多苦呀!”妈妈的手停顿了一下,缝纫机才又开始“哒哒哒”。“丫头啊,妈做这个可不全是为了赚钱。这手艺是我师父传给我的,我当然要继续传下去。”我知道,这里所有叔叔阿姨手艺都没有妈妈好,有很多是和她学的。“我喜欢这份手艺,所以不管有多苦,看到客人们穿着十分合身的衣服,妈心里高兴啊!哪里苦呢?有趣呢!”妈妈回头看我一眼,满脸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伸手理理我的发绺,又埋下头去继续工作。妈妈从开始学艺起就起早贪黑,师父问她苦吗,她说不苦;后来奶奶问她苦吗,她说不苦;有时客人也问她苦吗,她还说不苦。妈妈打心眼里觉得有趣,怎么会苦呢。难道真的不苦吗?因为热爱便觉得有趣了;难道真的不苦吗?能够继承一门手艺便觉得有趣了;难道真的不苦吗?因为别人的快乐便觉得有趣了……苦与趣,原本就是一体,因苦而趣,我想,这是真实的,世间最大之趣莫过于此吧。“哒哒哒……”缝纫机快乐地歌唱着,听不出一丝的苦。【简评】生活便是最好的素材。小作者从生活中妈妈缝纫的细节中,体会出妈妈对生活的执念;缝纫的是衣服,更是理想与传承。文章描写细致,无论是妈妈的外貌、神态、动作,还是朴实的语言,都能体现出母女间的脉脉温情、款款深意。2.苦趣阳光从梧桐枝叶间柔和地逸出,一阵微风吹来,树叶哗啦啦翻动的声音像恋 人喁语。一大家子人悠闲地坐在树下,喝着稀粥,这被时间切割的画面,着上了与众不同的绚丽色彩……那段时间,爸爸经营的工厂倒闭了,可他仍是微笑着对妈妈说:“没关系的,真的没关系的。”他竭力掩饰,但内心的焦灼不安却时不时地显露出来,妈妈只能转过身去轻轻去拭眼角的泪。原来富裕的生活就此跌入谷底,生活贫困得只剩下了苦。妈妈尽管想尽了办法,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家里的伙食标准明显降低了。爸爸找了一份新的工作,挣钱虽少,但时间却宽裕了,以前很少在家吃饭的他,现在经常早早地就下了班。我常常一个人闷闷地端着粥碗,爸爸知道我不高兴,便微笑着问我:“想听故事吗?”我愣愣地点点头。于是,曾经工作繁忙,几天才能见到一面的爸爸亲切地给我讲起了沈从文先生的《边城》,爸爸娓娓的描述,给我展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善良可亲的爷爷,聪颖可爱的翠翠,英俊潇洒的傩送……我感受到一种不一样的父爱。我以前一直以为,父爱就是想要就可以得到的玩具,花样繁多的美食、漂亮时尚的衣服。而现在,一家人围着桌子,听着爸爸的故事喝着粥,让我深深感受到了生活的乐趣,而这种乐趣是用多少金钱都买不到的。因为有了爸爸的故事,再苦的生活也有了乐趣。晚霞夕照中,温馨弥漫着。伴着爸爸妈妈坐在梧桐树下,端着饭碗,听爸爸讲更多的故事,或是关于三毛,或是关于泰戈尔,或是民间传说,又或是古典名著……消除了我们的困苦,增添了无穷趣味。我喜欢这苦趣,因为这苦趣里有亲情,有浓浓的爱。经过爸爸妈妈几年的打拼,我们家的经济又开始富裕起来,但我还是特别怀念爸爸经常给我讲故事的时光。在风起、树叶儿哗哗翻动的时候,有爸妈,有故事,有诗意,在清苦的岁月里有浓浓的趣味。【简评】“苦趣”苦的是生活,是一碗清粥;趣的是故事,是父亲的乐观。小作者将生活的苦与趣娓娓道来,平淡却又深藏生活的哲理:生活不仅仅在于物质,更是家人之间爱的温暖。文章语言清丽淡雅,叙事朴实,让人回味无穷!3.苦趣疾驰黄沙道中,到处都是明晃晃的一片。我摇开车窗,随着一声呼啸,黄沙吹进了我的鼻子眼睛。无奈中,我咧咧嘴狠狠地呸了几声,吐出口中苦涩的沙子。其实,何止是这黄沙苦,眼前,那白光灼灼的茫茫沙海,那当头高照的炎炎烈日……让人苦涩到了心尖,毫无趣味可言。看来这次沙漠之行,除了辛苦,剩下的还是辛苦了。我趴在车窗上望着无边的沙漠瀚海,无奈地发着牢骚。“丫头,快看那……”老司机满脸的兴奋与喜悦。“哪儿?”我顺着他的手指望去,哇!起先满是好奇,继而代之以激动:远处,在平展的沙海面上出现绵延的沙丘,沙丘上还生长着很多植物!我眯了眼, 这些植物连成一大片一大片的,好像一只巨大的手在攀爬着这沙丘,沙丘显露出粗糙的脊背和苍黄的尾翼。这些成片的植物吸附在沙漠上,绵延着一公里,两公里……终于,现出了全身,我看着这神奇的景象,心中不禁狂喜兴奋—“有趣,有趣!”要知道,这些植物在沙漠中生存长大,是何等艰辛不易!如果没有乐观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它是不可能在这不毛之地生长的。老司机笑了,他告诉我,这些植物叫红柳,是沙漠里最耐干旱与高温的物种。到了仲夏,它还会绽放出一串串浪漫柔情的花朵,这些花朵在沙中翩翩起舞,独领风骚。茫茫沙海之中居然也有如此赏心悦目的植物,真是好一个苦中有乐,乐中有趣!“红柳摇风锦绣文,叶飘纷落杏花村。醉吟诗魂词骨瘦,秋水无痕空照人。”面对此情此景,我诗意大发,妈妈说是“歪诗”,我心想:其中趣味,不足与外人道也。沙漠,是一个多么无情苦涩的地方,红柳以坚忍的刚、暗涌的柔,化苦为乐,以乐成趣,为荒芜的沙漠勾画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我打开车门,徒步前行。尽管黄沙袭人,但我只当是趣味暗投。流沙莽莽,但只要一如红柳的淡定安然,心中有“趣”,便自有趣。【简评】“苦趣”是在沙漠中看到红柳的趣,更是红柳在如此莽莽沙漠中能孤芳自赏,化苦为趣。篇末“黄沙袭人,我只当趣味暗投,乐趣无限”,有力地深化了主题。文章紧扣主题,思路清晰,语言精致。4.苦趣展开微黄的宣纸,磨开一砚池的墨,那苍远的苦香便弥漫开来。深吸一口,我不禁笑了……那时候的我恨透了书法。童年本是最贪玩的时候,寒冬酷暑,我却得防着爷爷的戒尺和毛笔字。稍有心不在焉的时候,“啪”的一声,戒尺便凌空而下,左手背上游起一条红蛇,我痛得不敢大叫,只得忍疼,泪水一粒粒如碎珠落地。初练汉字,如何不苦?稍长大些,便懂事了许多。临摹《多宝塔碑》,我逐步领略到了颜真卿的严谨细致,写字渐也有了些进步。爷爷手里的戒尺变成了茶壶,边喝茶便笑着表扬两句。这时候,我便似那一缕轻烟浮上半空,心中乐滋滋的。可还没有飘至云端,一声断喝便似霹雳将我从美梦中击醒。不知道什么时候爷爷手中的茶杯又换成了戒尺,噼噼啪啪地敲打着书桌,恨铁不成钢般地批评我轻狂浮躁,经不起一丁点赞赏。再看那字,由茁壮劲竹渐成了恹恹垂病之柳,潦潦草草,无精打采,确实难入眼。我羞愧地不敢作声,双颊双耳烫得快着火。哎,谁说入门后不苦?练字真容不得半点杂念!我便更加凝神静气地练习,如今的书法虽然还没有能够登堂入室,但也偶尔被爷爷夸赞,我知道我以前的苦没有白受。仔细斟酌着现在练习的《麻姑山仙坛记》与《多宝塔碑》,我惊奇地发现:如果后者是一缕鹊桥的柔风,前者便堪称泰山之巅的劲松。爷爷极赞同我的看法,那一直严肃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发自 内心的笑。原来书法有三境,写字、写人格、写人生。写字无疑是最苦的,在反复推敲思考后,把自己的品性书写出来,便到了第二境界,真正意义上的传承发扬书法的境界。原来,刚正豁达是颜公的风骨,淡定从容是我的性格,怪不得连爷爷都会高兴欣慰呢。乐,有如一泓甘甜清洌的溪泉洗涤整个身心。感受着清凉快意,我唇角轻扬。而今,我已在临摹《颜家庙碑》了。提笔定神,一横诉说习字之苦,一捺笑谈内心豪情,一钩神游江南水乡,一点漾出浓墨苦香。而今,书法也是陶冶性情,书写生活与心灵的最佳选择。;回忆学习书法的轶事,不禁也明悟了。苦与乐是分离不了的,吃不得苦中苦怎可品出趣中趣?【简评】“书法有三境,写字、写人格、写人生”,这便是由苦到趣的体悟过程。小作者对书法作品的理解也是自已对人生的理解,如此升华,便是将苦、趣悄然结合,无论是“字”“人”还是“文”都得到了提升,语言淡而有味,似墨香萦绕。5.苦趣下午,太阳的强光稍微收敛了些,我拿着奶奶的草帽,来到田垄上。田垄上放满了秧苗,一旁树的影子便倒映在水田里,偶有一阵凉风吹过,水里的树影就颤动起来,这是夏天能带给田间耕作的人们清凉的唯一方式。奶奶的头上围着浸湿了的白色手巾,身上的汗衫因为汗水凝结紧紧地贴在背上。她左手持禾,右手插秧,一步一弯腰,在水田的污泥中跋涉后退着。我不顾奶奶的劝阻,也拿着禾苗,跋涉到田里。我模仿奶奶的样子,把禾苗送到泥土里,用手按一按,一步一后退。奶奶帮我拔正秧苗,传授给我技巧。阳光虽不强烈,可照在我身上还是毒辣辣的,脊梁骨似乎都要散架,每一次从污泥中抬起腿似乎都有千斤重,就更不必说我的指甲缝里嵌满了泥土了。但想起奶奶平时都是这样“面朝黄土”的,我把这些苦都忍受下来。抬起身,看见其他秧田里的人动作整齐、步履协调地往后退,他们的前方是直挺挺的,均匀如织的秧苗。他们每后退一步,便离丰收的季节进了一步。我突然想起一首诗: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我把这首诗里蕴藏的哲理和着苦涩细细咀嚼,竟觉得这首诗背后定大有深意。农人后退插秧是有他的道理的,若前行着插秧,才插下去的秧苗会由于农人急于向前的步伐而被践踏。而后退着插秧,既保护了秧苗,又可以便于观察一行行的秧苗是否排布得均匀整齐。当满心的绿意在农人脚下不断延展开来时,农人的心中就充满了希望,站在田垄上,看着一行行秧苗,内心该有多么欢喜!现如今,我回想起那段苦涩而又充满理趣的记忆时,不禁又陷入沉思。在人 生的道路上,有时候我们似乎是在大步流星地前行着,回眸时却发现我们得到的是虚无,心田里最初种下的幼芽也被践踏了,心里一片荒芜。或许我们该学学农人后退插秧的智慧,貌似后退,实则前进。放弃执念,滋润心芽,学会在步履方寸之间享受海阔天空。苦涩的回忆,我细细咀嚼,竟然收获了一份不为人知的甘甜。【简评】小作者从普通的插秧中却收获了独到的见解,“貌似后退,实则前进”,体现出作者敏锐的观察力和对生活独特的思考。文章观点新颖敏锐,由事入理,此“趣”便是“趣”,立意便更胜一筹。6.苦趣油画,那逼真的样貌,绚丽的色彩,自小便令我心驰神往。然而,学画伊始,我便吃到观察“运色”之苦。那天上油画课,老师带我们去写生,地点是广场上的许愿池。我们一个个带着全部绘画材料来到池旁,正逢烈日当空,一个个都有苦说不出。老师慢悠悠开口道:“现在你们先观察20分钟。”我们都了。炽热的阳光直射之下,我们大汗淋漓。看着眼前这普通的水状态民,只是那池水晃得眼睛有些疼,脑中建立的也都是零碎的模型。终于待到老师一声令下,我们急忙开始打线稿,出乎意料的是每当我下笔时,脑中便不自觉地闪过刚才观察的细节!一笔一笔,热烈、单纯、美好;一切一切,清新、灵动、梦幻,看着纸上那个结构分明、细节逼真的许愿池,我开始觉得先前观察时受的苦都值得,我慢慢陶醉在观察之趣中。定稿之后便是上色了。我心头谨记“层层渲染”这四个字,手下也不放松,在调色板上不好挤好各色,便开始执笔调色了。蓝色、绿色、白色、黄色,五花八门的颜色不仅让我眼花缭乱,更让我苦不堪言。眼珠神经质地在调色板和许愿池之间来回转动,反复对比着颜色的差异。手臂固定在同一个姿势,稍微转动都很疼。等我终于调完色时,已是两眼发昏。接下来还要铺色,我不厌其烦地从底色大调开始,一层层加深,一层层渲染。在画到阴影部分时,脑内突然闪过老师的一句话:科学上,光投下的影子偏蓝,但如果背景是暖色调的话,就要用冷中带暖的颜色。我的思绪重回画布上,又看了看许愿池,还真是这样!于是,我一边调着五彩缤纷的颜色,一边又想着那些科学中的艺术,艺术中的科学,不禁哼起小曲,自得其乐。最终,一幅美丽动人的画展现在眼前。暖黄色的是石板,粉绿色的是远景,铬黄色是水波,它们一同融汇在糅合了暖光的淡蓝天幕之下,和谐统一。啊,苦尽甘来!这艺术的魅力、乐趣,让我深深沉醉!生活又何尝不是这样?只有苦尽,才会甘来。从艺术中,我还学会了这一哲理。我热爱这苦趣,不仅是艺术中的,还会是生活中的!【简评】从细腻的描写看,这个素材是来自生活的,作者叙写的创作油画的过程便是由苦而生趣的过程,无论是“苦”的心理,还是“趣”的畅快,都能体 现出小作者细腻的心思,真挚的感情。语言朴实、自然、逼真、明快,娓娓道来,亦如一幅画卷在眼前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