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00 KB
- 2022-06-17 15:04:24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初中英语语法词汇教学 第二讲(上) [Wendy发表于2007-8-2310:44:00]初中英语专题2:初中英语语法词汇教学第二讲(上)[专题介绍]主持人:各位老师,大家好!欢迎收看新课程国家级远程研修的专题,今天我们将与大家就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问题进行交流和研讨,希望通过这样的交流我们的词汇教学有进一步的认识。我们知道,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材料,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离开词汇语言就失去了实际意义,如果词汇贫乏、词义含混就会造成理解和表达的障碍。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曾经说过:“没有语法,人们表达事物寥寥无几,而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事物。”由此可见,词汇教学在语言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几个课例,通过这些课例相信大家对英语词汇教学会有一定的新的认识,下面我们先看复习词汇的课例片段。[复习词汇课例介绍]请观看第一段课例片段,请思考下列问题:这种方法复习词汇有什么好处?使用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课例片段1](教师邀请学生尽可能多地说出动物的英语名称并拼写。)首先我们先看看本节课的知识目标:全体学生能正确认读、听懂、理解以下词汇:camel,lion,kangaroo,polarpear,Australia,Arctic,Asian,Africa,African,America,American,forest,grass,India,leaf,worldetc90%的学生能正确拼写这些词汇,请大家观看录像片段。35
初中英语语法词汇教学 第二讲(上) [Wendy发表于2007-8-2310:44:00]初中英语专题2:初中英语语法词汇教学第二讲(上)[专题介绍]主持人:各位老师,大家好!欢迎收看新课程国家级远程研修的专题,今天我们将与大家就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问题进行交流和研讨,希望通过这样的交流我们的词汇教学有进一步的认识。我们知道,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材料,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离开词汇语言就失去了实际意义,如果词汇贫乏、词义含混就会造成理解和表达的障碍。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曾经说过:“没有语法,人们表达事物寥寥无几,而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事物。”由此可见,词汇教学在语言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几个课例,通过这些课例相信大家对英语词汇教学会有一定的新的认识,下面我们先看复习词汇的课例片段。[复习词汇课例介绍]请观看第一段课例片段,请思考下列问题:这种方法复习词汇有什么好处?使用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课例片段1](教师邀请学生尽可能多地说出动物的英语名称并拼写。)首先我们先看看本节课的知识目标:全体学生能正确认读、听懂、理解以下词汇:camel,lion,kangaroo,polarpear,Australia,Arctic,Asian,Africa,African,America,American,forest,grass,India,leaf,worldetc90%的学生能正确拼写这些词汇,请大家观看录像片段。35
请大家观看下一个录像片段,观看的时候请思考以下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根据图片和实物复习单词和翻译汉语有什么不同?第二个问题,复习词汇时怎样解决拼写问题?[课例片段2](教师要求学生看图片说、拼单词。)我们还是先看一看这节课的知识目标:能够准确说出拼写有关食品的单词:apple,beef,carrot,chicken,juice,melon,milk,onion,orange,pork,potato,tomato,water,food,fruit,meat,vegetable,drink,请大家观看录像片断。通过观看课例和图片复习的演示文稿,请老师思考下面两个问题:复习词汇的目的是什么?怎样做复习词汇的过程才更有效?才更有可控性?[学习词汇课例介绍]刚才我们观看了有关词汇复习的课例片段,下面我们观看词汇学习的课例片段,请思考这个问题:在课堂上学习词汇,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解决哪些问题?请看第一个教学片断,[课例片段3](教师通过图片展示教授有关食物名称的单词。)好,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刚才那个教学片段中的一些演示文稿,老师出示图片给同学,在同学说出图片中词汇的英语单词时,教学要求学生拼出来,然后把单词点出来给大家看,请老师们注意,在这些单词中有红体字的字母,这位教师需要同学注意这些个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大家看到了最后一段一些单词在闪,这也是一种复习词汇的方法,请大家看这一屏,在这一屏里老师有意识地把单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好,这样不仅仅有助于学生注意单词的读音,同时也观注了单词的拼写。我们再来看一段课例片段,请大家考虑这个问题:下面这种词汇教学的方法的实效性怎样?我们还是先看一看这节课的知识目标:35
全体学生能正确认读、听懂、理解相关的单词及短语,大部分学生能正确拼写以下词汇:punctuation,mistake,correct,translate,writedown,advice,whatelse请大家看课堂录像片段。[课例片段4](教师自创一个情景--如何帮助他人学英语,板书本节课的新单词。)我们刚才观看了有关词汇学习的一些课例片段,请老师思考:我们在课堂上讲词汇的时候,是否注意到了以下的问题,词汇的含义、读音、用法、拼写?您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这4个方面哪一个是最重要的?教学应该怎样去突破?[学习词汇后课例介绍]我们刚刚观看了有关词汇学习的教学片段,下面我们将要观看的是学习词汇后的另外一些课例片段,观看时请思考:学习词汇后的课堂活动的设计是否应该有层次?为什么?若是应该有层次,怎样体现活动的层次性?首先我们先看看这样一个词汇活动,学生在学习完一些词汇后,教师在演示文稿中给出了listening、speaking、readingandwriting让学生按照他理解的意义把词汇放在这个表格里,请老师们思考:教师为什么这样设置?请观看下一段课堂录像。刚才课堂录像片段是关于词汇学习后的活动,教师给学生做听力理解练习,请看演示文稿。[课例片段5](通过听力练习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新词汇的理解。)请大家看下一个教学片断录像,并留意学生们参与活动的表现,学生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课例片段6](学生看图片,做Youdescribe,Iguess.的游戏。)35
刚才我们观看了有关学习词汇后的一些教学活动设计,教师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方式,不仅帮助学生学习了词汇的读音、含义、用法和拼写,也把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了,刚才我们观摩了一些课例,您对英语词汇教学有什么新的想法和做法,欢迎老师在网上发表自己的见解,下一期我们将邀请英语教学的专家和我们共同探讨中学英语词汇课堂教学的相关问题,谢谢您的参与,我们下期再见! 思考题(不是作业):1、 在词汇教学中,你认为词汇的音、形、意、哪个更重要?2、 教师讲解词汇所遵循原则是什么?3、 学生的词汇量的大小对他们英语学习有怎样的作用?4、 你是否关阅读并研究过《英语课程标准》对每个级别的词汇要求的描述?5、 研读《英语课程标准》中对每个级别的词汇要求描述有什么意义?初中英语专题2:初中英语词汇教学讨论二[专题介绍]主持人:各位老师,大家好!欢迎大家继续参与英语词汇教学的讨论,刚才我们看了一些有关词汇教学的课例片段,相信大家对英语词汇教学有了一定的思考,现在我们请两位专家就英语词汇教学,给我们做一个剖析,我想通过专家的分析和引导,我们对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定会有更明确的认识。35
很多人认为,外语学习者的词汇量代表他们的外语水平,经验证明,许多学生在英语学习上落后或者干脆放弃了英语学习,就是由于他们从一开始就懒于记生词,没有大量使用过生词,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很多老师做了大量的工作扩大他们的词汇量,然而收效欠佳,程老师,您看作为中学英语教师,怎样处理好学生的英语词汇量与质的关系?[讨论1学生掌握词汇量与质的关系]程老师:正如钟老师讲的,很多老师,包括很多同学认为英语学得不好主要是词汇量不够,或者说词汇量是标志一个人英语水平重要的标志,其实这个我觉得理解上还是有些偏差,词汇是重要,这个我们不否认,但是词汇只是英语学习的一个方面,绝对不是英语学习的全部,都知道很多人背过很多很多单词,我们过去有人为了考托福、为了考GRE35
,曾经背过大量的词汇,但是这些同学真正英语水平是不是很高呢?显然是不一定的。另外我们的中学生往往觉得自己词汇量不够,所以运用也出现问题,但实际上如果我们专门用词汇数量来检测学生的话,我们会现很多中学生的词汇量其实很大的,但是他们实际能用的词汇比较少,也就是我们词汇学习质和量的关系把握得不是很准确,我个人认为,我们现在恐怕是过于强调量而忽视质的学习,这个量我们一般会用几千、三千、四千、五千来衡量词汇量的要求,但是,作为学习质的问题就没有把握,而且,即便是强调质的话,也是强调对单词的本身含义的记忆。还有一个就是拼写,中小学老师特别注意这个拼写,这个估计跟我们传统的学习观念有关系,实际上学习单词它的质的问题,要从这么几个角度去考虑,一个是词汇本身的含义,第二个词汇在于语境中的意义,第三个词汇本身代表着其他的语用知识和文化知识,这些是我们学词汇首先掌握的,然后我们要掌握词汇的发音,我们要能够准确地说出来而且能够听出来,我们过去中小学教师在进行词汇教学的时候,总强调音、形、义,先是音,然后马上是形,形就是它的拼写,最后才是它的意义,实际上我觉得对于词汇教学应该按照音、义、形这个顺序来考虑,把这个形放在后面,一个是它本身难以掌握,初中生感到拼写单词很难,我们不应该把最难的放在最前面,而且根据我个人观点,这个形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单词的意义和它的用法,所以要先解决词汇的意义和用法,因此我认为,教师在处理学生需要掌握的词汇的量和质的问题时,第一不要急于或者一味地追求量,第二对于质的要求要注意词汇本身它的几个不同层面的意义,它的读音、它的意义和它的用法,这是我个人的一些建议。[讨论2学生的口头和笔头表达发展不均衡问题]主持人:听了程教授的讲解,我相信很多老师应该知道,在以后的教学中把词汇教学的重点转移到了词的意义上的讲解和运用上。我们还经常能看到这样的现象,就是英语课堂上热热闹闹,有的学生似乎也能开口连篇,可是在使用的时候,有的老师就会认为,因为是词汇记忆不熟或者词汇量不够,在语言表达的时候,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错误,张老师,您看这里的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张老师:35
其实是接着刚才程教授讲的那个意思,我们觉得老师总是希望学生一次性学习,一次性掌握,一次性完整运用,当达不到这个理想状态的时候,或者说学生在学习使用单词的过程当中出现一些错误的时候,我们老师就产生了一些浮躁情绪,也可以说这个期待值过高,和现实之间的有较大差距,那么我觉得这个问题根源实际上还是在于我们老师的一个认识上,一种情况是简单地认为词汇量越大,我们学生肯定能用得越好,是应该成正比的,刚才程教授已经讲了这个问题,我们认为简单的词汇的量的记忆和学词汇的使用能力之间并不是一个等号关系,而我们原来的教学把注意力集中在了扩充词汇的记忆,但就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也有一个问题,刚才程教授讲的我也同意,就是我们音、形、义,我们在音和形上,特别在形的问题上下的功夫比较大,当然,老师们会觉得即使下了那么大功夫最后学生的记忆还是不是那么准确那我想补充一句一个就是语音也是一种形它是单词或者说这个语言当中在交际当中的另外一种形所以语音的记忆也是很重要的这是第一点第二个就是我们要掌握这个词汇量我们想量和质或者量和使用能力之间的关系是要靠什么来突破呢我想更多是在教学过程当中不是靠老师的讲解刚才我们提到这个问题不要老师一种感觉说我讲了多遍了各种方法一会儿我们会看到很多教学的方法如果这些教学的方法只是单向的输入只是集中在句子的形式单词的形式上这样会出现一个问题似乎我们学生见过似乎他学过然后我们心里就觉得他应该怎么样了我想这一点我们就有一个偏差有一个偏失这里的问题就是我们在课上没有给学生提供有效的在语境当中去学习接触词的时候在语境当中就去学习去掌握这个词的基本含义然后通过这样一个语境和技能的训练使学生能够在一定的语境训练当中逐步地基本地掌握这个词的基本一些意思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去逐渐地根据我们这个学习过程当中他逐渐地去扩充所以我想这个问题可能核心的问题还是我们的教学方法得当或者说教学方法当中的应该更多地强调语境化的语用化的词汇教学我想更应该是这个问题听了张教授的讲解我们大概应该有这样的认识[讨论3如何理解课标中所规定的词汇要求]主持人:就是说英语教师们还要从教学意识上来重新调整自己的认识,在讲词汇的时候注意在从接触词、理解词、运用词时都要有一个适当的、恰当的语境,那么,程老师,我还想问您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很多老师也在关心这个问题,就是《英语课程标准》对几个关键级别的词汇学习都做了目标描述以及词汇量的规定,比如说五级词汇的目标描述是这样的,了解英语词汇,包括单词、短语、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等形式,理解和领悟词语的基本含义以及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运用词汇描述事物、行为、特征说明概念等,学会使用1500到1600个单词和200到300个习惯用语或者固定搭配。可实际上学生无论在日常学习还是日常考试时,不可能用到1500个词和200到300个短语,其中大部分词汇还是在阅读文章时能看得到,也就是说我们很多老师都这样说,在这些词汇中只有少部分才需要学生在拼写,所以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就根据自己的经验或者说是根据词频,给学生人为地划出来哪些词汇需要背诵哪些词汇只要认识就可以了,您认为这种做法对不对?为什么?35
程老师:刚才钟老师提的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两个层面的问题,她的问题的第一部分是课标对词汇教学的要求,包括词汇教学质的要求和量的要求,而第二部分是老师在实际教学中对词汇教学的认识以及他们实际的做法,如果大家仔细听的话这两部分是不匹配的,课标要求是,比如说要了解词汇,包括单词、短语、习惯用语,也就是说词汇并不是单个的词,还包括其他的,这一点很重要,在我们写课标特别强调这一点,就是词汇的概念是什么呢?过去以为就是一个词,这个是不对的,另外就是要理解和领悟词汇的基本含义以及在语境中的意义,这个是课标非常要求的一个重点,然后是在用词未来描述事物行为和特征说明概念,这是我们学词汇来干什么,这是从学词汇的功能的角度,下面再说词汇量,其实这个问题是我们想提一个概念,就是词汇量和词汇运用能力,课标更多的界定的是学生能够使用词汇来做什么,也就是说课标对词汇学习质的要求是放在前面的,最后才是提一个量的要求,这是课标写得很清楚的,但是我们认为,还有一些老师对这个理解不够,他们马上就会过得到,第一,我要学多少词,多少词能背、能记多少词,能用多少词,能写多少词,很显然和前面课标描述的目标是不匹配的,所以我们为什么要强调这个概念,还再说一遍,实际上是词汇运用能力更重要,所以我们现在老师们认为,第一认为这些词不是都要掌握的,所以他要根据我们过去"四会"的概念,来把现在这些词再做一个细分,然后给学生制定自己的目标,我想这点老师们一定要注意,为什么这次课标里面不再对英语词汇这个分几汇呢?就是为了避免这个情况,为什么呢?第一,对词汇这个掌握要求按“四会”、“三会”、“两会”来分有它的历史原因,但是并不是说一定是科学合理的,现在呢,我们对这个问题重新考虑,所以课标不再用“几会”来标识词汇的掌握要求。张老师:35
我想晓堂老师这个问题可能没有再进一步展开说,原来我们就有一套教材,现在有这么多的教材,一纲教学,还是一本教学,原来可以有这个条件,你可以来做,而现在就不可以这样做了。这个实际上还是一个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的问题,我建议老师们不要再去给学生划出要背的词汇、要记的词汇、要写的词汇和要能认得的词汇,严格来讲这一次初中阶段的1500到1600个字都是要求掌握的,但是这些掌握呢,我们认为就是掌握这些词基本含义和基本用法,但是我们不去说细分,另外老师们不要用一些这样的概念去引导学生,比方说背单词,单词它不是背的,它是学习的,特别是记单词的什么呢?记单词的拼写,实际上这个单词的拼写,如果我们对单词的读音比较准确的话,根据读音能够大致判断出单词的拼写,然后适当地再加一些记忆,这个单词的拼写也差不多能解决,而我们重点在于什么?重点在于单词的它的意义和它的用法。程老师:对,单词的意义和用法又要取决于语境,所以在一定语境的提示下,我们的学生可能有效地运用哪些词,这是我们最终的词汇教学的目标,所以希望老师们,首先不要误导学生,第二自己要去认真研读课标,对自己的词汇教学提出符合课标要求的这么一些教学目标。张老师:35
我想补充一下,一个是我们有一个提法,就是我们现在提倡不要让学生去记单词,也不要让学生单记词,背单词和记单词是两个概念,我们原来的做法可能是专门记某一个词,一个一个孤立的词,那么你没有学会这种串联,老师们认为学它的语顺、学它的语法结构就够了,不是这样的,刚才晓堂老师讲的词汇有三层意思,实际上更上一层意思是它有很多的在语境下的这样一个功能,和语境下的真正的语意,以及它带有的文化等等,这样单记词不解决这个问题,因为是是脱离语境的,所以这点很重要,第二个,我们就希望单词的学习应该语意化、语境化、语用化,这个过程一个首先对单词的学习,首先要了解它的语意,而语意从哪来呢?要从语境当中来,所以我们给一个小短语,给课文,我们现在很强调这样之间的一种关系,不是单纯抽出来,一会儿可能我们还要见到一些单词的学习方法,我们看到有些方法科学的,有些方法可能我们传统做法把单词跟课文剥离开,实际上是一种生吞活剥的做法让学生单词去记词,我们不同意这种做法,还有一条就是说,我们语意化、语境化,还有一个语用化,就是什么叫单词掌握,在语境当中学生能够练习,逐渐掌握,这才是我们希望学生学单词的过程,那么这里面就有另外一个概念,就是学习的过程当中我们强调过程化,这个过程化是学生互动,在教师的指导下,提供一些微观语境和更多的语境,帮助学生在认知过程当中对这个单词的基本用法有一个了解,另外一个很重要就是大家一定要注意初中老师教学不要做单词开花,老师们都知道单词开花,讲一个词,就希望一次性把它讲全、讲透,你一讲全了、讲透了,必然是脱离了语境,因为那个语境当中给提供的是一个单词的具体的某一个用法,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适当地举一反三,适当地比较,但是不要脱离语境去讲一个词的20几种用法,这种心是好的,效果肯定不好,教师也累,学生也累,效果还不好,所以这个问题一定要有一个辩证的看法。[讨论4评析词汇教学方法]主持人:好,听完二位教授的讲解,我明白了,作为一个初中英语教师,我们应该是认真学习《英语课标准》,体会其真正含义,还要注意帮助学生学习词汇的一些策略的运用,刚才二位教授多次提到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经常用的一些例子,下面我就收集了一些教师经常在讲授词汇、运用词汇和复习词汇的时候用的一些方法,我现在把这些方法给两位专家看一看,看看我们专家怎么样讲评我们这些方法,程教授,您能否对我现在列的这六条关于新词汇学习的这些方法做一些点评?我们逐个看,第一个是看单词表,教师领读并讲解重要词汇,我稍微解释一下,这种情况是老师在课堂上看着本书读单词,学生跟着老师读,然后老师会把一些词的同义词或者反义词简单给学生,说一下就过。程老师:可能还有中文吧?35
主持人:对,有一些中文。程老师:这种方法我见过的,就是最早的时候老师拿着书,书上有一个单词表,老师说现在我们开始讲单词、讲词汇,一个一个读出来,然后说这是个名词,或者形容词,还有中文意思是什么,有时候也给一个例子,然后再造个句,大概这种方法,至少我上学的时候就用这个方法,现在呢有的老师们也在用,我觉得这种方法的目的是在学课文或者学对话之前先学单词,我们叫做扫清单词障碍,扫清词汇障碍,这个目的我们倒是也能理解,但是这种做法有问题,学生还没有学课文、没有学对话,等于不知道这个词在什么语境下用的,那么去学它的意思,而这个意思可能有好几个,即便这个词只有一个意思的话,那么它离开语境也是不好理解的,你比方我们讲一个介词with,你说怎么讲它的意思,它是没有意思的,当然介词比较特殊,就算其他的名词、动词、形容词,离开语境意思也不明确,比方说run,它有跑步的意思,有经营管理的意思,还有颜色褪色的意思,它还有很多意思。张老师:这点我补充一句,老师说run给一个中文意思,“跑”,就把它圈定住了,这个其实也是一种误解,实际上这个词的英文本身的含义,不简单等同于中文那个词的含义,所以课堂中不应再出现中文意思,如果这种教学方法久而久之的被运用,就完全变成了词对词的记忆,这对学生学单词来讲和真正掌握英语的用法来讲是一个障碍,他并不是帮助学生学习,这种方法比较常见,也不能说它没有意义,但是它的效率并不高,所以我们不主张老师们大量地采用这种方法。主持人:好,谢谢,再看看第二种,就是看图片学单词,在多媒体应用得比较广泛的一些地区的老师们特别喜欢用图片,认为很直观,那您说这种方法怎么样?35
程老师:这个应该讲我觉得至少要比刚才那个方法要改进了,首先他是先给一个图片,图片是给大家提供一个视觉的信息,另外呢,他不是说把这个词的意思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去说这是什么东西,那么这些物品学生想必都是知道的,但是他并不知道这个是用英语怎么说,另外在一个班上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不知道,可能有的知道,当老师把这个图片呈现出来的时候那会的学生他就能说出来了,实际上他就替老师把这个说出来了,那么不会的学生就跟着去学了,如果我们把这个词再显示出来,这样的学生可以把这个图或者这个词建立一种联系,这也是可以的,同时如果说对提出其中一些重点字母或者是对字母组合给它写出来,也不是什么错事,但是我觉得要注意,你像这个ice-cream,那么这个ice-cream的ice这个cream是ea它后面是一个字母组合,如果我们为了突出字母组合,我们就突出一个,someice-creams还有这个s又突出来,这是什么意思呢?它大概就是强调它是复数形式,强调复数形式,但是这个地方我们讲主要先要学会词的本身的概念,词汇本身的意义,就是不要把别的全加进来,加进来实际上重点就不出来了。张老师:这个就还是我们刚才说的那个概念,我们提供相应的语境有多种方法,包括课文本身,包括图文的方式,包括老师做的很多PPT,包括我们可能更多的一种信息的引用等等,比如刚才这个标题写的看图片学单词,实际上就是把单词和客观的一个具体的实际事物建立这个直接的链接,一个词它实际上是代表着一个事物,或者一个概念,或者一个情感这样的一种关系,所以我们认为这种方法是对的,那么这个东西我们认为有用但是有限,不是所有的概念都这么完整的精确地表达出来词汇到底指什么,所以这个的时候,老师要做得更科学一些,更经典一些,现在很多教材都在做这件事情,就是给他提供很多的信息包括一些库,一般是围绕具体的词老师们可以选表达具体概念的词,容易用图,一般抽象的词恐怕不一定,像understanding35
,当然这些可以有很多很妙的方法,所以我们肯定这种做法,比原来刚才的那种带读的方法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他是由学生来学单词。主持人:下一个是根据上下文学单词,这个实际上是猜词汇的意思,在阅读的时候常用到的方法,那么对这种方法您怎么评价呢?程老师:这种方法显然也是体现了在语境中学习词汇能力的一个原理吧,但是,这有一个问题,就是这个句子必须要提供足够的语境,另外就是足够的猜词的线索,我们也遇到过这样的练习题,这个句子根本提供不了任何语境,比如有时候那个句子,那就是昨天我上街买了一个空格,那么买了一个什么东西呢?它给一个词,这个词也是要学生猜的,但是这句话提供的语境并不能帮助我们去猜一这个词,那么像这句话Youshouldn"thaveblamedhimforthat.Foritwasn"thisfault.这个语境我们觉得还可以,如果学生能够理解其它几个部分,比如说fault,包括这个句式Itwasn"thisfault.也许也许能够猜出blame的意思,这个是可以的。张老师:关于这个我建议是,初中的教学的时候,句子可以从原课文里面出来,吸引学生注意,就是老师用一个图象用PPT呈现出来,大家共同来看吸引学生,这是可以的,有一点小细的地方,在给的语境当中,不要出现学生不认识的单词,一定要控制这一条,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新词上面,不要出现其他生词干扰对新词汇的理解。主持人:好,下面一个方法也是比较传统的一个做法,就是老师在讲某些所谓的keywords或者languagepoints的时候用的,有的老师经常板书,比如这就是一个例子,您们对这个方法怎么看?程老师:35
这个教师板书讲解和刚才那个拿着书讲解事实上思路上是一样的,只不过呈现形式不太一样而已,我认为这种形式也不太有效,第一,它就相当于一个字典,相当于老师把辞典搬到黑板上了,而且搬的过程中可能还有一些欠妥的地方,比如像这个句子,Aswithmostdiseasesanddisasters,theyoungsufferthemost. 那么aswith本身是一个短语吗?我还是表示怀疑的,实际这里也给出解释了,aswith等于itisthesamewith,但是我个人对这个词的理解,觉得它是不妥的,因为这个with本来是接后面的名词,就是介词加名词,而as再把后面的with加名词搁在一起,你现在实际上把它单独说,aswith作为一个短语了,实际上这种是误导学生的,这种例子我还见得很多,假如咱们不拿这个例子来说,就是一个很正确的例子,然后这时老师会罗列有关这个词的多种用法和例句,写在黑板上,那么学生记笔记,这个方法不好,为什么?第一浪费时间,你还板书这么多词,有些教师现在不板书拿PPT去显示,能节省时间,节省了你的时间,学生不节省时间,因为学生要抄笔记,花大量的时间,还有的学生上学带一个U盘,然后去拷,如果这样的话干脆买电子辞典算了,电子辞典里面都有啊。张老师:我是这么来看这个问题,我们鼓励老师做板书,现在由于有了很多现代化的流程,我们老师不太会做板书,为什么要做板书?因为板书是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抓住了学生,抓住了学生思维,老师跟学生共同思维,然后根据这个板书把教学过程流程把它给记录下来了,链接起来了,但是,现在这部分变成了老师给一个词,然后给一个例句,还要给出中文并且包括一些解释,这样完全变成了单向的灌输,这个是我们不太鼓励的。程老师:35
我觉得张老师说的那个板书是老师在上课过程中生成的一些东西,不是事先预定好的,所以有些老师非要预先在写教案的时候就说我要板书什么东西,恰恰在这个时候,如果学生造了一个很好的句子,我就把它记录下来,这个时候是给其它的学生是一个提醒,你可以记录这样一个句子,这时候是围绕着某一个词或者一个词组的用法,大家来展开互动很有意义的,而那种单向的、提前预设的给我们感觉不好。主持人:下一个方法是学生查字典自学词汇,很多老师给学生留作家庭作业是查字典,但是也不乏部分老师为了培养学生自学词汇的能力,用课上的时间,给学生圈定几个词,然后让学生查字典,然后再交流,再检查。程老师:这个我见过,包括大学里这个很常见,老师给学生发一个单词表,这是单元重点,所以大家回去查,这个问题在什么地方呢?他回家查辞典的时候,他是脱离语境,我就有遇到这样的学生,他回家查字典,一个词有5个意思,他抄前三个意思,但实际上在课文中的意思可能刚好是第四个,或者第五个,他没有查出来,第二天他上课仍然不能懂得这个课文,所以这种查辞典学单词,我觉得要怎么看呢?我建议学生自己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那些真的需要查辞典的词再去查,而且要根据课文中的语境判断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而不是简单地去拿这个单词表去一个一个查字典,那个没有必要,你要这么做的话,我们把字典拿出来就行了,而现在很多教学已经提供这个单词表了,那何必要让学生去查字典呢?其实这实际上我们的认识和我们的做法表面上看有逻辑,实际上还不到位,培养学生通过查辞典学习单词进而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很重要,但是在初期的初中阶段要教师指导,比如说查什么,怎么查,首先查这个词这个课文当中的用法,到底是什么含义?所以就不会出现他就光记前三个用法而忘了应该是第五个用法的这种现象,也就是说meaning重要。主持人:35
看来好方法也得很好地去应用,这里还有一种,我们给它冠一个名字叫做集中识词,这是什么意思呢?老师拿到一本教材就把后面的生词表按照重读音节的一个读音的规则把词汇重新排列,然后让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或者学这本书之前,把这本书所有的单词学一遍,也就是说记一下拼写,那么您说这种办法怎么样?程老师:我不主张这种做法,有些单词可以集中学习,比如说同样一个主题的单词,同样一个话词的词汇,或者同一类型的词汇,比方说动词、形容词,我们可以分类,但是根据这个单词本身的这个发音特别跟重读音节的发音来分类,我觉得就不合适了,比如这一课有20个单词其中有5个单词是含有字母"A",而且字母"A"就是它的重读音节,你把这5个单词搁在一起集中学习,我觉得没有意义,为什么呢?集中学习学词汇的原理是把意义相关、话题相关、用法相关的词搁起来学习,有助于记忆,但是你把这些发音相关的词搁进去,它不一定有利于他记忆单词的意义和用法,充其量是有利于他记忆单词的读音。张老师:这就是我说的目标错了,因为我们学词汇首先是学词汇的意义和用法,其次才是它的形状,所以我觉得这种方法不是最有效的,这里有一点我们要声明,刚才你讲的这些方法,我们也不要脱离具体情境、脱离语言教学的目的来评价一个方法的决定的好坏,你刚才这种方法可能有利于学生在学过这本书后,在巩固、归纳发音这方面适当地做一个归纳总结,但如果把它前面作为突破这本书的单词,甚至在没学任何课文之前上面先把课文扫清,所谓扫清大单词障碍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脱离语境的做法,这个是我们不能够同意的,刚才晓堂老师讲了有多种单词归类方法,他要有一个目的,老师们做这个事情之前一定要想一想,我这样做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学生在说这个话题的时候,可能这些单词能够呈现这个话题,才需要归类,而刚才你说的按发音的归类集中识词我们不太赞同。主持人:35
那么刚才我们说的那些方法是我收集的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单词,教词汇的时候用的方法,学生学会了单词还要要记一些单词,甚至要用这些单词,下面是我收集到的9种记忆和应用的词汇的方法,第一个就是老师常留背单词的作业,就是学生回家抄单词、背单词,第二天来老师听写,张老师,您怎么评价这个方法?张老师:你现在提了两个东西,前面是抄写单词,后面是背单词,作为学习功能当中的一些具体的操作我们觉得倒是有必要的,但是有一个前提,如果你这个这些单词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有意义的语言学习过程,刚才我们讲的meaningbasedcontest这样的一种含义,那么这个过程当中允许有具体的增强记忆的一种方法,这是可以的,后来听写单词,严格地说听写单词有多种方法,不一定像我们原来课堂上的我们大家习惯做的dictation,听写,但是单个词的这种dictation把注意力只强调单词的词形,spelling,这个作为具体的一个方法可以用,但是不宜作为单纯的记单词的唯一方法。程老师:对,我经常举这个例子来说明听写单词的弊端,我们很多老师都会为了解决学生单词会不会写,上去就听写单词,我们就给老师举例,我们现在我给你们做听写,我们不听写英文,我们就听写中文,我就说一个意思,我说"桌",你们写,老师说哪个"桌",我说对了,你不知道哪个"桌"吧,那么听英文单词也是一样的,离开语境单个一个词,当然这和中文不完全一样,中文是同音字,那么英文也有,英文如果你听写一个词,比方你听写一个bear,那么学生问是表示狗熊的那个bear,还是那个表示光脚bare,还是表示容忍那个bear啊?到底哪个bear?那么有的老师说那就是我这课学的这个bear,那你就需要限定了,你让学生写的是哪个课,哪个单元学的哪个bear,那这样不等于限制学生了吗?我想简单的意思就是说,我们这个在语境下,学单词、记单词、用单词是一个基本概念,贯穿始终,这是原则,包括具体的,比如听写单词的时候,也应该是强化这样的一种原则。35
主持人:好,那您们再看看现在这个呢?张老师:这个简单还不是默写单词的问题,这可能也是另外一种识别单词的方法,实际上是晓堂老师刚才说的单词分类那种方法,我用了几种类型的东西让学生把它填进去,但是这里面还有更多的一个思维活动,这个不简单是拼写的问题,因为food作为一类名词,他要能够记得哪些,与刚才那是简单地属于拼写是不一样的,词形和词义就有区别了,这一种更好一些。主持人:这里还有一种方法,叫做单词接龙。程老师:单词接龙这个活动它是这样子,老师说一个词,学生要说一个以这个词最后一个字母开头的词,所以老师说"apple",apple最后一个字母是e,那么学生就要说一个以e开头的单词elephant,第三个学生要说一个以t开头的,是teacher,我个人觉得这作为一个游戏偶尔为之尚可,但是要少做,因为这个不符合学单词的规律,他在想这个词的最后一个字母是什么?实际上我们可能学单词的时候,可能对第一个字母关注得多一些,对这些个字母不太关注,所以我不太主张搞什么过多地用这种方式,作为游戏偶尔做还可以。张老师:就这个意思,特别同意这个观点,刚才那个单词归类练习,老师没给英文拼写,是让学生也是把英文拼写出来,大概是异曲同工的感觉,如果你在这种页面的时候,单词还可以重现出来,以便学生能够对照,能够解释,这个分类活动实际上相当于对词汇的真正理解了,如果他能够把这些图片准确地拖到相应的位置,至少说明他知道这些图片所代表的词是哪些对吧?35
程老师:对,但这里有一个问题,你现在复习的到底是这些归类?还是这些图片所带来的词?因为图片本身是一个图,它没有文字,所以现在到底是复习哪些词?主持人:不拉图,就直接写字。程老师:写?他在哪写?主持人:直接打字,或者老师把这个词拼出来展示给学生,也可以让学生写在纸上。程老师:那就是单词的拼写了对吧?主持人:对程老师:有拼写,有把这些图按照哪个类比去分,是复习、巩固词汇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进一步。主持人:还有这个猜词游戏,也是课堂上常做的一个词汇活动,YoudiscribeIguess,学生非常喜欢做这种活动。张老师:对,你这个图很好,老师站的位置和学生站的位置也很合理,一个学生站在前面来描述,说YoudiscribeIguess,或者说Idiscribeyouguess35
,都可以,总之是学生之间的这种互动,但这里有一个先提条件,就是学生要有一定的精确的表述能力,要有一定的限制,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我想这个活动还是挺好的,当然了,学生也可以做动作,不一定是discribe,总之给一个信息,让学生能联想想起哪个单词并能够拼出来。主持人:学生在做这种活动时特别能够那个找方法,比如说动物的时候,一看到有熊猫,学生就说China,然后其他人就知道是panda了。还有另一种猜谜游戏,我做起来我都觉得有点儿困难。张老师:对,这个其实也还是一个游戏,甚至是一种智力训练,有一定的挑战性,也是晓堂老师刚才说的,它是可以为之,但是不可以常为之,而且在设计的时候也很麻烦。主持人:下一个就是字母重组,巩固单词的一个活动。程老师:这也是一个很传统的,就是把单词中的字母打乱顺序,然后重新还原,表面上看这个可能很有挑战性的,但是根据我的理解,这种不是这个词汇学习的一个非常好的办法,你发现没有,你贮存的词越多的话,你做这种东西越麻烦,因为你的可选择路径太多了,孩子们有时候反而倒觉得简单,因为词汇很有限,比如说,如果你刚学了一个词或者几个词,马上用这个方法去练他的拼写,说不定还可以做出来,但是,如果我会很多词,马上说出来还真困难,比如说张老师你说第一个是什么,我想了半天,而第二个呢,你能想出来吗?张老师:No程老师:35
你看,第三个你也看不出来,因为我事先看过这个,我反复研究我才能做出来,这个呢就是说有很多限制词汇量会做的更好,并且单词不宜过长,过长了就变成一个太大的挑战了。张老师:另外我想在这说一句,原来我们经常说你怎么教就怎么测,教的形式和测试的形式也很接近,但是我们建议这种千万不要用来测试形式上,这个太麻烦了,平时练习有时候做那么一两次还可以容忍,它是在你觉得很枯燥的时候用它来适当的刺激一下。程老师:对,不管是期中考还是期末考,还是中考,这种方式就不合适了,其实最简单一句话就是说它还是跟语境脱离了一个体系,跟咱们信息词汇原则脱离远了。主持人:好的,还有一个活动,叫做测试你的记忆力,这也是一种游戏。程老师:我们一般把这种活动不叫测试你的记忆力,因为这一来学生就会感觉到很紧张的一种感觉,它就是一个好象接龙游戏,然后一个人说一句,后面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一个单词,概念要一样或者接近,这个是很有意思的,看谁到哪实在记不住就停了,大概到后面7个单词基本上都记不住了,大家一笑了之,这个课上我们见过一些,这是可以的,但是它作为记单词还不是一个记单词的联系,它大概是一个基本概念或者记忆力的联系。主持人:这也是一个测试记忆力的方法,就是老师教完了这些词汇以后或者说学生学完以后,就快闪的形式让学生看一眼图片,然后说出词汇并拼写。张老师:35
我们在初中的课上看到学生反映是极快的,这是个瞬时记忆,是一个强刺激,很多男孩可能平常学习可能不是很感兴趣,但是这种活动的时候,他会反映极快的,偶尔做一些可以,也不能作为一种主要的方式,有时候老师恨不得一节课10分钟全做这个,我想这种活动做2分钟、1分钟,做一个调节就可以了。主持人:还有这种填空练习,这是学习完词汇以后把这些词填到相应的位置,这时候学生就真的可以在自己的本上做。张老师:这倒是一个运用词汇的一个练习,我们觉得而且至少它提供了一个语境,这样的话学生至少是用这些词汇,它另外一个你要注意,可能有的是它的meaning或者它的definition,是它的语意或者是它的定义,我们老师就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当中给这个词,比如livingroom你对它的解释不要用中文,你刚才给出的这个定义也好解释也好,那么最后在做这个练习的时候做练习,等于学生就学会了这个词的定义和含义,对他以后掌握、使用都是有用处的。程老师:对,测试上我们也见过这种方法,当然从那个角度来说还要做很多修正,主持人:还有一种填空练习,这就是考单词拼写。程老师:对对对,这个很常见而且老师们津津乐道,认为这个能检测学生的思维和单词掌握情况,其实我个人一直认为这种方法是不合适的,比如说第一句话Theyhavegotsomepotatosinthefridgeforsupper,我可能给你另外一个词,我可能写peanuts,还可以有其它的词,那么这个实际上我们到底考察学生一个什么知识呢?根据我个人理解,我们不会把土豆放在冰箱里面,谁把土豆放在冰箱里啊,所以这你这个语境呢?和你要拼的正好又是矛盾的,你比方说第三个问题:TodayisSunday,Wouldyouliketostayathome?那么星期天你一定要在家35
呆着吗?而且这也是谁邀请谁?所以这类的题很容易误导学生,让学生填不出正确的词,那么填不出词的时候,老师又觉得学生没掌握词,所以呢这种形式本身并不是不可取,关键是你很容易设计出那些不合理的题,比如我们把第一个题给教授看,都不一定能够马上能够做出来,因为他的逻辑思考的话他肯定不填potato,因为教授们都知道土豆怎么能放在冰箱里,排除了,正好把一个正确的答案排除了,所以我们不主张这样,还有的给一个尾字母,还有的给中间的字母,那就更难了,我曾经找过几个省的中考题,就有类似这种题,它也给一个首字母,中间给一个字母,让学生去填,结果我当时让很多教研员去填,填不出来,为什么呢?它语境不充分,最后给出标准答案反而让人觉得都滑稽可笑,很牵强。主持人:那程老师如果这个语境是给得非常合适,就界定这个词呢?程老师:那好,你不要给首字母了,你也不要它那个划横线,因为一个横线表示一个字母,你首先给一个空让他填好了。张老师:这部分还是有一个思考,还是在考虑词形的掌握问题,根据记忆补全单词,其实我们希望的他知道词在句子当中的意思,和句子提供的基本语意对比,某一个词义的限定还是词义的问题,如果这样的话,我建议你其实可以不给首字母、尾字母,就可以给空格填进去,在日常的教学当中我们倒希望学生有一些发散的思维,所以为什么这个练习不能做得更活跃一些更开放一些呢?主持人:好,下一个就是用所学的词汇编故事,这就是老师给了一些词,然后就编了这么一个故事做例子,这个挺有意思,您们看一看?程老师:35
这里给的词都是带有ake,实际上这个是过去我们教语音的时候用那种方法,就是把这些发音相同的或者相应的词搁在一起,编一个故事,这样像那个绕口令一样读起来很顺口,它全是语音相近的词汇,这是个语音学习的活动而不是一个词汇学习的活动,所以如果把这个当词可以学习的话就有点不合适了。张老师:这有一个问题,就是如果给出这样一个短文来让学生去朗读,还是语音练习这是可以的,让学生用这些单词去编出一个课文难度太大,学生要牵强附会地找出之间的逻辑关系,你仔细看这里面编的,最后Snake’swake,你想想我们的中国孩子怎么样能够编出来Snake’swake?所以这个时候给我们的感觉是太过,或者是编出来是毫无实际意义,的这种短文又脱离我们的语境化和语音化的观点,所以我不太主张用这种方法来学习记忆单词,但是如果是给一些语音相关的词,比如以一个话题的词或者一个主题的词,编一个短文那倒是有可能的。程老师:对。这个我也同意他的观点,或者说一些动词短语编一个故事,它更多的是在语意和逻辑层面上的联系,而不是语音联系语意上的联系和语音上的联系,这个和刚才谈到的那个问题是一样的,就是把注意力集中错了。主持人:刚才我们说了词汇学习和词汇记忆与运用问题,那么现在有另外一些活动就是复习词汇时老师们常用的方法,第一个方法就是Brainstorming,老师会问这样的问题,然后学生会给各种各样的词汇,当然肯定在他们学习的词汇范围内,这种方法您看怎么样,张老师?张老师:我想这个问题是这样的,Brainstorming35
不是一个单纯的复习词汇的方法,我们可以在一开始的时候引用话题的时候就可以来用它,当然你复习的时候也可以用,但是一般如果复习一个词,我们指的都是某一个具体单元或者是这个学期的任务,那么就有一个话题,你现在给一个主话题做Brainstorming,然后让学生想出这些词汇来,如果是一个单元,学生在这些单元当中的词汇的链接也有的是更大面积,总之这是可以的,但是我一般还不叫它Brainstorming,它实际上就是一个完整的对所学过的单词,在一个逻辑基本点的基础上拓展和归纳,这个方法还是可以的。主持人:嗯,下一个就是wordmap。张老师:对,你这个图给得是很茂盛的,这在一个核心词就是拓展很开了,我们现在的外语教学当中经常提倡,词要呈现在一定的说话题、一定的主题、一定的领域或者是一定的逻辑关系里,那么这样对学生记忆有好处,在提到一个主题的时候,他也能够恰当地想出来相应的一些连接的一些词,甚至大概念、小概念在这里面可以得到展示,但是我们希望老师在上课过程当中,就有这样一个过程,帮着学生归纳总结,然后学生能够看到这些,能够做基本复述,我管它不一定非叫wordmap,我更多地看待它是一个conceptmap,就是说它是一个ideamap它是一个mindmap,是那样的一个思路,如果这样的话,表面来看都一样,但是你仔细看像这个wordmap中间是animal,周围都是紧紧直接跟它相联系的,应该有一些中间的环节,动物比方说有空中的动物、陆上的动物,还是动物,第二个是层次,就是我们讲的概念图里面的层次,没有层次的概念图就不叫概念图,或者也不叫wordmap,所以要做这个的时候也要注意,像这个呢可以改进一下,当然我们还是说这条,就是老师们一定要注意不要简单的堆积词,它要有一个线把它串连起来要有一个网络。35
主持人:好,那么下一个就是老师们经常用来复习词汇的方法。程老师:对,那么我觉得这个就是很不合适的了,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这个president翻译的时候可以是总统可以是校长,也有很多的翻译方法,还有一个with介词,怎么能翻译呢?它是翻译成和谁在一起,这个不可能是你和谁在一起的意思,它是在一定的语境之下才有那个意思,还有store,你说是商店,那么我给它当动词就表示贮存了。张老师:具体的我想简单再说一句,就是不管你给词性还是什么,请大家注意,学英语肯定离不开翻译,你不让他翻译他也在翻,但是我们怎么引导他,很多老师觉得,特别是我们的偏远地区或者相对条件比较弱一点的地区,只能用这种方法,我想这不是方法,我们已经提供了一个在语境下学习的方法,这种方法往往给孩子一个什么结果呢?就是一对一的记忆,一对一的学习,最后他是在用中文串出来那个英文单词说话,这是我见过的一个很可笑的一个例子,就是一个饭店的卫生间里写着"小心滑倒",它的英文写的是什么?肯定这个人懂点英语"小心"它写的是carefully,"滑倒"它写的是fall,那就是我进了房间以后就得慢慢摔,这个意思正好是相反的,所以我们要特别警惕这部分,不是完全反对,一定要有语意。主持人:这是一种复习词汇的方法,也是老师常用课件做出来了,先让同学看图片,然后再读出来,然后再拼,完了最后老师给他一个正确答案。程老师:好,这个可以,就是小学初中低年级什么都可以,其实作为学习方法也好,作为复习方法都可以。主持人:35
下一个也是一种测试学生对这个词汇是否理解了。程老师:这种还可以,因为它有一个语境,给的选项还挺好,这里给的有反义词,这样的话实际上是给学生创造了一个机会来用这些词汇,根据我的经验也有设计不好的练习题,学生真的不知道填什么,所以我们老师在设计语境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张老师:我个人建议老师们用现有的大型的语言库里面的一些例句,或者用我们现在字典里面那些比较基于语言库编写的字典中的例子,不要自己去编一个例子,编一个例子很容易,不真实不地道,还有一个我建议如果你要做基础性的练习,你甚至可以把课文里面的句子拿出来也可以,让学生来看,因为大部分的学生你不要想着难倒他,更多的是给他一个复习、复用的机会,这个例句给我感觉语境不是很完整,这是一个问题,语境完整句子就容易太长,造成阅读困难,所以做好了不太容易,投入和产出的比要考虑好。主持人:对,这是一个marching的练习,实际上也是一个单词语意的复习或者是学习的练习。张老师:这个练习晓堂老师刚才说的就是你给他的解释或者说定义的时候一定要准确,我们经常有的老师自己造出来的那个意思觉得它说的是对,但是你去看搁进去它不能解答那个单词在语段当中的意思,往往出现这个问题,就是说我们老师要找科学的东西。主持人:对,这个是让学生造句的练习,比如说上节课学到什么词汇了,那么现在你就每个词造一个或两个句子。程老师:这是很传统的一种学习方式,我个人不是很主张,为什么呢?因为学生没有语境,他随便给一个词,比方说tellent35
,他是造一个句子,但要么就是想课文中的句子要么他说一个非常简单的,大学里我们甚至有考试也练这个的,比如说第5个God这个词,他学生就说IhavenoGod,你就说你没法判错,你这个句子是对的但是毫无意义。张老师:所以我建议呀,这种不做单词的所谓的拓展性makingsentence可以适当改变,比如,在课文里面看到那个句子,根据那个句子再做适当的变化,可能对于学生来可能更好,我还是建议大家紧贴课文进行教学包括词汇学习。[讨论5有关英语构词法的探讨]主持人:我还有一个问题,是有关构词法的,想问问二位教授,这也是老师经常用的学习词汇的方法,您们对构词法的教学有什么看法?张老师:我理解你说的构词法是这样,就是说老师在教学当中,因为英语是这样的一种语言有很多前缀、后缀、词根等等,我想既然它有这样一个形态,然后通过这样的形态的这种变化,我们也能够解读出来它的基本含义,不妨用它,这个方法在我们的课标中也有一些要求,包括教材当中现在都有这种方法,但是构词法的教学一定要注意,就是切合这个年龄段学生的认知水平,结合他的需要,然后常见的一些词,把它作为一个学习方法,而不要把它作为这个学生一定要通过它才能怎么样,才能达到这个一个什么我的教学目标,它只作为一个教学辅助手段来使用,不要作为那样一个教学目标,作为多种手段当中的一个识别单词的方法,仅此而已。主持人:35
好了,我们刚才听了两位专家详尽地对多个词汇教学活动设计的讲评,相信老师们听了两位专家的讲评后肯定会对词汇教学有新的认识、新的理解。同时对如何改进这些问题肯定有了一些思路,今天我们就到这里,感谢二位专家的精彩点评,也谢谢大家的收看,再见! 思考题(不是作业)1、 你的学生所用有的词汇的量与质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2、 单词拼写和词汇运用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3、 如何有效检测学生对词汇的掌握情况?4、 你能否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掌握10到15个单词。一、关于词汇教学的原则和注意事项1、 语意化,语境化,语用化原则 这一原则是最主要和最根本的。词汇要放在一定的语境里教,才能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单词的词义、词类和习惯用语及固定搭配。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以前只注重了语音、语法和句型的教学,对这些知识,反复讲解,反复操练,不厌其烦,只想让学生在考试时能取得高分。对于词汇教学却一点也不重视,认为词汇并不需要教学,只要教会学生去读这个单词和理解它的意思,课后让学生自己去背,然后给学生听写就完成词汇教学。然而效果并不理想.2、直观形象的原则35
该原则几乎在所有的词汇教学的文章中都被提到,可见其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意义.的确,我们在教学中要尽可能的将词汇直观化,我们有很多方法如图片、实物、玩具、幻灯片、简笔画,我们还可以利用手势、动作、表情等肢体语言,对于一些表示具体事物的名词、表示具体动作的动词、表示情感的动词及形容词一般可采用。实践证明学生非常喜欢这种形式,学习积极性高,课堂气氛活跃,效率也比较高。有时哪怕是简简单单的几笔,尽管我画的不好,学生也非常乐于接受。3、词不离句的原则 教新的词汇可以从句子练起,利用旧句型教新词。教师先说英语句子,进而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和需要,再对新词进行单讲单练。中学英语课本中的句型练习,为在句子中讲练单词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此,中学范围以尽量结合句型讲解,词不脱离句讲练生词较为适宜。 4、迁移、联想原则 教师在讲解词汇时,要注重新旧知识的连接,温故知新,巩固新知。同时,要注重词义的拓展,增加学生对词汇的理解,适当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5、学了就用的原则 教师在讲解词汇时,要注重词汇的应用。学习词汇的目的在于交际,词汇只有在交际中才具了活力,而且学生学习词汇的应用,也有助于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也才算是真正学会了词汇。词汇教学要注意:1、单词应按照教学活动需要分批适量呈现。35
语言开始学习时强调的是感性,因此教生词一开始就要充分利用实物或者创造情境所需的实物,也可利用简笔画动作表演和面部表情来教授。教授同时要提供正确规范、清晰、准确地读音,使学生第一次就获得正确的语音形象。同时要注意词汇的呈现不宜太多,不能像以往一样在教授此课节时,把所有的词汇都呈现给学生,并且一遍又一遍地教读,从而使学生失去兴趣,丧失学习地信心。词汇教学时应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例如:我们教授词汇时应注意输出量与学生的输入量。当我们输出10个单词时,我们不能强求学生对等地输入,这对他们来说是不公平的,此时学生能够输入5—6个就足够了。在今后的词汇教学中只要我们稍加注意学生的原始积累,就能把词汇教好。因此,单元词汇教学不要求一步到位,须按学生活动分别呈现。 2、相关话题的词汇可以集中教学。35
词汇教学时不能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的教,可结合相关话题进行教学。例如:在教授“Is this your pencil?”这一课时,我们可以把有关文具类的所有单词呈现给学生,这样便于学生记忆、交际。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不能“词汇开花,字典搬家”。以往教学中教师在教授词汇时喜欢知识的扩展性,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把所有相关的词汇一一例给学生。即当在教学“look”这一词汇时,就有以下扩展:look for—look out—look after—look like—look down....这样做的结果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使之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学中特别注意相关话题的词汇不等同于“词汇开花,字典搬家”。3、词汇教学要尽量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参与的积极性。 充分运用学生学过的语言材料,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去理解单词的含义。例如:教生词“hungry”时可以说:This morning Tom didn’t have breakfast. He didn’t get something to eat. He didn’t have anything for food or drink. So he is hungry now. He feels hungry. He wants very much to get something to eat and to drink. Do you know what the word “hungry mean?” Oh, yes. Now please read it after me :”hungry” “hungry”...又如;教“think” 可以配以手势这样说:I see with my eyes.I hear with my ears.I eat and drink with my mouth. I walk with my legs. I write with my hands. And I think with my head. What does the word “think” mean? 从表面上看来,似乎用语境衬托法教单词是绕了个圈子,耽误了时间。但是这样做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听力,加强了课堂英语气氛,而且提供了大量的机会复习学过的语言材料,巩固词汇和句型,还能锻炼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克服汉语的干扰作用,所以其积极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4、词汇教学要结合语篇,体现词的应用,不宜孤立学习。 学单词的目的是为句子服务。实践证明,孤立的单词容易忘记,学习和记忆单词应结合句子;结合上下文记单词就会记得牢,记得快。光记单词是不够的,应该扩大为句型,甚至精彩的段落,或一篇优美的短文。以句子为单位记忆单词可帮助我们提高运用英语能力,可以训练和培养我们的语言习惯,有助于把握单词的用法和形式。所以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不能仅仅孤立地教单词。只有将单词放在句子、语段、情境中,才能准确地表达思想,实现其交际功能。词汇和句子,语篇都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把词汇融会在句子、段落、语篇中教,才有助于学生在上下文中准确地理解词义,掌握用法,牢记生词;才有助于学生在语言交际活动中学习单词,提高学生地语言实践能力,达到教、学、用三者的统一;才有助于避免孤立地教单词所引起的枯燥,无味的感觉,提高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二、关于词汇教学的方法35
1.利用图表、实物、动作、手势、肢体语言等教学方法创设一个相当清晰的情景,情景设置要注意真实性,有效性,铺垫不能冗长,要单刀直入,典型,简明,有利于感官直接感受、理解新授的词义。 2.利用相关词增加词汇量。如:教fruit时,指出这是水果的总称,为让学生联想到有关水果的词,教师在黑板上表示相关词群:fruit----apple. pear, banana, orange, watermelon, and so on. 3.可联想同义、近义词、反义词。在学习某一个新词或词组时,若该词或词组与先前所学的词或词组意义相同或相近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采用同义、近义联想的方法进行学习,使学生灵活运用。 a. 利用同义词:比如教到watch(看)这个词时,可联系look,look at,see,read等。b.利用反义词。在英词中表示相对的概念的词汇经常可以遇见。如学过big以后,当学到small时,可以指出Small means not big.这样学 生就很容易理解small的意思了。 4.利用拼读规则和构词规则。如:1) 利用拼读规则:学生知道了ar读[a:]的规则后,可帮助记忆arm, art, part, party, dark等词。2)高年级可利用构词法知识。 a.利用同根词:如教过care后,经过构词分析,学生就可以推测出careful, carefully, careless的词义来。 b.利用前缀。如教retell,rewrite,学生已掌握了tell,write,要向他们解释前缀re-的含义是”again”的意思。c.利用后缀。如在学生已学过China,Japan的基础上,指出后缀-ese的含义,学生就很容易推测出Chinese,Japanese的意思来。d.利用分析合成词的方法。如在学生学过wait与room的基础上,就很自然 推测出waiting-room,reading-room的含义来。利用这种方法可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5. 在“游戏”中学词汇。 6.通过歌曲、谚语、成语、格言、绕口令、习语、说唱、诗歌、笑话、谜语等辅助词汇教学。 7.利用旧知识猜测词义 猜测词义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当学生需要猜测和推理一个问题的答案时,他们所做的心理努力比直接提供他们问题的答案要多得多,因此所猜词汇能更牢固地保留在记忆中,不容易忘记,同时学生的智力、思维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开发。如果学生猜对词义,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和成功感,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8.教给学生记忆单词的小窍门(1)及时复习。根据遗忘规律,组织学生及时复习和巩固,防止遗忘。(2)折迭复习。在笔记本记下要记的单词,把一张纸分为三部分,将新词写在一栏中,含义写在另一栏中,中间写上些暗示作用的词,根据暗示词来记单词。(3)小卡片法。用小卡片或纸张记下要记的单词,另一面写上该词的中文意思,随身带着,只要有时间就很方便地拿出来记,看着中文想英文,看着英文想中文。(4)实践法。将所学过的英语单词随时运用到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去,如学完了基数词,每次上下楼梯用英语数一数;每次去商场购物,看到已学过的东西就用英语说出,如果说不出来,回来赶快复习。(5)“内视”记忆法。晚上睡觉前,把当天所学过的单词像放电影一样过一遍,当一个或一组单词能够在头脑中正确出现,就说明已经记住了。三、关于词汇检测的方式35
1、可以让学生把图与词连线。2、在语篇中把单词挖空再回归语篇等。3、课前检测时,用归类法回忆本课所学单词。4、进行单词接词,猜词游戏。5、将所学单词打乱次序,按词群重新归类组合。 6、如果可以让学生用所学单词来编故事等等。7、用本单元所学单词来自由命题写出一小段文章,看一看谁用的新单词多,而且文章内容合理、丰富。8、结合当天所学的话题设置一个情境或编一段短文,从中挖去部分单词再让学生去填完整(类似完形填空),这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当然情境的设置一定要恰当,否则学生会无从下手。9、能利用实物展示的就尽量用实物让学生去利用实物来互相提问或填空。作好记载,作为教师今后给平时分的凭证。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又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尤其是一些教班额比较大的教师的负担。注意事项:1、检测要及时;2、方式要得当,富于变化性;3、组织符合学生特点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运用词汇;4、增加词汇的复现率;5、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设计继续性活动。(未经作者同意,不得用于任何纸媒体,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