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83 KB
  • 2022-06-17 14:35:53 发布

高考作文素材——迟 子建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迟子建【生平】迟子建,女,汉族,1964年2月27日出生于黑龙江省漠河县。1984年毕业于大兴安岭师范学校,1987年入北京师范大学与鲁迅文学院联办的研究生班学习。毕业后到黑龙江省作协工作至今。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中国作协第六、七届全委会委员。现担任中国作协第九届主席团成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1]。1983年开始文学创作,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树下》《晨钟响彻黄昏》《伪满洲国》《越过云层的晴朗》《群山之巅》等;小说集《北极村童话》《白雪的墓园》《清水洗尘》《雾月牛栏》《迟子建作品精华》(3卷)。已发表作品600多万字,《当代作家选集丛书·迟子建卷》《踏着月光的行板》;散文随笔集《伤怀之美》《我的世界下雪了》《迟子建随笔自选集》。另有《迟子建文集》出版80多部单行本。作品荣获“鲁迅文学奖”“冰心散文奖”“茅盾文学奖”等文学大8/8 迟子建奖,部分作品在英、法、日、意等国出版,是当代中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作品简介】《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在《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中,叙述者——女主人公在丈夫车祸去世后独自远行,因山体滑坡,列车中途停靠在一个盛产煤炭和寡妇的小镇乌塘,得以接触社会,听鬼故事、丧歌以及众多奇闻,目睹苦难、不公和死亡。世界上的夜晚是一个人的夜晚,也是所有人的夜晚。那样的夜晚也可能是迟子建的夜晚,那样的故事也可能是迟子建自己的故事。那时候,迟子建是用写作来疗伤的。获奖作品《世界上所有的夜晚》是她的心血之作,了解她经历的读者知道,这是她给发生车祸的丈夫的“漫长的悼词”。于是有了小说的开头———“我想把脸涂上厚厚的泥巴,不让人看到我的哀伤。”她曾说这样能为自己的痛苦找到一个排遣的出口,她坚决地回避一切有关这部作品创作背景的问题,她不想因为这部作品再提起那段伤心的往事,这对于她是一种痛苦的回忆———“我也难以承受。”《福翩翩》在《福翩翩》中,迟子建以一贯的沉静笔触,娓娓述说着乌吉河畔、柴旺一家的琐碎生活。从清汤寡水的肉片酸菜粉丝,到小年夜里的白糖黏豆包;从巧结姻缘的压酸菜石,到横生枝节的颈椎治疗仪。柴旺一家在现实的荒凉与凋敝中,快乐地生存着。纵使背负儿子惹事8/8 迟子建生非的债务;下岗、转业,又落得衣食无靠,生活仍然值得欢欣鼓舞。迟子建不善肆无忌惮的夸张。在她笔下,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邻居刘家稳,虽以教师为业,却也命运多舛。车祸、残疾、病退。比照柴旺一家,可谓殊途同归。《额尔古纳河右岸》在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额尔古纳河右岸》中,女作家迟子建以一位年届九旬的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女人的自述口吻,讲述了这个弱小民族顽强的抗争和优美的爱情。小说语言精妙,以简约之美写活了一群鲜为人知、有血有肉的鄂温克人。小说以小见大,以一曲对弱小民族的挽歌,写出了人类历史进程中的悲哀,其文学主题具有史诗品格与世界意义。《群山之巅》迟子建上一部长篇《白雪乌鸦》出版于2010年,暌违5年之后,终于等来了《群山之巅》。全书分“斩马刀”、“制碑人”、“龙山之翼”、“两双手”、“白马月光”、“生长的声音”、“追捕”、“格罗江英雄曲”、“从黑夜到白天”、“旧货节”、“肾源”、“暴风雪”、“毛边纸船坞”、“花老爷洞”、“黑珍珠”、“土地祠”等17个章节,故事主要发生在中国北方苍茫的龙山之翼,一个叫龙盏的小镇。屠夫辛七杂、能预知生死的精灵“小仙”安雪儿、击毙犯人的法警安平、殡仪馆理容师李素贞、绣娘、金素袖等,一个个身世性情迥异的小人物,在群山之巅各自的滚滚红尘中浮沉,爱与被爱,逃亡与复仇,他们在诡异与未知的命运中努力寻找出路;怀揣着各自不同的伤残的心,努力活出人的8/8 迟子建尊严,觅寻爱的幽暗之火……【写作风格】在迟子建的早期创作中,她的小说是美丽的、空灵的,不染尘埃。它让你迷恋北中国的某一块土地和这块土地上生长着的人们,她以自己对这块土地的热爱使你相信这里的美好。二十年来,当迟子建逐渐成长,经历世事,她的小说其实发生了某种变化。尽管苏童以二十年容颜不改来形容她的创作力也的确准确,但她的变化还是有的。那是静水深流——一如美丽的女子二十年一直很美,其实还是变了,她变得更深刻,更包容,更沧桑,更有力量——迟子建小说越来越美得深广和辽远。尤其是在她近年来的代表作《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中,她把自己融入了一个更浩瀚的世界,她使我们懂得了爱之外还有爱,美好之外还有美好。迟子建以她丰沛的创作实践给自己的小说创造了一种判断标准,那就是书写“温暖”和“爱”。这美好的情怀使她笔下的北中国人事永远地存在——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便是迟子建小说的最大魅力。大约没有一个作家会像迟子建一样经历二十多年的创作而容颜不改,始终保持着一种均匀的创作节奏,一种稳定的美学追求,一种晶莹明亮的文字品格。每年春天,我们听不见遥远的黑龙江上冰雪融化的声音,但我们总是能准时听见迟子建的脚步。迟子建来了,奇妙的是,迟子建的小说恰好总是带着一种春天的气息。【名句】8/8 迟子建你去追跑了的东西,就跟用手抓月光一样的,你以为用手抓住了,可仔细一看,手里是空的。因为有了寒冷,有了对寒冷尽头的温暖的永恒的渴望,有了对盐那如同情人般的缠绵和依恋,我想北方人的泪水会比南方人的泪水更咸。年轻人回首往事是由于没有经历太多的人世沧桑,这种回首带有某种浪漫和虚荣的成分。真正尝遍人世间的的酸甜苦辣后,大约是不屑回头遥望的。你心中没神,怎么能相信有地狱呢?不相信有地狱的人,也不会有自己的天堂。世界上没有哪一道伤口是永远不能愈合的,虽然愈合后在阴雨的日子还会感觉到痛。如果你在飞雪中行进在街头,看着枝条濡着雪绒的树,看着教堂屋顶的白雪,看着银色的无限延伸着的道路,你的内心便会洋溢着一股激情:为着那无与伦比的壮丽或者是苍凉。我发现春光是一种药,最能给人疗伤。8/8 迟子建母爱也像那一颗颗龙眼,不管表皮多么干涩,内里总会深藏着甘甜的汁液。月亮周围没有一丝云,明净极了,让人担心没遮没拦的它会突然掉到地上。一世界的鹅毛大雪,谁又能听见谁的呼唤!其实风雨也是上苍赐予我们的甘霖,它可以升华苦难,化解悲伤,教人以慈悲心对待尘世的荣辱。人生哪有一路的晴朗?波折起伏,最能修习心性;动荡颠簸,才会大彻大悟。泥泞诞生了跋涉者,它给忍辱负重者以光明和力量,给苦难者以和平和勇气!当我们在被细雨洗刷过的青石板路上走倦了,当我们面对着无边的落叶茫然不知所措时,当我们的笔面对白纸不再有激情而苍白无力时,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只要你不歧视自己,就是全世界都歧视你,又怎么着?我们的驯鹿,他们夏天走路时踩着露珠儿,吃东西时身边有花朵和蝴8/8 迟子建蝶伴着,喝水时能看见水里的游鱼;冬天呢,它们扒开积雪吃苔藓的时候,还能看到埋藏在雪下的红豆,听到小鸟的叫声。猪和牛怎么能跟驯鹿比呢?我的心中有一盏灯,有了这站灯我就不怕严寒,不怕走夜路。在山中,他的愚痴与周围的环境是和谐的,因为山和水在本质上也是愚痴的。山总是端坐在一个地方,水呢,它总是顺流而下。名人的故居,最辛劳的要数门槛了。……更何况,这老门槛迎来的并不是它旧日的主人,它听到的大抵是游人的感慨声和照相机快门跳动的咔嚓声。要是空气中的灰尘能唱歌就好了,他可以随时挥挥手,就能让它们纵声歌唱。没有燃烧,就不会有灰烬;而灰烬,是生命必不可少的养料。在我看来,真正的喜悦是透露着悲凉的,而我要寻找的,正是如梨花枝头的露珠一样晶莹的——喜悦尽头的那一缕悲凉!我还想在这样的日落时分聆听几首民歌,再沾染一身雪花的清芬之气。8/8 迟子建但凡做小本生意的,都是些眼疾手快的人,他们能心、手、口并用,嘴上抽着香烟并且与你讲着故事,手上麻利地打理着生意,什么也不耽误。就像一棵树被砍断了,你能从它根部重新生出的枝叶中,寻觅到老树的风骨。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