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00 KB
  • 2022-06-17 14:35:50 发布

曹扬运用课本内容生成作文素材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运用课本内容生成作文素材曹扬不少学生在写作文时,常常由于缺乏事例或者找不到合适的事例,以致作文平铺直叙,没有深意,得不到髙分。有人不禁要问:作文素材哪里找?其实,素材就在我们身边。语文教材是万里挑一的和品,而且己经深入学习过,同学们可以说非常熟悉。当我们在课堂上从句段到篇章,从大意到中心,从分析到归纳,完成对文章的解读后,我们不妨从课文中来寻找写作的素材。因此,有必要所学过的课文内容,整理归纳成素材,以备作文时所用。一、整理素材教材屮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经典Z作,是屮学生学写作文的蓝本。所以,认真阅读教材,充分运用课木,是生成索材的一个有效途径。1>打印出高中第一册到第四册的课文忖录,分发给每个学生,以回顾课文内容。2、让学生列出课文中出现的重要人物。3、再列举出这些人物的主要事例或是人物性格。4、将人物分类整理。现将学生整理的成果展示如下:一、意气风发型1、《沁园春•长沙》屮毛泽东2、《念奴娇•赤壁怀古》屮周瑜二、巧言善辩型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2、《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3、《触龙说赵太后》中触龙4、《烛Z武退秦师》中烛Z武三、凛然傲骨型1、《鸿门宴》中樊哙2、《记念刘和珍君》屮刘和珍3、《五人墓碑记》屮五人四、壮志未酬型1、《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中苏轼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3、《书愤》中陆游 五、弃官归隐型1、《归去来兮辞》《归园出居》屮陶渊明2、《山居秋暝》中王维3、《漫话清高》中林逋二、搜集素材适用的话题将全班分为五个小组,让学生口己搜集适用于这些素材的话题,并将其整理出来。现将每组学生搜集的成果展示如2第一组:意气风发型适用话题:“自信”“自信与成功”“自我激励”“超越自我”“人生态度”“为了心中的梦想”“年轻与有为”“掌握自己的命运”第二组:巧言善辩型适用话题:“驾驭自己”“能力”“经验与成功”“灵活与变通”“变通与成功”“人生的智慧”“墨守成规与灵活变通”“改变观念”“一意孤行与灵活多变”第三组:凛然傲骨型适用话题:“收获”“忍耐”“永恒”“气节”“尊严”“得与失”“贫贱与高贵”“生命的价值”“爱国情怀”“尊敬与爱戴”“生命价值”“个人与社稷”“付出与回报”“平凡与伟大”“正义与尊严”“人生态度”第四组:壮志未酬型适用话题:“失败”“磨难”“理想”“信念”“立志”“苦难与成功”“永不言败”“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第五组:弃官归隐型适用话题:“逃避”“信仰”“坚持”“面对困境”“得与失”“直面困难”“解读生命”“人生态度”“学会放弃”“心灵的选择”“人生的乐趣”在搜集相关话题时,有部分同学总是掌握不到方向,不能将素材与话题恰当的匹配。这吋,我便将话题的内容具体化,展示出话题的材料,再止同学们对材料进行分析,从而分析得出素材适用的话题。话题:忍耐有句俗话叫“百忍成金”。忍耐不意味着屈服,忍耐是积聚力量,准备着下一次的成功。忍耐是高瞻远瞩,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但忍耐也应该有一个限度,不该忍受的我们也不能强忍着。闻一多先生面对国民党政府的恐吓拍案而起,朱自清先生不为五斗米折腰,他们的忍无可忍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请你以“忍耐”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教师:谁能找出这则材料中的关键句子,也就是材料的突破口?肖愿:“忍耐也应该有一个限度,不该忍受的我们也不能强忍着。”这句话是告诉人们要反抗的意思,所以我觉得它适用于凛然傲骨型,特别是《鸿门宴》中的樊哙。陈晓波:“忍耐是高瞻远嘱。”这里忍耐不是屈服不是懦弱,而是有更高远的考虑,思考得更周到更全面,我觉得它适用于弃官归隐型。周琳红:我找的也是肖愿那句,但是我觉得这个材料更适合用在壮志未酬 型中的陆游身上,陆游是在“书愤”,可见他已经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了。教师:同学们对同一则材料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更能配合以不同的素材,看来对素材的掌握己基本到位。那么,我们就來练习练习,将整理的素材运用到搜集的话题之中,写一个小的片段。三、实际训练,运用素材写话题学生在自己整理素材、搜集话题Z后,对作文训练已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不再像之前平铺直叙、无话可说。而是能够将所学过的课文巧妙的运用到作文的写作之中。1、张燕将意气风发型运用于话题“自信与成功3“少年心事当拿云。”毛泽东和同伴们的拿云心事,可说是尽情倾吐,如长江大河,滔滔而下,气势磅礴,痛快淋漓。他们“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成为历史群山中耸峙的又一座峥喋高峰。2、蒋生旭、朱敏将巧言善辩型运用于话题“人生的智慧”:(1)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在赵太后盛气凌人之时,在大臣们束手无策之际,触龙挺身而出,担起了解除国家危机的重任。在触龙的巧妙劝谏下,赵太后终于答应了让长安君“质于齐”,化解了赵国的燃眉之急。(2)未被重用,不计前嫌,深明大义,为国分忧,是为志士;双方交战,生死未卜,慷慨应允,“夜缝而出”,知难而上,义无反顾,是为勇士;面对强敌,不卑不亢,巧避锋芒,直击要害,机智善辩,侃侃而谈,以一言退千军,是为辩士。正是烛之武的这份果敢机智、巧言善辩,才化郑国的危机于无形。3、雷万琴、吴眉将凛然傲骨型运用于话题“平凡与伟大”:(1)樊哙虽是一介武夫,但在鸿门宴上心急如焚闯军帐,舍生忘死救沛公,机智巧妙对项王,充分发挥了他有勇有谋、彪悍机智的一面,在救驾沛公时立下了汗马功劳。(2)让我们追忆这位“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学生;痛悼“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歌颂“虽陨身不恤”的“中国女子的勇毅”。她是一位具有“干练坚决、百折不回”气概的“真的猛士”;是勇赴国难,不惜殒命,“为了中国而死”的青年。4、袁希建将壮志未酬型运用丁•话题“失败”:陆游时不我待“衰鬓已先斑”,无端被黜,赋闲在乡,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而“书生无地效孤忠”,郁愤之情喷薄而出。5、王涛将弃官归隐型运用于话题“心灵的选择冬宦海沉浮使王维心灰意冷,退居山林,亦官亦隐,“弹琴赋诗,啸咏终日”。 雨后的山林一尘不染,皎洁的月光朗照林间,淙淙的泉水从山石流过。在这青松明月之下,在这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这样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多么清新,多么淡雅,无怪乎王维不禁感叹:“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通过这次从搜集到整理再到训练的过程,同学们对作文的热情较之以前有了明显的提高,普遍认为,原来作文并不是想彖中的那么困难,素材也是很容易掌握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善于发现,和信会有更多更好的索材出现,那时的作文将不再是“巧妇难为无米Z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