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金钥匙.doc 5页

  • 55.50 KB
  • 2022-06-16 13:09:30 发布

学习的金钥匙.doc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寻找“金钥匙”教学目标:1.能吸取别人有益的学习经验,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好方法;2.懂得勤学还须巧学,巧学来自于勤学;3.能虚心学习别人的学习好方法,在集体中学会互相帮助、取长补短;教学重点:能吸取别人有益的学习经验,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好方法。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懂得勤学还须巧学;(2)能吸取别人有益的学习经验,初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好方法。教学过程:活动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1.请学生帮老师家访时选择一条路线,说说选择这条线路的理由。(媒体)过渡:对呀,选择最近的路线,即省时又省力。2.播放漫画:思考:你从这三幅图中得到什么启示?为什么前面两个孩子打不开知识的大门?那么打开知识大门要靠什么呢?3.师小结:打开知识大门光用蛮力或依赖他人是不会成功的,必须要有好的学习方法。就像你们帮老师选择最近的路线,道理是一样的。只有勤学加巧学,学习的收获才会更大。好的学习方法就是“金钥匙”。4.揭示课题:“金钥匙”5.你想不想也拥有一把金钥匙?那我们赶快行动吧?补全课题:寻找“金钥匙”活动二:联系生活,主动探寻1.师:猜一猜这是谁的考卷?2.学生猜。3.师:我们请这位同学来说说他的学习方法。4.学生谈学习方法。师:原来他取得这么优秀的成绩有“金钥匙”啊。5.他的金钥匙是什么呢?交流6.过渡:谢谢你把学习的金钥匙毫不保留的介绍给了大家。其实我们班中还有许多学生在学习上有各种各样的小窍门,谁也愿意把自己的“金钥匙”介绍给大家?7.生边出示搜集的资料边解说,师生进行点评。活动三:学习伟人,深化认识1.伽利略是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他能发现许多科学原理,也是因为他有“金钥匙”。那么,他的“金钥匙”是什么呢?请听故事《好问的伽利略》2.多媒体故事3.听了这个故事,你觉得伽利略的“金钥匙”是什么?4.伽利略给了我们学习的金钥匙,许多伟人的话同样给了我们启迪。5.出示课本上三句名言:他们的“金钥匙”是什么?交流活动四:朗读儿歌,摘记方法1.师:通过这课的学习,你们觉得有什么收获?2.是呀,就像儿歌里说的那样——3.出示儿歌。 4.学生朗读儿歌。5.学生针对自己存在的问题,选择一至两条适合自己的学习好方法,用记号笔写在纸条上。活动五:延伸评价,学以致用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用上这些好方法,记下收获或烦恼。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懂得巧学来自于勤学;(2)进一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好方法。(3)能在集体中学会互相帮助、取长补短。教学过程活动一:交流收获,深化认识1.学生将上节课上记录的学习方法的条纸,贴在黑板上。2.依次介绍自己按照学习方法做后和以前有什么不同。3.师过渡:现在大家都知道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做任何事都能事半功倍。活动二:运用实例,引导运用1.师:可是在回家后的尝试中,我们的这些同学有的被父母批评,有的用了我们上节课介绍的方法不管用,还在苦苦思索,有的同学之间为此还争得面红耳赤。我们能不能去帮助他们?2.出示书上《小论坛》的文字和图片,小组合作讨论。3.交流、点评。4.随机出示e连接《心理学家告诉我》,了解遗忘规律。5.你有困惑吗?把你的困惑讲给大家听听,让我们大家来帮助你。6.交流活动三:回忆名言,明白道理1.师过渡:符合科学、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好方法。这些学习的好方法又是怎样得出来的呢?让我们一起去探讨。大家还记得达尔文、高士期的话吗?2.生背诵名言师出示名言:他们的好方法来自于哪里?3.小组讨论,交流4.小结:只想取巧,不想下功夫,是学不到真正的本领的。巧学还是来自于勤学。活动四:小组合作,制作小报1.师:我们现在知道了许多学习的好方法,其中有些是从别人那里学到的,有些是自己通过实践得出来的。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把它们记录下来,分小组合作办一份小报。2.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分工合作制作小报。(纸张、彩笔)3.师生一起把完成的小报贴在学习园地展览。活动五:联系生活运用延伸1.引导学生制作学习方法调查表,出示表格日期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    效果 2.师:在平时的学习中碰到困难,大家应该做个有心人,可以把问题记下来,寻找解决的方法,而不是得过且过;这样可以让我们减低犯同样错误的次数,提高学习效率。资源信息表标题:寻找“金钥匙”(说课)关键词:寻找金钥匙描述:一、营造生活式的课堂二、创设互帮互助的氛围三、评价运用方法的行为四、运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学科:小学《品德与社会》(上教版)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第二课语种:汉语媒体格式:.doc学习者:教师资源类型:文本教育类型:小学教育>三年级作者:唐龙妹单位:南汇区逸夫小学地址:Email:《寻找“金钥匙”》教学设计说明《寻找“金钥匙”》是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我们在成长中的第二课,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勤学还须巧学,巧学来自于勤学, 并且能吸取别人有益的学习经验,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好方法。另外,教材的第一课是《我的兴趣爱好》,第三课是《我们是好朋友》,要培养兴趣爱好需要一定的方法,朋友相处同样需要方法,所以把《寻找“金钥匙”》安排在两课之间,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我们每个老师都知道掌握知识规律,要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好的学习方法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学生是否知道呢?或许家长和老师偶尔会教一些方法,可这些方法是比较笼统的,是大人得出的经验,而非孩子的,学生是否能理解并接受呢?第二课《寻找“金钥匙”》就是将这一问题,具体地展现在孩子面前,通过让孩子自己去思索,去发现,去交流,来拓宽学习方法,最后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好方法。为了让本课的教学取得实效,在教学设计时,我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营造生活式的课堂“德育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第一课时授课前,我尽可能多的搜集来源于学生的资料。设计的情景也尽可能的取之于生活。“猜猜这是谁的考卷?”熟悉的人,熟悉的试卷,目的就是引起学生的注意,真心诚意地产生钦佩之情,让他们向榜样学习,并让他们感觉到课堂就是生活:这里,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这里,可以提高他们生活质量。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学习效益”这个词,在观察漫画前我设计了一个老师家访的情境,运用多媒体播放形式,让学生产生了联想,把生活和课堂融为一体,学生更能直观地从生活小事中发现问题;为而后的观察漫画活动的画面,让学生顺利明白“打开知识大门光用蛮力或依赖他人是不会成功的,必须要有好的学习方法”打好铺垫。在第二课时中,我让学生将上节课记录的学习方法的条纸,贴在黑板上,依次介绍自己按照学习方法做后和以前有什么不同。再一次让学生把生活的体验带进课堂,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做任何事都能事半功倍。”但是生活不是单一的,学习生活中的问题是复杂的。引导学生针对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人物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这才是我们德育教育的真正目的。于是,对“边听音乐边做作业好不好”这个生活场景的讨论中,我们要充分让学生交流,因人而已,因时而异,只要这些学习方法对他有用,那么这些学习方法对他而言,就是好方法。二、创设互帮互助的氛围。“引导学生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这是《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纲要》中的教育要求。让学生带着赞赏的态度去倾听别人的话,在学生间的意见有分歧时,真心诚意地去帮助对方,既能落实本科的教学目标“能吸取别人有益的学习经验,初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好方法”,“能在集体中学会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又能贯彻《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纲要》精神。“谢谢你把学习的金钥匙毫不保留的介绍给了大家。其实我们班中还有许多学生在学习上有各种各样的小窍门,谁也愿意把自己的“金钥匙”介绍给大家?”“可是在回家后的尝试中,我们的这些同学有的被父母批评,有的用了我们上节课介绍的方法不管用,还在苦苦思索,有的同学之间为此还争得面红耳赤。我们能不能去帮助他们?”教师富有感情的铺垫语目的就是营造团结合作、真诚帮助的课堂学习氛围。在这里,旨在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学会做人。三、评价运用方法的行为“如果把行动比作一把火,那么后续的不断延伸、不断评价就像一根搅火棒,能让行动这把火烧旺。”教育是一个过程,是过程就该有开始,有中间,有今后。“中间” 是什么?是上好课后不断的延伸、后续的不断评价。在我们日常教育生活中,教育者往往通过故事、体验等各种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懂得道理,指导学生根据具体的情景说说该怎么做,学生说起来头头是道,可过后的行为往往效果不佳。这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小生活经历缺少所致,他们的自制力往往不强,毅力缺损,又有一定的惰性,他们的行为往往停留在口头表达上,在实际生活中说归说,做归做,或者事情是千变万化的,他们不知道如何才能做到。如果这时教师隔一段时日对学生进行行为的结果评价,或者针对一些相关的突发事情,及时进行行为评价,那么就能促使学生真正内化道德意志品质,强化学生的思想意识,强化学生的实际行动。这样就会把教育者所期望的目标最后真正落实在他们的行动上,并指导今后的生活。于是,在每课时的最后,我设计了“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用上这些好方法,记下收获或烦恼。”“制作学习方法调查表”,就是希望学生运用已掌握的方法指导自己的生活实际,在不断的尝试中,真正把自己的所学运用到学习生活中,灵活指导自己的学习生活,以不断提高学习效率。四、运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在教学中,为帮助学生理解“学习效益”这个词,在观察漫画前我设计了一个老师家访的情境,目的就是让学生知道掌握好的学习方法能节省时间和精力;在学习别人的方法时,以树立榜样为主;在某位学生说到学习方法的时候能及时地出示资料。这些实物不但可以有效地证明好的学习方法能提高学习效益,而且还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情绪,避免学生“说”的空洞,“说”的枯燥;在联系生活时,不回避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运用讨论的形式给他们创造一个短暂的空间,去直面自己的问题,并找出纠正学习问题的方法。除此之外,还通过听故事,背名言、念儿歌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