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00 KB
  • 2022-06-16 13:09:25 发布

让学研案真正成为指导学生自学的金钥匙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让学研案真正成为指导学生自学的金钥匙松坪学校小学部李星为了促进孩子自学能力的提高,我们在中高年段尝试编写导学案,并且编印成书,为每一位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了保障。(1)导学案编写遵循的原则导学案不同于传统的教案或练习题,其意义在于引导孩子目标明确地开展学习。对于语文来说,导学案其根木的意义在于能引导孩了的阅读。所以,我们的导学案遵循阅读活动的法则进行编写。一是遵循“整体关照与综合探究”的法则,按照“整体——部分——整体”,“综合——分解——综合”的基本规律和方法引导学习的过程。二是遵循纵向递变的阅读心理模式,按“直观化的感知,具体化的理解和理智化的深悟”这三个心理阶段来探讨“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写”的过程。(2)导学案的基本流程根据这些原则,结合小学高年级及初屮阅读教学的口标,我们将导学案的主体设计为:初读课文,疏通词句。根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读通课文,读准字音,认准字形,不懂的字词杳字典。要求写的字多写几遍。整体感知,理清思路。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作者思路,把握整体结构。细读课文,深入思考。根据文章不同的文体,不同的内容,以及教学的口标设计一个大问题引导学生细读课文,在品词析句中更加准确地理解语言意思,品味语言特点,感受语言情感。回顾课文,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把感知、理解的阅读结杲重新联系、统一起来,从而悟出作者“为什么写”的问题。丰富阅读,拓展视野。给学生提供相关联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通过对比阅读,分类阅读,主题阅读等方法得到更系统化的知识。模仿写作,学以致用。阅读教学的目的最终落实在听说读写上。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写作是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难点,我们就可以通过高频率的仿写减轻学生的畏惧心理,提高写作效率。另外,在有些文章的阅读屮,还要注意“知人论世”,了解文章得以产生的文化、 社会和个人环境。所以,有时也需要学生杳阅资料,进行相关的背景搜索。后来,为了使学研案既指导学生的学习,又能引导教师的教学指导行为,我们将以上步骤分化成四个部分:一、自学导航。1.背景资料搜索。2.初读课文,疏通词句。根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读通课文,读准字咅,认准字形,不懂的字词查字典。要求写的字多写几遍。3.整体感知,理清思路。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作者思路,把握整体结构。4.细读课文,深入思考。在口学能力培养之初,我们一般根据课后练习或者老师提出的统领全文的大问题引导学生初步细读课文,并捉出自己的疑问。在学生貝备一定的口学能力ZU",我们通常以“请在书上找出感受最深的句了并批注自己的感受和疑问。”的阅读提示引导学生的自学。二、合作探究。这是基于学生个体自学基础上的小组讨论及展示。讨论问题主要以课后问题、教师问题及个性化探究(即学生疑问)三部分组成。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逐步增强,基于学生疑问的讨论展示逐渐占据较大比重。三、随堂练习。这是教师针对教学口标、教学重难点设计的相关练习,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掌握阅读的方法,巩固阅读的能力。同时也是对课文的冋顾、总结和提升。如果课堂时间不够,这项训练也可以留作家庭作业。四、课外拓展。1.丰富阅读,拓展视野2.模仿写作,学以致用。根据具体情况这一部分有吋放在随堂练习屮。总之,我们的学研案随着学生自学能力的增强而化简,尽量遵从学生的学习实际需要,让学生从跟着学到自己学,从解决别人的问题到自己发现问题,从寻找答案到研究问题,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等语文综合素养。附:课题:26月光曲主备人:李星审核:六年级语文组执教: 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8个牛:字,正确读写“谱写、幽静、蜡烛、失明、纯熟、陌生、清幽、琴键、陶醉、苏醉、飞奔、记录、莱茵河、霎时间、微波粼粼”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九白然段。3.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1111》的经过,体会音乐的魅力,感受贝多芬博人高尚的情怀。4.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由事物引起的联想,体会两者结合的作川。尊案Sa一、自读导航1•背景搜索。(资料、图片、音乐)2•初读课文,疏通文句(1)将课文读熟读通(至少三遍以上),要求读正确流利;标自然段;给生字注音;画岀生词。(2)听写生字表中的字,错一个改正4遍:(3)读记词语,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语,在书上做好批注。词语默写:(4)个性化学习记录:(多音字,形近字,近义词,反义词)3•整体感知,理清思路。这篇课文主要写:4.细读课文,深入思考:你从课文哪些地方感受到美?在文中划上记号,反复读一读,看看体会到什么美?在旁边批注。二、合作探究 1.你从课文哪些地方感受到美?说一说,再有感情地读一读,看看能不能让别人通过你的朗读感受到美。2.个性化问题探究:读完课文,有哪些收获?有哪些疑问?三、随堂练习1•臭味相投(写近义词)。幽静()陌生()纯熟()仿佛()着名()2•狭路相逢(写反义词)。陌生()幽静()传说()微弱()断续()3.情感体味(选择答案,填写序号)。A.遗憾、愧疚B.迫切、渴槊C.诚恳、真挚D.赞叹、惊喜E.休谅、安慰(1)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弹的,那有多好啊!()(2)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3)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4)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5)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不会就是贝多芬先生吧?()4•佳段品读并背诵。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的地方升起来。的海面上,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的浪花,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的脸上,照着她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 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的大海。读了这_段,我体会到:请将这一段屮的联想划上“〜〜〜”。根据这一段联想,我能想象到月光曲的旋律变化是:(选择:悠扬、明快、舒缓、激烈、轻柔、急促、)从兄妹俩听音乐的神情,我体会到我把《月光曲》找來听了听,发现旋律同我想的(一样不一样)。我听着《月光莒》,仿佛看到了 读了美丽的传说,听着优美的《月光曲》,我明白了贝多芬在用音乐告诉人们:我能有感情地读这一自然段,并将它背诵下来。四、课外拓展1・我的艺术应当只为贫苦的人造福。啊,多么幸福的时刻啊!当我能接近这地步时,我该多么幸福啊!一一贝多芬竭力为善,爱与自由甚于一切,即使忘了王位,也不要忘记真理。--贝多芬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渗透我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寻常人无以自拔的苦难。一一贝多芬音乐使一个民族的气质更高贵。福楼拜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冼星海没有音乐,生命是没有价值的。尼采白居易《琵琶行》(节选)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读了这篇文章,我联想到了,从中我体会到;我还想到曾经读过的,我体会到2.你最喜爱哪一首乐曲呢?仔细听听,写下你从音乐屮看到的景象。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