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00 KB
  • 2022-06-16 13:09:25 发布

引探教学是交给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引探教学是交给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芙蓉区蓉园小学杨金辉新的世纪,小学数学教学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其中一个重要的趋势,即充分考虑学生的综合发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那么“引探教学法”正适合这种时代的要求,引探教学是交给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引探教学法”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分析,展开讨论,找出答案,然后总结规律,巩固知识。大体分为引探准备,引探过程,引探总结,引探实践四步。这种教学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到新的知识。一、引探教学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性。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总是重视结论,而引探教学将“重视结论”的教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注重再现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而不是直接向学生提供现成的知识。我在教《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时,我首先出示用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的图形,让学生说出它们的体积各是多少,为学生学习新知作好铺垫。然后出示一块长方体积木(由1立方分米的 小正方体拼成的)问学生:它的体积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如果比这更大的物体我们能不能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计算它的体积呢?这样,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接着,观察、操作、实验探究长方体的体积公式,让学生做实验、研究、讨论、总结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根据总结的公式进行计算,看与实际是否相符合。这样,进一步加强了学生的记忆。再通过练习,让学生自己探究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学生发现:当长方体的长、宽、高都相等时,实际上就是一个正方体,由于长方体的体积=长X宽X高,所以,正方体的体积=棱长X棱长X棱长。这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探究能力的形成是很有益的。数学教学应成为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天地。教师应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创造条件,鼓励探究,允许失败,增强自信。二、引探教学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性。小学数学教学增强参与性,体现了教学的规律,也是学生探究能力形成的需要。教师应创设各种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环境,让他们有更多的独立感知、观察思考、想象的机会,有更多的发挥自己的才能、锻炼才能的机会。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指导学生学会 参与。积极参与的本质是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知识,获得发展。只有学生广泛地参与学习,他们的主体作用才得以发挥。例如,我在教《长方体的认识》时,我先出示一些立体图形,让学生分别说出它们的名称,然后要学生从学具袋里拿出长方体,让学生观察长方体,每个学生对着自己手中的长方体说出它的特征,再让学生上讲台来指着手中的实物说出它的特征。由于学生参与面广,最后多数学生能够做到不看长方体也能把长方体的特征说出来。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之中学到了知识,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总之,引探教学法是一种好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备注:获全国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