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2.52 KB
  • 2023-04-05 13:31:43 发布

最新书中的名人名言1精品课件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书中的名人名言、故事(gùshì)第一页,共10页。 有关读书(dúshū)的名言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lǎodàtúshānɡ)悲。——《汉乐府·长歌行》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第二页,共10页。 读书(dúshū)故事东晋人车胤,年幼时好学不倦,勤奋刻苦。他白天帮大人干活,夜晚便捧书苦读。可是由于家境贫寒,常常没钱买油灯,书也读不成了。他为此十分苦恼。 一个夏夜的晚上,车胤坐在院子里默默回忆着读过的书上的内容,忽然发现院子里有许多萤火虫一闪一闪地在空中飞舞。他忽然心中一动,要是把这些萤火虫聚集在一起,借它们的光不就可以读书吗?于是,他开始捉萤火虫,捉了十几只,把它们装在白纱布缝制的口袋里,挂在案头。从此,他每天借着萤光苦苦地读书。 :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lúwěi)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第三页,共10页。 帮助他人(tārén)的名言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施比受更有福。助人为快乐之本。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助人是人格升华的标志。助人要从日常小事做起,不因善小而不为。君子贵人贱己(guìrénjiànjǐ),先人而后己。——《礼记·访记》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鲁僖公五年》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元·马致远《陈情高卧》病人之病,忧人之忧。——白居易《策林》每有患急,先人后己。——陈寿《三国志·蜀志》好事须相让,恶事莫相推。——王梵志《全唐诗补逸》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华罗庚你要记住,永远要愉快地多给别人,少从别人那里拿取。——高尔基世界上能为别人减轻负担的都不是庸庸碌碌之徒。——狄更斯最好的满足就是给别人以满足。——拉布吕耶尔第四页,共10页。 钉子精神、可敬(kějìnɡ)的“傻子”1施工任务中,他整天驾驶汽车东奔西跑,很难抽出时间学习,雷锋就把书装在挎包里,随 身带在身边,只要车一停,没有其他工作,就坐在驾驶室里看书.他在日记中写下这样一段话:"有些人说工作忙,没时间学习,我认为问题不在工作忙,而在于你愿不愿意学习,会不会挤时间.要学习的时间是有的,问题是我们善不善于挤,愿不愿意钻.一块好好的木板,上面一个眼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呢?这就是靠压力硬挤进去的.由此看来,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钻 2一九六零年八月,驻地抚顺发洪水,运输连接到了抗洪抢险命令.雷锋忍着刚刚参加救火被烧伤的手的疼痛又和战友们在上寺水库大坝连续奋战了七天七夜,被记了一次二等功.望花区召开了大生产号召动员大会,声势很大,雷锋上街办事正好看到这个场面,他取出存折上在工厂和部队攒的200元钱(存折上203元)跑到望花区党委办公室要捐献出来,为建设祖国做点贡献,接侍他的同志实在无法拒绝他的这份情谊,只好收下一半.另100元在辽阳(liáoyánɡ)遭受百年不遇洪水的时候捐献给了辽阳(liáoyánɡ)人民.在我国受到严重的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他为国家建设,为灾区捐献出自已的全部积蓄,却舍不得喝一瓶汽水.第五页,共10页。 有关(yǒuguān)时间的名人名言1、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文嘉《明日歌》2、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3、时间是金,其值无价。4、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莎士比亚5、平庸的人关心怎样耗费时间,有才能的人竭力利用时间。——叔本华6、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7、黑发不如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8、一个人越知道时间的价值,越倍觉失时的痛苦。9、节约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而也就等于(děngyú)延长了人的寿命。10、早晨不起误一天的事,幼时不学误一生的事。11、珍惜时间可以使生命变得更有价值。12、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13、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14、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děngyú)节约时间。15、逝水不会有重归,时间不会有重返第六页,共10页。 鲁迅(lǔxùn)珍惜时间的故事鲁迅的成功,有一个重要的秘诀,就是珍惜时间.鲁迅十二岁在绍兴城读私塾的时候,父亲正患着重病,两个弟弟年纪尚幼,鲁迅不仅经常上当铺,跑药店,还得帮助母亲做家务;为免影响学业,他必须作好精确的时间安排. 此后,鲁迅几乎每天都在挤时间.他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鲁迅读书的兴趣十分广泛,又喜欢写作,他对于民间艺术,特别是传说、绘画,也深切爱好;正因为他广泛涉猎,多方面学习,所以时间对他来说,实在非常重要.他一生多病,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都不好,但他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才肯罢休. 在鲁迅的眼中,时间就如同生命.“美国人说,时间就是金钱.但我想:时间就是性命.倘若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因此,鲁迅最讨厌那些“成天东家跑跑,西家坐坐,说长道短”的人,在他忙于工作的时候,如果有人来找他聊天或闲扯,即使是很要好的朋友,他也会毫不客气地对人家说:“唉,你又来了,就没有别的事好做吗?” 王亚南睡三脚床 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zìjǐ)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天天如此,从未间断.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他由于少年时勤奋刻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杰出的经济学家. 节约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而也就等于延长了人的寿命. 聚萤读书 车胤,生于晋朝,本是富家子弟,后来家道中落,变得一贫如洗.可是,他在逆境中却能自强不息. 车胤年轻时就很懂事,也能吃苦耐劳.他因为白天要帮家人干活,就想利用漫漫长夜多读些书,好好充实自己(zìjǐ);然而,他的家境清贫,根本没有闲钱买油点灯,有甚么办法可以突破客观条件的限制呢?最初,他只得在夜间背诵书本内容,直到一个夏天的晚上,他看见几只萤火虫在飞舞,点点萤光在黑夜中闪动.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好法子:他捉来许多萤火虫,把它们放在一个用白夏布缝制的小袋子里,因为白夏布很薄,可以透出萤火虫的光,他把这个布袋子吊起来,就成了一盏“照明灯”. 车胤不断苦读,终于成为著名的学者,后来还成了一名深得人心的官员;那时候,每逢举行甚么集会或庆祝活动,如果车胤没有到场,大家就觉得扫兴.第七页,共10页。 有关(yǒuguān)诚信的名言1、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海涅2、惟读可以(kěyǐ)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kěyǐ)破天下之虚--薛3、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4、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5、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艾琳.卡瑟6、虚伪的真诚,比魔鬼更可怕--泰戈尔7、工作上的信用是最好的财富。没有信用积累的青年,非成为失败者不可--池田在作9、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高尔基10、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程颐11、没有诚实何来尊严--西塞罗12、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大仲马13、失足,你可能马上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富兰克林14、真话说一半常是弥天大谎--富兰克林15、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富科16、诚信为人之本--鲁迅17、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充18、不信不立,不诚不行--晁说之19、内不欺已,外不欺人--弘一大师20、以实待人,非惟益人,益已尤人--杨简第八页,共10页。 商鞅立木(lìmù)取信商鞅任秦孝公之相,欲为新法。为了取信于民,商鞅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nánmén),招募百姓有能把此木搬到北门的,给予十金。百姓对这种做法感到奇怪,没有敢搬这块木头的。然后,商鞅又布告国人,能搬者给予五十金。有个大胆的人终于扛走了这块木头,商鞅马上就给了他五十金,以表明诚信不欺。这一立木取信的做法,终于使老百姓确信新法是可信的,从而使新法顺利地推行实施。分析:“人无信不立。”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国家都是一样的,言而无信则自取灭亡。话题:“人无信不立”“诚信”“证明”黄金百斤,不如季布一诺季布,汉朝人,他以真诚守信着称于世。时人谚云:“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意思是说,季布的一句话,比金子还要贵重。后来,季布跟随项羽战败,为刘邦通缉,不少人都出来保护他,使他安全地渡过了难关。最后,季布凭着诚信,还受到汉王朝的重用。分析:只有诚信待人者,才能被别人诚信相待。话题:“诚信与人生”“互助”“诚信的价值”第九页,共10页。 谢谢(xièxie)大家!第十页,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