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50 KB
- 2022-06-16 14:37:16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谜语简介(一)总述谜语是我国文化大观园中的一朵奇葩,它和水墨画、书法、京剧一起合称为中国艺术的“四绝”。谜语是我国的一种民俗文化,它源远流长,迄今有几千年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勤劳和智慧的结晶。它语言精炼、生动、富于形象性,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它来自于生活,,富有生活哲理;它蕴含丰富的历史典故和文化知识,能启迪人的知慧,“寓教于乐”;它是一种集知识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的,雅俗共赏的群众文化活动。一条典雅自然、清新隽永的上乘谜语,无异于一句优美的诗文。谜格是根据汉字音、形、义的特点创制出来的。它的作用在于对谜底的结构进行新的组合、调整、排列;有的把字音变读,有的把字形调换,使之更严谨、更巧妙地扣合谜面。“格”是一种谜的格局,它必须按照各种“格”式将谜底位置、偏旁、部首以及字数的增减进行调整,再扣合谜面。由于它像一种公式一样,猜射时一定要按照规定的格式去思考联想,才能猜对。这就比一般的猜谜法更困难。介绍常用的十五种格谜(秋千格、卷帘格、上楼格、下楼格、遥对格、白头格、粉底格、徐妃格、求凰格、梨花格、落帽格、脱靴格、骊珠格、调首格、调尾格)的猜射办法供大家参考。谜格是根据汉字音、形、义的特点创制出来的。它的作用在于对谜底的结构进行新的组合、调整、排列;有的把字音变读,有的把字形调换,使之更严谨、更巧妙地扣合谜面。“格”是一种谜的格局,它必须按照各种“格”式将谜底位置、偏旁、部首以及字数的增减进行调整,再扣合谜面。由于它像一种公式一样,猜射时一定要按照规定的格式去思考联想,才能猜对。这就比一般的猜谜法更困难。常用的十五种格谜(秋千格、卷帘格、上楼格、下楼格、遥对格、白头格、粉底格、徐妃格、求凰格、梨花格、落帽格、脱靴格、骊珠格、调首格、调尾格)的猜射办法供大家参考。谜语简介(二)谜语结构、分类谜语结构谜语,一般是由谜面、谜目、谜底三部分组成。谜面,通常是用歌谣、词语或词名等含蓄而巧妙地描绘出本体,这是谜语的主体。谜目则是附加在谜语之后,为猜谜划定的范围的一种揭示性语言。谜底即是谜面实际所言的答案。猜谜,就是通过对谜面、谜目的思考、“曲解”、分析,来找到谜底的过程。谜语分类谜语可分为“事物谜”和“文义谜”两大类。“事物谜”的谜语是只与客观事物发生联系,“事物谜”猜射的对象是“事物”,而“文义谜”的语言是只与汉字或汉字所代表的词语发生关系,猜射对象是汉字或者以汉字为载体的词语。“事物谜”一般较长,多数用歌谣或韵文方式,很少运用成语、俗语、诗句、典故甚至人名、地名、戏剧名,有时还用字、符号、数字等;“事物谜”,谜底多为植物、动物、用物、矿物、天文、地理、人体,有时也有人名、字、人事等,而“文义谜”谜底多为词汇、字,难度比“事物谜”大。“灯谜”是“文义谜”中的一种,在“文义谜”中占有较大比重。它除了具有谜面、谜目、谜底之外,有的灯谜还有各种不同“猜格”,这是一般谜所不具备的。谜语简介(三)怎样猜谜语由于谜语结构纤巧、寓意奇妙、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变化多端,所以猜谜语者既要具备广博的知识,还要有思维推理判断的好习惯,再加上掌握一些基本猜谜方法,才能做到迅速破谜,娱乐身心,启迪智慧。否则,胡猜乱想,既伤脑筋,又索然无味。归纳起来,破谜技巧关键在别解。所谓“别解”
,是指谜底与谜面的扣合并不像字典、辞书那样对某字、某词作出通常意义上的正确解释,而是有意识地利用汉字、汉语的特点进行曲解。很多人都说谜语难猜,其主要问题就是没有把握别解的要领。别解不是常规思维,而是一种非常规思维。拿现代人的说法就是要“头脑多转弯”,就是不要正面去想,而是要转一个弯,进行非常规思维。由于谜语猜射时“非想非非想”,所以才妙趣横生,余味无穷。谜就是谜,切不可把谜面作一句话、一个词,用原意解释;要利用汉字一词多义、一字多音等特点,将谜底不作本义解,而要用他义吻合谜面,使谜面有别于词义诠解而产生谜味。一、充分利用别解来猜谜二、从领会谜面的含义到寻找谜底。即“会意法”三、拆字法四、象形法五、综合法六、假借法以上是猜射谜语的几种基本方法。只要掌握这些规律,反复实践,就可以融汇贯通,轻松驾驭它。一、充分利用别解来猜谜别解有三种方式:1、别解谜底例如:开明(打唐代文学家人名一),谜底:元结。元结的原义和谜面并无关联。但制谜者运用“别解”,将“元结”别解为“元朝结束”,而元朝结束以后就是明朝的开始,便吻合了谜面。又如:闭门不见(打一名词)。谜底:开会。把开会别解为“开门就会见面”扣住谜面。2、别解谜面例如:鲁迅全集(打一曲艺种类名),谜底:山东快书。谜面中“鲁”应理解为“山东”,“全集”别解为“书”,便可贴切谜底。又如:望穿(打一昆曲剧目)。“望”俗称“十五”,“穿”别解“贯”。这样就能得出谜底是“十五贯”。3、根据汉字的一字多音进行别解例如:浪费工时(打一成语),谜底为“不省人事”。这时“省”字有两读音,把本应读作节省的省而读为“xǐng”,扣合谜面。所以,在思考谜底时,一定要将谜面、谜底上文字的种种含义都考虑到,不能望文生义,简单地作解释。二、从领会谜面的含义到寻找谜底。即“会意法”它包括正猜、反猜、分段、用典等几种会意方法。它普遍用于词语谜、字谜和以一个字为谜面的谜语。1、正猜会意。按照谜面的意思,直接领会所猜的谜底。例如:第二次握手(打字一)。“第二次握手”意思是“再见面”,简化为“又见”,即可猜出“观”扣合谜面。又如:朝秦暮楚(打成语一)。把谜面理解成“早上在秦国,晚上到楚国”,可见走了千里路,即可猜为“一日千里”。2、反猜会意。根据谜面暗示,从反面推出谜底。例如:不见宾客(打字一)。“不见宾客”暗示着“只有主人”,就此可以推出谜底:住。又如:今日得宽余(打成语一)。谜面暗示着过去不富足,由此可得出“先天不足”,扣合谜面。
3、分段会意。谜面与谜底没有直接、完整的联系,须将谜面分段会意来进行猜射。例如:游说(打成语一)。谜底是“一言一行”。“游”为“行”,“说”即“言”。又如:夜夜花凋零(打二字常用语一)。谜底:多谢。“夜夜”为“夕夕”即“多”,“花凋谢”即“谢”。4、用典会意。猜这类谜,必须熟悉古今中外的典故,甚至故事中的一个情节、一个动作、一句话,然后根据谜面的提示引出谜底。例如:刘备为之哭,刘邦为之笑(打一字)。谜底为“翠”。把它拆成“羽卒”。《三国演义》中关羽是刘备结义,他死刘备当然大哭;而项羽是刘邦的死敌,他死刘邦当然高兴。三、拆字法这种方法是根据谜面的每段文字或每个字所隐含的要求,对其笔划进行增加、减少、离分、合成的变化,重新组成另一个字或几个字。1、增字。给谜底或谜面增加某些笔划或字,组成另一个字或词,由此来猜射。例如:好山好水(打二字)。这里好山即“佳山”,相加即成“崔”。好水即“佳水”,相加即成“淮”字。又如:手到拿来(打一字)。它的意思是给谜底加上“手”,便成“拿”,由此猜出谜底是“合”。2、减字。将谜面中所隐含的笔划从有关字中去掉,得出谜底。例如:开源节流(打成语一)。谜面隐含之意,是将“源”的水节掉成“原”,由此可猜出谜底:原形毕露。又如:池中没有水,地上没有泥(打一字)。猜时可想把“池”水去掉成“也”,把“地”土去掉成“也”字。所以“也”即谜底。3、调整法。将谜面中有关字的笔划进行上下左右的位置调整,使它成为另一个字,得出谜底。例如:个个变了样(打电影一)。将“个”调整成“丫”字,即谜底“丫丫”。又如:晖(打成语一)。谜底为:晕头转向。4、暗示。指出谜面有关字的某个部位是谜底。常用上下左右、东南西北、角顶边旁、根基心腹等等,诸如此类的字或词来加以暗示。例如:一物是个宝,垃圾堆里找(打字一)。“垃”、“圾”、“堆”里可以找出“土”,这就是谜底。又如:圆心(打字一)。“圆”字的中心是“员”,这就是谜底。5、离合。将谜面隐含的笔划或部位从有关几个字中分离出来,经过重新组合,得出谜底。例如:一旦没走过,人人来帮助(打字一)。谜底:得。“得”的“彳”可理解为人人来帮助,而“得”的右半边可看作是“旦”和没有“走之儿”的“过”即“寸”的组合。四、象形法这种方法把文字的结构、笔划“象形”比喻为某种物形。引起联想,以增加趣味。例如:六叉路(打电影一)。“丫”象形为“三叉路”,所以“六叉路”应是“丫丫”即谜底。又如:C(打中国小说一)。“C”象形为“月牙儿”,即谜底。以上这些比喻又形象又生动,既有谜味,又不过于曲折。这种方法在字谜中时常可见。五、综合法
这种方法运用了两种以上的猜射方法,使其浑为一体,融为一炉。例如:冰上两点嫌它多,石头压水水爬坡(打一名词)。谜底:水泵。这里“水”为“冰”去掉两点,“泵”是“石头压水”。这条谜采用“会意”、“形象”两种方法。又如:花落座无客(打南北朝文人一)。谜底:谢庄。“花落”会意为“谢”,“座无客”,把“座”中的人去掉即为“庄”,即合谜面。六、假借法这种方法较常使用,特别在人名、词语一类谜中经常可见。假借法可分为下面几种类型。1、“假借”人名。以他人名、号、职称、绰号隐含谜底中的内容。例如:太白猜谜(打唐代文人名一)。谜底炎“李商隐”。太白即李白,“猜谜”作“商隐”别解,由此揭出谜底。又如:蜀汉(打一现代作家)。此谜中“蜀”可别解为“巴”,“汉”即“人”。所以谜底应为“巴人”。2、用十二生肖进行“借代”所相应的地支。如“子”借“鼠”,“丑”借“牛”等等。例如:电(打动物一)。谜底为“卷尾猴”。“电”可看成“申”卷尾。而“申”假借“猴”,所以扣合谜面。3、朝代的“假借”,以帝王君主姓氏来代相应朝代。“朱”代明朝,“李”代唐朝,以此类推。例如:吴蜀联盟(打《三国》人二)。谜底:孙和、刘协。“孙”是吴国,“刘”是蜀国。“联盟”扣合“协和”。4、时间的“假借”,以时间扣合事物。“三八”扣“妇女”,“五四”扣“青年”等等。例如:“六一”献词(打电影演员一)。谜底:贺小书。“六一”扣“小”,“献词”扣“贺书”。5、地名的“假借”。以城市(首都)扣国名,以地名别称扣其全称或简称,以地名简称扣其全称。例如:南京爱委会(打《三国》人二)。谜底:管宁、普净。“南京”扣“宁”,“爱委会”会意到“管理到处干净”即“管普净”。6、以物品的别称或简称“借代”其本身。如“黄”扣“金”,“梅花”扣“鹿”。以此类推。例如:梅花黄(打字一)。“梅花”扣“鹿”,“黄”扣“金”,谜底是“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