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0.71 KB
- 2022-06-17 15:04:24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J22JB/T6620-1993柔性石墨编织填料试验方法1993-05-07发布1994-01-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JB/T6620-1993柔性石墨编织填料试验方法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测试柔性石墨编织填料性能的试验方法、试验步骤及结果计算。本标准适用于非金属增强柔性石墨编织填料。金属增强柔性石墨编织填料亦可参照使用。2设备仪器a.天平:感量0.1mg及0.1g各一台;b.马福炉;c.电热恒温干燥箱;d.瓷方舟,称量瓶;e.坩埚钳;f.干燥器;g.游标卡尺;h.材料拉伸试验机:测力示值误差应在±1%以内,断裂负荷值应在试验机每级表盘满量程的10%~90%,但不得小于试验机最大负荷的4%范围内;i.材料万能试验机:测力示值误差±1%;j.压缩率、回弹率测试装置(见图1);k.压缩率、回弹率测试专用试件模结构(见图2),其技术要求:(a)压圈、底圈、压套的两端面平行度6级;(b)模芯与底圈、压圈的配合为F8/h7;(c)外套与底圈、压圈的配合为F8/h7;(d)压圈、底圈、模芯、外套的硬度40~50HRC,粗糙度Ra值为1.6;l.磁性表座;m.千分表,精度0.002mm。图1压缩率、回弹率测试装置示意图图2试件模结构示意图机械工业部1993-05-07批准1994-01-01实施1
JB/T6620-19933规格的测量用游标卡尺从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测定(准确至0.1mm),由填料的任何一点作为起点,每隔1m测量1次。以3次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取二位有效数字。4密度的测定4.1试样及其制备将来样在长度方向垂直截取100mm的3段作试验用。4.2试验步骤将试样伸直,用直尺测量长度(准确至1mm),用游标卡尺沿长度方向等距离测量高度和宽度3次(准确至0.1mm),取其算术平均值。然后称量(准确至0.1g)。4.3试验结果计算试样密度按式(1)计算:mρ=⋯⋯⋯⋯⋯⋯⋯⋯⋯⋯⋯⋯⋯⋯⋯⋯⋯⋯(1)V3式中:ρ——试样密度,g/cm;m——试样质量,g;3V——试样体积,cm。以3个试样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取二位有效数字。5耐温失量的测定5.1试样及其制备将来样任取一段分解,用不锈钢刀截至2~6mm长,用缩分法取4~6g待测。5.2试验步骤5.2.1用称量瓶称取1±0.1g已制备好的试样,在105~110℃恒温干燥箱内烘1h取出,移入干燥器中冷却30min。5.2.2把称量瓶中的试样倒入预先在800℃灼烧恒重的瓷方舟中,轻敲瓷方舟,使试样铺平,立即称量(准确至0.0002g)。尔后放入450±10℃的马福炉,关闭炉门灼烧1h。5.2.3取出瓷方舟,冷却1~2min,移入干燥器中冷却30min后称量(准确至0.0002g)。5.3试验结果计算耐温失量按式(2)计算:G1−G2W=×100⋯⋯⋯⋯⋯⋯⋯⋯⋯⋯⋯⋯⋯⋯⋯(2)G1式中:W——耐温失量,%;G1——灼烧前试样质量,g;G2——灼烧后试样质量,g。以3个试样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取三位有效数字。5.4偏差一组试验值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不得超过3.0%,否则应重新试验。6灰分的测定6.1试验步骤2
JB/T6620-19936.1.1按第5.1~5.2.1条步骤制取试样。6.1.2把称量瓶中的试样倒入预先在800~850℃温度下灼烧至恒重的瓷方舟中,立即称量(准确至0.0002g)。放入温度为800~850℃的马福炉中灼烧至无黑色斑点为止。6.1.3取出瓷方舟,冷却3~5min,放入干燥器冷却30min。称量(准确至0.0002g)。6.1.4瓷方舟再次放回马福炉内,继续灼烧30min,按第6.1.3条步骤称量,如此重复进行直至两次称量之差小于0.5mg为止,以最后一次称量为准。6.2试验结果计算灰分按式(3)计算:G4A=×100⋯⋯⋯⋯⋯⋯⋯⋯⋯⋯⋯⋯⋯⋯⋯⋯(3)G3式中:A——灰分,%;G3——灼烧前试样质量,g;G4——灼烧后试样质量,g。以3个试样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取二位有效数字。6.3偏差一组试验值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不得超过0.15%,否则应重新试验。7拉伸强度的测定7.1试样及其制备7.1.1当柔性石墨编织填料的规格小于3mm时,在来样中直接截取250mm的5根作为一组试样,平摊于台面。7.1.2当柔性石墨编织填料的规格不小于3mm时,以它的构成线作为试样,将来样缓慢分解,任意截取250mm的5根作为一组试样,平摊于台面。7.2试验步骤7.2.1称量每根试样(准确至0.01g)。用直尺测量每根试样长度(准确至1mm)。7.2.2将试样夹入试验机夹具,间距200mm。调整试样使拉伸方向的轴线与夹具轴线重合,夹牢试样,以拉伸时试样不脱离夹具为度。7.2.3开动试验机,以200±50mm/min的速度拉伸,记录试样断裂时的负荷值。7.2.4试样断裂在离夹具5mm以内此试验无效,应重新制样测定。7.3试验结果计算拉伸强度按式(4)计算:Pσ=⋯⋯⋯⋯⋯⋯⋯⋯⋯⋯⋯⋯⋯⋯⋯⋯⋯⋯(4)m1式中:σ——拉伸强度,N/g;P——断裂负荷,N;m——被测试样相当于1m长度的质量,g。以一组试样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取三位有效数字。3
JB/T6620-19938压缩率、回弹率的测定8.1试样及其制备选择模芯直径为6倍于来样规格的专用试件模。将来样紧密环绕模芯一周,交接处用刀片切成45°角迭接,吻合。取下,平摊于台面,每组试样至少5条。8.2试验步骤8.2.1每条试样以任意一面为基准面,用游标卡尺沿长度方向等距离测量基准面与其平行面间的厚度3处,以3个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样原厚度。8.2.2将试样基准面朝上装入试件模中,加压圈,上加压套。8.2.3将试样模放于试验机压头与底座之间,安装好磁性表座与千分表,开动试验机缓慢匀速加初载至1.0MPa,15s后记录变形量,尔后在45s内匀速加载至25MPa,维持60s后记录终载下的变形量,随即卸至初载,维持60s后记录变形量。8.3试验结果计算压缩率、回弹率分别按式(5)和式(6)计算:∆t2−∆t1C=×100⋯⋯⋯⋯⋯⋯⋯⋯⋯⋯⋯⋯⋯⋯⋯(5)t0∆t2−∆t3R=×100⋯⋯⋯⋯⋯⋯⋯⋯⋯⋯⋯⋯⋯⋯(6)∆t2−∆t1式中:C——压缩率,%;R——回弹率,%;t0——试样原厚度,mm;Δt1——初载下的变形量,mm;Δt2——终载下的变形量,mm;Δt3——卸至初载时的变形量,mm。以一组试样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取三位有效数字。9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a.本标准号;b.产品的规格、型号、生产厂;c.试验条件;d.试验机型号;e.试样个数及编号;f.试验结果;g.试验日期、人员。附加说明:本标准由机械工业部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浙江慈溪密封材料厂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荐瑞。4
1993-JB/T6620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柔性石墨编织填料试验方法JB/T6620-1993*机械科学研究院出版发行机械科学研究院印刷(北京首体南路2号邮编100044)*开本880×12301/16印张1/2字数8,0001994年1月第一版1994年1月第一次印刷印数1-500定价5.00元编号1025机械工业标准服务网:http://www.JB.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