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2 MB
- 2022-06-16 15:16:12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激发审美情趣提高技能技巧
教材说明剪纸是一门传统的民间艺术,是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对启迪学生的智力,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能力,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有着重要的作用。有趣的是,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一张彩纸、一把剪刀,就可以活灵活现地表现千变万化的自然形态,随心所欲地表达内心世界的美感。低年级学生喜欢以剪刀代替笔,把自己所见的、所想的剪出来。寥寥数剪,花边、花卉、鸟兽、人物等跃然纸上,形象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令人如醉如痴。这本<<剪纸>>根据我校学生实际、兴趣而研制开发的一门校本课程。它吸取了我国1
民间剪纸的传统方法,从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出发,从简、从易,将剪纸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运用到学生的游戏和学习之中。<<剪纸>>意在通过动脑动手,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感知能力,实现学习与游戏、想象与表现、实践与认识的结合,创造性地深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智力。教学实践证明,低年级小学生在成人的指导下,不仅能正确地使用剪刀,剪出生动有趣的形象,而且可以通过手部肌肉的锻炼,增强协调性和灵敏性,使学生变得心灵手巧。
目录第一课剪纸欣赏....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课对折剪纸-苹果2第三课对折剪纸-小亭子3第四课剪纸的发展4第五课对折剪纸-椰子树5第六课对折剪纸-小熊猫6第七课对折剪纸欣赏71
校本课程系列教本教材适用于小学一二年级2校本课程系列教本教材适用于小学一二年级第八课剪纸的史籍记载第九课平行剪纸10第十课花朵剪纸-桓子花、报春花....11第十一课花朵剪纸-菊花、睡莲花1错误!未定义书案第十二课花朵剪纸欣赏13第十三课课有趣的六角剪纸14第十四课剪纸的象征意义15第十五课剪纸作品欣赏17第十六课福字窗花剪纸欣赏192
第一课剪纸欣赏剪纸,又叫刻纸,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它的历史可追朔到公元6世纪。窗花或剪画。区别在创作时,有的用剪子,有的用刻刀,虽然工具有别,但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基本相同,人们统称为剪纸。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第二课对折剪纸-苹果2
工具准备:1.一张红色的正方形纸2.一把剪刀3.一支铅笔注意事项:1.沿正方形纸的中线对折2.用心剪成圆形2
校本课程系列教本教材适用于小学一二年级1.正确使用剪刀第三课对折剪纸-小亭子小亭子*小亭子的原子要鲂向上疑的,展,而柱子和台阶要SS打战.一定不要有韦M.R#这棒,藜出的孝子才遣注意事项:1.亭子的顶剪成向上的弧线2.竹子和台阶要建成直线7
校本课程系列教本教材适用于小学一二年级1.正确使用剪刀第四课剪纸的发展中国的民间剪纸手工艺术有它自身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国剪纸的发明是在公元前的西汉时代(公元前3世纪),当时人们运用薄片材料,通过镂空雕刻的技法制成工艺品,却早在未出现纸时就已流行。关于剪纸手工艺术的历史,即真正意义上的剪纸,应该从纸的出现开始。汉代纸的发明促使了剪纸的出现、发展与普及。纸张是一种很容易霉烂的材料,人们不会像珍宝一样保存起来,搞坏了自己还可以再男。剪纸欣赏(40张)吐鲁番地区发现北朝7
校本课程系列教本教材适用于小学一二年级剪纸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第五课对折剪纸-椰子树椰子树7校本课程系列教本教材适用于小学一二年级・建子辆是M常见的朝,捌18上的小刺刺庄典丘中叫蹴纹.小翡友在剪眠齿时.*取出的大小一样,这村才好着,树干上葬几个小口代表钝上的宜记,千万不阔巴口鹦大.注意事项:1.树冠上的小刺在剪时要注意大小一样2.树干上的小口不要见太大7
校本课程系列教本教材适用于小学一二年级3.正确使用剪刀第六课对折剪纸-小熊猫小熊猫•ML,这只、雁曲E在向你同申居.它的眼和骑JS相连的.香和昊子星柜度的.它的手上修要与头柜迷,下面要和白肚皮梧逐.这几个相逢的地方千万不要算卡,只蚪意了这几个地方.侪■皿秀出可要的横瓦7
校本课程系列教本教材适用于小学一二年级注意事项:1.眼睛和嘴相连2.嘴和鼻子相连7
校本课程系列教本教材适用于小学一二年级
校本课程系列教本教材适用于小学一二年级第八课剪纸的史籍记载早在汉、唐时代,民间妇女即有用金银箔和彩帛剪成方胜、花鸟贴在鬓角为鹿鹤同春饰的风尚。后来逐步发展,在节日中,用色纸剪成各种花草、动物或故事人物,贴在窗户上(叫“窗花”)、门楣上(叫“门笺”)作为装饰,也有作为礼品装饰或刺绣花样之用的。剪纸艺术源远流长,在古代诗词典籍中,也被广泛的记载:1.唐朝的崔道融所留传的诗中,有这样的词句:“欲剪宜春字,春寒人剪刀”这里所讲的“宜春帖子”,也就是现在人们所熟悉的剪纸。2.唐朝的李商隐《人曰》诗:“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剪彩也就是21
校本课程系列教本教材适用于小学一二年级剪纸1.唐朝的段成式《西阳杂俎》说:“立春日,上大夫之家,剪纸为小蟠,或悬于佳人之首,或缀于花下,又剪为春蝶,春胜以戏之2.南宋的周密所著《志雅堂诗杂钞》精妙。有余承剪诸家专门。少年能中剪字之类,工。”即封”府,中写有:“旧都天衔,有剪诸色花样者,极又中原志者,每书字,毕其后有于衣袖及花朵极精是“开“剪花样”指的自然是“剪纸”21
校本课程系列教本教材适用于小学一二年级21校本课程系列教本教材适用于小学一二年级第九课平行剪纸21
校本课程系列教本教材适用于小学一二年级思考题:什么是平行剪纸呢?第十课花朵剪纸-桅子花、报春花21
校本课程系列教本教材适用于小学一二年级思考题:花朵剪纸的步骤是什么?注意事项是什么?第十一课花朵剪纸-菊花、睡莲21
校本课程系列教本教材适用于小学一二年级思考题:通过这两课的学习,你发现了什么?第十二课花朵剪纸欣赏21
校本课程系列教本教材适用于小学一二年级21
校本课程系列教本教材适用于小学一二年级21校本课程系列教本教材适用于小学一二年级21校本课程系列教本教材适用于小学一二年级21校本课程系列教本教材适用于小学一二年级第十三课有趣的六角剪纸21校本课程系列教本教材适用于小学一二年级21校本课程系列教本教材适用于小学一二年级21
校本课程系列教本教材适用于小学一二年级第十四课剪纸的象征意义民间剪纸善于把多种物象组合在一起,并产生出理想中的美好结果。无论用一个或多个形象组合,皆是“以象寓意”、“以意构象”来造型,而不是根据客观的自然形态来造型,同时,又善于用比兴的手法创造出来多种吉祥物,把约定成俗的形象组合起来表达自己的心理。追求吉祥的喻意成为意象组合的最终目的之一。21
校本课程系列教本教材适用于小学一二年级民间剪纸之所以能够得以长久广泛的流传,纳福迎祥的表现功能是其主要原因。地域的封闭和文化的局限,以及自然灾害等逆境的侵扰,激发了人们对美满幸福生活的渴求。人们祈求丰衣足食、人丁兴旺、健康长寿、万事如意,这种朴素的愿望,便借托剪纸传达出来。民间剪纸《鹿鹤同春》是民间传统的主题纹样。据记载,鹤即“玄鸟”玄鸟是“候鸟”总称。在民间文化中鹿称为“候兽”,鹤称为“候鸟”,鹿鹤同春是春天和生命的象征。民间鹿与禄同音,鹤又被视为长寿的大鸟,因此鹿与鹤在一起又有福禄长寿之意。21
校本课程系列教本教材适用于小学一二年级苦是永恒想。剪纸种形达出命的望,在民间社会生产力相对低下的情况下,人力劳动成为生存的保证,摆脱病魔和死亡的痛人们的理民间以各式表对生渴袒护生命,颂扬生命,表现生的欢乐,对生命的崇拜成为人们虔诚的信仰第十五课剪纸作品欣赏21
校本课程系列教本教材适用于小学一二年级21校本课程系列教本教材适用于小学一二年级鸳鸯戏水连年有余吉祥如意21
校本课程系列教本教材适用于小学一二年级21
校本课程系列教本教材适用于小学一二年级21校本课程系列教本教材适用于小学一二年级第十六课福字窗花剪纸欣赏21
主编:林婵娟封面设计:林婵娟单位:粼笑小学
主编:林婵娟封面设计:林婵娟单位:粼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