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6 MB
  • 2022-06-16 15:16:01 发布

山东民间剪纸的构成与造型特点探究

  • 5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目录中文摘要…………………………………………………………………………ⅠAbstract…………………………………………………………………………Ⅲ前言……………………………………………………………………………………1第一章山东民间剪纸的题材内容与地域特色……………………………………3第一节山东剪纸的题材内容以及对造型构成的影响…………………………31、喜花剪纸………………………………………………………………………32、节日剪纸………………………………………………………………………43、绣样剪纸与纸斗花……………………………………………………………5第二节山东剪纸的地域特色…………………………………………………71、构思巧妙,细节精美,整体豪放的高密剪纸……………………………82、精巧、纤细、繁复的胶东剪纸…………………………………………93、简洁明快,古朴稚拙的滨州剪纸…………………………………………11第二章山东民间剪纸的造型特点分析…………………………………………13第一节以影像造型为基础,外部突出轮廓,内部随行装饰………………131、影像造型……………………………………………………………………132、随行装饰……………………………………………………………………14第二节程式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造型特点…………………………………171、程式化的造型特点…………………………………………………………172、程式化与个性化相结合……………………………………………………20第三节采用简化与提炼、夸张与变形、添加与规整化的造型手法………221、简化与提炼…………………………………………………………………222、夸张与变形………………………………………………………………233、添加与规整化………………………………………………………………23第四节造形具有寓意深刻的象征性…………………………………………241、运用谐音,加深造型的表现力……………………………………………252、强调喻意,赋予造型美好的意义…………………………………………26第三章山东民间剪纸的图形构成特点分析……………………………………27第一节程式化的构成形式……………………………………………………27 1、单独纹样构成形式的剪纸………………………………………………272、二方连续构成形式的剪纸………………………………………………293、适合纹样构成形式的剪纸………………………………………………30第二节二维空间内的图形组织构成特点…………………………………311、平面化特征………………………………………………………………322、物象组织的求全性………………………………………………………333、主观观察形式组织画面………………………………………………33第三节不同时空物象同构的主观表达形式………………………………351、超时空事物的综合构成…………………………………………………352、以主题形象为主展开画面的构成形式…………………………………37结语………………………………………………………………………………39注释………………………………………………………………………………40参考文献……………………………………………………………………………41致谢………………………………………………………………………………43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44 中文摘要山东省是中国民间剪纸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山东民间剪纸是一种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创造形式,它地域特色鲜明,种类繁多,历史悠久,造型朴实自然,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由于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在当今商品经济发展的大潮下,山东的民间剪纸艺术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作为美术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对原生态的民间艺术进行研究,对其进行挖掘、整理和保存。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我将从保护和尊重民间艺术的角度出发,进一步探索完善,剖析山东民间剪纸的独特性,并在造型,构成等方面细化研究,以使更多的人了解山东民间剪纸的内涵和外在表现的完美结合,感受山东民间剪纸的博大精深,感受民族文化的雄厚底蕴。本文在结构上主要分为三部分,拟从山东民间剪纸的历史渊源入手,层层深入的阐析山东民间剪纸的造型与构成特点:第一章,详细探索山东民间剪纸的地域特色,不同地区剪纸的题材内容以及对造型构成的影响。第二章,着重分析山东民间剪纸的造型特点。从山东剪纸最突出的四个造型特点进行分析:其一,山东剪纸以影像造型为基础,外部突出轮廓,内部随行装饰。其二,山东剪纸运用程式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特点塑造形象。其三,山东剪纸采用简化提炼、夸张变形、添加与规整化的造型手法。其四,山东剪纸造形具有寓意深刻的象征性。第三章,重点分析山东民间剪纸的图形构成特点,分析山东剪纸的程式化的构成形式,阐述山东剪纸在二维空间内的图形组织构成特点,最后分析山东剪纸不同形象超时空同构的主观表达形式。本文从美术专业角度深入分析和研究山东剪纸的艺术特色,体现专业视角,同时也不忘将民俗和艺术相结合,注重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运用材料分析与民间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力求使自己的观点更加明确深入。同时,作为高校美术教育工作者,也希望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植根于美术教育实际,真正从思想上、行动上对剪纸这种民间艺术形式发扬光大。使广大青年从这种既有民族代表性,又有实用性、趣味性,操作简便的民族瑰宝中得到艺术熏陶。I 关键词:剪纸、造型、构成分类号:J528.1II AbstractChinesefolkpaper-cuttingmainlyoriginatedfromShandong,whichisadynamiccreativeartisticform.Itisgeographicallydistinctive,simpleandnaturalinshapewithalonghistorywhichisalsoonepartof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intheworld.However,asthetimegoesby,especiallyundertheinfluenceofcommodity-basedeconomy,Shandongfolkpaper-cuttingartisdeclining.So,it’simperativeforartsteachertostudy,excavate,collectandpreservethisformofart.Wewouldtrytodoresearchabouttheuniquenessofthisarttoprotectit.WeshouldstilldodetailedresearchaboutitsshapeandconstructsoastohelppeopletoenjoythebeautyofShandongpaper-cuttingbothinformandcontent.Thisthesisisdividedintothreeparts,whichstartsfromthehistoricaloriginofShandongpaper-cuttingandthenanalyzesitscharacteristicsofconstitute.InthefirstchapterisaboutthefeatureandgeographicfeaturesofShandongfolkpaper-cutting.Shandongpaper-cuttingofdiffrentareaarenotthesameastheme.andpaper-cuttingareinfluencedonconstitutionalandmodelingfeatures.Inthesecondchapter,theauthorlaysspecialemphasisontheanalysisofShandongpaper-cutting’scharactersofshapemodeling.Ofthem,fouraremoststriking:first,Shandongpapercuttingisbasedonimagemodeling,whichstressesontheoutsidelinesandinsidedecorations;second,Shandongpaper-cuttingcombinesstylewithindividualityinmodelingcharacters;third,whilemodeling,Shandongpapercuttingemployswaysofsimplicity,exaggeration,addingandregularity;Fourth,Shandongpaper-cuttingisrichincontent.Inthethirdchapter,theauthormainlyanalysesconstitutionalfeaturesofShandongpapercutting’sshape.ThentheauthorfurtheranalysesconstitutionalfeaturesofShandongpapercuttinginThreeDimensionalSpace.Atlast,theauthorstudiessubjectiveexpressionsofShandongpapercuttingindepictingdifferentsubjectswiththesimilarstructure.TheauthoranalysesandstudiesartisticfeaturesofShandongpaper-cuttingfromIII thetechnicalperspectivewhilecombiningtheanalysisofmaterialstogetherwithinvestigationsamongthepeople.Theauthoraimsatmakingherviewexplicitandthorough.Still,shehopestorootherresearchdeeplyinthesoilofartisticteachingandtocarryforwardthisformofartpracticallyandtheoreticallysoastoimproveyouth’sartisticawarenessbyenjoyingthispractical,interestingandeasytopracticenationalartisticform.Keyword:Shandongfolkpaper-cutting、constitutional、modelingfeaturesCategoryNumber:J528.1IV 前言剪纸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关注。当前,国内对民间剪纸艺术研究探讨的人较多,这些研究内容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1、对剪纸的区域性特点进行研究。2、对某一民间剪纸艺人的作品进行搜集、整理、抢救,然后剖析其作品的艺术成就与特色。3、对剪纸的某一题材造型进行输理扩展。4、专门研究剪纸的发展历史、风俗题材。5、着重介绍剪纸的创作技法。6、研究剪纸在教学中的应用理论。7、国外对民间剪纸的研究不多,1901法国民俗学家wilhelmGrube在《关于北京民俗学》一书中发表很多刺绣花样。日本很喜欢中国剪纸,1939年庵原谧编著的《满支图案精华大成》书中搜集整理了一批东北民间剪纸。山东的民间剪纸地域特色鲜明,种类繁多,历史悠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以剪纸作品集、民俗风格特点、剪纸历史发展、区域性特点的内容阐述居多,但以美术专业视角对山东剪纸的构成与造型特点进行探究的研究分析较少。老一代剪纸艺术研究家叶又新在世期间,搜集了上万件民间剪纸精品,撰写了几十篇剪纸方面的论文,并于1959年主持编著了《山东剪纸集》。另一位对山东剪纸艺术有贡献的是吴鸿喜,曾在1948年编著出版过一本《渤海窗花剪贴选》,这是山东有史以来出版的第一本剪纸集,此外,还有比较有影响的山曼编著整理的《山东剪纸民俗》,山东各地的民间还有零散的清代、民国、解放初期剪纸薰样,这些书籍资料对山东的剪纸的发展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同时也对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有利的借鉴和帮助,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山东剪纸的构成与造型特点提供了很好的实例。山东民间剪纸是劳动人民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间艺术的宝贵财富。山东民间剪纸植根于民间,具有很强的乡土气息,它巧妙的将艺术性与平民化相结合,是普通劳动群众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和习常的民俗生活中应用、创造并与生活相融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它蕴含着深厚的艺术、宗教、民俗、历史等文化价值。山东民间剪纸之所以能源源不断的流传下来并形成自身独有的特色,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日益丰富与生动,是因为它与山东当地的文化生活、社会生活有1 着密切的关系。它在民间生活中,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多种艺术风格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物质经济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首先,艺术风格因素方面,山东地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山东泰山地区为中心的大汶口文化,是黄河下游原始文化的发祥地,当时的许多陶器纹饰丰富多样,有水纹、弦纹、编织纹、圆圈纹、三角印纹、镂孔等造型。最有特色的是彩陶,彩陶器皿花纹精细匀称,几何形图案规整。秦汉时期,山东的画像石、画像砖数量最多,内容也最丰富。全国的画像石分布的中心地区有两个,山东西部、南部是其中之一,如“嘉祥画像石”,在风格和技术上都有一定的特殊性。这种区域的文化圈,作为民间剪纸生发的社会文化艺术环境,对山东的民俗剪纸的形式、题材内容、风格都起到了巨大的促进和规范作用,由此影响了山东地域民间剪纸的特色风格的形成。其次,在社会文化因素方面,山东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这是对山东人的一种文明化的教育,促进了山东人在中华文明史中的进步,也使山东成为礼仪之邦。纵观剪纸的发生发展,我们发现众多的剪纸作品与特定的礼仪民俗有着紧密的联系,如礼尚往来中的礼花、喜花剪纸;庆祝重大节日的窗花、门笺剪纸;遭到灾祸,祈求神灵保佑的剪纸;还有期盼五谷丰登、生活美满幸福的剪纸等等。这些民俗活动促进了剪纸的发展丰富,也促进了山东民间剪纸特色的形成。再次,在物质经济因素方面,山东地区经济发达,耕地肥沃,物产丰富,这正是孕育剪纸艺术的有益土壤,它使当地人民在劳动之余有时间和精力去进行创作,进而使这种自娱自乐的形式成为他们的精神寄托的重要方式之一。相对富足的生活也促进了剪纸的交流与发展,山东地区人口密集,人杰地灵,自古以来出现了很多能工巧匠,他们的聪敏才智使剪纸创作者们的队伍不断壮大发展,并且最终形成了与山东人审美、情感、民俗相一致的山东剪纸特色。2 第一章山东民间剪纸的题材内容与地域特色中国的剪纸主要分南派剪纸和北派剪纸,南派剪纸细腻精美,多用线表现;北派剪纸古朴稚拙,多用块面表现。在北派剪纸中,山东剪纸具有重要的艺术地位和艺术价值。山东省是中国民间剪纸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它造型朴实自然,构成形式丰富,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一种富有强大生命力的艺术创造形式,人们在剪纸的创作中自娱自乐,寄托自己的理想,寻求精神寄托,并将自己的作品赋予深刻的寓意。剪纸将实用与艺术巧妙的结合起来,深受人们的喜爱,特别是山东高密、胶东、滨州一带的剪纸,特色最为鲜明,最具代表性,具有浓厚的气质风格。第一节山东剪纸的题材内容以及对造型构成的影响山东民间剪纸的产生发展,与山东地区的丰富的民俗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如山曼先生所说:“要了解民间剪纸,首先要了解民间剪纸的环境,也就是各种民俗活动的现场。只有深入了解民间剪纸赖以存活的现场,才能把握民间剪纸[1]的生命所在。”正因为这些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为剪纸艺术开辟了肥沃的艺术土壤,使剪纸得以生存与发展,造就了剪纸的活力与多样性。人们在岁时节日、宗教信仰、人生礼仪、婚丧嫁娶等民俗活动中都广泛应用民间剪纸,使得剪纸遍布在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也使得剪纸的题材日益广泛,更加丰富。丰富的民俗活动造就出多姿多彩的剪纸作品,对于剪纸的造型与构成产生了深入的影响与发展,形成了山东剪纸的外在的形式美感与内在造型的丰富性,为后人创造了宝贵的艺术财富。1、喜花剪纸喜花剪纸是人们用于婚礼中的剪纸,也叫礼花。山东地区对婚俗活动非常重视,喜花剪纸种类繁多,运用在婚礼中的各个角落。现在依然盛行在结婚之日张贴喜窗花,喜窗花以双喜造型为主,周围衬有鸳鸯、梅花、喜鹊、龙滨州喜花剪纸图13 凤、花草等造型,外形剪出圆形、方形、桃形、菊花形、牡丹形、葫芦形、如意形等轮廓,以此期盼新婚夫妻生活幸福美满(见图1)。在胶东地区举行婚礼要用很多馒头,在这些馒头上都要贴上剪纸,俗称“馒头花”(见图2),剪纸外形与馒头的大小形状相似,题材多是表现早生贵子、多子多福的吉祥寓胶东地区的“馒头花”剪纸图2意,内部造型多为石榴、葫芦、喜鹊、双喜等内容。在高密一带,结婚仪式上必有几对特大的烧饼,整个烧饼用剪纸来覆盖,俗称烧饼花,烧饼花与烧饼外形一致,也是圆形,内部的造型精美丰富,千姿百态。在滨州地区,新人结婚的新房用高粱秆扎顶棚,棚顶用剪纸裱糊,在顶棚中心贴一个大大的圆形的“顶棚花”,象征新婚夫妻花好月圆,顶棚四角衬托“角花”,“角花”造型多为花卉、蝴蝶、鸳鸯、蝙蝠等,顶棚下方的墙上贴着“墙花”,多为二方连续的形式,炕周还贴有“炕围花”,在家具、日用品上也贴有喜花,新房到处贴着吉祥的剪纸,烘托出新婚的喜庆气氛。在山东的很多地区,新娘的嫁妆都要用剪纸来覆盖装饰,由此形成了面盆花、箱子花、茶具花、柜子花、胰子盒花等种类,这些富有特色的喜花剪纸造型与构成丰富多样,而且具有深刻的寓意。2、节日剪纸胶东窗花剪纸《金玉满堂》图3在山东地区,剪纸在节日的民俗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年的节日之中,春节最被重视,家家户户贴窗花、门花、挂门笺,期盼来年的生活红火幸福。山东的窗花剪纸丰富多彩,在胶东,旧民居的窗户有大格窗、小格窗、大棂子窗、小棂子窗,窗花剪纸的形式也随滨州剪纸《肥猪拱门》图44 之变化产生,所以窗花外形有条状的、方形的、圆形的,形式有单幅的、多幅的和成套的,样式繁多。胶东剪纸《金玉满堂》是典型的窗花剪纸,剪纸分为四幅,四幅合为一幅完整的画面(见图3)。人们还在屋门上贴肥猪拱门的门花,希望来年生活富裕(见图4)。在门上方挂门笺,延续古训“此为新岁吉兆”。门笺的形式不一,通常为方形,门鉴的纹饰有字有图,一般五张一套,下摆处有锯齿状大穗子,更加烘托了过年的喜庆气氛。滨州剪制《艾虎》图5春节过后是元宵节,灯花剪纸应时而生,灯花是装饰走马灯或孩子手提灯笼的剪纸,还有众多以闹元宵为题材的剪纸。端午节也是人们非常重视节日,这时剪艾虎、五毒葫芦、宝剑、桃等造型的剪纸张贴,以驱邪避灾,防止疾病的侵袭(见图5)。每年端午高密地区的人们在窗户上贴“拒瘟葫芦”的剪纸,预示来年的病灾瘟疫都被收在这个葫芦里,保佑一家老小健康幸福。此外人们在中秋节团圆的日子里,剪制嫦娥奔月、玉兔捣药等题材的圆形剪纸,俗称“月光纸”,用以祭月,这些剪纸造型层次分明,主题突出。形形色色的节日剪纸种类繁多,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表达了劳动人民对生活的希冀,给节日增添不少喜庆气氛。3、绣样剪纸与纸斗花绣样剪纸,又称花样儿,一般用白纸剪出,贴在绣布上,依样刺绣。绣样剪纸在旧时是实用功能最强的剪纸形式,这类剪纸种类繁多,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鞋花。旧时姑娘媳妇做鞋是一项重要的针线活,山东很多地区,新娘出嫁要为婆家人各做一双新鞋,男鞋青布做面,女鞋则都要绣花,鞋前头的花叫“鞋面胶东地区的鞋面子花《虎头》图6子花”(见图6),鞋帮上的花叫5 “旁花”(见图7),青年女子的鞋则是“鞋面子花”与“旁花一应俱全。鞋花图案因人而异,男孩有虎头花,女孩有猫头花、猪嘴花、牡丹花,青年女子的鞋花为各种花卉,老年妇女有佛手(福寿)鞋花,新娘子的绣花鞋更是精细美观。受鞋面形状的限制,鞋花多是适合纹样造型,“鞋面子花”一般为圆形、三角形、弧形团花;“旁花”则多为长条状形状,造型舒展,运用枝条的曲绕,使造型得以延展。二是枕顶花。旧式的枕头是方形的,在枕顶绣有精美的刺绣图胶东地区的“旁花”剪纸图7案,有人物、山水花鸟等,题材丰富多样,小孩子的枕顶花则趣味性更强些,常常有一定的故事情节,符合孩童的心理特点,有的还绣狮、绣虎,起到镇灾辟邪的作用。受方形枕头的轮廓限制,顶枕花也多为方形,画面的独立性强,很有欣赏的价值。三是兜子花(见图8),在山东地区,不论男女老幼,都穿肚兜。孩子的肚兜起到保护身体免受凉风侵袭的作用,肚兜上有的绣狮、虎,祈愿猛兽能保护孩子,有的绣花草、鸟虫,一般在下摆的边缘绣卷草花卉,在肚兜中间醒目的位置绣含意深刻的主体造型。成年人的肚兜常常作为信物保存,造兜子花《喜上眉梢》图8型多是表现男女传情的鸳鸯戏水、鱼戏莲、并蒂莲、喜上眉梢等内容。除此之外绣样剪纸还有衣服纹饰的绣样、门帘绣样、帐幔绣样、坐垫绣样等剪纸形式。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女红手艺逐渐衰落,绣样剪纸的实用功能日趋减弱,欣赏功能逐渐增强。在山东地区,人们还善用纸浆做各种纸斗以盛装粮食、衣物、生活用品、针线、食品等物品,特别是胶东地区,纸斗造型多样,使用范围非常广泛。纸斗6 根据其实用的范围做的有大有小,大的如水缸之大,小的比茶杯还小,纸斗的外形有圆有方,为了使纸斗美观,人们在表面装饰剪纸纹样,由此也形成了独具山东特色的纸斗花剪纸(见图9)。纸斗花的造型多种多样,总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其一是纯装饰类的纸斗花,主要装饰在用以盛装面食糖果、针线、衣物的纸胶东地区的纸斗与纸斗花图9粮食纸斗上的纸斗花《坐猫》图10斗上,使这些纸斗漂亮美观。纸斗花题材广泛,有历史故事人物、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等,孩子们用来盛装糖果的纸斗,花样多为招人喜爱的小狗、小猫、狮子、老虎;女人们用的针线纸斗,花样多为花草飞鸟,男人用以装烟丝的纸斗,花样则稳重大方,以几何纹样居多。这些纸斗花精美细致,让人看了爱不释手。(见图10)其二是含有深刻寓意的纸斗花,特别是新娘带到婆家的纸斗,上面的纸斗花多为寓意深刻的喜鹊登梅、成双鸳鸯、鱼戏莲花、老鼠葡萄等,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第二节山东剪纸的地域特色民间剪纸广泛分布于山东各地,整体来看,恐怕没有哪个县市没有剪纸,只是剪纸在各地的风格有所区别,从事剪纸的人员有寡众,剪出的作品有精细与疏陋区别而已。经过了劳动人民的世代相传,伴随着山东各地的民俗民风,剪纸艺术也逐渐在各地形成了独特的风格特色。7 1、构思巧妙,细节精美,整体豪放的高密剪纸山东高密地处山东中东部地区,具有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高密的剪纸被称为高密“一绝”,它在山东剪纸乃至北方剪纸中影响非常深远。高密剪纸历史悠久,取材广泛,技法细腻,融江南剪纸的纤巧和江北剪纸之粗犷于一体。它造型对比强烈,富有韵律感,线条刚劲挺拔;构图夸张变形不失真,粗犷中见清秀,拙朴中藏精巧,纯朴可爱;在表现形式上,阴剪和阳剪手法相结合,块面和细线对比,锯齿纹和弧线相辅相成,形成了粗犷而精巧,质朴而灵秀,生动又传神的高密剪纸特色;高密剪纸在内容上取材广泛,生活气息浓厚,寄托着人们美好愿望。高密地区的人物剪纸多使用阴刻或者阳刻相结合的剪纸方法,通常人物形象如果采用阴刻,配景就往往采用阳刻,反之亦然。在人物周围的配景不多,形象单纯突出。在构成上,单个人物形象颇多,此外,剪纸艺人也常剪一组系列的人物纹样,这些人物剪纸即可以单个独立欣赏,又可以形成气势动人的整体系列。高密人物剪纸乍看去显得笨拙,不够灵巧,与胶东地区的人物剪纸比较,这种特点更为明显,主要是高密剪纸在外部轮廓刻画上多用直楞楞的线条,由此形象比较朴拙,质朴,但从整体来看,这种朴拙的风格却不是那么显著,因为高密地区的人物剪纸在内部装饰的镂空造型都非常丰富,很有节奏与韵律,具有现代的形式美感。由此形成了高密剪纸的细节精美,整体豪放突出特点。一般北方的剪纸都比较古朴稚拙,特别是西北地区的剪纸,更为笨拙厚重,主要是高密剪纸《戏曲人物》图01这一地区的剪纸剪影效果较强而内部装饰镂空较少。高密人物剪纸将线型处理的流畅生动,一条条有规律的线形,布满全身,有的人物剪纸身上缀满花纹,或者布满锯齿状、月牙状的花纹,在人物身上反复排列,这正符合了条理与反复的形式美法则,使整体人物形象变化丰富。(见图11)8 动物剪纸是高密剪纸中经常表现的题材,动物剪纸以表现十二生肖为题材的剪纸内容较多,剪纸多为单幅,较复杂的多个动物的组合图式较少。动物形象多以阴刻为主,体现了北方剪纸的厚重、朴实感,动物造型多为拟人化的处理方法。高密的动物剪纸造型较为憨实,一般装饰方法是采用锯齿状的纹样来丰富,有的采用朵花纹、月牙纹或者是有规律的细线来装饰,与人物剪纸的内部装饰有异曲同工之妙。虽然外形变化不是特别丰富,外部边缘有些平直,缺少变化,高密动物剪纸《申猴》图12但内部装饰却非常细致精美,充分体现了南北剪纸的交融性。(见图12)高密的植物剪纸线条流畅,生动自然,作者处理的造型整齐有序,细致精美。剪纸艺人不急不躁的将植物造型层层展开,用条理与反复的艺术手法为我们展现了剪纸的节奏与韵律,看似平淡无奇,仔细回味却是那么意韵悠长。(见图13)植物纹样作为主体的一般的寓意都较为深刻,多是葫芦、石榴、牡丹、梅花等象征吉祥如意的题材,正是这些植物所拥有的颂福吉高密植物剪纸图13利的象征性才得以使很多植物纹样长久的传承在民间。总之,山东高密地区的剪纸外形的古朴稚拙,内部造型却精美、细致、富丽,有很强的装饰性,由此造就了高密剪纸构思巧妙,细节精美,整体感觉豪放的艺术风格。2、精巧、纤细、繁复的胶东剪纸山东胶东地处山东的东部,当地的文人墨客很多,受其影响,造型构成与画9 面装饰很有艺术性。胶东还是一个重视风俗礼仪的地区,剪纸的实用功能在胶东地区表现尤为显著,由此造就了胶东剪纸的众多的造型种类和构成形式,风格独特。胶东剪纸以线为主,是线面结合的精巧型剪纸,线条流利工整、剔透秀丽、富有浓厚的装饰趣味。运用花样密集的装饰手段,使单纯爽快的外型更显饱满丰富。胶东民间剪纸在艺术上运用了精细繁复的剪纸手法,造型精美繁复,画面的装饰感强,整个图形饱满充实;构图形式独特,最为出色的是运用化整为零的方法,即把大的构图分割成几部分剪出,然后组成一幅完整的图形;在表现形式上,以纤细秀丽的线条配合块面,借助夸张、变形手法创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若断若连的线条和细如蚊足的毛刺,使胶东剪纸更显得精美而富有装饰趣味。胶东地区人物剪纸的形象除了多采用阴刻与阳刻相结合的方法之外,阳刻运用较多,线条比较单细精致,繁复精美。人物剪纸中神话故事、历史故事、戏剧人物题材较多,形象动态生动,画面的艺术性较强。在胶东剪纸中配景丰富多变,较为复杂,体现了胶东剪纸繁复的特点。胶东剪纸艺人栾淑荣创作的《连年有余》的人物剪纸窗花(见图胶东窗花剪纸《莲年有余》图1414),根据胶东地区的窗户造型剪成长条形,每幅剪纸构成相似,但内部造型有所不同,各种动态的仕女人物背后称有造型各异的莲花,数条成一幅,把他们统一在圆形的花盆内。人物形象既有统一又有变化,整组剪纸整体风格一致,趋向精美繁复。胶东地区的动物剪纸造型比较朴拙,以鱼类造型居多。清代留下的剪纸薰样中有很多动物造型,这些动物剪纸外形有棱有角,轮廓不太流畅,内部装饰运用重复一致的镂空造型,动物身上装饰的非常满,装饰造型以锯齿为主,有的是网格状的复杂的细线。胶东地区的植物剪纸繁复秀丽,整体形象多变,剪纸艺人将植物形象有规律的进行组织,画面构思精妙。花卉以弧形的锯齿纹层层展开,连续不断,叶子10 多以曲绕的造型为主,通常用很细的单线连接,反映出了胶东剪纸的精美繁复的整体风格。胶东的植物剪纸形象主次分明,剪纸艺人将剪纸安排的巧妙生动,造型构成变化非常丰富,令人叹服。(见图15)总之,山东胶东地区的剪纸注重细节的刻画和表现,剪纸艺人的剪制匠心独具,构思出胶东地区特有的化整为零的窗花构成特色,强调用线,剪纸内部装饰繁复精美,从而使这一地区的胶东植物剪纸图15剪纸体现出精巧、纤细、繁复的特色。3、简洁明快,古朴稚拙的滨州剪纸滨州位于黄河下游,受齐文化的影响,当地民风淳朴,使得滨州剪纸古朴庄重,画面的装饰不多,镂空造型较少,多用块面表现物体,由此形成了简洁明快,古朴稚拙的风格。滨州剪纸在艺术风格上,古朴浑厚,拙中蕴灵,多豪放粗犷之作,与黄河流域的文化遗存一脉相承;在构图上较为单纯,物体往往单个罗列,表现复杂的大的场景不多;在表现形式上结构严谨,剪纸广泛地吸收了彩陶、青铜器、汉画像等古代艺术纹饰的优点,锯齿纹、旋涡纹、月牙纹都成为滨州剪纸艺术的主要纹饰。造型抓住形象的主要部分,大胆舍去次要部分,使主体一目了然。滨州的人物剪纸剪影效果显著,黑白对比强烈,运用简练的造型概括动态,多采用阴刻的手段,外形朴实,人物动态运用直线居多,将四肢概括为长方形,躯干概括成方形,所以整体形象朴实厚重,人滨州人物剪纸《锯大缸》图16物动态变化不明显。内部装饰简练,常采用朵花纹和几何形装饰,花纹数量较少。简洁概括、朴实厚重的艺术手法的应用,使得滨州剪纸显得相对“笨拙”,但是这种“笨拙”是拙中见美,拙中含趣,也是艺术追求的更高境界。它不用繁琐、细密的剪法,不求精致、动态复杂的造型,11 而主要以朴拙古茂的神韵取胜。画面的构成常表现有场景的画面,情节有趣,具有较强的生活气息,图形安排上人物之间互不叠压,平面的散点排列。人物配景不多,画面单纯简洁,充分体现了滨州剪纸的那种来自民间的稚趣。(见图16)滨州的植物剪纸造型灵活,形象非常舒展,简洁大方,不追求细节,不抠细节造型,追求整体的黑白对比。体现了滨州剪纸简洁明快,古朴稚拙的风格特色。植物剪纸运用阴刻与阳刻相结合,运用阴刻手法居多,然后再内部加少许装饰,装饰以圆润的弧线和锯齿纹为主,简洁的内部装饰造型将植物的结构交待的明确清晰。(见图17)滨州的植物剪纸构图以对称为滨州植物剪纸《荷花》图17主,匀称美观,结构严谨,饱满而不杂乱,让人看后爱不释手。总之,滨州剪纸重视块面的表现,以阴刻手法为主内部少装饰,由此造就了滨州剪纸的简洁明快,古朴稚拙的风格特色,随着时间的发展滨州剪纸融入了更多艺术的手法,使得滨州剪纸现代韵味逐渐增强,越来越丰富。12 第二章山东民间剪纸的造型特点分析民间剪纸的造型艺术是指运用纸张剪刀等物质材料以及形、点、线、面等造型手段创造可视艺术形象,显示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诱使与视觉发生密切关系[2]的一种艺术。剪纸通过各种实像造型及镂空的造型产生虚实对比,产生美的节奏、和谐的韵律,使观者得到美的享受。山东剪纸造型丰富多变,透过种类繁多的剪纸造型图式,综合分析,有四类造型特点比较突出,下面我将逐一进行阐述。第一节以影像造型为基础,外部突出轮廓,内部随行装饰1、影像造型光是世界的万物之源,也是艺术形象产生的根源,由于光线照射使实物产生一定的视觉形象,由此产生了众多的艺术形式。物象在光的投影下所产生的实像轮廓,既是影像造型。远古时代,人类就已经发现并运用以影像作为形象表记的艺术表现手法,从史前古老的岩画造型到彩陶纹样的装饰形象;从青铜器的纹饰雕刻到汉代的画像石、画像砖的阴阳造型;从魏晋的石窟壁画到明代的家居装饰纹样,再到清代的陶瓷纹饰,无不都渗透着以影象为表现手法的造型特点。民间剪纸从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剪刻刀的出现和对各种薄片材料的使用,从岩画、彩陶、青铜器等艺术形式中脱颖而出,演变为影像镂空艺术,继而发展为剪纸艺术。我国著名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先生曾说,剪影以“剪纸的形式”表现了“一个高级的造型心灵”。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剪纸造型通过剪影形式表达了作者的所闻所见、所感所想。中国剪纸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是独具一格的。它通过物象外轮廓来表现形象,最注重的是外轮廓的美感和造型。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剪纸艺人能熟练运用影像所反映的造型—轮廓鲜明、简洁生动、易于操作。这种造型手法是中国剪纸的基本造型方法,也是山东剪纸艺术中常用的造型手法。剪纸之所以采用影像造型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因素:首先,光所产生的投影轮廓鲜明简洁,造型的概括性强,特征又极宜把握,作为民间剪纸的主要创作者—没有美术功底的群13 众百姓,更易认识并能使用此种描绘方法完成形象。其次,剪纸艺术是在平面的纸上塑造形象,受工具材料的限制,不象其它的艺术形式那样可以自如的表现立体形象,所以运用影像造型手法更适于纸的这种材料特性。再次,中国传统造型手段中很多种形式倾向于平面装饰,较之西方重空间重深度的造型方法,中国的造型手段有很强的平面化特征,从战国时期的帛画到魏晋时期的壁画,再到中国的国画都注重平面的经营,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平面的认识方法与塑造方法对于作为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剪纸来说,受到的影响更大,剪纸作为原始艺术的承接更倾向于影像造型,它平实厚重,符合中国传统的表现习惯,山东的剪纸更不例外。2、随行装饰民间剪纸的创作者认识到影象造型使剪纸图形的轮廓鲜明生动、特点突出,能准确地反映物象的特征,强化物象的特性,便于人们识辨。然而只用影像造型描绘出来的对象较为沉闷,缺乏通透的美感,所以剪纸艺人往往在其内部随行进行装饰,使其形象更美更丰富。即剪纸的造型不但要突出外部形象的特征,还应达到造型内部的装饰美感,并在装饰美的创作中表现作者对生活、理想和社会的美好向往与追求,进一步使着重表现的部分更明确更集中更引人瞩目,所以剪纸艺人在物象上添加一些纹样,以达到完美的装饰目的,由此形成了随行装饰镂刻的造型手法。如山东剪纸刻划人物时,在人物的衣饰上缀满花朵、花边;刻划动物时,在动物身上画满毛皮的漩涡造型;刻划器物时,在器物的身上装饰各种图案和几何形,如此就使原本沉闷的影像造型变得通透美观、黑白分明,从而造就出剪纸的强烈的装饰美感。山东的民间剪纸通常用以下方法进行随行装饰:一是采用不同的结构分割线强调物象内部结构,强化物象特征。影像造型在塑造形象时,虽然用轮廓突出了碗的剪制装饰步骤图图18胶东剪纸扣碗图1914 物象特征,为了使形象更明确,人民群众更易辨识,在进行内部装饰时,首先将物象各部分用不同的线型分割,强化它内部结构与组成,这是山东剪纸的一个特点,也是山东剪纸重要的造型规律。如要剪纸一个碗的造型,用影像造型先剪制碗的剪影效果,然后分析碗的组成部分,即由碗体与碗底组成,再将各个部分进行分割,即在碗体与碗底交接的部分用线将其分割进一步突出了碗的特征,最后在其影像造型内部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装饰。(见图18、19)山东的人物剪纸,在表现人物形象时,也强调结构线的表现,在表现人物时将头、上身、下身各部分结构用不同的装饰线进行分割,使其结构明确,造型更清晰。虽然同是运用结构分割线,但在表现手法上各地域却有所不同,以头与上身的分界线为例,滨州剪纸古朴稚拙,《王小赶脚》(见图20)中人物采用小块面为分割线;胶东剪纸精美细致,《三娘教子》(见图21)中的人物采用顺滑的细实线分界;高密剪纸整体豪放,粗中有细,《八仙神像之一》(见图22)中的人物采用的是重复的镂空弧线作为分界线。不同造型的内部结构分割线,赋予剪纸更多的特色,也使山东剪纸更具多样性。二是运用具象和抽象的造型随行装饰。具象造型是指客观实体的直观形象,它可以生动地反映实体的特征和个性,通过对具象造型的摹写与再现,表达了剪纸艺人对客观实体表象的反应。正是自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万事万物,给了剪纸的创作者深切地感受,运用具象造型进行内部装饰,使形象更加丰满,表意准确。通过具象造型,作者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期盼与向往,用剪刀纸张这些15 廉价易取得材料工具,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寄托其中,创作出优秀感人的剪纸作品。很多剪纸运用具象造型,如母亲的造型里装饰小孩的造型,老虎的身上出现小老虎造型,大鱼的肚子里出现小鱼等,既丰富了影像造型,又加强了剪纸蕴藏的丰富含义。运用具象造型装饰使剪纸作品观赏性更强,更有回味余地。例如山东剪纸形式绘画《山东大嫚》(见图23)是2006山东文博会的形象人物,人物形象飞扬灵动、青春勃发。在进行服饰的内部装饰时采用具象装饰的形式,衣服上面缀满美丽的花朵,使形象更加丰富多彩。剪纸出自劳动人民之手,贴近现实山东大嫚图23生活,在进行剪纸时随心所欲,创造性得到了极大的发挥。他们运用的装饰形象多种多样,不但有具象造型,还有抽象造型。抽象造型是作者对生活的再创造。人类对抽象造型运用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原始陶器上抽象的装饰花纹,被很多美术工作者所关注。剪纸的抽象装饰纹样抛开了现实形象的各种细节特征,运用不规则的、随意的、不受自然形态束缚的想象造型进行装饰,更易于民间艺人掌握,也更易于剪纸的传承。运用抽象造型装饰,虽然不象具象造型表达那么明确,但却意境深远,能让人回味无穷。山东剪纸常用的一些符号语言很多就是一些抽象的纹样,如锯齿纹、几何纹等,它应用范围广,造型美,变化丰富多样,凝聚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匠心。在某些作品中甚至比具象造型装饰还要动人。例如胶东剪纸《蝴蝶》图24《蝴蝶》(见图24)就是用排列有序的抽象几何纹装饰的,整幅画面有很强的节奏感和韵律感,非常生动。大部分的山东剪纸作品还是将具象与抽象造型相结合进行塑造,这两种造型手段巧妙结合后进行装饰,使自然与艺术的相融,使剪纸语言更加丰富。16 以影像造型为基础,使剪纸注重其外形,物象特征鲜明突出,进一步随行装饰,使内部细部丰满动人,这是剪纸产生魅力的造型手法,同时也使山东剪纸产生了强大的生命力。第二节程式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造型特点1、程式化的造型特点丰富多样的剪纸图形,是民间艺人经过了多年的研究、传承、演变而来,在造型处理时似有意又似无意的建立起一种图形的处理形式,那就是程式化的处理方法。程式化就是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自己固有的模式,就像在数学、理化等学科中经常用到公式一样—用相应的公式可以解开一类相似的题目。在剪纸造型中,程式化就是在图形之间建立起一种造型模式与内在联系,它是剪纸图形处理的一种基本的方法,利用这种方法可以使我们便于识别、便于记忆、便于操作。如剪女子形象时,人们总结出了“弯弯眉,线线眼,樱桃小口一点点。圆额头,下巴尖,不要忘记刻耳环。”的程式化的造型口诀。山东剪纸运用的典型的程式化造型通常有以下几种。一是阴阳纹。中国人的阴阳观念渊源已久,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如古人创作的反映宇宙观的太极图形,就是典型的阴阳造型。阴阳的造型不胜枚举,民间剪纸中的阴阳鱼、扣碗、对鸟、连理枝等都是阴阳对比的剪纸造型。剪纸艺人经常采用阴刻与阳刻的造型手段在影像造型内部进行装饰。阴刻是指剪掉轮廓线以外的部分,保留轮廓线以内的造型,整体形象块面感强,像中国画的写意,给人的感觉比较厚重,沉稳。如济南地区剪纸《鸡栏》(见图25)中的人物造型,就是运山东剪纸《鸡栏》图25用阴刻的造型方法,形象厚重古朴,富有生活情趣,与农村人物的那种朴素自然,不重修饰的身份比较接近。阳刻剪纸的特点17 与阴刻剪纸恰恰相反,它是保留轮廓线,剪掉轮廓线以外的空白造型,主要用线来表现,像中国画的线描,造型特点比较精细灵巧,如山东寿光的剪纸作品《拾玉镯》(见图26)中的人物,全部采用阳刻的造型方法,整幅作品精细工整,有很强的形式感与节奏感和韵律感,能准确地反映出古装人物的精美服饰,人物纤纤步态,形象柔美华丽。阴阳造型表示阳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所以阳刻为凸,阴刻为山东剪纸《拾玉镯》图26凹,凸即线,凹即面,由此使得剪纸产生凹凸不平的视觉形象,这种在影像造型内部随行装饰的手法看似随意,实际上包含了作者的匠心独具,山东剪纸经常是阴刻与阳刻结合使用,使得画面主次分明,形象突出。运用阴阳结合可以使造型丰富,既有厚重沉稳的特色又有精细灵巧之处,如在一副团花剪纸中有的花采用阴刻,有的花采用阳刻,使整体视觉有变化;运用阴阳结合更易于突出主体,主纹样采用阴刻,配景则大多采用阳刻;主纹样采用阳刻,为了突出主体,配景多采用阴刻;运用阴阳结合使剪纸表现力更加丰富,阳剪的纹线工整细致,阴剪的造型粗壮有力,使画面刚柔相济,巧妙融合黑块和细线,简约而不单调。如《猴子》这幅剪纸作品,(见图27)从细节上分析,枝胶东剪纸《猴子》图27干上的四个桃子阴刻阳刻交替使用,下面的叶片也是阴阳交替,猴子头部是阳刻,身体是阴刻,阴阳结合使造型线面交织,即有重量感又有精细感;从整体造型上分析,作为主体的猴子以阴刻为主,配景采用阳刻,画面主次分明,既有变化又有统一,看似随意,实际上渗透着作者的良苦用心。山东剪纸艺人在造型中运用阴刻与阳刻的手法随行装饰,富于剪纸更多的形态和更丰富的艺术语言,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剪纸技艺。18 二是锯齿纹。锯齿纹造型是剪纸艺人最为常用的造型手法之一,它的走势可直可弯可卷,可以产生很多的动态,锯齿有规律的排列,产生强烈的节奏与韵律,既古朴又有现代美感。锯齿造型可以尖、细、长,也可以粗、壮、短,有些地区的剪纸艺人将剪锯齿比作“打毛毛”,剪纸高手将锯齿剪的细密均匀,非常精细。正因为锯齿纹如此变幻多端,所以它的应用特别广泛,在山东剪纸的众多作品中,锯齿纹随处可见,它可以装饰在花草树木中,也可以装饰在动物造型的内部与边缘,在人物剪纸中,锯齿纹可以装饰眉毛眼睛,头发身体。高密剪纸善用锯齿纹,在很多的造型中巧妙运用,构成美妙的动律和节奏,增添了情趣,丰富了形象的感染力。(见图28)三是朵花纹。高密剪纸《老虎》中的锯齿纹图28花卉造型种类繁多,剪纸艺人将花朵造型总结积累,创作出了美观实用的朵花纹,它是艺人喜爱的题材和造型手法。朵花纹形象丰富多变,既可以单独的作为纹样,还常常作为装饰形象对动物、人物、器物、植物进行丰富。朵花纹特点鲜明,应用广泛。首先它可以起到丰富形象的作用。朵花纹样是简便易得比较容易处理的纹样,它的种类繁多,造型较为多变,作为陪衬、配景,在动物、人物为主体的纹样中常用朵花纹进行点缀丰富。其次它可以起到连接的作用。朵花纹的造型没有定势,花头的大小,花瓣的多少,形象的宽窄都不会与视觉习惯有太多偏差,它的不确定性决定了作者可以将它任意发挥,很多剪纸艺人都是随想随剪,随剪随想。运用朵花纹将主纹样紧密的连接起来,体现了剪纸彼彼相连的特色。再次它可以起到装饰的作用。朵花纹非常精美,可以作为一种美的图式装饰在动物人物器物的内部造型上,增强剪纸的装饰性。朵花纹运用范围非常广泛,单独运用可以创作窗花、鞋样、枕顶花、门笺等,组合运用可以创作团花、动物人物装饰,还可以作为大幅作品的配景等。四是月牙纹。19 它是民间艺人剪纸时常用的程式化的符号,是一种弧形的月牙状的造型,一般以阴刻为主,主要装饰人物的衣纹,或破坏大块黑的面积,根据个同物象的特征,形状,可长可短,可宽可窄,可曲可直,能变化出各种不同的类型。山东的民间剪纸的程式化造型非常丰富,在造型处理时艺人还常用水波纹、点纹、火纹、逗号纹等程式化的造型手法进行剪纸创作。2、程式化与个性化结合的造型特点剪纸技艺学习的方法大多是口传身授,老的剪纸艺人做示范,新学员象学文字符号一样,一个造型一个造型的去学习,然后临摹默记,很多剪纸作品就这样传承下来。有的人从很小就开始学习剪纸,逐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造型之后,然后随意进行组合进行创作,逐渐形成自己的个性与风格,由此产生了剪纸在造型上的程式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特点。其一,程式化的造型处理方法与物象个性化处理相结合。剪纸艺人在运用程式化的造型时,还根据不同的物象运用不同的处理方式。例如锯齿纹这种程式化造型可以表达不同的意义,既可以表现人物的头发、也可以表现植物的花叶根茎、还可以表现动物毛发等。如运用“锯齿纹”的造型表现动物时,细密弯曲的锯齿纹表现柔软的绒毛,刚直坚硬的锯齿纹表现坚挺粗壮的鬃毛。如在表现公鸡造型的时候,用长且粗直稀疏的锯齿纹剪制,在表现母鸡特别是小鸡造型的时候,则用短细有弧度的锯齿纹表现羽毛柔软的质感。在表现植物的时候,用细密精致的锯齿纹装饰花卉内部造型,用粗糙稀疏的锯齿纹装饰叶子内部造型,这样能更准确的表现花叶的不同质地。例如胶东蓬莱的剪纸《顶棚角花》(见图29)就是根据物象特征,用个性化的锯齿纹装饰花叶胶东剪纸《顶棚角花》图29内部,表现了细腻湿润的鲜花和挺拔坚硬的叶片的不同质地,简单的锯齿符号就在一幅画面中阐述了变化和统一相结合的形式美原理。其二,程式化与创作者思维的个性化相结合。剪纸是艺人以自己的思想、情感、行动创作出来艺术作品,结合对生活自然以及社会的认识,表达和宣泄自20 己的情感,随着时代的演进和变迁,他们在接受、学习前人程式化造型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在造型上呈现出了风格个性化的特点。山东剪纸常用朵花纹进行内部形象装饰,由于各人不同的审美感,经历习惯不同,应用朵花纹的风格特点也不尽相同。有些人喜欢剪制自然形态的,有些人喜欢剪制复合造型,有些人将几种形象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有的花是与果实相结合,还有的花与动物相结合,丰富了剪纸的造型。朵花纹的运用显示了不同的剪纸艺人的风格特色,显示了不同剪纸艺人的聪明才智。其三,程式化与地域特色结合。程式化与个性化相结合还表现在,不同地域的剪纸风格特色在继承前人的程式化基础上有所不同。民间剪纸艺人以其特有的造型观念、创作方法、审美习惯,自然构成了一个独立的再现艺术体系。他们通过几千年来的实践,总结出了传统的美的符号语言,这些符号在不同的地区反映出不同的特色。如前所述,山东剪纸在地域风格上大致可分三类。一类是滨州地区的强调块面结构的,以阴刻为主的剪纸,与黄河流域其他省份的剪纸风格相似。一类则是山东胶东地区的剪纸,它以线为主,强调造型的艺术性剪纸,其花样密集的装饰手段,使单纯爽快的外型更饱满丰富。还有一类则是地处胶东半岛与山东内陆的交界处的高密地区的剪纸,它秉承胶东剪纸的细密精致与山东内陆剪纸的粗犷豪放的特点,将两者巧妙的结合起来,形成了整体豪放,内部装饰细致的特色。虽然山东的剪纸艺人创造的大量的程式化造型相一致,但在漫长的历史积淀中,这些符号在山东各地剪纸都有胶东剪纸《葫芦》图30其特色风格,由各地域审美、风俗、习惯的不同呈现不同的特点。例如锯齿纹,在胶东地区锯齿细密,以弧线走势居多,结构多变;而渤海湾地区剪纸中这种符号则锯齿粗壮挺直,以直线走势居多。如葫芦是山东剪纸艺人喜欢剪制的造型,俗传端午门上贴葫滨州剪纸《葫芦》图31芦,可以去邪免灾保平安,所以端午节山东各地都剪葫芦21 剪纸,贴葫芦剪纸。作为一种程式化造型,胶东地区剪制的葫芦造型是在内部剪制蝎子、毒虫、金蟾、宝剑等(见图30),意思是宝葫芦收五毒,保佑全家身体健康。滨州地区的葫芦内部多剪制莲花双鱼、仙桃石榴、蝴蝶牡丹、老鼠葡萄、娃娃采葫芦等(见图31),寓意多福多寿、富贵有余、人丁兴旺。同是葫芦剪纸,但由于地域不同,葫芦的内部装饰造型也呈现出个性化的特点。程式化的处理方法减少了造型的难度,由于图形之间有一些造型特点比较接近,只要抓住物象的典型特征,再加上自己的生活体验和认识,就能一形多变,更快捷、更准确、更简便的反映物象的主要特征。运用程式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造型方法既简便快捷又丰富多样,可以在创作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节运用简化与提炼、夸张与变形、添加与规整化的造型手法民间剪纸艺人的创作,专注于内心的情绪情感的表达,他们在塑造形象时,往往不是视觉印象的直接复制模拟,而是根据自己的想法和目的对形象本身进行改造和修饰,在创作剪纸形象时结合所处地域特色、所处时代,所有的心境,以及自身的社会阅历不同,采用多种变化手法表现物象自然质朴的本质风貌,山东剪纸通常运用以下造型方法:1、简化与提炼简化提炼是艺术创作中的一种重要手法,它不是将形象简单化,而是采用概括和提纯的方法,使造型更加典型简洁。如戏剧艺术中的“三五步走天下,六七人成百万雄兵。”就是简化的创作手法。民间剪纸产生和流传于民间,由于受制作工具、材料的限制只能采用最便捷的方式去刻划形象,因而形成了高度概括与简洁的艺术特点,在造型中讲究神韵,舍繁求简,突出主题,抓住物象的主要特征,省去作者认为次要的细枝末节,这样所表现的造型更加准确醒目,使观者对作品一目了然,产生共鸣。山东地区高密的剪纸艺人范祚信创作了众多优秀22 的剪纸作品,他创作的剪纸《女人》(见图32)采用简化的手法塑造形象,运用各种粗细不同的线形表现生动的人物形象。滨州张金娥的人物剪纸(见图33)运用简化提炼的手法,使人物形象自然质朴,展现出作品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简洁明朗的艺术风貌,这幅剪纸造型整体,突出物象的特征、外轮廓,使形象进一步强化,整幅作品干净利落生动有趣,造型粗犷质朴。2、夸张与变形民间剪纸的造型的处理上,对夸张变形的手法运用的十分自如。夸张变形就是加强自然物象中能够引起美感的、需要突出的造型,使原有的形象特征显的鲜明生滨州张金娥的人物剪纸图33动,更加典型富有魅力。夸张变形使作品更加率性与传神,使造型更加感人。剪纸艺人根据自己的审美习惯,从生活的原形中提炼出物象有特色的地方,加以修饰改造规范,创作出有意味的形式。高密剪纸《娃娃采石榴》(见图34)中的娃娃造型充满情趣,不仅动态夸张、充满活力,同时为了突出他们的身份特征,夸张了娃娃的头部,稚气可人,将人物造型处理的圆润厚实,四肢也随高密剪纸《娃娃采石榴》图34之夸张变形为圆体,圆形加强了画面的吉祥喜庆的气氛,使形象深受人们喜爱。正如民间流传的娃娃造型顺口溜:“娃娃样,要肥胖;短胳膊短腿大脑壳,小鼻子大眼没有脖”。在剪纸中运用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将造型处理的胖得更胖,瘦的更瘦,高得更高,矮得更矮,机灵得更机灵……准确表达了创作者自己的思想意识,将自己的感情喜好融入到剪纸造型中,从而体现出随心所欲、自由生动的剪纸特色。3、添加与规整化23 剪纸在经过了简化和夸张的艺术处理之后,使造型上显得较单调空白,缺乏装饰与情趣,创作者常常采用添加的造型手法使形象变得丰富。添加是在一种物象的基础上,附加另外一种或几种其他物象的方法。它能使剪纸形象饱满充实,更具有装饰趣味,更具有形式美感。添加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第一:求美。即纯装饰的添加,这种方式就是在物象本身添加一些具象或是抽象的造型,主要目的就是要好看,使造型丰富美观,如“花中套叶,叶中套花”的添加手法。民间艺人在剪制人物、动物、器物形象时,常常在物象的内部装饰各种形象,即是运用添加的手法,使造型更具装饰性的美感。第二:求意。就是在物象中添加纹样的目的是为了深化整幅作品的意义,引起浪漫的联想。如在鱼身上添加莲花,不但能起到装饰形象的作用,使之丰富,同时还具有深刻的寓意象征,即“连年有鱼”之意,通过添加达到寄物抒情的目的。这种剪纸形式还有在喜鹊身上添加梅花,取自“喜上眉梢”之意;在双喜字身上添加鸳鸯,突出成双成对,吉祥如意之意。在添加纹样的同时,剪纸艺人还注重运用规整化手法组织繁复造型。规整化就是将处于复杂的自然状态的东西组织的更加整齐更加有条理。使不匀称的造型变的匀称,产生一种和谐、协调的美感。例如面对一颗树,密密麻麻的枝叶纷繁复杂难以表现,经过规整化的条理之后可以使之排列分布整齐匀称,在造型上更舒展。比如剪制一朵牡丹花,它的花瓣杂乱繁多,除了进行必要的取舍之外,用规整化的造型手法,以花心为中心点,只要设计出一个花瓣的造型就可以围绕中点进行重复组织了,画面即丰富,处理又容易。规整化的造型手法常常运用在影像造型的内部装饰上,将符号与简单造型进行罗列或是单纯的重复,使之产生有序的形式美感,在纷繁中体现出节奏和韵律,将疏密、大小、聚散等作协调的组织,做到整体统一、局部变化,局部变化服从整体,即“乱中求序”,这更增加了剪纸艺术魅力。第四节造形具有寓意深刻的象征性剪纸作为一种最普及最享用的民间美术活动,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它寓意深刻的象征性,这也是剪纸得以传承的一个重要原因。俗谓“形必有意,意必吉祥”。剪纸内容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剪纸艺人将造型赋予了丰富深刻的寓意,借以24 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象征性地造型手段意义在于“指借助于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寄寓艺术家某种深邃的思想,或表达某种富有特殊意义的事理的艺术手[3]法。”,是艺术家们广泛运用的一种表现形式。1、运用谐音,加深造型的表现力“民间美术造型的产生和演进,与社会历史文化有着十分密切[4]的关系。”山东的民间剪纸历史悠久,它所呈现的造型特征及情感表征也非常鲜明。胶东剪纸《金鱼缸》(见图35),就赋予了造型更多的象征意义。将鱼缸内剪制游动的金鱼和莲花的造型,鱼缸边缘装饰金钱胶东剪纸《金鱼缸》图35文,同时也取它的谐音“金鱼”谓之“金玉”“金余”之意,莲花象征多子多孙,寓意人丁兴旺,财富不断的意思,在春节时将此剪纸贴于放水缸的墙上,预示来年兴旺发达。在山东的胶东地区又将它演变成窗花的形式,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运用谐音表示吉祥之意的例子有很多,例如:团花剪纸中五只蝙蝠在边缘组成一圈,中间剪一寿桃,谓之五福(蝠)捧寿;剪一娃娃怀抱金鱼坐于莲花之上,谓之连(莲)年有余(鱼);剪制一个花瓶里面插着象征吉祥的桂花和牡丹,谓之富贵(桂)平(瓶)安;剪一公鸡站立于石头上,谓之室(石)上大吉(鸡)(见图36);一边是梅花鹿,一边是丹顶鹤,谓之鹿鹤同春。此外还有喜上高密剪纸《室(石)上大吉(鸡)》图36眉(梅)梢,马上封(蜂)侯(猴),三阳(羊)开泰等。25 2、强调喻意,赋予造型美好的意义民间剪纸的创作者大多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与生活环境虽然非常窘迫,但他们却表现出对幸福、吉祥的强烈的渴望,所以将这种追求寄托在剪纸的创作中,赋予剪纸造型深刻的喻义。在山东的很多地区,新娘出嫁是要往新郎家陪送嫁妆,谓之“陪送”,通常是箱匣、日用品、被褥衣物等物品,在这些“陪送”上通常粘贴或覆盖一些寓意深石榴多子枕谱图37刻的剪纸纹样,一是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祝愿,二是烘托喜庆的气氛,造型多是有吉祥喻意的纹样,有合碗、茶壶和葫芦之类,喻示将来两人幸福多子,恩恩爱爱。为了祈求夫妻和睦,有寓意男女之间相爱与结合的“喜鹊登梅”、“凤凰戏牡丹”、“扣碗”、“鸳鸯戏水”胶东剪纸《葫芦蝈蝈》图38等造型,也有喻意多子多福的纹样,如“鲤鱼莲花”、“老鼠偷葡萄”等。葫芦、石榴、葡萄,根据其造型结构喻意为多子的意思(见图37、38),象征子孙繁多,家族兴旺。鸳鸯,并蒂莲造型比喻夫妻双方相亲相爱,美满幸福的意思。牡丹表示富贵吉祥之意。松树、仙鹤、寿桃、寿星表达延年益寿的主题。兰花、梅花象征俊雅高贵且内秀,含蓄柔美,比喻纯洁、善良、洁身自好。百合象征百事合心,百年好合。剪纸的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在民间艺人中代代相传,使剪纸的艺术语言越来越丰富。剪纸造形的象征性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创作中自然而然的形成的,造型通过感情信仰表现的更加深刻,它们把艺术与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它的作者之多,影响之广,流传之远,功能之多都是其它的艺术形式所无法比拟的。26 第三章山东民间剪纸的图形构成特点分析剪纸的图形构成是指剪纸的构成元素在二维空间的的平面上,运用剪纸的符号与图形,按照美的视觉效果,力学的原理,将纹样进行编排和组合的一种形式,它是“以形象思维和逻辑推理来创造形象,反映了纹样组织和画面构图的基本[5]规律和方法”构成是研究形象与形象之间的排列的方法,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产物。剪纸的创作者来自民间,他们不可能像专业人士那样构思严谨,剪纸作品的构成融入了更多随意自由的特性,这也正是剪纸的魅力所在。山东地域的民间剪纸多是大红纸为材料,色彩比较单一,在整幅作品的美感上,主要运用造型与图形构成来产生。经过岁月的积累,剪纸艺人在图形构成上为后人留下了众多的美的形式和规律,综合分析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节程式化的构成形式山东民间剪纸的构成形式的程式化指的是一种比较稳定的样式,是剪纸艺人在多年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固定形式。由于剪纸的装饰性、较强的符号性和抽象性,因而使图形在组织时具有程式化表现的倾向,人为的表现性加上剪纸艺人的长期实践,使剪纸的图形组织具有程式化的特征,根据其使用范围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程式化的结构形式。1、单独纹样构成形式的剪纸单独纹样是剪纸中最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这种形式的剪纸应用也最为广泛。单独纹样的剪纸是结构形式独立处理、自由发挥的一种装饰纹样。(见图39)这种纹样可以是独立的自然生物形象,还可以是想象的形象,但在处理时讲究外形的完整、结构的严谨,避免松散零乱。这种构成形式的剪纸可以作为窗花,门花、喜花、礼花、鞋样、枕样等,常常单独用作装饰。作为剪纸构成中最为基本的一种形式,单独纹样剪纸从布局高密门花剪纸《牛》图3927 上分为对称式和均衡式两种形式。对称式对称形式剪纸的特点是以假设的中轴线或中心点为依据,使纹样左右、上下对称或四周对称。对称结构形式的剪纸严谨丰满、工整规则、稳定美观,更为重要的是将剪纸对折,利于入剪,保证边缘轮廓的完整,使剪纸形象彼彼相连,内部形象便于更丰富的发挥。在民间,人们对于成双成对、对称稳定的图形有更多的偏爱,由此出现了很多对称式的剪纸,如并蒂莲、双飞燕、对马、对猴、扣碗等,赋予更多的美好寓意。《蝶恋花》(见图40)是山东胶东剪纸,现藏在山东省美术馆,它采用花灯的形式以对称式构成,花纹丰富而华丽,底部边缘流苏因用打毛手法,极细密的锯齿状造型增加了色彩的浓淡层次,使剪纸显得精美细致。对称结构可以运用对折剪法,对折剪是剪纸艺人最常用技法,可以将复杂的图形的剪纸变得更为简便,例如在剪《建筑》(见图41)这幅剪纸时,是先将纸垂直对折剪,遇到上下对称的地方可以胶东剪纸《蝶恋花》图40再将纸水平对折剪,这样反复折叠剪制,能更轻松的完成繁复图形,这是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得到的宝贵经验,是他们的智慧的结晶。《建筑》运用对折剪法完成的步骤图41均衡式28 均衡式剪纸的构成特点是不受对称轴或对称点的限制,结构较自由,注重保持画面重心的平稳。这种形式剪纸主题突出、穿插自如、形象舒展优美、风格灵活多变运动感强。均衡式剪纸形式较为自由,剪纸艺人以剪刀作画笔,在纸上任意发挥自己的想象,任意抒发自己的感情。均衡式剪纸的自由性使剪纸高手不用画稿,想什么剪什么,创作性得到极大发挥。这种创作方法也造就了均衡式剪纸的自由活泼、生动感人的优点。高密剪纸《放风筝》(见图42)就是运用的均衡式的构成形式,画面动感强,人物形象生动,运用均衡的形式恰当的表现了儿童的自由活泼的天性,将高密剪纸《放风筝》图42放风筝的场景表现的淋漓尽致。对称式的剪纸构成特点严谨规整,均衡式的剪纸形式自由生动,两者各有各自的优点,都是剪纸艺人聪明才智的体现。2、二方连续构成形式的剪纸在传统纹样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二方连续图形是我国传统图案中的一种基本构成形式。从古代陶器纹样到衣服纹饰,再到家具房屋装饰,都有二方连续图案的程式运用。如果说单独纹样是剪纸艺人的对于自然物象的再造与模仿的话,那么二方连续图式则是人们对自然事物再创造的过程。二方连续是指将一个单位纹样向上下或左右不断延续的组织构成形式,它是重复排列的带状图形。其中,单位纹样二方连续剪纸《鱼》图43可以是单个纹样,也可以是几个纹样组合在一起的合成纹样。在剪纸形式之中,剪纸花边实际上就是典型得二方连续的组29 织形式。《鱼》(见图43)就是简单的二方连续形式。在山东的民间剪纸中这种组织形式的的带状图形经常可见。它的形象有连续运动的特点,可以形成生动的气势和优美的韵律,重复排列形成的带状连续,可以产生视觉上的拓展和延伸,装饰效果也加强了。在剪制时可以将纸进行多次折叠然后剪制,即运用多折剪法完成。同时在设计图形时只要设计连续纹样中的一个单位纹样,就可以形成丰富得带状纹样,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山东某些地方为了装饰居室环境,将二方连续形式的剪纸贴在睡炕的炕围上,被称为“炕围花”(见图炕围花图4444),有的二方连续的剪纸被用做装饰炕边框,还有的二方连续剪纸运用在祭祀品的箱柜碗盆上,剪纸艺人设计时仔细推敲纹样形象的穿插、大小错落、简繁对比,运用各种垂直排列,倾斜排列、折线排列、波线排列等构成形式将二方连续图式演绎的更加丰富。3、适合纹样构成形式的剪纸适合纹样是中国传统图案中最具代表性的图案,自古就有“形必有饰,饰必适形”的传统观念,剪纸之所以能应用于各种环境中,主要也是依靠适合变形的特性。适合纹样的剪纸是指将各种造型规整在一定的形内。这些形可以是方、圆、三角形、多角形,还可以是自然形、器物的形,如桃形、葫芦形、花瓶等。在这些形内配置纹样,并使纹样和外轮廓相吻合。剪纸艺人常用的构成手法有两《狮子滚绣球》图45《蝶扑富贵花》图4630 种:第一种是将主要纹样变形,以适合外轮廓。如《狮子滚绣球》(见图45)就是将狮子变形,使之成为方形适合图形,即使边缘没有方形轮廓线约束,图形也适合在方形内。第二种是在主要纹样之外,添加其他纹样,以求得适合。如临沂的剪纸《蝶扑富贵花》(见图46),是一个圆形的适合纹样,外围是八只蝴蝶和花组成的环形纹样,中间是富贵吉祥的牡丹花,作者整齐有序、巧妙匠心的排列组合,使整幅作品饱满精美,外围严谨,内部舒展自由,出自民间艺人之手不禁令人赞叹。适合纹样形式比较实用,主要运用在窗花、顶棚花、灯花、鞋样、礼花、高密的屏条窗花剪纸图47祭祀品剪纸等方面。如山东老房子天花板上的“顶棚花”一般是在屋顶的四周装饰三角形的适合纹样,在顶棚的中间装饰圆形或方形的适合纹样的剪纸。顶棚正中常贴"凤戏牡丹"、"五福捧寿",绕五福、五蝶的具有喜庆意义的剪纸。窗户是旧时展示剪纸艺术的平台,因此窗花荟萃的剪纸题材也最为广泛,很多窗花数条成组,以适应当地的条形窗户造型,特色鲜明(见图47)。山东莱州地区以小方格密布的雀眼窗为主,窗花多小方形的适合纹样,百幅成套,多幅小图成一幅大图,更是富丽精美。此外还有鞋样剪纸,由于受鞋样轮廓的制约,这也是适合纹样地剪纸。(见图48)山东鞋样剪纸图48第二节二维空间内的图形组织构成特点民间剪纸创作者的追求事物的天真天性和尽情表现自己的思想的审美理念,使他们摆脱了事物表面的形迹和空间局限,在构成上打破了客观造型的束缚,纵31 横驰骋于宇宙全方的空间,用以表达事物的各个层次和角度。1、平面化特征山东剪纸的基本图形是“线条和块面,基本的语言符号是镂空的装饰化的点、线、面,由于受到材料和表现形式的的限制,剪纸不善于表现多层次复杂的画面[6]内容和光影效果及有体积、有深度和有起伏的物象”,再加上它的创作者大多是来自民间的没有受过专业美术训练的劳动群众,因此只有扬长避短,在构成上采用平视构图,即将剪纸所要表现的物体和景象,由现实生活中的三维空间的立体形象变为二维空间平面形象,然后依次展现在画面中。“民间剪纸不受自然物象固有形的束缚,不以外表的模拟为满足,把所有的物象在平面上表现,用平面的眼光去看世界的物象,决定了剪纸表现的平面化特征,即任何形象的塑造都[7]共存于一个特定形制的可视平面内。”民间剪纸用展开式的思维方式,极度的随心所欲。在创作者的剪刀下,剪纸成了没有体积、没有空间、不讲透视、不顾比例,凭着经验和灵性任意取舍的自然挥洒和大胆的创造。借助静态的平面化去表现三维、四维甚至多维的空间事物,并通过动态的思维,连续的描绘自己心中的世界。如胶东剪纸《老鼠娶亲》(见图49)表现了老鼠娶亲的多幅场景,将复杂的场面用平面的形式表现的淋漓尽致,将老鼠形象概括成三角、椭圆、圆柱并组合成平面的形象,剪纸作品中的老鼠基本用同样的动态,画面即简洁又生动。剪纸就是利用纸的局限大做文章,在局限里自由驰骋,无限复杂的形体都被放置在一个平面上,平面的轮廓成了剪纸的造型基础。因胶东剪纸《老鼠娶亲》图49此,民间剪纸的独特32 表现力就是在二维空间观念基础上实现的。剪纸创造者发挥了至真至纯的艺术天性,打破客观世界的束缚,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表现心中的艺术形象。2、物象组织的求全性民间剪纸艺人忌讳残缺不全,讲究构图饱满完整,所以我们很少在他们的剪纸作品中看到消极的、怯弱的、丑恶的事物。在剪纸艺人作品中看到的总是那种充满美好欢乐、喜庆祥和,充满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念的向上精神。运用平面化将所表达的物象——罗列的表现手法,增强了剪纸的全面性,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追求画面的完整。在山东民间剪纸中,被剪的物体前景、后景在一个平面上出现,物象之间互不遮挡,互不重叠,既能看到眼前的物象,又能完整地看到后面的物象,从而呈现出较强的装饰风格。特别是在表现比较丰富的场景和比较复杂的物象时,作者在处理时将前后的物象一一呈现,交代的非常完整,在民间谓之为“周全”。如滨州剪纸《马拉车》(见图50),作者就将马车上的人完整的表现出来。出于质朴的求全的思想感情和审美定式,创作者打破客观的障碍,运用表里统一的手法,全面地表现物象。对于剪纸而言,现实物象的背面、顶面、底面或内部虽然是看不见的,但是它却存在于剪纸艺人的心中,以他们纯滨州剪纸《马拉车》图50朴的思想来重新塑造,把看见的、能向观众表达的都直白的表现出来,显得那么纯朴天然、平淡天真。求全的构成思维将形象一一罗列出来,用直白的语言表现作者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欣赏,这正是山东剪纸作品的返璞归真艺术风格的体现。3、主观观察形式组织画面“中国民间剪纸的魅力来自于其自身的形式创作。它不受物象自然形态左[8]右,而是按照作者主观意象去进行作品形象与构成的设计。”山东剪纸亦是如此。33 首先,民间剪纸的构成形式是运用运动的视角观察物体。我们常常把它叫“移步换景”,作者用形象的主次、对称、均衡的形式美法则统一画面。民间剪纸运用传统的中国画中的散点式的构图方法,将不同素材各自独立,互不交叉,每个物体都有自己的透视点,而作者又能将这些不同素材合理的安排在同一个平面中。这在现实中是不合理的,但在剪纸中却自然合理起来,并形成了独特的美感。胶东地区的“多幅窗花剪纸”就是运用散点透视的观察方法,一幅一幅的组织画面。物象是静止的,而人的视线在不停运动,画面看似无理,却随之产生更强的动感,使画面生动有趣。民间剪纸的构架和表现不是某一固定视点静止的模拟或再现,而是把感性和理性充分综合的组织在一起。民间剪纸在透视上不追求纵深感,而有着“看得多、看得全”的审美辨识,表现在图形的构成上则是将多位置观察到的形象的组合,由此产生了质朴、随意、奇拙、洒脱。如胶东剪纸《黄粱梦》(见图51)剪出了梦中的一系列情节,在构成上错错落落,充分显示了剪纸艺人运动观察的构成形式。其二,采用多角度的观察方式组织纹样。民间剪纸的平面化操作的特点使剪纸艺人在表现运动的物体时胶东剪纸《黄粱梦》图51受到了限制,智慧的剪纸艺人于是创作出多头马、多头牛、多面人的图形构成,执着表达运动的物体。如《驴拉磨》剪纸(见图52),毛驴有两个不同角度的头组合,作者将对事物多角度观察到的形象组织起来,借以表现不同时间的动态,创作者解释道:毛驴的头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不停转动。画面看似荒诞,解释却合理生动。有别于生活中自然的原形,通过作者对生命运动的理解与认识,对生活的原型进行了重新《驴拉磨》图5234 的加工和组合而产生了新形象,这些形象更能触动视觉,更能拨动人的心弦,表现出了强烈的形式张力。山东的滨州剪纸《赶集归来》的剪纸妙趣横生(见图53),表现了一个农村妇女骑着自行车赶集回家的情景。坐在车座前的小孩和坐在车后的小孩与大人比例严重失调,骑车的人是侧身坐姿,有趣的是衣服却正面处理,作者把自己不同视角观察到人物形象组织在一个画面中,抛开了自然实体真实存在的图式,依照作者自身的想象随意组合画面,使剪纸产生了丰富的语言。这种多角度的观察事物并组织画面的方法广泛应用于剪纸构成中,使滨州剪纸《赶集归来》图53人看到后产生既是这种事物又是那种事物的想象和联想,这就是剪纸的艺术魅力。第三节不同时空物象同构的主观表达形式很多民间剪纸艺人都具有即兴创作的能力,这种能力来源于对生活得体验。他们不满足于对现实的模仿,通过自己的想象对生活形象进行再创造,再组织,再排列,形成了剪纸艺术特有的不同时空物象同构的主观构成形式。1、超时空事物的综合构成在剪纸艺人进行图形组织时,作者为表现自己的想法,可以打破自然的客观法则和空间的限制,将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物体放在同一个画面中,这种构成形式是作者的再创作。时间观念指的是人们对时间的感知觉,随着时间的流逝事物形象在不停的发生变化。空间观念狭义的是指物体的纵深感,广义则是指事物在环境中的空间位置。现实生活中春天发芽、秋天结果是自然界的发展规律,鸟在天上飞,鱼在水里游也是亘古不变的事实,现实生活中太阳不可能与月亮一起35 出现,冬雪也不可能与春花一起存在,但是剪纸作品中却可以将不同空间、时间的物体放置在一副画面中进行描绘,充分体现了创造者的朴素绝妙的审美愿望。如剪制莲花时,可以将莲的开花、生藕、结子本不会同时发生的事情,集中在一幅画面中表现,象征夫妻恩爱,多子多孙。山东剪纸《鸡》(见山东剪纸《鸡》图54图54)的作者将天安门放在鸡的肚子里,这种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被作者以独特的比喻的视角来表现,表达了企盼祖国统一的愿望。滨州的剪纸《花瓶》(见图55),鱼出现在花枝中间,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巧妙的构成形式。一件方寸之间的民间剪纸,能反映出作者的主观时空观念。很多剪纸作品天上地下、水中陆地浑然一体,鸟可以在下而走兽可以在天上,表现出一个无限自由的空间,充分显示滨州剪纸《花瓶》图55了创作者的超越现实的组织构成能力。如现藏于山东省美术馆的清末剪纸《送子赐福》(见图56)是一副典型的胶东地区的窗花剪纸,剪纸分四条,由三部分内容所组成:左侧是“天仙送子”,右侧是“天官赐福”,下部是“六合(鹿鹤)同春”的吉祥图案。这副剪纸取自历史神话故事:魏国山东剪纸《送子赐福》图5636 的皇帝一日见一辎车自天而下,车中坐一天女,自称受天命相遇。一年后,天女生一男孩,并说:“此君之子也,当世为帝王”。下部的鹿、鹤造型用谐音取意为“六合同春”,意思是天下皆春。这副窗花将不同时间地点的故事情节放置在一幅画面中,充分体现了剪纸打破时空的构成形式。2、以主题形象为主展开画面的构成形式剪纸艺人将所观察到的物象熟记于心,然后在心里做好规划和调整,按照主观愿望来裁剪所要表现的素材,按照内心的自我意愿重新安排和构建图像组织,使之变成合理的现实,并给予美好的愿望。以主题形象展开画面的构成,首先在剪纸中确定主题,然后围绕画面中的主体形象,依次推出与之相关的郭献忠剪纸作品《补网》图57其他形象,一般会呈现出主形象大,其他形象小的特点,通过主体形象与客体形象的对比表现出平面中的层次与前后空间。如剪纸作品《补网》(见图57)在确定了主体人物后,在画面的上部再加上船的造型,仅有船还不够,又在上面加上海鸥,使整个画面更加丰富生动,这就是运用了主题形象展开的构成形式。山东地区的很多生肖剪纸也是在确定了主纹样的造型后,在动物的旁边随意的剪制一些与动物有关的花卉或其他配景,可以起到丰富画面的作用。高密生肖剪纸《兔子》(见图58),画面的主体是兔子,作者又随心所欲的在边缘加上了花卉、小草等,整幅画面丰富活泼。主题形象展开画面的方法,是以主纹样造型为中心,配次要的形象,从而达到突出主要形象又兼顾次要形象的宾主分明的效果。剪纸艺人以这种自由流畅的构成高密生肖剪纸《兔子》图5837 方法,充分显示了剪纸的自由生动朴素自然的形式美特征,把有限的空间范围变为想象力自由驰骋的广阔天地。38 结语山东的民间剪纸独具特色,是中国民间剪纸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当代中国剪纸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山东剪纸印证并记录了山东人民的生活状貌和情感信仰,更在作品中展现出山东人民的聪明才智。它的造型优美生动,蕴藏了丰富的含义,作为一种造型艺术,它不是简单的对客观事物进行重现,而是作者把对真实生活的体验和对自然的认识,用一种质朴的、原始的思维方法表现出来,同时用来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吉祥幸福的期盼。因此它的艺术形式巧妙洒脱,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在稳定中又带有一定个性,反映着一定阶层的艺术趣味。山东剪纸作品不仅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而且也可以成为探求山东人文风俗的有效途径。时至今日,虽然由现代文明所衍生出的文化教育、生产方式、风俗习惯以及审美喜好的变更,对古老民间剪纸有一定的冲击。但我们应该从不同的角度重新观察和分析,进行有意义的再创造,丰富民间剪纸的内涵和外延,对剪纸艺术进行保护和发展,拓展它的多元性价值,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对山东剪纸进行与时俱进的创新。39 注释[1]山曼柳红伟主编《山东剪纸民俗》M济南出版社2002.6第3页[2]左汉中《中国民间美术造型》M湖南美术出版社1992.4第23页[3]刘璄奇田军著《图形创意》M东方出版中心2008.1第16页[4]左汉中《中国民间美术造型》M湖南美术出版社1992.4第130页[5]高师教材编写组《设计与工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7第24页[6]郭华《剪纸在动画造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以陕北民间故事《兰花花》为例》D西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0页[7]郭华《剪纸在动画造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以陕北民间故事《兰花花》为例》D西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1页[8]陈竟主编《中国民间剪纸研究》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8第262页40 参考文献1、郭华著《剪纸在动画造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以陕北民间故事《兰花花》为例》D西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陈竟主编《中国民间剪纸研究》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83、左汉中著《中国民间美术造型》M湖南美术出版社1992.44、陈竟著《中国民间剪纸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85、李文跃吴天麟刘莎著《图案与装饰基础》M东方出版中心2008.16、王宏建著《艺术概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17、刘璄奇田军著《图形创意》M东方出版中心2008.18、韩玮著《中国画构图艺术》M山东美术出版社2002.19、李涛著《河北省蔚县剪纸艺术多元价值取向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310、山曼柳红伟编著《山东剪纸民俗》M济南出版社2002.611、赵喆著《萨满剪纸的艺术特点及对东北剪纸的影响》D吉林艺术学院硕士论文12、曹军戎著《临沂民间美术的文化学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学位论文13、宫楚涵著《剪纸---中国国粹艺术读本》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914、吴良忠编著《中国剪纸》M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远东出版社2008.615、郑军编著《中国装饰剪纸艺术》M上海书店出版社1995.741 致谢感谢山东师范大学,这里的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浓厚的艺术氛围,使我受益终生。感谢我的导师张萍教授!在导师的耐心细致的指导下,论文得以完成,导师渊博的知识,对艺术不懈的追求精神,以及治学严谨的工作作风时刻鞭策着我,使我获益匪浅。尤其是导师对艺术敏锐的洞察力和对理论研究的把握能力大大开阔了我的眼界和思路。在此,谨向导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感谢曾经给我上课的所有老师们,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精彩的讲课风格、真诚的为人都深深地打动着我、感染着我。感谢我的家人,在我求学期间对我作出的巨大支持和鼓励。最后,本文得以顺利撰写还要感谢前人对于此研究方向的诸多著述,在此一并向本文所引用及借鉴的著作者们致以感谢。4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境生象外,以书入画——浅谈苏东坡的人文画观点及其影响》发表于《科教文汇》2008年第九期,独立完成。《浅谈山东民间剪纸影像造型的装饰特点》发表于《科技致富向导》2009年第七期,独立完成。参编高校规划教材《家俱设计》第四章。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