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3.50 KB
- 2022-06-16 15:13:11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小班手工剪纸活动教案40篇正文(1)小班美术手工教案《折青蛙》含反思活动设计背景由于本班的幼儿都来自农村,他们的动手能力较差。为了激发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和操作能力,也为了培养幼儿对自然界中事物的好奇心,培养幼儿热爱自然、亲近自然,保护动物,设计了本节手工课。活动目标1、掌握双三角的折法。2、发展幼儿手眼协调能力,能较均匀地将左右两个角向同一方向折叠。3、通过活动、教师示范、幼儿动手操作及游戏完成教学任务。4、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和发展幼儿手眼协调能力。5、培养幼儿对自然界中事物的好奇心。6、培养幼儿热爱自然、亲近自然,保护动物。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双三角的折法。教学难点:双三角的折法和青蛙前后腿的折法。125
活动准备青蛙玩具、青蛙图片,大范例一个,正方形纸若干,布置成池溏的展板一块,青蛙跳音乐片段。活动过程1、启发引导幼儿总结青蛙外形特点。2、出示大范例,引导幼儿观察范例中前后腿的折法。3、教师分步示范折叠方法,重点讲解双三角的折法。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掌握重点,体验成功感。4、游戏《青蛙赛跑5、引导幼儿将“青蛙”放在“池塘里”小青蛙玩累了,它该到池塘里喝水,休息了。(.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咱们把它们放到池塘里,让它们休息。小朋友也要向青蛙一样,该喝水,休息了。6、喝水环节中,教师口头帮助幼儿复习青蛙的折法,再引导幼儿进行讲评。7、活动自然结束。8、课后活动:小朋友回家教父母折青蛙进行游戏,一方面复习,增进家庭亲情。教学反思125
1、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参与。每个幼儿都能完成一件手工作品。2、在教学活动中,幼儿之间相互合作,这样培养了幼儿的团结协作精神。3、在教学准备、幼儿动手操作方面等,我都考虑的非常周到,而就在最重要的讲解示范的不够清楚,多数小朋友都没达到我所要的教学效果,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应注意对方法的传授,还要不断的学习和探索创新,不断丰富完善自己的实践经验,创做出更多更好的操作材料、创造出良好的教学环境,给幼儿们恰如其分的指导,融入孩子当中并以幼儿的心态、兴趣和目光去参与教育和开展活动。4、本节课对动物的保护没有进行说明,我会在下一节课上加以补充。5、通过这节课使我了解到了幼儿的动手能力是超乎我们大人所想象的,而且小朋友也喜欢接受新鲜的事物,他们也会对手工课充满兴趣与好奇。(2)小班美术公开课教案《气球宝宝飞上天》含反思 【活动目标】1.认识五彩的气球及纽扣,学会用相应的蜡笔颜色进行连线。2.选择喜欢的动物卡片及纽扣,学会运用撕贴双面胶。125
3.积极参与美术活动,培养对美术手工的热爱,体会成功的乐趣。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5.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活动准备】物质准备:1.自制的小象、小猴、小兔、小猫等动物卡片28张。2.彩色的纽扣若干颗、放纽扣的篮子,胶水(28),白纸(若干张)彩色的蜡笔若干支。3.课件及气球PPT,示范画一张。知识准备:让幼儿认识双面胶,知道双面胶的使用方法。让幼儿知道胶水的用法,注意用完胶水后要将胶水盖子盖盖紧。【活动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幼儿兴趣师:最近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可烦恼了,他们想去天空中旅行?可是他们没翅膀,怎么去呀?小朋友们,你们能帮助它们想想办法吗?125
幼:坐飞机去,坐热气球,跟着气球飞上天。师:你们的想法都很棒,你的想法和大象说的一样,跟着气球宝宝飞上天。二、拿出纽扣,教师示范讲解1.出示范画,仔细观察师:小朋友你们看看这幅图上有什么?今天呀,我们用纽扣作为气球,完成一幅有趣的纽扣贴画。想不想知道怎么做?2.教师示范讲解选取你喜欢的动物卡片,将动物卡片用胶水粘贴在白纸的下面,然后再选择自己喜欢颜色的纽扣,纽扣上有双面胶,(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我们用小手慢慢的把白白的撕下来,然后粘在白纸的上面。粘气球时要一上一下有规律,不要把气球靠的太近否则气球飞不上去的。贴完纽扣后,我们拿起桌上的蜡笔,给气球和动物之间,用一样颜色的线条给它们连接起来。师:连完后,这样一幅好看的作品就完成了。你们会了吗?三、教师提出作画要求每个人都有一张操作纸,拿到纸后,要把白纸竖过来放,要不然气球就飞不高了。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及纽扣,进行粘贴。125
打开胶水后,不要将胶水盖子乱扔,统一放在桌子的中间。用胶水时,不要粘到手上和衣服上,注意保持干净、整洁。小手撕双面胶时一定要细心,只把白色的撕下来。撕完的纸不要乱扔,放到自己的小碗中。四、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师:小动物们都快等不及了,你们快去帮助他们吧。1.提醒幼儿作画时的注意事项2.对于在作画过程中有问题的幼儿,进行及时的帮助与解决。五、作品展示,师幼共评师:请完成的小朋友将作品贴在展示板上。我们一起看看有哪些小动物们一起跟着气球宝宝去天空中旅行了呀?1.幼儿评价师:我请小朋友来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2.教师评价师:小朋友们的作品都很棒,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气球的线,有点乱,(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如果我们把线再画画好的话,你们就是我们班的小小美术家了。不过小动物们都很开心,他们说空中旅行真好玩!3.活动结束125
师:那等小动物们旅行回来,我们在和他们一起玩吧!活动反思1、整节课下来课堂气氛很活跃,幼儿接受的还算可以。2、在幼儿自己画画的时候班内大部分幼儿还需教师的引导,幼儿的想象力不是特别好,以后应加中重培养。(3)小班美术课教案详案《打扮太阳宝宝》含反思 【设计思路】撕纸既是小班孩子比较初级的手工活动,而且也是幼儿比较喜欢的。结合《过年啦》的主题,产生了本次活动,使整个学习活动在一个有设定故事情节的游戏情景中进行,从中让幼儿在手部小肌肉进一步得到发展。125
活动在想象的情景中开始,在玩耍中撕纸,利用已有的环境积累有关色彩和数的经验,是一个体现整合意识的活动。(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本活动共分为四个环节,第一环节:激发兴趣,通过谈话,感受季节特征,引出活动,第二环节:打扮太阳宝宝,老师示范涂色太阳的方法,第三环节:请小动物们一起出来晒太阳,将贴纸粘贴在画面上,锻炼手指的灵活性,丰富画面内容,第四环节:交流与分享,说说喜欢哪一张画,及时鼓励进步的幼儿。【活动目标】1、尝试用涂色、撕贴等方法打扮太阳宝宝。2、感知冬季气候特征,愿意参加晒太阳等活动。3、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4、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活动准备】操作材料包、蜡笔、彩色纸、固体胶。【活动过程】一、激发兴趣——通过谈话,感受季节特征,引出活动1、小朋友,天气越来越冷了,你们都有什么办法让自己暖和起来?(晒太阳、穿厚衣服......)小结:原来在室内我们可以开空调,在室外我们可以戴上围巾帽子手套,还有站在暖暖的阳光下,晒太阳。2、太阳是什么颜色的?冬天为什么要晒太阳?(红的、黄的,暖暖的)小结:原来当我们感觉冷的时候,可以晒晒太阳。二、打扮太阳宝宝——老师示范涂色太阳的方法今天小动物们也很冷,我们做个太阳送给他们吧。125
1、引导幼儿用红色、黄色的蜡笔打扮太阳宝宝。(要求在框内涂色,涂均匀)指导语:先把围墙打好,再朝一个方向均匀的涂色。2、用彩纸撕成条让太阳发出五颜六色的光。(要求撕成细细的条黏贴)指导语:小纸片撕下来,涂上固体胶,贴一贴,按一按。小结:小动物的太阳做好了,那小动物呢。三、请小动物们一起出来晒太阳——将贴纸粘贴在画面上,(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锻炼手指的灵活性,丰富画面内容1、我们一起把小动物请出来吧。(将贴纸上的人和小动物贴在画面上,让他们晒晒太阳)2、说说冬天还有谁喜欢晒太阳。(小猫,小狗。小鸟)小结:小动物谢谢你们做得太阳,真暖和啊。四、交流与分享——说说喜欢哪一张画,及时鼓励进步的幼儿幼儿相互交流展示自己的作品,可作墙面装饰。活动反思:125
新《纲要》中提出: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孩子天生就是爱游戏的,如果利用游戏情境来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让他们在游戏情境中来体验和享受自我创作的成果,无疑是最适合的。因此,我选择了幼儿生活中都十分熟悉的“太阳”为题材,采用集体帮蛋糕盆打扮,巧妙制作成一个个太阳宝宝的形式为主线贯穿整个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操作,在操作后玩耍、再次游戏,体现了“玩中学”的教学理念。而纸又是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能够接触到的,根据小班幼儿喜欢撕纸的特点,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又满足了他们的需要。活动主要分为了三个环节:首先出示蛋糕盆,以魔术的方式变成太阳。再出示彩纸,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跟着秘诀学会撕纸。最后,让幼儿在音乐中自由动手操作。不足之处:1、在导入部分太过僵硬了,孩子没有被吸引住,变魔术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吸引孩子的过程。我想这还需要不断经验去累积。125
2、在提出问题:“你能猜出光芒是由什么来做的吗?”,没有体现幼儿的主体性,只是我一个人在说。3、在示范时,我想应该要把它全部贴满,我说了要全部贴满再那勾线笔画眼睛,可是孩子们似乎没有听进去,有两组的小朋友先拿好勾线笔了。经过这次的活动,我发现我的不足远远胜过优点,我将继续努力,改进我的方法、不足之处。活动中幼儿自始至终都置身于游戏情境中,兴致勃勃、大胆想象,积极创作。在与“太阳宝宝”玩的过程中,激发了他们无限的创作潜能,从孩子们完成的作品中可以看到,色彩斑斓的“太阳宝宝”正是他们愉悦情绪的充分体现,他们充分享受到成功的喜悦。(4)小班美术优质教案《神奇的沙画》含反思【活动目标】125
1、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验沙画的乐趣。2、在熟悉沙的特征的基础上,初步用沙作画。3、能用抓、漏、扣、捏、推、刮等方法制作沙画。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5、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活动准备】沙盘、细沙,音乐、课件,照相机,沙包。【活动过程】一、导入主题125
1、幼儿随着音乐学小鱼进入教室。师:小朋友,小鱼离不开什么?幼:水。师:那么,我们一起看一段有关水的视频。(观看视频)师:小朋友,你们从视频上看到了什么?幼:大海、沙滩……师:你们到过海边玩过吗?幼:有…没有…师:你们到海边玩过什么?125
幼:玩沙子。二、了解沙画的几种方法。1、(出示沙子)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沙子,我们以前玩过,你们是怎样玩的?我们现在玩一玩好不好?让幼儿找到沙子的手感。(细细的、碎碎的、软软的、沉沉的、滑滑的)师:小朋友,沙子好玩吗?幼:好玩。师:沙子能干什么?幼:盖房子、铺路、做游戏……125
师:沙子还能画画呢,你们知道吗?三、观看沙画大师的作品。师:请看视频。小朋友,沙画大师的作品好不好?我们也能画沙画。教师演示画沙画的几种方法。你们想不想自己也画一幅沙画呢?四、沙画制作。(音乐)教师巡回指导,主要是画沙画的几种手法。五、作品展示。125
教师用照相机把小朋友们的作品照下来,在多媒体的大屏幕展示,幼儿讲述自己作品的手法,教师讲评。六、游戏。师:小朋友,沙子可以画沙画,我们尝试过了,多神奇呀。那么沙子怎样和我们做游戏呢?(出示沙包)你们看,这是沙包,让我们一起来玩沙包吧。(音乐)教学反思:小班的幼儿对新鲜的事物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望,简单的绘画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大班幼儿的创作形式。沙子对于孩子来说是熟悉的,而沙画对于孩子来说却是新颖的,因此,我在原有的绘画基础上,选择了绘画方式比较新颖的,幼儿的兴趣浓厚,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来,但是后面的幼儿作画,幼儿思维没打开,作品过于单一。(5)小班优秀美术教案《笑脸饼干》含反思活动目标125
1.乐意制作笑脸饼干,体验手工制作的乐趣。2.在生活中,愿意将食物与大家分享,感受其中的乐趣。3.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4.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活动准备太空泥若干,笑脸饼干范例若干。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跟随录像《智慧树》里的《饼干歌》边唱边跳。“饼干饼干圆圆,我最喜欢吃饼干。”“饼干饼干甜甜,我会自己做饼干。”“揉一揉,团一团,啪——啪——啪——”“饼干饼干,圆又圆,”“饼干饼干圆圆,放进热热的烤箱。”“饼干饼干甜甜,滴答滴答转转转。”“搓一搓,捏一捏,啪——啪——啪——”“饼干饼干,扁又扁,扁又扁。”125
小朋友你们好!欢迎大家来到“宝贝厨房”。你们喜欢吃饼干吗?你们吃过一些什么形状的饼干呢?今天的“宝贝厨房”就请大家当“小小饼干师”,来做好吃的笑脸饼干。2.制作过程(1)教师示范:先把太空泥“揉一揉,团一团”,团成面团形,然后把面团放在卡纸上“压一压”,压得扁扁的。取一块不同颜色的太空泥,团两小点做眼睛,搓一节小长条上翘的粘在眼睛下面做嘴巴,这样一块圆形的笑脸饼干就做好了。(2)把太空泥、卡纸发给小朋友,让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3)展评幼儿的笑脸饼干,并请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4)让幼儿想一想笑脸饼干除了有圆形,还可以有什么形状?出示教师做的笑脸饼干的范例(有三角形、方形以及花瓣形的笑脸饼干)。引导幼儿观察范例:老师做的饼干漂亮吗?那再让我们做几个好吃又好看的笑脸饼干吧。(5)幼儿有创意地制作各种饼干,教师巡回指导。3.展示、评价幼儿作品——请幼儿向老师、同伴介绍自己制作的饼干,说一说漂亮在哪里。4.将做好的饼干按形状标记分类摆放。5.活动结束。教学反思:125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小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在今后设计的活动中,可以从平面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随着孩子手部动作的不断协调发展来增加操作材料的难度。(6)小班美术课教案活动《彩色花花布》含反思活动目标1.尝试用红、黄、蓝颜料制作“花花布”。2.感受两种颜色交叠产生的不一样的美,发展想象力。3.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4.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活动准备1.用水调好的红、黄、蓝3种颜料若干盘。2.裁好的白色方形宣纸若干,纸巾,固定好的长线绳,夹子。3.幼儿学习资源⑤第33页。活动过程1.请幼儿阅读幼儿学习资源⑤第33页。提问:彩色的花布上有哪些颜色?图案是什么样的?2.引导幼儿尝试制作彩色“花花布”。125
(1)讨论:彩色花布是怎么做成的?(2)出示调好的红、黄、蓝三种颜色,每组两种颜色各一盘。请幼儿用宣纸自由尝试做“花布”。(3)请幼儿将自己制作的“花布”和教师出示的彩色花布比较,有什么不一样?(4)教师示范:将宣纸对边(或对角)折两次,然后将折好的纸的四角分别蘸一种颜色,稍停一会,再将四角分别蘸另一种颜色,最后慢慢将纸打开,感受两种颜色交叠产生的不一样的美。(5)请幼儿按教师的方法再尝试制作“花花布”。3.引导幼儿相互交流、欣赏“花花布”。将幼儿做好的“花花布”用夹子夹在线绳上,与同伴说说自己的图案像什么,发展想象力。教学反思:美术教学本身是艺术教学,而艺术教学就更需要讲究教学的艺术性,以体现艺术的美。小班孩子对事物的美感、形象思维还处在启蒙阶段,缺乏相应的表现能力,若任凭孩子自由发挥,而没有正确的示范、引导,那么就会出现空有过程而没有结果的局面,从而使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不利于孩子美术表现力的发展。125
(7)小班美术优秀教案《香喷喷的大米饭》含反思活动目标1.尝试将卫生纸揉成团,并均匀地粘在涂有浆糊的地方。2.能够大胆操作,体会手工制作的乐趣。3.了解制作米饭的过程,喜欢吃米饭。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活动准备大米饭图片、白色油画棒。活动过程1.播放大米饭图片。与幼儿讨论大米饭的样子和味道。“你们喜欢吃米饭吗?”“为什么?”2.我们也来做米饭。(1)教师出示大头娃娃和碗的卡片。“这些娃娃也饿了,我们一起给他们做些大米饭吧!”(2)教师与幼儿讨论:怎样才能画出满满的一碗大米饭。125
引导幼儿把卫生纸揉成团,做成“大米饭”,再用固体胶在“碗”内均匀地涂抹上浆糊,然后把做好的“大米饭”粘在碗里。提醒幼儿尽量不要把材料弄到身上和地上,做好“大米饭”后,将桌上的碎纸放到垃圾盘中。3.要吃米饭喽。(1)教师引导幼儿将做好的“米饭”粘在大头娃娃上(用双面胶固定)。一边固定一边学习说:“大米饭营养多,香喷喷的米饭送给你!”(2)将做好的“米饭”展示到主题墙上。教学反思: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分析原因,平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理想。(8)小班下学期美术教案《小提包》含反思活动目标125
1.会用圆形纸和长纸条制作小提包,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花纹进行装饰。2.体验参与手工活动的乐趣,增进对家人的情感。3.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4.感受作品的美感。活动准备1.油画棒、胶水、圆形、长条纸幼儿人手一份。2.各式各样的提包图片。活动过程一、导入展示各式各样的包图片,引起幼儿兴趣。二、幼儿观察,教师示范制作过程1.观察提包。师:这些是什么?你喜欢哪个包?它是什么样子的?上面画的什么?谁最喜欢漂亮的包?激发幼儿为为妈妈或奶奶做包的愿望。2.教师示范提包的制作过程。(1)示范讲解折包的步骤。重点示范第二步:两端向内折。125
(2)装饰小提包。对制作好的提包进行装饰,提包两面可装饰不同的花纹及图案。(3)贴包带。将长条纸涂胶粘贴在适当的位置。三、幼儿制作提包,教师观察指导1.幼儿利用圆形纸,在教师的带领下逐步学习折包的方法。教师最喜爱一旁指导帮助。2.请幼儿独立装饰小提包,鼓励他们设计自己喜欢的花纹进行装饰。四、作品展评,进行欣赏点评教师请幼儿向小伙伴介绍自己的小提包有什么特征,鼓励幼儿相互交流。活动延伸:将提包送给妈妈或奶奶,鼓励幼儿说“妈妈我爱你”“奶奶辛苦了”等甜甜的话教学反思: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小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在今后设计的活动中,可以从平面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随着孩子手部动作的不断协调发展来增加操作材料的难度。(9)小班下学期美术教案《彩色海底世界》含反思活动目标:125
1.引导幼儿掌握使用剪刀的正确方法,并学习剪弧线。2.在感知辨认红、黄、蓝颜色的基础上,能根据老师的口令做动作。3.幼儿自主组合设计自己的剪纸作品。4.通过活动让幼儿体验到剪纸活动的快乐。5.感受色彩对比。活动过程:(一)纸条宝宝变魔术,引出主题。教师:“纸条宝宝可调皮了,它们爬呀爬呀爬到我的头上,你们看,它们变成了什么?”(兔子的耳朵)教师:“它们又爬呀爬,爬到我腰里,这会儿它们又变成了什么?”(裙子、腰带)教师:“纸条宝宝变了那么多好玩的东西,它现在要请小朋友帮忙了,它们想变成春天五颜六色的小鱼,小朋友想想,我们可以怎样帮助它们呢?”(可以撕,剪折)(二)剪刀娃娃变魔术1.出示剪刀。“我们来看小剪刀变个魔术吧!”125
2.老师示范怎样使用剪刀。“小手变把小手枪,剪刀洞里来睡觉,剪刀张开大嘴巴,一上一下工作忙,咔嚓——咔嚓——小剪刀剪出了什么颜色的小鱼?”(红色的小鱼)3.拿一张正方形的纸。我们把正方形的花对折一下,再对折一下,变成小正方形,手拿小方形一角,开口朝上;正方形的花变成了小山了,小剪刀要爬山了,咔嚓咔嚓,它从这个角爬呀爬,爬过弯弯的小山坡,爬到了那个角,这次方形花变成了什么小鱼?4.请小朋友拿出小手试一下。让幼儿掌握使用剪刀的正确方法,幼儿能够很快地接受,也锻炼了幼儿各器官间的协调能力。(三)小朋友操作,老师指导(音乐声中进行)“现在请你们的小剪刀也工作起来,剪一剪,变一变,剪出不同颜色的小鱼,剪得快的小朋友可以多剪一些。小剪刀还有句悄悄话对你们说:“用完剪刀后请你们将剪刀的‘嘴巴’合上,不然它的嘴该累了。”(四)我和小鱼做游戏小朋友真动脑筋,都已经剪好了,我们来和小花一起做个游戏,请你们听老师的口令做动作。“请把小鱼粘在纸上,打造一座彩色的海底世界吧!”(五)彩色的海底世界1.幼儿动手操作。125
2.展示自己的成果并欣赏他人的作品,让幼儿体会到游戏的快乐。活动反思:用剪刀剪弧形是本活动的重点,也是难点。小班幼儿的手部控制能力还不太好,有的幼儿剪的还是折线,所以剪弧形是本次活动的突破点。但幼儿在“小剪刀爬山坡”的形象语言引导下,轻松地练习了剪弧线,由于幼儿第一次动手尝试,他们之间的水平也有很大差距,有的幼儿已经能够在剪好的小花的基础上,创造镂空的图案。因为是第一次尝试,所以要对幼儿的作品更多的是给予鼓励的评价,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10)小班美术公开课教案《笑脸饼干》含反思活动目标1.乐意制作笑脸饼干,体验手工制作的乐趣。2.在生活中,愿意将食物与大家分享,感受其中的乐趣。3.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活动准备1.发好的面团,葡萄干、花生、蓝莓干、腰果等干果。125
2.烤箱,做好的笑脸饼干一块,磨具,保鲜膜等。3.PPT课件。4.请有烘焙经验的2-3名家长来幼儿园。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1)跟随录像《智慧树》里的《饼干歌》边唱边跳。“饼干饼干圆圆,我最喜欢吃饼干。”“饼干饼干甜甜,我会自己做饼干。”“揉一揉,团一团,啪——啪——啪——”“饼干饼干,圆又圆,”“饼干饼干圆圆,放进热热的烤箱。”“饼干饼干甜甜,滴答滴答转转转。”“搓一搓,捏一捏,啪——啪——啪——”“饼干饼干,扁又扁,扁又扁。”小朋友你们好!欢迎大家来到“宝贝厨房”。你们喜欢吃饼干吗?你们吃过一些什么形状的饼干呢?(2)出示做好的笑脸饼干一块,请幼儿欣赏并向幼儿介绍。2.制作笑脸饼干。125
(1)播放PPT,请有烘焙经验的家长向幼儿介绍饼干的制作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教师在家长的帮助下进行示范:先把面团“揉一揉,团一团”,团成面团形,然后把面团放在铺有保鲜膜的桌子上“压一压”,压得扁扁的。取一个喜欢的模具在面团上按压,取出对应形状的面团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干果在面团上拼摆出眼睛、鼻子、嘴巴等,这样一块笑脸饼干就做好了。(2)教师帮助幼儿把做好的笑脸饼干整齐地摆到烤盘里,请家长帮助小朋友进行烤制。(3)让幼儿想一想笑脸饼干除了有圆形,还可以有什么形状?引导幼儿继续制作不同形状的笑脸饼干。3.总结分享。(1)饼干欣赏,教师引导幼儿欣赏自己及小伙伴们制作的饼干,说一说它是什么样子的,怎么做出来的?(2)分享时刻:教师引导幼儿一起品尝饼干,将自己制作的饼干分给好朋友、老师们等,体验分享、成功的乐趣。(3)幼儿在教师的帮助下尝试收拾活动材料及卫生。4.活动延伸。让幼儿回家继续与爸爸妈妈一起制作笑脸饼干,知道在日常生活中要多笑一笑,做一个爱笑的好孩子。125
教学反思: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11)小班美术教案《小提包》含反思活动目标:1.会用椭圆形的纸和长条纸制作小提包,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花纹进行装饰。2.体验参与手工活动的乐趣,增进手工活动的乐趣,增进对家人的情感。3.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活动准备:1.卡纸、剪刀、双面胶。2.教师教学资源:各式各样的包。活动过程:1.播放教师资源,引导幼儿欣赏各式各样的包。125
这些是什么?你喜欢那个包?他是什么样子的?谁最喜欢背漂亮的包?激发幼儿为妈妈或奶奶做包的愿望。2.教师示范做包的制作过程。(1)示范讲解折包的步骤。重点示范第二部,两端向内折。(2)贴包带。将长纸条贴双面胶铁道适当的位置。3.幼儿自己动手制作小提包。幼儿利用椭圆型卡纸,在教师带领下学习折纸的方法。能力弱的小朋友给与帮助和指导4.作品展示。幼儿集体欣赏评价。活动延伸:将提包送给妈妈或奶奶,并鼓励幼儿说“妈妈我爱你”、“奶奶辛苦了”等甜甜的话。教学反思: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12)小班美术教育教案《有趣的车轮滚画》含反思活动目标:1.尝试用车轮滚画,初步感受车轮花纹的美。125
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激发幼儿用车轮作画的兴趣。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活动重点:用车轮滚画出弯弯曲曲的线和直线。活动难点: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感受车轮花纹的美。活动准备:1.经验:区分曲线和直线。事先请每个幼儿带一辆玩具车来幼儿园。2.各色颜料。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出活动内容。1.孩子们,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出示小汽车)噢!原来是小汽车。“大家好!我是小汽车。”我们也和他打个招呼吧!(小汽车你好!)125
2.小汽车最喜欢旅行了,他去过高山,去过海边,去过沙漠等很多很多的地方,那些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脚印。(二)出示范画,讲解小汽车开到了哪里。1.出示图片(几座连绵的山)现在我们看小汽车开到了哪里?小汽车在山上开出了几条弯弯曲曲的曲线。2.出示图片(马路背景图)现在小汽车又开到了马路上,他也留下了脚印,他开出了几条直线。3.老师想把小汽车留在山上的、马路上的脚印都画下来。你们看,老师是怎么画的。(三)教师讲解车轮滚画的方法。1.轮子蘸上颜料开到白纸上,轮子的脚印看得更清楚、更漂亮了。先让车子在颜料盆里前后开开,让轮子滚上颜料,然后把车子放在纸上开一开,开的时候不要倒车。2.老师把蘸颜料盆放在中间,它就像是一个大花坛,我们开过去的时候要绕过它,开一条曲线,别撞上了。3.小汽车的脚印好不好看?就像一幅漂亮的画,我们把这样的画叫车轮滚画。(四)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教师及时肯定幼儿的大胆尝试及色彩表现,提醒幼儿注意保持清洁。125
(五)相互欣赏、评价。1.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讲述自己画面内容。2.你的小汽车开到了什么地方?(幼儿自由回答)你开出了一条弯弯曲曲的线和笔直的直线。活动反思:活动前请孩子从家里带来自己喜爱的汽车,与老师、同伴一起玩。“车轮滚画”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活动中幼儿用车轮作画,观察色彩、花纹和路线等变化,通过想象,组合创造出新形象。从中幼儿体验到用轮子作画的乐趣和新奇。(13)小班美术教案《扎染》含反思活动目标:1.感受染纸作品鲜艳的色彩及美丽的图案,喜欢染纸活动。2.尝试运用多色蘸染的方法染出彩色的图画。3.知道保持桌面、衣服的整洁。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活动准备:1.染纸作品125
2.各种颜色的水彩、水粉笔、正方形长方形的宣纸、报纸等。活动过程:一、欣赏染纸作品,感受染纸作品的色彩与图案,产生活动愿望。1.看一看纸上的图案,它们像什么?2.看了这些图案有事么感觉?二、讨论用什么样的方法制作这些美丽的画。1.这些漂亮的图案是怎么做出来的?2.你觉得那些颜色能让画好看呢?3.染得时候应该注意什么?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鼓励幼儿大胆选择不同鲜艳的颜色进行染纸)四、欣赏染纸活动,体验染纸带来的成功乐趣。活动反思:在这次活动中幼儿对染纸有了初步的感受,同时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树立了信心。教师始终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出现,注意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创作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对幼儿进行了审美教育。(14)小班美术粘贴画教案《毛毛虫》含反思125
活动目标:1、学习将圆片片以不同颜色间隔开来连续的粘贴在纸上,并学习简单的添画。2、培养幼儿对手工活动的兴趣。3、培养幼儿良好的手工活动的习惯。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活动重难点:学习将圆片片以不同颜色间隔开来连续的粘贴在纸上,并学习简单的添画。活动准备:1、范例一幅(毛毛虫)。2、画好的树叶图每人一份、双面胶、各种不同颜色圆片片若干、水彩笔每人一支。活动过程:1、引出课题。教师出示范例,引起幼儿的兴趣。提问:这是什么?(毛毛虫)请小朋友看看这个毛毛虫是由什么形状组成的?(圆片片)那这个毛毛虫漂亮吗?(漂亮)你们想做吗?(想)125
2、教师讲解示范。先取一张树叶,再挑选不同颜色的圆片片5-6张,在每张圆片片后面贴上双面胶,然后将双面胶上的纸撕掉,贴在树叶上,注意要将圆片片一张一张连接起来才能拼成毛毛虫,在最后一张圆片片上画上毛毛虫的眼睛、嘴巴和触角。3、幼儿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将撕下来的废纸放在盆子里。4、讲评。教师将幼儿的作品悬挂起来,让幼儿相互欣赏。提问:你的毛毛虫在干什么?你最喜欢哪条毛毛虫?为什么?课后反思:125
从平时的美术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粘贴活动的兴趣比较浓厚,而且他们对色彩也比较敏感,本着一切从兴趣出发的原则,我设计了这个活动。通过这个活动,可以看出小朋友们对粘贴活动有很大的兴趣,也初步具备了良好的手工活动的习惯,他们的作品非常的美丽。本活动的重点是将圆片片一张一张连接起来粘贴成毛毛虫,并能以不同的颜色区分,我在示范过程中大概颜色这点强调得不太够吧,又或许我提供给孩子们的圆片片搭配不太妥当,以至于有一部分孩子的毛毛虫颜色只是一种,目标一没有全部达成。每次活动中我总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在我示范后让幼儿自己操作时,总有几个幼儿在喊:“老师,我不会!”当我再次详细讲解并示范后,他们还是说“我不会!”那我就在想,幼儿如真的不会时敢对老师说,他们没有错。可是讲解得那么清楚还是不会,是真不会还是假不会呢?还是对活动不感兴趣呢?我认真分析了原因,一是我的教学方式方法太过单调吧,没能吸引幼儿的注意,以后要在教学上多下点工夫,多动点脑筋来提高幼儿的积极性。二是也有幼儿可能真的不会,那我可以改变一下示范的方法,比如我贴一点后,让其他小朋友个别上来当小老师进行示范粘帖,然后教师启发鼓励,孩子们肯定会兴趣浓厚。还有由于时间紧张,使得最后的活动评价未能完成的很好。(15)小班美术教案活动《美丽的花布》含反思教学经验本次活动我分三部分进行:第一,采用情境激励法,即教师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花布展览会的情境,引起幼儿兴趣,使之在身临其境中产生追求美与表现美的欲望和热情,积极主动的去观察、去创造。125
第二,采用讲解演示法,通过教师、个别幼儿的讲解演示,让幼儿学习使用印章印画的方法,感受到色彩的美,激发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小班幼儿对色彩的感受力较强,他们能够正确地辨别几种颜色,但还不能正确说出它们的名称。在作画时,往往任意取用一种颜色或材料,不加选择地进行作画,也不知道换颜色或材料,有的一种材料或颜色一直用到结束。所以,老师在示范时还要注意提醒幼儿使用多种材料和颜色进行印画,使画面色彩丰富。第三,采用交流讨论法、赏识激励法,以花布展的形式进行作品讲评。这是对幼儿操作活动结果的肯定与互相评价,使每个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对手工活动的兴趣。活动目标1、巩固幼儿对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认识,培养幼儿对使用颜色的兴趣。2、引导幼儿学习运用印章印画的方法,体验手工活动的乐趣。3、培养幼儿良好的印画常规,知道一个印章只蘸一种颜色。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活动准备1、活动前与幼儿共同收集各种可做印章的自然物或废旧材料,如:有凹凸花纹的玩具、瓶盖、笔套、纸筒等。2、红、黄、蓝颜料水每桌各2盘,盘中垫上薄海绵。125
3、纯白棉布、一次性桌布、抹布每组各一块。.4、花布一块贴在墙上。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今天,我们小一班要开一个花布展览会,请小朋友一起印一些漂亮的花布。”2、巩固认识红、黄、蓝三色。3、引导幼儿学习使用“印章”印画。(1)介绍各种拓印材料。(2)示范讲解印章的使用方法。(3)请个别幼儿用“印章”进行操作。(4)交代要求,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1老师准备了许多“印章”和红、黄、蓝三种颜料,你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颜料和“印章”来印出美丽的花。2每组的几位小朋友要互相合作,共同印制一块花布。3注意卫生,强调一个“印章”只蘸一种颜料。印过一种颜料后,不要再去蘸其它颜色。4尽量多印,使画面色彩丰富。125
3、总结评价,结束活动将幼儿印制的“花布”展示出来,引导幼儿欣赏自己及同伴的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课后反思在开展这次活动前我真的很担心,恐怕孩子们不感兴趣,结果真的超乎我的想象,孩子们玩得热火朝天,印出的作品真是千姿百态、色彩丰富。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真是让我惊叹。“老师,你看小月印的这是什么呀?”正在我为孩子们高兴的时候,萌萌大声地喊了起来。我过去一看,哇,真的是一塌糊涂,纸上黑黑的一片有几个黄色的星星也与黑色的颜料掺在了一起,确实不好看。我再瞧小月,皱着眉头好像就要哭了。嘴边想要否定的话又收了回去,于是我说:“小朋友们,我们问问小月的想法好不好,看看他是怎么想的。”“小月给大家说说你印的是什么好吗?”125
他说:“老师,我印的是晚上的天空,我把纸先涂黑了,然后再用小星星印章印出黄色的小星星。可是我印小星星的时候黄色的颜料和黑色的颜料老掺在一起。”我一听,明白了,原来他没等黑颜料干了就印上了小星星。我没有说出来,对大家说:“小朋友们,小月的想法好不好啊?”“好!”“我们一起来帮他找找原因吧。”还没等我说完,最机灵的小丁丁就喊了起来“老师,我知道,等黑颜料干了再印就不会这样了。”“好,我们试试。”我拿来一张纸,“老师给你黑颜料。”最热心的佳佳拿来了黑颜料。我只涂了小小的一块,“我们把他拿到太阳下晾干好不好?”过了一会,黑颜料干了,我让小月自己印上了小星星。“老师真的不那样了”“呀,真好看,原来等颜料干了还可以在上面印别的东西。”“老师下次活动我们还印好不好,我也想印一个这样的花布。”……活动对于幼儿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让幼儿主动参与,充分活动。此活动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一个活动使幼儿各种能力得到发展。设计上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主要体现让幼儿运用自己的经验尝试解决问题等,使幼儿在充分的自主活动中获得经验,使每个幼儿都能感兴趣的参与到活动中。在本次活动中体现了活动性的原则。首先,在活动中,充分放手,让幼儿自由创作,探索设计花布,让幼儿自己动手、动口、动脑,印出不同的花布;其次,及时肯定幼儿的创作,不断激发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活动真正成为幼儿发展的手段。(16)小班美术优质教案《立体小盆栽》手工制作含反思 【活动目标】125
1、探索学习用十字对插的方法制作立体小盆栽。2、尝试简单的涂色游戏,愿意用颜料为小花涂色。3、提高手工制作的兴趣。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5、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活动准备】人手两张平面的“盆花”(—面涂好颜色、上下开好凹槽)、毛笔、抹布、颜料若干、教师范例。 【活动过程】一、教师出示盆栽,引起幼儿兴趣。125
1、春天来了,漂亮的小花都开了,今天老师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了—盆小盆栽,看,漂亮吗?2、老师的这盆花是用两张这样的平面“盆花”做出来的,你知道是怎么做的吗?3、请小朋友们试一试用两张平面“盆花”变成立体的小盆栽。二、引导幼儿通过大胆尝试,学习镧作一盆立体的盆花。1、师:老师也给小朋友准备了两张平面的花,请你去试一试,看看能不能也变出这样一盆立体的小花。2、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教师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3、请成功的小朋友来介绍自己的方法。4、教师总结并示范正确方法和注意点。125
三、鼓励幼儿愿意尝试用颜料为小花涂色。1、教师介绍运用毛笔和颜料给小花涂色。2、教师简单示范并介绍涂色的方法。四、幼儿操作活动,教师指导。1、鼓励幼儿大胆为小花涂色。2、等颜色稍干后做成立体的小盆栽。五、评价活动。1、展示幼儿做的小盆栽,对幼儿出现的一些情况进行概括。2、请幼儿来说说你做的小盆栽想送给谁。125
3、出示小房子、小树延伸活动,引导幼儿以后也可以来试着做—做其他的物品。教学反思: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17)小班优秀美术教案《粘贴画毛毛虫》含反思【活动设计】由于本班幼儿年龄比较小,从开学至今我们也开展了一系列美术活动,从这些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粘贴活动的兴趣比较浓厚,而且他们对色彩也比较敏感,本着一切从兴趣出发的原则,我设计了这个活动。【活动目标】125
1、学习将圆片片以不同颜色间隔开来连续的粘贴在纸上,并学习简单的添画。2、培养幼儿对手工活动的兴趣。3、培养幼儿良好的手工活动的习惯。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5、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活动准备】教具:范例一幅(毛毛虫)。学具:画好的树叶图每人一份;浆糊、各种不同颜色圆片片若干;毛巾人手一块。125
【活动过程】1、教师出示范例,引起幼儿的兴趣。出示“毛毛虫”。提问:这是什么?(毛毛虫)请小朋友看看这个毛毛虫是由什么形状组成的?(圆片片)那这个毛毛虫漂亮吗?(漂亮)你们想做吗?(想)2、教师进行示范,要求幼儿认真仔细的观察,与此同时,着重讲解操作中的要领。125
3、幼儿进行操作,教师进行指导。4、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分层次讲评。教学反思: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18)小班美术教案《剪贴一瓶花》含反思活动来源:孩子们看着我用剪刀剪出了长长的柳条、漂亮的花朵、翩翩飞舞的蝴蝶,嚷嚷着也要剪,看着孩子们渴望的眼神,想到他们已在区域活动中学会了安全地使用剪刀,于是,我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一瓶花》这一活动,来满足孩子们“我要学”的愿望。活动目标:1、学习沿轮廓线剪直线和弧线的技能。2、学习均匀地涂抹糨糊和压贴的方法,保持画面清洁,培养良好的操作习惯。125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活动准备:各色蜡光纸剪的花朵若干,图画纸、剪刀、反面画有半圆形的蓝色蜡光纸人手各一份。浆糊、抹布。范例一幅。活动过程:1、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小朋友,这一瓶花好看吗?猜猜看老师是用什么方法做出来的?”请幼儿讨论。2、教师讲解示范打开剪刀,左手拿反面画有半圆形的蓝色蜡光纸,右手拿剪刀,沿轮廓线把花瓶剪下来,把剪刀关好,纸屑放在小盆里。把剪好的花瓶摆放在图画纸中间的下方,拿出五颜六色的花朵摆在花瓶上方,摆出一瓶漂亮的花,然后再在花瓶和花的反面均匀地涂抹糨糊,放回原位粘贴,并用手掌压贴好。用抹布擦干净桌子,把手洗干净。幼儿操作(1)提醒幼儿剪时坐端正,剪刀尖向前,注意安全,剪完后把剪刀、纸屑收放好后才能进行粘贴。125
(2)浆糊涂抹在花瓶和花朵的反面,要均匀。(3)鼓励幼儿大胆选用各种颜色的花朵进行粘贴,贴出五颜六色的一瓶花。(4)粘贴完后用后用抹布抹干净桌子、画纸,洗干净手。(5)教师指导个别幼儿。3、将幼儿的作品悬挂起来,开一家美丽的“花店”,让幼儿自由评讲:“你要买哪一瓶漂亮的花?”活动反思:剪贴是发展幼儿手、脑、眼协调,锻炼手部小肌肉精细动作的有效手段之一,幼儿对此类手工活动非常感兴趣,他们通过模仿成人的活动,在做做玩玩中,制作出他们自己感知过的形象,这让他们很有成就感,树立了自信心。(19)小班优秀美术公开课教案《滚珠画》含反思【活动目标】1、能操作滚珠画材料,体验滚珠画的乐趣。2、感受色彩变化带来的美感,发展审美能力。125
3、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活动准备】纸盒一个,与纸盒底部大小相同的白纸,装有红、黄、蓝、绿颜料及玻璃珠的容器一个,小勺四把。【操作要点】1、取一张白纸放入纸盒底部。2、用小勺舀起一个玻璃珠放入纸盒内,再将小勺放回原处。3、轻轻晃动纸盒,使小珠滚动,同时观察纸上留下的彩色图案。125
4、依照同样的方法,尝试更换不同的颜色小珠作画。【指导建议】1、提醒幼儿不同颜色的小勺和玻璃珠要对应归位。2、作品晾干后可在美术区展示。教学反思: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20)小班美术优秀教案《毛毛虫》含反思设计意图:由于本班幼儿年龄比较小,从开学至今我们也开展了一系列美术活动,从这些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粘贴活动的兴趣比较浓厚,而且他们对色彩也比较敏感,本着一切从兴趣出发的原则,我设计了这个活动。125
活动目标:1、学习将圆片片以不同颜色间隔开来连续的粘贴在纸上,并学习简单的添画。2、培养幼儿对手工活动的兴趣。3、能在合理的位置粘贴,大胆想象,拼贴出毛毛虫的不同造型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5、培养幼儿养成有序摆放工具、材料的习惯。活动准备:教具:范例一幅(毛毛虫)125
学具:画好的树叶图每人一份,浆糊、各种不同颜色圆片片若干,毛巾人手一块。活动过程:1、教师出示范例,引起幼儿的兴趣。出示”毛毛虫”。提问:这是什么?(毛毛虫)请小朋友看看这个毛毛虫是由什么形状组成的?(圆片片)那这个毛毛虫漂亮吗?(漂亮)125
你们想做吗?(想)2、教师进行示范,要求幼儿认真仔细的观察,与此同时,着重讲解操作中的要领。3、幼儿进行操作,教师进行指导。4、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分层次讲评。活动反思:本次活动,我发现幼儿对画毛毛虫的兴趣比较浓厚,而且他们对色彩比较敏感.通过活动可以看出,幼儿的动手能力较好,做出来的作品很美丽。通过这个活动,可以看出小朋友们对粘贴活动有很大的兴趣,也初步具备了良好的手工活动的习惯,他们的作品非常的美丽。不足之处:125
范例稍微小了一点,另外由于教师非常紧张,使得教师的最后的活动评价未能完成的很好。以后要在教学上多下功夫,多动点脑筋来提高幼儿的积极性。(21)小班美术教案《美丽的花布》含反思活动目标1、巩固幼儿对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认识,培养幼儿对使用颜色的兴趣。2、引导幼儿学习运用印章印画的方法,体验手工活动的乐趣。3、培养幼儿良好的印画常规,知道一个印章只蘸一种颜色。4、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5、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125
活动准备1、活动前与幼儿共同收集各种可做印章的自然物或废旧材料,如:有凹凸花纹的玩具、瓶盖、笔套、纸筒等。2、红、黄、蓝颜料水每桌各2盘,盘中垫上薄海绵。3、纯白棉布、一次性桌布、抹布每组各一块。.4、花布一块贴在墙上。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今天,我们小一班要开一个花布展览会,请小朋友一起印一些漂亮的花布。”125
2、巩固认识红、黄、蓝三色。3、引导幼儿学习使用“印章”印画。(1)介绍各种拓印材料。(2)示范讲解印章的使用方法。(3)请个别幼儿用“印章”进行操作。(4)交代要求,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1老师准备了许多“印章”和红、黄、蓝三种颜料,你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颜料和“印章”来印出美丽的花。2每组的几位小朋友要互相合作,共同印制一块花布。125
3注意卫生,强调一个“印章”只蘸一种颜料。印过一种颜料后,不要再去蘸其它颜色。4尽量多印,使画面色彩丰富。3、总结评价,结束活动将幼儿印制的“花布”展示出来,引导幼儿欣赏自己及同伴的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课后反思在开展这次活动前我真的很担心,恐怕孩子们不感兴趣,结果真的超乎我的想象,孩子们玩得热火朝天,印出的作品真是千姿百态、色彩丰富。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真是让我惊叹。125
“老师,你看小月印的这是什么呀?”正在我为孩子们高兴的时候,萌萌大声地喊了起来。我过去一看,哇,真的是一塌糊涂,纸上黑黑的一片有几个黄色的星星也与黑色的颜料掺在了一起,确实不好看。我再瞧小月,皱着眉头好像就要哭了。嘴边想要否定的话又收了回去,于是我说:“小朋友们,我们问问小月的想法好不好,看看他是怎么想的。”“小月给大家说说你印的是什么好吗?”他说:“老师,我印的是晚上的天空,我把纸先涂黑了,然后再用小星星印章印出黄色的小星星。可是我印小星星的时候黄色的颜料和黑色的颜料老掺在一起。”我一听,明白了,原来他没等黑颜料干了就印上了小星星。我没有说出来,对大家说:“小朋友们,小月的想法好不好啊?”“好!”“我们一起来帮他找找原因吧。”还没等我说完,最机灵的小丁丁就喊了起来“老师,我知道,等黑颜料干了再印就不会这样了。”“好,我们试试。”我拿来一张纸,“老师给你黑颜料。”最热心的佳佳拿来了黑颜料。我只涂了小小的一块,“我们把他拿到太阳下晾干好不好?”过了一会,黑颜料干了,我让小月自己印上了小星星。“老师真的不那样了”“呀,真好看,原来等颜料干了还可以在上面印别的东西。”“老师下次活动我们还印好不好,我也想印一个这样的花布。”……125
活动对于幼儿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让幼儿主动参与,充分活动。此活动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一个活动使幼儿各种能力得到发展。设计上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主要体现让幼儿运用自己的经验尝试解决问题等,使幼儿在充分的自主活动中获得经验,使每个幼儿都能感兴趣的参与到活动中。在本次活动中体现了活动性的原则。首先,在活动中,充分放手,让幼儿自由创作,探索设计花布,让幼儿自己动手、动口、动脑,印出不同的花布;其次,及时肯定幼儿的创作,不断激发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活动真正成为幼儿发展的手段。(22)小班教案《画画我自己》含反思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画出自己脸部的特征及服饰。2.认识自己,知道自己和别人的不同之处。3.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活动准备:1.水彩笔,白纸,每人一份。2.每人一面小镜子。125
活动过程:一、比较自己与别人在外貌上面的不同。1.教师提问:你的名字是什么?和别的小朋友一样吗?你们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2.请幼儿找朋友,看看两个人什么地方不一样。(幼儿自由结伴,与同伴相互比较)二、谈谈自己和同伴的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不一样:我们除了长得不一样,还有什么不一样?教师小结:我们除了长得不一样,喜欢的事情也各不相同。三、照镜子观察自己。教师:下面我请小朋友拿出准备好的小镜子,我们一起来照照镜子,看看自己长的是什么样的,我们的脸上有什么?你和别的小朋友长的哪里不一样?教师鼓励幼儿仔细观察自己的五官,徒手跟老师画一画自己的样子。四、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125
教师:小朋友们,画的时候要仔细,把五官画的大一点,清晰一点,这样才比较漂亮哦!五、幼儿观察图画,猜猜画面上画的是谁?教师拿两幅幼儿的作品在大家面前展示,并请幼儿猜一猜这副画是哪位小朋友画的自己。活动反思:小班的幼儿年龄小,对事物的观察能力有限,往往就忽略了对自己的认识,所以我通过让幼儿们照照小镜子来仔细看看自己长什么样,再与别的小朋友比一比,脸上的五官有什么不同,通过对比,加深对自己样貌的认识,最后进入主要环节,让幼儿动手画一画自己,在画画的过程中巩固认识,画完之后我让幼儿猜猜画上的是谁,这一充满乐趣的环节可以让幼儿更感兴趣。125
小班幼儿的自我约束能力差,坐不住,绘画活动中总喜欢自言自语,任我多次提醒、控制,但还是闹哄哄、始终难以安静下来,他们的绘画水平也较低,不能自如的用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因而,在作画时,我总是鼓励孩子边说边画,尽情地释放孩子自己的情感,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感受。为此我改变以前的这种做法,相反地在绘画活动中引导幼儿放心地边画边说,孩子们既掌握了绘画的技能,他们自己的感受又能得到释放,乍一看,活动室有点乱哄哄,仔细瞧,孩子们十分投入,一幅幅生动有趣的画完成了。所以说,在指导幼儿作画时引导幼儿“说”比较可行,每一次美术活动,我都允许他们围绕绘画的主题轻声地说,也可以与同伴交流、提问。孩子通过说,掌握了绘画的技能,在与同伴的交流中起到了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的作用,从而促使孩子大胆用色、大胆表现及想象创造力的发展,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23)小班教案《毛毛虫的制作》含反思活动目标:1、通过练习捏、揉、团、抓的技巧,增强幼儿双手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2、体验手工活动的乐趣。3、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4、感受作品的美感。活动准备:制造成型的毛毛虫一个、裁成小块的报纸若干、袜子人手各一、托盘、小筐、塑料碗活动过程:一、设置情景,引发兴趣。125
教师:今天,刘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一位小客人。看,是谁呀?它长得什么样子呀?当幼儿说不出来时可引导幼儿:它的身体长的是什么样子的?长不长呀?教师小结:毛毛虫长得长长的,它的身体是一节一节的。二、通过观察分析,鼓励幼儿大胆猜测毛毛虫的制作材料。1、教师:小朋友们猜猜看,毛毛虫是用什么做成的?(鼓励幼儿说一说做毛毛虫所用的材料)2、教师:刚才小朋友们说了许多做毛毛虫的材料。那,毛毛虫究竟是用什么做成的呢?现在我们就来看一看。(教师边打开毛毛虫边向幼儿展示所用材料并要求幼儿说出材料名称。)教师小结:噢!原来袜子里面装上纸球,便做成了毛毛虫。三、教师示范。1、教师:那你们知道刘老师是怎样用这些东西做毛毛虫的吗?现在我们就来看一看一老师究竟是怎么做毛毛虫的,来看老师的手。(教师开始示范)先选一只袜子放在手边——拿纸团成球塞入直到塞满——然后用手摸到一个球套一个皮筋。2、现在,刘老师的毛毛虫做好了,谁来说一说,刘老师是怎么做毛毛虫的?125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说得都很好,刘老师先选一只袜子放在手边,然后将纸球塞入袜子,再塞进一个四、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与指导1、教师:小朋友们想不想做一条自己的毛毛虫?2、教师:遇到困难的时候小朋友可以请老师帮忙,也可以看看你旁边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五、讨论分享。教师:小朋友们的小手真能干,一会儿就将毛毛虫做好了。现在小朋友们拿着自己的毛毛虫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告诉他,你的毛毛虫是什么颜色的,好吗?活动反思:125
整个活动基本上是通过教师的提问引导幼儿回答,以及教师示范等形式,基本对于教师提问如“这是什么?”,“有什么不同?”,“毛毛是用什么做成的”等,大部分幼儿能够做出正确的回答,但是还是有少数幼儿,在语言表达生存在的阻碍,在活动中,可能太急,少了让幼儿自我思考的时间,很多都是聪明的几个回答问题出来就到下一提问,在提问后让幼儿行动时,出现个别幼儿送错地方的现象。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整个活动,我通过提问引导,更多的是让幼儿自己动手,通过看一看、说一说、做一做,加深幼儿经验的积累。通过鼓励让幼儿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大胆的制作毛毛虫。通过反思发现整个活动下来,忽略了个别几个能力弱的幼儿的表现,通过反思,让自己知道不足之处,通过改善,提升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24)小班教案《爱的礼物活动目标1、学习剪、卷纸的方法,运用贴的技能制作花。2、乐意参与手工活动。3、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制作爱的礼物的快乐。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活动准备手工用具125
活动难点学习剪、卷的方法,运用贴的技能制作花活动过程一、看一看、说一说师:小朋友,马上就要三八妇女节了。妈妈的节日。你们想给妈妈送礼物吗?二、想一想,做一做1、纸片变花瓣师:那直直的纸片怎样变成花瓣呢?125
小结:先把纸片剪成面条一样一小片一小片,不能剪断。然后把双面胶撕掉,用小棒慢慢的卷起来。就变成一朵小花了。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师:小朋友们,这个好看吗?你们也想做这个吗?如果你做好了就想一想要对妈妈说什么祝福的话?三、送礼物说祝福的话师:小朋友真能干,花瓣做好了,那你送给妈妈时会对妈妈说什么呢?(25)小班美术教案《毛毛虫》含反思活动目标:1、通过练习捏、揉、团、抓的技巧,增强幼儿双手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2、体验手工活动的乐趣。3、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125
活动准备:制造成型的毛毛虫一个、裁成小块的报纸若干、袜子人手各一、托盘、小筐、塑料碗活动过程:一、设置情景,引发兴趣。教师:今天,刘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一位小客人。看,是谁呀?它长得什么样子呀?当幼儿说不出来时可引导幼儿:它的身体长的是什么样子的?长不长呀?教师小结:毛毛虫长得长长的,它的身体是一节一节的。二、通过观察分析,鼓励幼儿大胆猜测毛毛虫的制作材料。1、教师:小朋友们猜猜看,毛毛虫是用什么做成的?(鼓励幼儿说一说做毛毛虫所用的材料)2、教师:刚才小朋友们说了许多做毛毛虫的材料。那,毛毛虫究竟是用什么做成的呢?现在我们就来看一看。(教师边打开毛毛虫边向幼儿展示所用材料并要求幼儿说出材料名称。)教师小结:噢!原来袜子里面装上纸球,便做成了毛毛虫。三、教师示范。125
1、教师:那你们知道刘老师是怎样用这些东西做毛毛虫的吗?现在我们就来看一看一老师究竟是怎么做毛毛虫的,来看老师的手。(教师开始示范)先选一只袜子放在手边——拿纸团成球塞入直到塞满——然后用手摸到一个球套一个皮筋。2、现在,刘老师的毛毛虫做好了,谁来说一说,刘老师是怎么做毛毛虫的?教师小结:小朋友们说得都很好,刘老师先选一只袜子放在手边,然后将纸球塞入袜子,再塞进一个四、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与指导1、教师:小朋友们想不想做一条自己的毛毛虫?2、教师:遇到困难的时候小朋友可以请老师帮忙,也可以看看你旁边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五、讨论分享。教师:小朋友们的小手真能干,一会儿就将毛毛虫做好了。现在小朋友们拿着自己的毛毛虫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告诉他,你的毛毛虫是什么颜色的,好吗?活动反思:125
整个活动基本上是通过教师的提问引导幼儿回答,以及教师示范等形式,基本对于教师提问如“这是什么?”,“有什么不同?”,“毛毛是用什么做成的”等,大部分幼儿能够做出正确的回答,但是还是有少数幼儿,在语言表达生存在的阻碍,在活动中,可能太急,少了让幼儿自我思考的时间,很多都是聪明的几个回答问题出来就到下一提问,在提问后让幼儿行动时,出现个别幼儿送错地方的现象。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整个活动,我通过提问引导,更多的是让幼儿自己动手,通过看一看、说一说、做一做,加深幼儿经验的积累。通过鼓励让幼儿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大胆的制作毛毛虫。通过反思发现整个活动下来,忽略了个别几个能力弱的幼儿的表现,通过反思,让自己知道不足之处,通过改善,提升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26)小班教案《美丽的沙画》含反思活动目标:1、尝试用沙作画,感受沙的流动性,体验玩沙的乐趣。2、发展小肌肉动作,大胆创作,并能用语言表述自己的作品。3、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125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活动重难点:尝试用沙作画,体验玩沙的乐趣。运用作画工具,大胆创作,并能用语言表述自己的作品。活动准备:细沙、沙具若干;媒体播放;示范纸一张;彩色纸、胶水每人一份。活动过程:一、观看录像,激发兴趣。125
星期天,老师去了一个非常好玩的地方,我看到那儿的小朋友玩的好开心啊!看,他们在干什么?那你们去过沙滩吗,在沙滩上玩些什么?咦,这个小朋友在干嘛呀?引导幼儿观察手上的东西及动作,引出沙画。二、示范引导。强调作画的步骤、胶水挤压、撒沙的方法。三、幼儿创作。1、鼓励幼儿大胆创作。2、注意安全。四、展示作品,并能用语言表述。我画的是什么?125
活动反思:1、活动开始,让幼儿欣赏了一段“玩沙”的情景,激起了幼儿说的愿望,紧接着老师的提问“你在沙滩上玩些什么?”充分扩散了幼儿的思维,使幼儿回顾玩沙经验的同时激起了幼儿玩沙的热情。2、我选择让幼儿意愿创作,对小班幼儿来说虽有些难度,但却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活动中孩子们随意涂画,想象力得到了完全发挥,着实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美术活动的快乐,完成了活动目标一。3、在作画时,有的孩子还没把画画完就迫不及待撒沙,我在想,有可能因为是白胶水在画纸上看不清楚的缘故,所以孩子们的兴趣点在撒沙的动作上。因此,如果在胶水里注入颜料的话,孩子们的兴趣会在两个点上:即用胶水画画和撒沙。这样,效果也会更好。(27)小班教案《四瓣花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对剪纸活动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2、初步尝试折、剪、粘的技能;学会剪四瓣花。125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活动重点:折、剪活动难点:幼儿剪纸时要特别注意四层一起剪活动准备:1、课件《欣赏剪纸》、剪纸作品2、剪刀、正方形彩色纸、铅笔、胶水、棉签、放废纸的筐子3、大张剪贴画一幅活动过程:1、出示一张剪纸作品实物,提问:这是什么?你们见过吗?2、出示课件,引导幼儿了解剪纸艺术。(1)、古代剪纸艺人,让幼儿知道剪纸艺术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2)、认识剪纸的工具。(3)、欣赏剪纸作品:传统作品——连年有鱼现代作品——奥运吉祥物福娃幼儿作品——四瓣花3、教幼儿剪四瓣花。125
(1)、通过提问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刚才我们看的剪纸四瓣花漂亮吗?——你们想不想也来试一试呢?(2)、学习折纸的方法:——因为我们四瓣花的四个花瓣是一样的,所以先要将这张正方形的纸折成同样大小的四个小正方形,谁会折?——请幼儿自己试一试,折一折。——请一位幼儿讲解自己的折法。——教师示范折法。——幼儿练习折纸。(3)、教幼儿在折好的正方形四个角画上线。(4)、学习剪的方法:——强调正确的握剪姿势。——教师示范剪的方法,提醒幼儿要特别注意四层一起剪。——幼儿练习剪四瓣花。4、学习粘贴四瓣花。(1)、教师出示大张剪贴画:125
——老师这里有一张画,这个花园里只有一朵花,它太孤单了,你们愿意把自己的花贴上去和它做朋友吗?(2)、教师示范粘贴的方法。(3)、请幼儿进行粘贴。5、总结讲评并展示幼儿的作品:(1)、总结讲评:——你们看这幅画美吗?喜欢吗?——我们班小朋友的手真巧,都会剪四瓣花了,以后我们还要剪很多其它的东西,你们想学吗?(2)、将作品张贴在教室墙面上。(28)小班教案《创意撕纸》含反思活动目标:1、乐意动手撕撕贴贴,体验撕贴活动的快乐。2、发展幼儿手部小肌肉动作,培养幼儿参加美术活动的兴趣。3、学会均匀撕纸的手工方法,准确的贴在固定的范围内。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5、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活动准备:1、红色彩纸若干。125
2、幼儿作画用纸每人一份,固体胶,一次性盘子人手一份。活动过程:一、引出活动:1、“你们都吃过苹果么?它们都是什么样子的?”2我今天带来了许多苹果,它们都是没有穿花外衣的白苹果,它们想请你们帮帮它们也穿上漂亮的衣服可以么?”二、教师示范:边示范边讲解:先将彩纸撕成小碎纸放在盘中,再在苹果宝宝的身上抹上固体胶,然后从盘中取出撕好的小碎纸,一小张一小张的贴在画有苹果形状的白纸上,直到把苹果宝宝的全身都贴满,既不大也不小,要合身,这样苹果宝宝就又圆又好看了。三、幼儿操作:(1)幼儿操作时,教师注意幼儿的操作方法是否正确。(2)提醒幼儿仔细一点,先撕纸再涂固体胶。(3)对个别幼儿提供帮助,鼓励幼儿与幼儿之间相互帮助。四、点评幼儿作品活动反思与建议125
今天的活动撕贴画《苹果》,撕出撕成小碎片,沿着实线将撕出的碎片粘贴在苹果里面,活动前我估计一般孩子能完成的,可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发现孩子们困难重重,有的甚至手足无措。我仔细分析了原因:首先,这些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动手能力方面几乎都没有重视过培养,做任何事都是大人一手操办的,导致这些这些孩子一遇到要动手操作的活动就显得很茫然,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只会说“老师,我不会”。他们的撕纸有些其实就是“拉”纸,这对于小班的孩子确实有些困难,需要空间概念和手部力量及手眼协调等能力,所以我想多练习就能提高他们这方面的发展。但是大部分孩子完成的还是比较好的,第一个环节我创设了情景,让幼儿以“我的大苹果”来激发他们创作的欲望,而且我在示范时,语言用的比较有趣,动作夸张,孩子们一下就被吸引住了,在我反复强调并演示了几次撕纸的动作要领之后,孩子们也能按照我的方法撕了虽然孩子们有着的个别差异,撕出的作品也不相同,但他们看到自己的作品被贴到了主题墙上时,都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我想撕纸是一个反复练习、不断提高的过程,以后要给予幼儿多练习撕的机会,让他们在做做玩玩中体验成功的快乐!(29)小班教案《彩色圆环》含反思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掌握使用剪刀的正确方法,并学习剪直线。125
2、在已有的粘贴基础上,幼儿能根据老师的口令做动作。3、通过活动让幼儿体验到剪纸活动的快乐。4、学习客观的评价自己或别人的作品,从而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活动准备:1、彩色(红、黄、蓝)的纸若干。2、录音机、磁带、剪刀、浆糊、抹布。活动过程:一、赋予纸条生命,让纸条显本领。教师:(双手高举并甩动大把纸条)小朋友们好!今天我们请来了小纸条和大家一起做游戏,你们发现这些纸条像什么?幼儿:a、像筷子。b像面条。c像妈妈的头发。d像草。e像火腿肠。f像树。……(省略教师对幼儿应答的评价,下面也如此。)教师:小纸条很调皮,它会动的。(教师甩动)你听到了什么?幼儿:听到声音了。教师:这声音像什么?125
幼儿:a像下雨。b像唱歌。c像风来了。d像感冒了。……教师:小纸条还会爬,爬呀爬呀爬到我的头上,你们看,它们变成了什么?”幼儿:(一起惊叹)哇,教师头上好漂亮呀!教师:现在教师头上的小纸条像什么?幼儿:a像头发。b像头箍。c低频蝴蝶结。d像带子……(小纸条接着跳到下巴一,腰上,幼儿思考)二、由纸条提要求,让幼儿动手动脑。教师:这次,小纸条说:“我不爬了,我不跳了,我要变了。我想变成彩色的圆环。可是我不会变。我想请小朋友们帮帮我。”T:“纸条宝宝变了那么多好玩的东西,它现在要请小朋友帮忙了,它们想变成很多漂亮的圆环手拉手,小朋友想想,我们可以怎样帮助它们呢?”(可以撕,可以剪、然后粘起来)(这种变魔术的方式充满了神秘性,幼儿对魔术都有着极高的兴趣,我选用“纸条宝宝变魔术”这种形式,集中了幼儿的注意力,调动了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使幼儿能快速进入状态,更好的集中了幼儿的注意力。通过大胆想象纸条变成头发、裙子等,发展幼儿的创造力)。三、剪刀娃娃变魔术125
1、出示剪刀,老师示范怎样使用剪刀,示范剪直线条“我们来看小剪刀变个魔术吧!”“小手变把小手枪,剪刀洞里来睡觉,张开剪刀的大嘴巴,闭拢剪刀的大嘴巴。一张一合工作忙,咔嚓——咔嚓——剪出直直的小线条。(可请个别幼儿示范)剪的时候眼睛看者自己的手,不能东张西望哦!剪刀不能对着别人,不能剪衣服、头发)2、请小朋友拿出小手试一下。(以诗歌形式让幼儿掌握使用剪刀的正确方法,幼儿能够很快地接受,也锻炼了幼儿各器官间的协调能力。)小剪刀累了,要休息了。请小朋友闭拢小剪刀的大嘴巴,把它送到家里吧。3、示范粘圆环先将直线条剪好了再粘圆环(把直线条的一端抹上一点浆糊,再轻轻地粘到另一端固定。不要太使劲,粘好后要用抹布擦手),我知道你们都很能干一定会粘出很长很长的彩色圆环,对不对?(对)(三)小朋友操作,老师巡回指导(音乐声中进行)1、剪直线条125
老师:“现在请你们的小剪刀也工作起来,剪一剪,变一变,剪出直直的小线条的,剪得快的小朋友可以多剪一些。小剪刀还有句悄悄话对你们说:“用完剪刀后请你们将剪刀的‘嘴巴’合上,不然它的嘴该累了。”2、粘圆环、套圆环鼓励幼儿剪很多直线条,套更长的彩色圆环,可以引导四个小组的小朋友一起比赛(对能力太弱的幼儿,可以允许他用撕的方式撕直线条;对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及时表扬,激励他粘更多的圆环)(四)讲评幼儿作品反思:1、幼儿对剪纸活动十分感兴趣,积极性很高,但是有个别幼儿将废纸到处乱丢,以后手工活动中要加强常规2、对指导幼儿数圆环这个环节做得不够好,整合效果欠佳。(30)小班教案《可爱的中国娃》含反思活动目标:1.在欣赏阿福等中国娃娃造型、色彩和图案的基础上,尝试表现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娃娃形象。125
2.尝试用折叠的方法剪出左右对称的人物形象。3.会用两种色彩创造性地印制作品,感受色彩的变化所带来的美感。4.培养幼儿对美的欣赏能力,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活动准备:1.幼儿欣赏过阿福等民间娃娃形象。2.课件:阿福等具有民间特色的胖娃娃形象(作品和图片)。3.剪刀,笔,油画颜料,海绵球等。活动过程:125
1.回忆并讲述自己看过的阿福的外形特征。教师:你见过的阿福是什么样的?头是什么样的?身体什么样的?穿着什么样的衣服?衣服上有什么?是什么样的?2.欣赏阿福等具有民族特色的人物形象。(1)教师:你喜欢哪一个娃娃?他是什么样的?什么样的姿势?穿的是什么样的衣服?衣服上有什么?是什么样的?(2)教师:这是中国的小朋友还是外国的?这是古代的小朋友还是现代的?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为什么人们喜欢将古代的小朋友画成这个样子?3.探索娃娃的折、剪方法。(1)教师:看看娃娃的左半边和右半边,你有什么发现?125
(2)教师:猜一猜,娃娃可以怎么剪?先干什么?后干什么?折好后的纸,开口对哪一边?人物怎么画?4.幼儿创作。(1)重点:人物的遣型和动作。(2)难点:半边人物的设计。5.拓印。选择自己喜欢的、比较喜庆的颜色拓印作品。6.展评幼儿作品,鼓励幼儿大胆介绍自己的作品。活动建议:☆活动延伸尝试用毛笔给剪纸作品染色。125
☆区角活动展示各种民族娃娃的实物和图片,幼儿欣赏、交流自己喜欢的民族娃娃形象、颜色和服装。【反思】教师除了以提问题的形式帮助幼儿迁移已有的经验,还特别提示幼儿用边折边剪的方法处理脸部五官和四肢上的花纹,起到了比较好的效果。(31)小班教案《美丽的围巾》含反思活动目标:1.能在一定范围内目测剪细条,乐意用剪出的五彩小色块来装饰围巾。2.通过制作美丽的围巾,体验剪纸的乐趣。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4.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活动重难点:重点是让幼儿尝试用目测剪的方法来制作围巾。125
难点是让幼儿学会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剪细条,能剪出围巾两头细细的流苏。活动准备:带有流苏的彩色围巾一条、剪刀、浆糊、彩纸、印有围巾图案的操作纸、范例一幅。活动过程:1.欣赏美丽的围巾。——师:天气冷了,你们看老师脖子里围了什么?围围巾有什么用?(保暖和装扮)——师拿下围巾引导幼儿一起欣赏,师:你们看老师这条围巾是什么形状的?(长长的)什么颜色的?什么图案的?你们还发现老师的围巾两头有什么特别之处?(有好多一样长的,细细的一条条的流苏)——你妈妈有美丽的围巾吗?今天老师请你们来做一条美丽的围巾送给妈妈,好吗?2.剪贴美丽的围巾。——师出示课前做好的范例,引导幼儿自己来发现老师制作围巾的方法?——重点引导幼儿来说说围巾两头的流苏怎么剪出来,请幼儿来示范剪,老师再作讲评。125
——提醒幼儿在剪流苏时要注意不能剪过围巾两头的横线,目测剪细直线时尽量能剪得又细又直,注意不能剪断。剪好流苏后,选择自己喜欢的彩纸用剪刀剪小块贴到围巾上进行装饰。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目标达到了,幼儿参与的兴趣很高,也存在一些不足的问题,给幼儿配的材料有点少。幼儿看见剪纸操作材料积极性很高,这节活动课孩子们兴趣很高,孩子们自由互相评比,如果让我从新上这节课我会从实践过程中去改进,更完善。(32)小班教案《葱花荷包蛋目标:1.能用对折剪的方法剪出荷包蛋圆圆的蛋黄,巩固剪圆的技能。2.在“撒”葱花的过程中体验剪纸的乐趣。3.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4.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准备:剪刀,PPT,浆糊,记号笔,黄色小正方形、绿色长条形彩纸,16K白纸,展板画上一个大大的盘子过程:125
1.香香的荷包蛋——师放荷包蛋PPT,问:这是什么?你吃过荷包蛋吗?味道怎么样?在家谁会做荷包蛋?今天我们用剪刀来做荷包蛋,你们想来试试吗?——引导幼儿观察荷包蛋的颜色、形状。师:荷包蛋里面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荷包蛋的外面是什么颜色?形状象什么?2.葱花荷包蛋——师引导幼儿看葱花荷包蛋图片,问:你觉得用哪些颜色的纸来做荷包蛋比较合适?(白色、黄色、绿色)——这三种颜色的纸分别做荷包蛋的什么?(白色做蛋白,黄色做蛋黄,绿色做葱花)——师:荷包蛋要下油锅喽!先做蛋白:让幼儿用记号笔在白纸上尽量大地画一个圆(随意、不规则的圆),用剪刀沿线剪下。再做蛋黄:黄色正方形的纸对边折,用爬山坡的方法剪出半圆,展开后贴到蛋白中间。——撒葱花:荷包蛋在油里面快煎好了,如果撒一点葱花在上面那会更香,我们在荷包蛋上再抹点油(浆糊),尽量在荷包蛋上把“油”抹均匀,然后用绿色的纸剪出一点一点的葱花撒在荷包蛋上,香香的荷包蛋煎好喽!125
(33)小班美工教案《花儿朵朵开》含反思活动目标:1、掌握使用剪刀的正确方法,并初步学习剪弧线。2、体验剪纸活动的快乐。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4、感受色彩对比。活动准备:1、彩色美工纸若干。2、花园背景。125
3、录音机、磁带、剪刀、胶棒、抹布。活动过程:(一)纸宝宝变魔术,引出主题。“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漂亮的纸宝宝,纸宝宝可调皮了,它爬呀爬呀爬到我的头上,你们看,它们变成了什么?”“它又爬呀爬,爬到我腰里(背上),这会儿它又变成了什么?”(启发孩子自由想象)“纸宝宝变了那么多好玩的东西,它现在要请小朋友帮忙了,它想变成花园里五颜六色的花,小朋友想想,我们可以怎样帮助它们呢?”(可以撕花,可以剪花、可以折花)(二)剪刀娃娃变魔术125
1、出示剪刀。“我们来看小剪刀变个魔术吧!”2、初步练习沿轮廓线剪弧线:“小手变把小手枪,剪刀洞里来睡觉,剪刀张开大嘴巴,找找找找找,找到美丽的小山坡。小剪刀爬山喽!咔嚓——咔嚓——爬呀爬……小剪刀爬完山坡,纸宝宝变出了什么?”(花瓣)教师示范剪画好弧线的正方形纸。小朋友想不想来和小剪刀一起变魔术,变出美丽的小花瓣来?激发孩子操作的欲望。刚才小剪刀是怎么变的?(幼儿空手练习)在空手练习的基础上,练习沿轮廓线剪弧线(花瓣)。指导先剪好的小朋友可以把花瓣贴在胸前,说说自己剪得是什么颜色花瓣,还可以去找找和自己颜色一样的朋友。125
3、进一步提高剪弧线的技能:小朋友都剪出了漂亮的小花瓣宝宝,那小朋友想不想把纸宝宝变出更漂亮的花朵妈妈?教师示范:我们把正方形的纸对折一下,再对折一下,(变成小正方形)那小山坡在哪里呢?小方形跳个舞转个圈(开口朝上),找到小方形的嘴巴就找到了山坡的山顶,小剪刀又要爬山了,咔嚓——咔嚓,它从这个角爬呀爬,爬过弯弯的小山坡,爬到了那个角,小山坡爬完了,我们就能看到美丽的花儿开放了。(三)小朋友操作,老师指导(音乐声中进行)“现在请你们的小剪刀也工作起来,剪一剪,变一变,剪出不同颜色的花。鼓励能力强的小朋友自己折剪花朵,能力弱的可以在画好小山坡的基础上剪。小剪刀还有句悄悄话对你们说:“用完剪刀后请你们将剪刀的‘嘴巴’合上,不然它的嘴该累了。”(四)花儿朵朵开125
1、让我们剪的美丽的花都开到小花园里,让我们的教室变得更漂亮吧。2、幼儿动手操作。3、欣赏作品,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活动反思:用剪刀剪弧形是本活动的重点,也是难点,小班幼儿的手部控制能力还不太好,有的幼儿剪的还是直线,所以剪弧形是本次活动的突破点。但活动的本身——剪纸活动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加之教师利用生动、富有童趣的语言、儿歌,示范、提示正确的使用剪刀的方法,孩子在“小剪刀爬山坡”的形象语言引导下,轻松地练习了剪弧线。无疑,孩子们在感兴趣的剪纸活动中获得了较好的发展与提高。(34)小班剪纸教案《花儿朵朵开》含反思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掌握使用剪刀的正确方法,并学习剪弧线。125
2、在感知辨认红、黄、蓝颜色的基础上,能根据老师的口令做动作。3、通过活动让幼儿体验到剪纸活动的快乐。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5、体验成功的快乐。活动准备:1、红、黄、蓝色的纸若干。2、教室两面草地的底版。3、录音机、磁带、剪刀、胶棒、抹布。活动过程:(一)纸条宝宝变魔术,引出主题。T:“纸条宝宝可调皮了,它们爬呀爬呀爬到我的头上,你们看,它们变成了什么?”(兔子的耳朵)T:“它们又爬呀爬,爬到我腰里,这会儿它们又变成了什么?”(裙子、腰带)T:“纸条宝宝变了那么多好玩的东西,它现在要请小朋友帮忙了,它们想变成春天五颜六色的花,小朋友想想,我们可以怎样帮助它们呢?”(可以撕花,可以剪花、可以折花)125
(这种变魔术的方式充满了神秘性,幼儿对魔术都有着极高的兴趣,我选用“纸条宝宝变魔术”这种形式,集中了幼儿的注意力,调动了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使幼儿能快速进入状态,更好的集中了幼儿的注意力。通过大胆想象纸条变成了兔子的耳朵,裙子等,发展幼儿的创造力)。(二)剪刀娃娃变魔术1、出示剪刀。“我们来看小剪刀变个魔术吧!”2、老师示范怎样使用剪刀。“小手变把小手枪,剪刀洞里来睡觉,剪刀张开大嘴巴,一上一下工作忙,咔嚓——咔嚓——小剪刀剪出了什么颜色的花?”(红色的花)3、拿一张正方形的纸。我们把正方形的花对折一下,再对折一下,(变成小正方形,手拿小方形一角,开口朝上),正方形的花变成了小山了,小剪刀要爬山了,咔嚓——咔嚓,它从这个角爬呀爬,爬过弯弯的小山坡,爬到了那个角,这次方形花变成了什么花?(圆形的花,有花瓣的花)4、请小朋友拿出小手试一下。(以诗歌形式让幼儿掌握使用剪刀的正确方法,幼儿能够很快地接受,也锻炼了幼儿各器官间的协调能力。)(三)小朋友操作,老师指导(音乐声中进行)125
T“现在请你们的小剪刀也工作起来,剪一剪,变一变,剪出不同颜色的花,剪得快的小朋友可以多剪一些。小剪刀还有句悄悄话对你们说:“用完剪刀后请你们将剪刀的‘嘴巴’合上,不然它的嘴该累了。”(四)我和小花做游戏小朋友真动脑筋,都已经剪好了,我们来和小花一起做个游戏,请你们听老师的口令做动作。“请把红花和蓝花放在一个手里,黄花放在另一个手里……”。(请幼儿根据口令找出相应的花)(五)花儿朵朵开1、春天到了,花儿都开放了,让我们剪的美丽的花都开到草地(画有小草的墙壁)上去吧。2、幼儿动手操作。(组织快的幼儿将地上的纸片捡干净,放在篓子里)。3展示自己的成果并欣赏他人的作品,让幼儿体会到游戏的快乐。125
活动反思:用剪刀剪弧形是本活动的重点,也是难点,小班幼儿的手部控制能力还不太好,有的幼儿剪的还是折线,所以剪弧形是本次活动的突破点。但幼儿在“小剪刀爬山坡”的形象语言引导下,轻松地练习了剪弧线,由于幼儿第一次动手尝试,他们之间的水平也有很大差距,有的幼儿已经能够在剪好的小花的基础上,创造镂空的图案。因为是第一次尝试,所以要对幼儿的作品更多的是给予鼓励的评价,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点评:教师利用游戏化的语言、儿歌,示范、提示幼儿正确的使用剪刀进行剪纸活动。活动的本身——剪纸活动幼儿就很感兴趣,加之教师生动、富有童趣的语言(常规要求也不失童趣),孩子们在快乐的活动着、发展着,在这样的教育行为下,幼儿能不获得发展吗。(35)小班撕纸乐教案《美丽花园活动目标:1.能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撕贴,尝试对红、黄、蓝、紫等常见的颜色进行适当的搭配。2.感知春天的绚丽多彩,体验大家一起“种花”的快乐。3.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活动准备:125
活动前教师带领幼儿欣赏五彩缤纷的花朵;欣赏大量的花卉图片。幼儿用书,红、黄、蓝、紫等颜色的手工纸,胶棒等。活动建议:1、欣赏花朵图片导入。2、讨论演示,学习撕贴方法。3、引导幼儿说一说:你想种什么样的花朵。它是什么颜色的?4、请2~3名幼儿示范撕贴花朵。教师可根据幼儿的情况,适时地指导演示撕贴的正确方法。5、操作表现,体验种花的乐趣。125
撕花瓣。重点指导幼儿大胆选择喜欢的色纸,进行撕纸。粘贴小花指导幼儿将花瓣贴在高低不同空白处。交流分享,欣赏评价作品。赏花:“你们中了这么多漂亮的鲜花。我好喜欢啊!谢谢你们让我的花园开满无颜六色的花。”活动延伸:将“美丽的花园”投放在角色区,供幼儿做表演的背景。(36)小班撕纸乐教案《漂亮的小花125
活动目标:1.学习正确的撕纸方法,尝试在轮廓上进行粘帖。2.能够把漂亮的小花贴在花园里,体验撕纸活动的乐趣。3.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活动重点:学习正确的撕纸方法,尝试在轮廓上进行粘帖。活动难点:在轮廓上进行粘帖,不贴在外面。125
活动准备:小花图片、背景图、彩色纸、固体胶活动过程:一、故事导入美丽的花园里有许多漂亮的小花,小朋友看见了都非常喜欢,于是,你摘一朵,我摘一朵,慢慢的小花都摘完了,到了晚上,花园里传来了一阵哭声,原来是小草在哭,它觉得一个人很孤单,没有人陪伴它,它在怀念和小花在一起的快乐时光。二、教师讲解1.这么多小花被小朋友摘掉了,你们愿意帮助小草去找小花吗?(愿意)125
2.老师这里有一朵小花,看看是怎么做的?(用彩色纸、把它撕成一小块一小块的)3.老师把撕下来的彩色纸是怎么粘的?(粘在小花的轮廓线上)三、幼儿操作1.幼儿人手一张画有小花的纸,用彩色纸进行粘帖。2.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幼儿,帮助个别能力比较弱的幼儿。四、美丽的花园1.小草今天非常开心,它要感谢我们小朋友,帮它找回来这么多的小花,晚上它不会孤单了。2.你最喜欢哪一朵小花,为什么?125
(37)小班撕纸乐教案《彩色的面条》含反思教学目标:1.能两只手协调配合地撕面条,并粘贴在大碗相应的位置上。2.乐意参与撕纸活动,体验给小动物过生日的快乐。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教学准备:红、黄、绿、蓝等彩色方形纸若干;小碗的图片若干。教学重难点:125
引导幼儿在撕撕玩玩中,掌握撕长条的基本技能。教学方法与手段:方法:多媒体辅助法、谈话法、示范法。手段:实物辅助教学。活动过程:一、引起兴趣(1)师:今天是小猫的生日,可是它的妈妈不在家,他好想吃面条啊!谁愿意给它做一碗面条?分析:在组织幼儿艺术过程中,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采用游戏化的手段,使教育语言成为孩子能听懂的游戏化语言,使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得到发展,让他们感到美术活动本身就是轻松愉快的游戏。125
二、观察面条的形状(1)、师:你吃过的面条是什么样子的?——长长的、细细的、白白的。(2)、师:那你们吃过彩色面条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长长的、细细的、五颜六色的。三、撕面条(1)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彩色的纸,宝宝们用这些彩色的纸一起来撕面条,比一比谁撕的面条是长长的、细细的!撕下来的面条贴在大碗里!125
(2)教师示范操作(撕纸时:左右手的拇指食指紧捏纸,撕一撕、移一移,重复到完成为止。)(分析:通过老师的示范利用儿歌进行撕纸能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撕纸的方法,从而训练幼儿手、眼、脑协调并用的能力,发展幼儿手指肌肉的灵活性和协调性,使幼儿的小肌肉群得以发展;还可以培养幼儿细心、专心、耐心的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3)提出活动要求,幼儿动手操作幼儿每人一张纸,按老师撕得样子开始撕,先把大的纸撕成一条一条,把撕好的面条装饰在大碗里,粘贴时,轻轻地摸上胶水粘贴在上面。(4)幼儿自由撕面条,边撕边说:“请你吃面条”、“面条长又长”。(5)教师巡回指导。125
四、在《生日歌》的声音中,大家一起来欢庆,祝小猫生日快乐!(1)给小猫过生日,送面条。师:好了,现在让我们一起把做好的面条送给小猫吃吧!分析:在《彩色面条》这节课上,我们为幼儿准备了鲜艳的彩色纸,漂亮的盘子。请他们将彩色纸大胆地撕成一条一条,再粘到盘子上,孩子们特别感兴趣。因为本节课的内容和难易程度很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而且面条也是他们最熟悉的东西。很多小朋友一开始围着我说:“我不会,我不会。”在我的鼓励下,孩子们胆子大起来,大胆尝试各种撕的方法。小朋友在互相比较中,激发了制作的兴趣,从而激发了他们将作品完成,没有半途而废的现象。活动反思:125
在活动的第一个环节,当我问到:“谁愿意给小猫做一碗面条?”时,小朋友们都争先恐后地叫着:“我,我,我…”孩子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都有了学习的兴趣。在第二个环节中,我首先复习了儿歌《撕面条》,让孩子们巩固撕面条的技巧。同时强调要把面条撕得长长的、细细的。当我请孩子们自己撕面条的时候,孩子们就忙开了,拿起彩色纸就“唰”“唰”地撕开了,撕出的全是块状,我着急了,我不断地提醒他们要撕得细细的、长长地,甚至让他们停下来再次看我的示范,但是孩子们根本不理会我,还是自顾地撕着,不肯停下。时间倒是花了不少,但成功率不高。课后我在想当时我在示范讲解撕面条这个重点时,如果请个别幼儿上来试一试,就可以及时了解幼儿的掌握情况,就可以“对症下药”了。(38)小班教案《剪面条》含反思活动目标1、通过教学活动,让幼儿学习使用剪刀剪直线、曲线。2、发展幼儿手指动作协调能力,体验剪纸的乐趣。3、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125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让幼儿体验剪纸的乐趣,锻炼幼儿的小手指肌肉的灵活性和协调性。难点:在活动中有的幼儿不会剪面条,面条剪成面片或剪成三角形。活动准备材料:剪刀,盘子,画有直线、曲线的旧报纸、彩色纸,蔬菜叶,几个布娃娃,实物图(各种各样的拉面图片)。活动过程一、通过谈话导入125
1、师提问:你们的爸爸妈妈爱你们吗?你们爱你的爸爸妈妈吗?等等。(幼儿回答)2、请小朋友们说一说你们的爸爸妈妈喜欢吃什么面条?二、出示图片请小朋友们看一看,说一说面条都是什么形状的?三、教幼儿学说儿歌边做“剪,剪,剪,剪面条的动作”附儿歌:剪,剪,剪,剪出长长的面条,请谁吃呀!请布娃娃吃。125
剪,剪,剪,剪出宽宽的面条,请谁吃呀!请某某(说出一个幼儿的名字)剪,剪,剪,剪出短短的面条,请谁吃呀!请某某(说出一个幼儿的名字)剪,剪,剪,剪出弯弯的面条,请谁吃呀!请某某(说出一个幼儿的名字)四、出示布娃娃1、今天我们班了几位布娃娃客人,她们肚子很饿,小朋友愿意给布娃娃做好吃的吗?那小朋友们准备给布娃娃客人做什么好吃的?(幼儿回应做面条)。125
2、引导幼儿如何使用剪刀及使用剪刀的注意事项。3、幼儿动手剪面条,并将剪好的面条放在盘子里,鼓励幼儿在做好面条在加上“佐料”、“蔬菜叶”。4请幼儿互相评比一比,看一看谁做得的面条最好。5、请幼儿把自己做好的面条端到桌子上请客人布娃娃们吃面条。6、教育幼儿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要热情去帮助他们,做一个快乐的而有礼貌的好孩子。五、活动结束,学习整理师指导幼儿学会整理物品,每样物品分类放回篮子里,纸宵放入垃圾框里。125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目标达到了,幼儿参与的兴趣很高,也存在一些不足的问题,给幼儿配的材料有点少。存在以下几个方面:1、开始老师教幼儿一起学唱儿歌,第二遍老师唱儿歌第一句,后一句让幼儿唱出本班幼儿的名字,幼儿反应能力还可以。2、幼儿看见剪纸操作材料积极性很高,在加上背景是椅上的几位布娃娃客人,吸引了幼儿剪面条的兴趣。3、在活动中剪面条剪得慢的幼儿,老师指导幼儿,让他们互相帮助完成,孩子们招待客人的能力很强。这节活动课孩子们兴趣很高,孩子们自由互相评比,如果让我从新上这节课我会从实践过程中去改进,更完善。(39)小班教案《剪纸》含反思125
活动目标:1、初步尝试使用“转纸不转剪”的方法,一剪刀剪出树叶的形状。2、尝试合理使用纸张,避免剪碎纸,做到不浪费纸张。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活动准备:各色卡纸、大小不同的衬纸、编好的“柳枝”、剪刀、树叶图片。活动过程:125
活动开始,我为了丰富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观察了八张不同叶形、树叶不同排列方式的图片,请幼儿用身体表现出树叶的形状,然后逐一示范剪法。在材料的投放上,我在大小不同的衬纸上画出了不同的树枝,其中一组为编织的柳枝,供幼儿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衬纸和剪纸的颜色。为实现目标,我特别提醒幼儿合理使用剪纸,尽量不出现废纸。幼儿在剪纸过程中,也能尽量做到这一点。在近半小时后,全部幼儿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并展示。教学反思:1、从活动开始,到幼儿真正拿起剪刀开始剪,用了近15分钟的时间,显然这段时间过长了。但总怕幼儿的前期经验不够丰富,总担心独立剪纸时会遇到困难,总想做到事无巨细,加上幼儿自由选择用纸的时间,居然就用了那么长的时间。125
2、幼儿在剪纸粘贴时,我注意到两个幼儿的作品和衬纸的颜色相同了,几乎看不到树叶。我并没有及时制止,打算在分享交流的环节,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同时提升幼儿的经验,但巡视一圈过后,两名幼儿均发现了自己的问题,主动作出了调整。在分享环节我请这两名幼儿介绍了这一小举动,目的在于为其他幼儿提供借鉴。3、令人欣喜的是,今天第一次请幼儿尝试合理利用纸张,努力做到不浪费纸,没想到真的有许多幼儿能够做到。这足以证明我似乎低估了幼儿的能力。4、能力比较强的幼儿,不仅能够运用“转纸不转剪”的技法,而且已经能够剪出比较复杂的掌形树叶,而能力若的幼儿,仅仅是用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纸表现树叶。能力差别比较大,这需要今后的活动按幼儿不同的发展水平分组组织或在同一活动中分层指导了。问题改进策略:125
1、反思开始部分时间过长的原因,其中最该取消的环节就是教师示范剪法的部分,本意是指导幼儿剪纸方法,但这样似乎禁锢了孩子们的思维,也剥夺了他们自由探索的权利。2、活动中过于注重幼儿剪出真实的树叶,但其实幼儿的良好剪纸常规和兴趣是更重要的,不要强调与现实的相像。3、在丰富幼儿经验时,观察的所有树叶均为正面的树叶,可以提供不同角度的树叶,甚至直接到户外观察,然后再表现,这样也许幼儿的作品会更生动。(40)小班教案《鲸活动目标:1、通过剪纸活动幼儿初步掌握平剪的方法,根据鲸鱼的轮廓,保持线条光滑;2、初步培养幼儿良好的剪纸习惯,保持地面干净,及时收拾剪刀,小心保管作品。125
3、能创造性地进行主题剪纸,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5、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活动准备:1、背景音乐2、范例一副3、蓝色卡纸若干4、蓝色A4卡纸若干5、剪刀125
6、胶棒7、水彩笔8、圆形气球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出示谜语引起幼儿的兴趣。二、欣赏示范作品,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1、请幼儿说出的鲸鱼的外形特征。2、教师小结并示范用平剪的方法剪鲸鱼,通过手的控制使鲸鱼的线条饱满光滑。125
三、实践操作1、发放作品材料,要求幼儿:保持地面干净,及时收拾剪刀,小心保管作品2、幼儿剪纸,教师巡回指导。3、把剪好的鲸鱼用胶棒粘贴到A4蓝色纸上。四、幼儿讨论如何装饰海底世界五、结束部分拍照留念,并发放圆形气球进行奖励。《小班安全教案《不跟陌生人走》20篇汇总》:(1)小班安全教案反思《不跟陌生人走》活动目标:1、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2、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处的方法。3、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125
小班手工剪纸活动教案40篇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