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50 KB
  • 2022-06-16 15:13:00 发布

《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箕城小学乔林凤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品读语言文字,感受姥姥剪纸技艺之“神”,体会祖孙情深。感悟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3.结合自身生活体验,体悟“熟能生巧”的道理。教学重点:通过品读语言文字,感受姥姥剪纸技艺之“神”,体会祖孙情深。感悟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作者对姥姥、故乡的深厚感情。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明确学习目标。1、通过初读课文,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2、小结:课文主要写了两方面的内容,剪纸技艺高超以及姥姥和我之间的深厚情意。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姥姥,走进姥姥的剪纸,去细细体会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和祖孙间深厚的情意。二、研读课文,体会技艺高超。(一)提出自读要求:自读课文1~6自然段,圈画出能体现姥姥的剪纸技艺高超的语句,简短地写下自己的体会和发现。 (二)学生默读静思,圈画批注。(三)交流收获,感受姥姥剪纸技艺之“神”。主要从以下几句话着力(教学时随机安排先后顺序):1.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在姥姥的手里翻来折去,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人物、动物、植物、器物,无所不能。(1)引导学生抓住“普普通通”、“无所不能”等关键词语理解句子,感受姥姥剪纸技艺之“神”。(2)指导朗读。2.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2)迁移仿写,引导学生关注细节,培养语言运用能力。3.一天,我用双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岂知工夫不大,一幅喜鹊登枝便完成了。嗬!梅枝与喜鹊形象生动,大小疏密无可挑剔。(1)学生谈理解,说体会。(2)引导学生通过关注标点,体会作者情感。(3)指导朗读,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不同体会和感受。(四)欣赏剪纸作品。(五)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1)出示句子:数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灯光下剪,甚至摸黑剪。 (2)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3)积累有关“熟能生巧”的谚语。三、品读课文,体味祖孙情深。(一)品读“拴”字,体会剪纸的神奇力量。1.出示句子: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便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2.联系上下文理解“拴”字。(二)品赏“牛兔图”,体会姥姥和“我”的深厚感情。1.从课文中找出写了哪几幅“牛兔图”?你读懂它们的含义了吗?2.姥姥还会剪出什么样的“牛兔图”呢?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展开想象,体会祖孙情深。(三)练习写话,深化情感。1.出示剪纸画面和文字内容: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一只欢蹦着远去的小兔子,联结它们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2.学生练习写话:请任选一个角色,写写他们的心声。姥姥想借这幅剪纸图对孙女说:“源源,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我收到这幅剪纸图时,想对姥姥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交流写话内容,相机评价书写情况。 4.感受文章最后两句话所表达的思想感情。(1)出示句子,教师范读:事实上,我不管走多远、走多久,梦中总不时映现家乡的窗花和村路两侧的四季田野。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2)学生说体会。(3)指导朗读。5.指导朗读最后一自然段,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我”对姥姥、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四、总结延伸,升华情感。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位心灵手巧、勤劳善良、非常疼爱孙女的姥姥。我们为她高超的剪纸技艺所叹服;为她对孙女深深的爱所感动。生活中,也许我们的姥姥、姥爷、爷爷、奶奶并没有这么一手令人赞叹不已的绝活。也许,他们只是能做你喜欢的饭菜;也许,只是能陪你读书、写作业到深夜;也许,中有一句重复了千万遍的叮咛……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捕捉,记忆和感恩。让我们带着感恩的心走出教室。(播放音乐《感恩的心》)板书设计:姥姥的剪纸技艺高神熟能生巧情意深拴有声有色 教学反思:《姥姥的剪纸》是一篇情感十分丰富的课文。在设计这一课时,我试图抓住两条线,一个是“神”,一个是“情”,把文章结成一个整体,让学生挖掘文字,体味情感。但实际教学之后,我感觉教学效果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好。反思我今天的课堂,我看到了诸多不足之处:一、课前备课不够充分,对课程内容不够精通。古人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备课是上课的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备好一节课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还要备学生,以保证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突出重点,把握关键点。而我在备课时,忽视了对学生学情的了解与分析,教学设计也不够周密,自然在课堂上引导起来会困难重重。二、上课时激情不够,自信不足。俗话说:“自信是成功的一半”。而我在上课时,内心除了紧张就是担忧,没有丝毫的自信。整堂课上,我就像丢了魂的人一样,没有一点激情。这如何能激发起学生的情感?如何能提升学生的心智参与度?三、教学语言不够精炼,语速过快。虽然从教已多年,但我的教学语言艺术却长进不大。课堂上,总会说不少与教学关系不大的“废话”。不是重复学生的回答,就是重复自己说过的话,造成了教学拖沓的现象。同时,我讲话的语速又过快,学生往往听不明白我的意思,或者学生没有思考的时间,容易产生听觉疲劳,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率。 四、教学时间把握不合理,前松后紧。高年级课文篇幅较长,涵盖的教学内容也多,要想一堂课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就必须合理把握教学时间。而我在上课时,常常是顾前不顾后,前面的内容花过多的时间去精讲精读,导致后面的内容再没有多少时间可去细讲了,只能是“蜻蜓点水”,草草收场。教学时间总是不能合理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