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00 KB
- 2022-06-16 15:10:32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情”到深处“文”自流____《姥姥的剪纸》教学案例教材分析:《姥姥的剪纸》是小学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情感极其真挚的课文,主要写了剪纸技艺高超的姥姥用“剪纸”永远拴住“我”的心,表现“我”与姥姥之间浓浓的亲情。基于本课“剪纸”是贯穿全文的线索这一特点,我在教学时精心设计课件,①围绕图片展示,体会姥姥剪纸技艺高超,出神入化,重点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的含义。②通过“老牛和兔子”的文字资料,让学生展开想象,体会那段剪纸时光让“我”的童年时光充实、快乐、幸福、美好。③通过“牛兔图”特别是“姥姥眼神”的课件,配以音乐渲染,适时进行抒情练笔,让学生真真切切地体会到:姥姥的剪纸是祖孙情感的桥梁,它像一条无形的线一样,永远连着祖孙二人的心,从而让学生真正理解课题“姥姥剪纸”的真正含义。练笔类型:拓展延伸处——抒情练笔案例背景:在导入新课后进入第二环节,通过品读1—6自然段体会姥姥剪纸的“神”,理解“总剪,手都有准头了”的含义。然后进入环节三,让学生浏览1—12自然段,引导学生从具体的语言文字和剪纸作品中,体会“我”的顽皮及姥姥剪纸的“爱”。最后进入环节四,铭记姥姥剪纸的“情”。案例呈现:
师:我上学了,小学、中学……其中有一副剪纸是这样的,谁来读?生:读。师:这幅“牛兔图”饱含着姥姥怎样的情感?生:牵挂。生:思念。生:期待。师:从哪些词可以体会出来?生:定定地、出神地。师:你能读出姥姥的这种心情吗?生:读。投影出示:姥姥的头像,放音乐师:孙儿啊!你可是姥姥的心头肉啊!你知道姥姥有多么想念你吗?回想我们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幸福、美好、甜蜜,可是现在你去远方上学了,姥姥看不见你啊!姥姥想啊!盼啊!就这样静静地站在村口,遥望着远方,姥姥有太多的牵挂与叮嘱,姥姥的心里会想着嘱咐小外甥什么呢?生:天冷,记得要多穿件衣服。生:记得常回家看看。生:千万别忘了姥姥,在外好好学习。……随文练笔:
师:同学们“我”捧着姥姥的剪纸,望着姥姥那深情的目光“我”忘不了啊!课件出示:捧着剪纸,我忘不了啊!忘不了——————;忘不了——————;忘不了——————……师:同学们请拿起你手中的笔,写下你心中最想说的话吧。生练笔1:捧着剪纸,我忘不了啊!忘不了姥姥,忘不了姥姥您对我的爱,忘不了小时候在院中的我们祖孙二人,这一切的一切我都记得,姥姥,我永远都不会忘记!生练笔2:捧着剪纸,我忘不了啊!忘不了姥姥慈祥的目光,忘不了您那颗永远爱我的心,更忘不了家乡的山山水水,忘不了一草一木,忘不了生我养我的故乡人啊!生练笔3:捧着姥姥寄来的剪纸,我忘不了啊!忘不了姥姥曾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那小兔子的心还和您的心在一起,我没有忘记家乡,没有忘记您,我会常回家看您的!……师:是啊!这一切的一切我怎能忘记,“我”的心永远和您在一起。
生:事实上,我不管……有声有色。师:“我”没能忘记姥姥,更没有忘记家乡,没有忘记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再读。生:事实上,我不管……有声有色。师总结:我长大了,走远了,姥姥仍然能用剪纸拴住“我”的心,这才是姥姥的剪纸最深、最神的地方。让我们懂得珍惜,学会感恩,让我们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再次齐读这段话。生:齐读。案例分析:本课的教学是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以“剪纸”为主线,以问题为引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深入文本、感悟真情。针对本课的教学内容,我想重点谈一谈拓展延伸处——抒情练笔的一些感受。(一)、挖掘文本语言意蕴——感悟情随文练笔要求学生先读后写,读是写的基础,是写好的关键,读好了什么都在其中了。为了解决本课的教学难点,我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进行品词析句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以及带给“我”童年生活的美好,并在此基础上创设情景,使学生很容易地就能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即教学的第二、三环节,感悟姥姥剪纸的“神”和品味姥姥剪纸的“爱”,都是为教学的第四个环节铭记姥姥剪纸的“情”做铺垫的,也就是说环节二和三的教学为环节四的教学定下了一定的感情基调,学生感悟了姥姥剪纸的“神”
从心里对姥姥产生了敬佩之情,品味了姥姥剪纸的“爱”,明白剪纸的情和意,才会更好的走进人物,才会有情而发,不吐不快。教师只有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悟文本、深入文本,与文本进行深层次对话,才能真正把文章蕴含的情感挖掘出来,学生的练笔才会更为深入有情,才不会只是处在停留在浅层意义上的无效练笔。(二)、选择最佳切入时机——抒发情抒情练笔时机的把握要靠教师的掌控,时机已过,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在学生阅读理解、感悟文本、深入情感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紧扣文章中心借助媒体优势,为学生营造一个强有力的“情感场”,使学生的心与作者的心融合,这时候安排抒情练笔,才会使学生化情感为文字,让文字有色彩有情感有生命。在本课的抒情练笔环节,我是这样安排的:(附课件)1、借助媒体利用图片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视觉效果,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姥姥的期待。首先出示带有牛和兔、中间带有草地,配以文字的幻灯片,在学生品读想象的基础上接着展示同样的幻灯片,只是老牛换成了姥姥的头像:一副最能打动人心的老人图片,在同学看到图片的那一刻,就好像看到了姥姥本人,可感的画面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姥姥之间的情感,思念之情油然而生:姥姥虽然年纪大了,行动不便了,但仍然站在村口,剪纸寄去的是姥姥最大的情思,
2、利用媒体优势,适时音乐渲染,是激发学生情感,切入随文练笔主题的重要前提。音乐是感情地催化剂,在本课的音乐渲染中,我选取了最能与课文意境相匹配的纯音乐《神秘园之歌》,这首曲子曲折、动情,能给人以心底的触动,学生的情感真正能在听到曲子的那一刻得到释怀。的确,在教学那个环节的时候,很多同学都哭了,我知道我的教学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心灵、真正触动了学生的内心,这样引发的情感才是最真实的,3、借助图像、声音的优势,教师激情导语更是对学生抒情练笔起到引领、导向的作用。在学生的情感达到高潮时,我设计了一段富含激情的导语,及时切入随文练笔的主题:孙儿啊,你可是姥姥的心头肉啊,你知道姥姥有多么想你吗?回想我们在一起的时光,幸福、甜蜜、美好,可是现在你走远了,姥姥看不见你啊!姥姥想啊!盼啊!就这样静静地站在村口,遥望着远方,姥姥有太多的牵挂和叮嘱。当“我”捧着姥姥的剪纸,望着姥姥深情的目光时,“我”忘不了啊!请同学们拿起笔写下你最想对姥姥说的话。学生情感涌动,急笔成文,内心情感流泻于笔尖。在这个环节,教师应把握抒情练笔“导”的时机,借助媒体优势及时切入,使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让学生在情感中学语言,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实现“情与情的对话”、“心与心的交流”,这样的练笔既深化了文章情感主旨又提高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能力。(三)、重视写后评价——升华情
很多教师在学生练笔之后,只是选取一到两名同学的作品简单点评一下就算了事。我认为点评这个环节很重要,不容忽视,它是对学生作品进行反馈、总结、提升和升华的过程。无论何种练笔,教师一定要根据练笔的主旨、中心,抓住重点,切入要害,给出恰如其分的指正性评价,既要让学生看到好的一面,也要让学生看到有待改进和提高的一面,要在评价中引领学生品味语言,发展语言,学会修改习作的相关技巧。抒情练笔的评价更要有情,教师要在学生习作内容的基础上及时总结,做到情感的再提升、再升华,使学生对课文意境、情感的认识再提高一个层次或达到具有一定高度的境界,这样的抒情练笔才会开展的扎实有效。一位同学写到:“捧着姥姥寄来的剪纸,我忘不了啊!姥姥您的意思我明白,我没有忘记您!”我这样评价:“是啊!姥姥虽然年纪大了,但还用剪纸向我表达思念,姥姥的剪纸别有用心、姥姥的剪纸情有独钟,我们怎能忘记姥姥?”还有同学这样写:“捧着姥姥寄来的剪纸,我忘不了啊!忘不了姥姥曾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那小兔子的心还和老年的心在一起,我没有忘记家乡,没有忘记您,我会常回家看您的!”……我随即点评:“是剪纸把我和姥姥的心牢牢地拴住了一起,是剪纸把我的心和家乡拴在了一起,这一切的一切我怎能忘记?同学们让我们也学会珍惜,懂得感恩吧!”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很多文章具有很强的人文性,这些文章字里行间传达着浓浓的情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好文章,很适宜学生抒情练笔。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抓住读写结合点,找准情感激发点,情感引爆点,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学生才会有内在文字的表达需要,才会让抒情练笔真正落到实处,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