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48 KB
  • 2022-06-16 15:10:17 发布

【优选】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姥姥的剪纸_苏教版.docx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姥姥的剪纸》一课中,“剪纸”一词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变化和流露的载体。抓住这条主线,披文入情,就能走进姥姥与作者的情感世界。整篇课文语言优美,情感饱满,姥姥对“我”的深情以及“我”对姥姥的思念。在课文中的插图,也形象地表现了姥姥与“我”相处时融融的亲情。如何让学生在语文课上去感受姥姥对“我”的深情以及姥姥与“我”相处时浓浓的亲情呢?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动情地朗读来感受姥姥与“我”相处时融融的亲情。读这一部分时,让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姥姥与“我”的对话,使学生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我”由看不懂剪纸的意思,不解地发问,到看得懂剪纸的意思,热情地交谈,以至到后来缠着姥姥剪更多的牛和兔,剪纸把“我”与姥姥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教学目标1、品读课文,感受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带来的美好生活。2、感受“我”在姥姥剪纸生活中的有声有色,并与姥姥缔结的深厚情感;3、从姥姥的剪纸中学习“熟能生巧”的技艺来自于勤奋练习,更来自于对生活的热爱;4、从“我”和“姥姥”的浓浓亲情里学会感恩亲人,做一个心中有爱的人。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品读课文,感受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给乡亲们和“我”带来的美好生活,体会祖孙间浓浓的亲情。难点:从姥姥身上学习人生的大爱,热爱生活,乐于助人,关心亲人。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几幅美妙绝伦的剪纸,请欣赏。介绍剪纸艺术。[来源:学|科|网]2.出示剪纸,简述剪纸的内容。3.请你们用一个词来赞叹剪纸艺术。二、学生自学课文 1.出示自学要求,小组合作学习。(1).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思考:姥姥的剪纸是什么样子的?她是怎样通过剪纸传达祖孙情感的?课文里哪些语句具体描写的?请画出来,说说自己的理解。学生按要求自学课文,画出相关的语句,写批注,再小组合作交流。2.小组派代表交流汇报,其他组可以补充。(1).出示字词,检查字音字义。(2)交流问题一:姥姥的剪纸是什么样子的?出示句1:要什么就有什么了,人物、动物、植物、器物,无所不能。(抓住“无所不能”理解姥姥剪纸内容广泛。)出示句2: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用一个字来称赞,那就是--“神”。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呢?指名回答。(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出示句3:一天,我用双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岂知工夫不大,一幅“喜鹊登枝”便完成了。嗬!梅枝与喜鹊形象生动,大小疏密无可挑剔。A、欣赏一下姥姥摸着黑剪的“喜鹊登枝”图。(课件出示“喜鹊登枝”图,)     B、同学们,你感觉这幅“喜鹊登枝”怎样?读出这份惊叹。出示句4:“熟能生巧,总剪,手就有准头了!”A、“熟”指什么?“巧”呢?“手能生巧”什么意思?B、想象说话,你姥姥神了,剪_____像_____,剪_____像_____, 剪_______,剪_______。    过渡:姥姥是如何达到手能生巧的呢?谁能用文中的句子来回答?    出示句5:数九隆冬剪,三伏…A、由姥姥剪纸的身影我想到了一句话:“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你还想到哪些俗语?B、从中说明姥姥是一位怎样的人?(姥姥心灵手巧)C、除此之外,姥姥还是一个怎样的人?抓住“广结良缘、有求必应”进行理解,指导朗读.【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是通过品读细节让学生感受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对“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一句话的理解则放到最后的环节中,因为这句话从姥姥的角度来看,并非只包含坚持刻苦练习的单一含义。(3)交流汇报问题二:她是怎样通过剪纸传达祖孙情感的?课文里哪些语句具体描写的?请画出来,说说自己的理解。[来源:Z&xx&k.Com]出示句1:“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便有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来源:Zxxk.Com]你从‘拴’中体会到什么?“拴”的内涵:“我是一个出名的调皮蛋”,姥姥恰是在这个时期,用她的剪纸,为“我“营造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剪纸世界,让我感受到了来自于她的关爱体贴之情,让我享受到了浓浓的亲情。有了姥姥,有了这样一个艺术天地对“我”的熏陶,才让“我”迷上了剪纸,于是“我总是缠着姥姥剪兔子和老牛……”这里“缠”不是纠缠,而是情深意长的“缠”。这个“缠”字,是依恋之缠。这个 “缠”字,说明“我”迷上了剪纸艺术,更迷上了姥姥与我剪纸聊天的亲情。“我”因此忘记了夏天那密云多雨的盛夏,忘记了那河里自在的游泳。姥姥的剪纸和她剪出的艺术形象,已经像一坛发酵好了的老酒,香醇了作者的一生。句2:、一只顽皮的小兔子骑在一头温顺的老牛背上(抓住“顽皮骑温顺”理解意思)句3:一头老牛和一只兔子在草地上啃食青草。(关键词“啃食”) 过渡:后来我越走越远了,姥姥的剪纸还拴的住我吗?句4: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一只欢蹦着远去的小兔子,联结它们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关键词是“定定地、出神联结”理解祖孙情深。)过渡:姥姥的剪纸还将拴我多久?拴住的其实是我的什么?句5:我上学了,小学、中学、大学——越走越远了。但我还是不断收到姥姥寄来的剪纸,其中有一幅是这样的: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一只欢蹦着远去的小兔子,联结它们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我知道,这是姥姥对我的期待。事实上,我不管走多远,走多久,梦中总不时映现家乡的窗花和村路两侧的四季田野。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学生谈自己的见解,朗读指导,感受姥姥对“我”的成才期待正是她深深思念的大爱延续,感受“我”对姥姥同样的思念和祝福,表明了“我”的长大、懂事。)【设计意图】个环节通过交流学生自己写的读书体会,边评边读,感受“我”和姥姥之间因剪纸缔结的深情,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4)儿时的记忆怎能忘记,慈祥的姥姥又怎会忘怀,说说作者会梦见什么?正是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姥姥对“我”的深爱给了“我”一个“有声有色”的童年,深深地镌刻在我的脑里、心中。(5)老师引领学生感情背诵第13自然段,感受那份浓浓的思,此时,再次播放姥姥的剪纸作品,播放姥姥剪纸视频。【设计意图】课文最后一段是作者感情的凝结和升华,作者对姥姥的思念和祝福正体现了二者之间浓浓的亲情。通过两次反思,将整篇文章贯连起来,深刻理解文章的要点。】三、回顾全文,升华认识1根据语境,练习说话。出示原文一个片断:当时我也动过要学剪纸的心思,可惜我当时有其他的事,后来也离了乡,远离了姥姥,远离了她美丽的剪纸。直到前年春节家里通知说姥姥病危,我才匆匆赶回家里,看到了一别三年的姥姥,此时她已被穿上了送老衣,很怪异地躺在当门的床上。我当时就傻了,我知道只有去世的人才会躺在那儿。我不顾一切地去看,我看到了一张有点浮肿的脸,再试试鼻息,姥姥还活着,我哇地一声哭了。我的姥姥还活着,我上学起早贪黑给我做饭的姥姥还活着。   2.感情范读中,出示姥姥的图像,播放钢琴曲《童年的回忆》,学生的情绪被感染:面对即将离世的姥姥,我又忆起与姥姥在一起的童年生活,想起了姥姥的剪纸,此时此刻,如果你是文中的“我”会对姥姥说些了么呢?拿起你们的笔,让“我”对姥姥的真情在你们的笔尖流淌。3.同桌讨论,交流、写对姥姥说的话。3.交流评价,表达对自己姥姥的感恩之情。【设计意图】这个环节通过回顾全文,提高学生的情感认识:明白“熟能生巧”的技艺来自于勤奋练习,更来自于对生活的热爱,这是对第二环节学习的深化;同时渗透感恩教育,教育学生做一个像姥姥那样有大爱的人。四:布置作业小练笔:观察或回忆一位你的亲人对你关爱的语言、动作或点滴小事,用你手中的笔表达你对他(她)的依恋与感恩之情。【设计意图】这个环节通过布置小练笔的作业,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并进一步提高感情认识。板书设计:[来源:Zxxk.Com] 12 姥姥的剪纸( 神了!) [来源:学,科,网]缠↖爱↙拴 教学反思: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