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41 KB
- 2022-12-31 13:30:53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平安童谣篇一: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安全教案22-25襄州区天润小学三年级安全教育学科导学案授课班级:三()班襄州区天润小学三年级安全教育学科导学案授课班级:三()班襄州区天润小学三年级安全教育学科导学案授课班级:三()班篇二:一下安全教案19打针不适叫医生一、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培养
面对疾病能保持良好的心态,警惕重视疾病,但不惧怕。打针时,不紧张,配合医护人员治疗。(二)行为技能训练:了解打针时要注意的事项。(三)知识经验积累1、知道生病打针时可能出现不舒服的情况。2、知道打针出现不适时及时叫医生。二、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打针时要注意的事项。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教学(二)故事新授内容1、读读平安童话。2、学生通过看图,理解童话的意思。
3、如果在打针的时候,身体出现不舒服的情况,你们知道该怎么做吗?4、学生组内讨论后交流,引入下一环节学习。(三)童谣总结记忆1、平安童谣提醒我们,打针时,要注意,到底要注意什么呢?读一读平安童谣就知道了。2、让学生用各种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童谣,同时,理解记忆童谣。并知道在打针出现不适时,要及时叫医生。四、演练设计;(一)情景演练(二)交流讨论1、学生完成“选一选”和“说一说”。
2、思考交流:打针时,出现哪些不适的情况要及时呼叫医生?你想对那两位同学说什么?(三)拓展延伸1、了解《输液反应》一文。2、老师总结本课。20学看天气预报(一)情感态度培养1、对天气的变化比较关注,愿意看天气预报了解天气。2、生活中,针对天气的变化有安全自护意识。(二)行为技能训练1、会根据天气变化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避免受到恶劣天气的伤害。2、能通过多种途径看天气,学会照顾自己。
(三)知识经验积累1、知道天气变化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2、了解一些简单的气象知识。3、识别预报天气的常用图标,学会看天气预报。二、教学重点懂得在生活中要学会看天气预报,了解天气的变化。能够根据天气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二)故事明理阅读故事,交流。
(三)巩固知识读平安童谣(四)拓展生活生活中除了看天气预报,其实还有很多方式来了解天气的变化。视频:童话故事《下雨的时候》四、演练设计(一)竞赛——看谁认识得多(二)情境表演:小小气象员(1)要求学生提前在家收集天气信息,现在小组内交流做准备(2)演一演:给大家播报一下今天的天气。21暴雨来时会躲避
一、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培养树立正确应对极端天气意识,学习在极端天气条件下保护自己。(二)行为技能训练知道如何应对暴雨天气,能在户外暴雨天气时,找到安全的躲避场所。(三)知识经验积累1、知道暴雨天气有危险。2、知道暴雨天气里身边有哪些地方可以安全避雨。二、教学重点知道在户外,如果遇到暴雨天气身边那些地方可以安全避雨。
三、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教学1、播放电闪雷鸣,暴雨倾盆的视频:(二)行为技能训练知道暴雨过后,要绕过积水通行,不要贪近路或者为了好玩而趟水。(三)知识经验积累1、知道雨后积水中暗藏很多危险。2、知道要绕过积水,不能趟水。二、教学重点让学生养成积水不趟水的行为习惯,知道暴雨过后积水了就绕道而行。
三、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教学(二)故事新授内容(三)导航明确要点1、学生自我导航2、书本平安导航(四)童谣总结记忆1、黑熊警官又为我们带来了平安童谣,听听他在说什么!点学生读童谣。2、鼓励学生编动作读童谣。3、一起边做动作边背童谣。七、演练设计
(一)情景表演操练(二)两人小组讨论操练(三)情景选择操练鼓励学生:我们知道了正确安全的做法,也要把这种做法告诉身边的小朋友。23保护身体的“小秘密”一、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培养初步建立“性”意识,知道每个人身体上都有不能随便让他人看,或者触摸的地方,知道要保护自己身体这些部位。(二)行为技能训练
学习用衣物遮盖身体敏感部位(背心和裤衩),避免让他人触摸身体敏感部位。(三)知识经验积累1、知道自己身体哪些部位不能让他人触摸。2、知道如果有人触摸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要躲避并求助。二、教学重点让学生明白每个人(不管男生还是女生)的身体都有属于自己的“小秘密”,我们要保护好自己身体的“小秘密”,不能让别人看、触摸。三、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教学1、播放儿童剧《小龙人》的主题曲《小龙人之歌》2、小龙人头上有犄角,身上有尾巴,
2、我们身体的小秘密究竟藏在哪里呢?3、用老师提供的纸质背心裤衩演示小秘密在哪里(三)导航明确要点1、学生自我导航2、书本平安导航。(四)童谣总结记忆篇三:三年级生命安全教育备课27-3227《当心行为怪异的人》教案一、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培养培养要远离行为奇怪的人的意识,知道有些行为奇怪的人有可能是.的弱势
群体,要有同情心,不能故意去取笑、招惹他们。(二)行为技能训练在演练中掌握远离精神病人、醉鬼、痴呆症等行为奇怪的人的途径,如快步走开、结伴而行、不走偏僻的小道等。(三)知识经验积累了解这些奇怪人的奇怪行为的安全隐患,知道一旦看到行为古怪的人遇到危险或者做出伤害他人的举动时,应当向老师、民警或其他成年人报告。二、教学重点掌握远离精神病人、醉鬼、痴呆症等行为奇怪的人的途径,知道看到行为古怪的
人遇到危险或者做出伤害他人的举动时,应当向老师、民警或其他成年人报告。三、教学难点了解行为怪异的人的安全隐患。四、教学方法情景导入法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法五、教学准备教师:整理部分现实生活中精神病人、醉鬼等伤害行人的事件。学生:课前预习教材。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讲述故事,警示学生提防行为奇怪的陌生人。
2、学生交流自己生活中发现的行为奇怪的陌生人的样子和行为。3、阅读平安童话并交流感受。(二)授新1、学生自主阅读“平安导航”和“平安童谣”。2、交流学习收获。教师点拨:要远离行为古怪的人。看到行为古怪的人遇到危险或者做出伤害他人的举动时,应当向老师、民警或其他成年人报告。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平安童谣”。(三)操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平安操练”。七、演练设计操练一:演一演
1、学生自主阅读情景说明,想想如果自己是丁丁,该怎么办呢?2、同桌交流,达成共识,排练情景剧。3、全班展示交流。操练二:“写一写”和“考一考”1、学生梳理并交流自己在上学、放学的路上,是否碰到过行为奇怪的人。2、填写表表格。3、自主完成自我检测。4、交流反馈。28《防范跟着我的陌生人》教案一、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培养1、知道要警惕尾随自己的陌生人,不与陌生人呆在一起,不在外面乱交朋友。2、一旦发现陌生人跟踪,要保持冷静,不惊慌害怕。(二)行为技能训练
1、掌握在不同的场合下如何摆脱陌生人的跟踪。2、通过演练巩固摆脱尾随陌生人的方法。(三)知识经验积累1、能够大致判断陌生人尾随现象。2、了解与尾随陌生人保持的大致距离及摆脱跟踪的相关常识。二、教学重点知道尾随的陌生人往往不坏好意,要想办法摆脱,掌握如何摆脱尾随陌生人的方法。三、教学难点在演练中懂得在不同的场合下运用什么样的办法摆脱陌生人的跟踪。四、教学方法
1、为了使教学更有实效,教师可以采用让学生亲身体验的教学方式。具体操作步骤见“探究活动”。其目的是使学生提高警惕性,防止上当受骗。2、可以讲故事进行导入,并设置环节、增加悬念,让学生猜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激起学生的兴趣,并加深记忆。3、在讲上当受骗的实例时,最好播放一些已有的实例录像,音频或图片。更具有真实感。4、在讲解遇见具体事情该怎么办时,让学生自己说并表演,老师给予归纳和补充。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五、教学准备教师:搜集故事和案例。学生:预习本课教材。六、教学过程(一)播放故事,导入新课1、讲故事或播放录音故事《狼和七只小山羊》。2、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用各种方法识破了大灰狼的诡计,没有上当受骗。可是,你们知道吗?并不是所有的小朋友都向你们这样警惕,他们很容易就被骗了。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一件事情,请看!3、出示图片1或放录像《被骗的三个学生》(录像可根据情节自行拍摄)4、讨论交流:我们怎么帮助这三个孩子,才能使他们不上当受骗呢?师小结:仔细听、认真看,动脑筋想,识破坏人的诡计,不上当受骗。(二)学习课文,初步明理1、学习平安童话:童话中的萌小兔是怎么摆脱红狐狸的跟踪的?交流反馈。2、学习平安导航(1)自主阅读,在重要的地方画上横线。(2)交流:如果你遇到尾随的陌生人,会怎么办?3、学习平安童谣
(1)让一名学生范读,其他学生想一想童谣告诉了我们哪些摆脱陌生人跟踪的方法?(2)交流(3)形式多样背诵。教师小结:坏人骗人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要想避免上当受骗,一定要提高警惕。(三)指导操练,深入明理1、学生讨论:举例说说坏人是怎样欺骗儿童。2、学生汇报讨论结果。3、完成“演一演”“说一说”“评一评”“议一议”教师小结:我们生活的.上,是比较复杂的,有好人也有坏人,所以我们与人交往时,一定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要有很高的警惕性,不能随便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能跟陌生人走,不能给陌生人开门,如果遇到坏人,要想办法保护自己,避免自己受到不必要损失与伤害。七、演练设计
这个版块安排了四个练习,力求达成从知识的内化到技能的掌握的过程。“演一演”是让学生跟同桌一起背童谣,编动作并演一演。此题的目的一方面巩固童操的背诵,另一方面让学生要有警惕意识,面对陌生人的跟踪,要学会观察、冷静判断。“说一说”是让学生和同伴说一说平平和宁宁的做法是否正确。这个题中的平平和宁宁是两中人物形象的代表。平平冷静,宁宁慌张,平平机智,宁宁胆怯。通过鲜明的对比,让学生在说一说中知道该如何面对陌生人的跟踪。“评一评”是在第二题的基础上的延伸。“议一议”是让学生明白陌生人除了尾随外,还有另一种跟踪,即与小朋友近距离接触,达到行骗或拐骗的目的。这种情况该如何应对?这个题的操练就是让学生明白:不与陌生人呆在一起,不在外面乱交朋友。30《脚扭伤了急救治》教案一、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培养1、对活动中常见的意外伤害有预防意识。2、从小养成良好的行走、运动习惯。(二)行为技能训练1、了解怎样才能预防脚扭伤。2、脚扭伤后能运用简单的技能,采取恰当的方法自护、求助。(三)知识经验积累1、知道没有正确处理的后果。2、了解脚扭伤后基本的处置常识。二、教学重点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学会预防运动、行走中脚扭伤是本课的重点。三、教学难点因为三年级学生判断能力较差,学会扭伤后的正确处理步骤有一定难度,对学生而言四、教学方法
情景再现动手实践演一演练一练五、教学准备小动物头饰、冰袋、绷带。六、教学过程(一)“平安童话”导入新课用淘气猴在“闯关寻宝”中不小心扭伤了脚,得到小伙伴和大人的种种呵护的故事为载体,通过萌小兔、淘气猴和袋鼠老师、长颈鹿医生的对话,让学生明白扭伤后不可随意处理,初步了解扭伤后要冷敷、休息,要避免二次伤害。建议课前安排两个同学戴上小动物头饰,表演导入,设置情景,教师“引言”导入新课。(二)通过“平安导航”让学生掌握了脚部扭伤急救“四步曲”-休息、垫高、加压、冷敷
这部分图文并茂,分成三个层次来突破重难点。首先,让学生认识到扭伤后如果不正确处理可能造成的伤害,接着用简洁明了的文字让学生知道:脚部扭伤急救“四步曲”;同时针对生活实际中有些人的错误认识与做法进行特别提醒:24小时以后才能热敷,最后用四幅图来直观展示出预防脚扭伤的小窍门,体现了“预防为主”的原则。(三)全班诵读“平安童谣”提醒学生扭伤处理的注意事项,加深学生的记忆。七、演练设计1、平安童操,演一演,辩一辩。再现情景现场演练:宁宁脚扭了,同学们说说怎么办?同学们自由发言,通过对书上的同学的建议进行判断,加深学生对平安导航、平安童谣的理解,在中进一步帮助学生将扭伤后要注意的事项铭记于心,并从小养成安全行走的意识。2、“对与错”说一说。
通过对以上行为的判断,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知识要点的掌握,同时使学生内化安全意识。第1、2小题都是错误的,让孩子们知道受伤了不能逞强,逞强不是勇敢,是一种蛮干的行为。第3小题是正确的,强化孩子们户外活动的安全意识: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第4小题是对的,检测孩子们对受伤之后处理的知识要点的掌握情况。31《猫狗抓咬快处理》教案一、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培养1、知道喂养、逗玩小猫小狗时要小心受伤。2、知道没有正确处理的后果。(二)行为技能训练1、学会在被小猫小狗咬伤后,及时报告大人,学会求助。2、脚扭伤后能运用简单的技能,采取恰当的方法自护、求助。(三)知识经验积累了解被猫狗基抓咬后的处置常识。二、教学重点
提升学生的应急救护意识。三、教学难点学会被猫狗咬伤后及时求助、正确处置、按时就医。四、教学方法情景再现实践体验演一演练一练五、教学准备PPT:可爱的小动物图片。六、教学过程(一)发布可爱的小动物图片PPT,引言导入小猫小狗的牙齿和爪子很锋利哦。被可爱的小猫小狗咬伤后怎么办?引导思考,让学生带着明确的问题来学习、探究,获得新知。
(二)“平安童话”演一演用淘气猴和萌小兔去郊游,红尾狐为了夺得幸运石故意利用小猫使坏,寻机接近萌小兔和淘气猴,最后反被小猫咬了一口的故事。童话中人物性格鲜明,对话模仿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动画片人物经典对白。在简短而曲折的情节中不仅巧妙渗透被小猫咬上后处理伤口的要点,同时也体现了“害人反害己”的人文思想。(三)以“平安导航”来突破重难点首先,从纠正学生脑海中的错误认识入手,让学生意识到被猫狗咬伤与普通擦伤、划伤的不一样,如果不正确处理可能造成严重的伤害。接着展开四幅连环画,通过具体鲜明的人物,生动易懂的对白,让学生知道正确处理的知识与技能要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授之于法。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交流:走路时,还要注意什么?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安全行走知识。(四)以“平安导航”来突破重难点将被猫狗咬伤后正确处理的要点记在脑海中,加深学生的理解、记忆。(五)平安童操
做童操。一边诵儿歌,一边站在座位上做动作,动作学生可以自由发挥,不要求完全一致。如“猫狗抓咬”可以模仿“喵”先双手张开成胡须状再反手“抓”,“告师长”可以右手手指张开,大拇指靠近嘴角;如最后“多休息”双手手指交叉放在脑后,头后仰来表示。背童谣比赛。以小组形式、个人形式分别比赛。(六)说一说:下面的小朋友做得对吗?第1小题中没有冲洗伤口没有用流动的水,且随意包扎伤口这在没有自来水、离医院较远的情况下可能会发生;第2小题中的侥幸心理也是需要我们时刻警惕的。第3小题的小朋友的做法无疑是正确的,家养小动物一定要注射疫苗。注意:本课中的“说一说”不是简单的辨析题,而是针对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一些具体的问题来进行讨论,进一步明确知识与技能要点。七、演练设计“安全意识”和“实际处理”演一演,通过现实的情景中考察孩子们的掌握情况。图一的同学是自以为犯了错,受伤后不敢告诉家长,
图二的同学是因为同情、善良,产生了保护小动物的冲动,而不顾自身危险。1、请同学们以同桌两人为一个组进行演练,教师重点辅导两组,2、选两组在全班进行表演,师生点评。重点是要把后面劝告的内容说具体。要点为:一是被狗咬了要尽快告知家长;二是不能随便和流浪的小狗、小猫等小动物戏耍,以免受伤,更不能带回家,应该交给警察叔叔处理。3、同桌再次演练,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平安童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