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50 KB
- 2022-12-31 13:30:50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童谣教学初探童谣大多数朗朗上口,还可边念儿歌边做动作。儿时我们边做游戏边念童谣,边跳橡皮筋边念童谣的情景还时常浮现在眼前,给我们带来那么多美好和温馨的回忆。这种游戏性和娱乐性极强的童谣深受幼儿喜爱。由于小班幼儿的思维还属于直观形象思维,所以小班幼儿很喜欢这种能在玩中学学中玩的童谣。为此我们在小班进行了童谣教学,受到良好的效果。(一)童谣教学的兴趣法有些童谣本身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可以深深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以其童谣特有的魅力让幼儿发自内心的喜欢它们。例:“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没打到,打到小松鼠,松鼠有几只?让我数一数,数来又数去,一二三四五。”这种童谣并没有配上什么动作。但这种一问一答的形式,幼儿也挺喜欢。又比如“骑大马”:“小娃娃,骑大马,呱哒呱哒呱哒呱。骑到外婆家,外婆对她笑哈哈。”掌握这些童谣不是很难,而且它可以有一定的变化,幼儿通过自己的努力很容易获得成功,又不会因为过分简单而失去兴趣。这也是伴随我们这一代成长的童谣。小时侯学会的,过了三十年,还是记忆犹新。(二)童谣教学的游戏法幼儿之所以喜欢童谣,是因为大多数童谣是跟游戏联系在一起的。例:“拉大锯,拉大锯,姥姥门前唱大戏,你也去,我也去,大家一起去看戏。”幼儿在模仿拉大锯一拉一扯的游戏过程中,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这首童谣。幼儿还两个两个同伴边念边做。他们玩的不亦乐乎。又如儿歌《大拇哥》,“大拇哥,二拇弟,三姐姐,四小弟,小妞妞,来看戏,手心手背,心肝宝贝。”幼儿两人一组,相互对念儿歌并做动作,不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了儿歌,而且还锻炼了幼儿的五指共用和手指的协调性。这种轻松愉快的游戏教学法在童谣教学中确实收到良好的效果。(三)童谣教学的渗透法年龄越小的幼儿越喜欢模仿别人的动作。抓住小朋友这一年龄特点,给小班幼儿进行童谣教学我们利用了不断渗透法。幼儿在轻音乐的伴奏下,一遍一遍做动作念儿歌。例“抓住你的小辫子”:“大胖子,小瘦子,穿鞋子 带帽子。跳房子,踢毽子。抓住你的小辫子。”又比如“洗手歌”:“排好队,向前走,做什么?去洗手。小肥皂,给我擦擦手;自来水,给我冲冲手;小毛巾,给我揩揩手。小手洗得真干净,我们大家拍拍手。”幼儿在不断地模仿动作和念儿歌中很快掌握了动作和儿歌。这种有趣的渗透性教育,让幼儿的学习是快乐的,轻松的,并且没了记忆负担,教师的教学也是轻松活泼的。(四)童谣教学的练习法有的童谣结合拍手游戏也让幼儿百玩不厌。例:“小吊桥”:“左搭桥,右搭桥。搭了一座小吊桥。摇啊摇,摇啊摇。断了再搭一座桥。”幼儿可以一个人玩,也可以两个人合作玩。幼儿在反复玩拍手游戏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掌握了儿歌。幼儿在愉快轻松的游戏情景中掌握了一首又一首的童谣,大大丰富了他们日常生活中的游戏活动内容。语言表达能力也有了飞速地发展。真正让老师教得轻松,幼儿学得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