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22 KB
- 2022-12-31 13:30:44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小学语文论文-新童谣融入语文活动的几点做法人教版新课标我们每个人都是从童年走过来的,每个人都有自己儿时的童心、童趣。很多人都是说着童谣、唱着儿歌长大的。优秀的童谣韵律优美、琅琅上口,容易接受、易于理解,是学生学习知识、表达感情的好教材,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一首好的童谣,能给人以良好的思想行为启蒙,甚至可以影响人的一生。孩子渴望适合自己生活时代的新歌谣。因此,我把“新童谣”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与新童谣亲密接触,使新童谣融入校园,融入语文课堂,融入课外活动,通过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编童谣、唱童谣、赛童谣、传童谣等等,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让美好的童谣伴着孩子们度过美好的童年,让孩子们在传唱优秀童谣中健康成长。一、更新观念,准确定位教师角色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是学生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我充分利用这些担当不同角色的过程来提高与学生互动的质量,帮助学生把活动深入、延续,并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生活、积累经验、发展能力。(一)做好引领者小学生对老师有很强的依赖性,我利用这个契机,把学生引入到对童谣的喜爱中。如及时向学生推荐《中华新童谣》(浙江版)、《新童谣》(北京版)等童谣书,并通过校园网向学生推荐有几千首儿歌的最大童谣网站《牛牛儿歌网》等,激发学生对童谣的兴趣。(二)做好指导者小学生因为年龄的关系,辨别能力还比较低,当他们由于好奇而传唱一些不健康的童谣时,我及时明确表明那些是不利于我们小朋友学习的,我们不应该传唱。当孩子们在生活中遇到困惑时,老师及时让他们想想平时童谣中告诉我们什么,怎么做才是对的。如学生在校园内追追打打是常事,我就编了〈〈校园走字歌〉〉指导他们怎么走路。“教室里,轻轻走,上下楼梯靠右走。走廊上,慢慢走,花坛绿地请别走。转弯口,减速走,出操用餐排队走。”(三)做好合作者在刚开始阶段,创作童谣是有困难的,我常常以大朋友的身份加入到学生的童谣创作中去,共同合作,用自己的教育才华,营造一个融洽的、活泼的、欢乐
的童谣氛围,形成一个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童谣互动、情感互动、心灵互动的平台。(四)做好欣赏者每个人都有被尊重、被欣赏的需要,学生经过努力后,学会了唱童谣、编童谣、跳童谣,,或表现有了进步,肯定希望能得到别人的赞赏。此时,教师们做个有心人,不吝啬自己欣赏的目光,把赞赏的语言送给需要鼓励的学生。如:“你真棒!”、“表演的真不错!”、“你真像个小作家!”。通过这些话激发学生对童谣的喜爱之情与创作愿望。二、精心设计,融入语文教学语文课是指导学生学语言的,而童谣学生运用语言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渠道。如何利用童谣这一孩子们喜欢的文学形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需要执教者潜心思考,找准童谣与语文课的结合点。1.用好校本教材,上好童谣课。为了让学生有一本属于自己的童谣教材,我们学校编写了题为《快乐童谣》的校本教材。教材共四单元,每单元3篇,每篇3首童谣。每篇后面有练习等。图文并茂,深受学生喜欢。内容分块见下表:自然篇:青蛙音乐会春天的雨瓜第一版块:童真童趣成长篇:喂蛋糕上超市弟弟在做啥童趣篇:假如我是一只小鸟气球雾娃娃逃了礼仪篇:文明用语嘴边绕文明乘车歌我是好孩子第二版块:道德礼仪安全篇:平安回家歌校园走字歌饮食健康歌环保篇:环保好宝宝植树我用蜡笔画自然健身篇:跳皮筋晨炼好小胖墩第三版块:校园生活学习篇:拍手歌写字姿势歌书和笔游戏篇:丢手绢快快乐乐做游戏下课了爱国篇:大中国小脚丫,走天下中华儿女是一家第四版块:家乡父母感恩篇:我要歌唱大柿子我也跟着爸妈走家乡篇:我的家乡宁围美起来农家乐
学校将地方课程课单独设了一节童谣课,每周上一节。我充分利用好,在课上主要是欣赏童谣,传唱童谣,创编童谣。更重要的是在课上着重教给学生编写的方法,比如:边读故事边摘录词语,使学生学会从故事中积累词语、运用词语等方法。一周一节的童谣课学生们很喜欢,正如俞晓吉在日记中说的:“童谣课是我最喜欢的课之一,我们唱童谣、演童谣、说童谣、画童谣,欢乐的笑声传得很远很远,,”2.寻找结合点,在课堂中渗透。平时的课堂上,我努力寻找童谣与语文课的结合点,将童谣渗透到教学中。如:每一节语文课前两分钟,新童谣吟唱。某些课文教学完后,安排学生用编童谣的形式概括内容;某些可利用编童话作课后拓展,延伸语文实践的课堂。如上完《地球爷爷的手》一课后,学生课后这样写到:我是环保小卫士,随身携带塑料袋,一有垃圾我就捡,一有违章我就说。看见小花不要摘,看见小草不要踩,让家乡的天空更蓝,让家乡的流水更清,我们载树又种花,美化家园人人夸!三、形式多样,开展实践活动童谣的语言不但高度凝练,充满童趣,而且合辙押韵,琅琅上口,是一种十分典型的语言形式,它可以帮助学生从多种渠道、以多种形式训练语言。而语文综合性学习正是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并在观察、调查、探究、表达、创作等一系列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很多时候,与新童谣的亲密接触,都是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一)搜集童谣为了拉近学生与童谣的距离,我在开始阶段号召大家去搜集老师儿时喜欢吟唱的童谣,爸爸妈妈儿时喜欢吟唱的童谣,爷爷奶奶儿时喜欢吟唱的童谣,孩子们现在喜欢吟唱的童谣。全班同学人人参与,共收集到童谣215首。其中徐晓欢同学一个人就收集到了“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见我咪咪笑,夸我是个好宝宝。”等童谣15首。我把学生搜集到的优秀童谣汇编成一本小册子放到班上。有时刊登几首在班级的黑板报上,以营造诵读童谣的氛围,激发学生对童谣的兴趣。(二)学唱童谣在耳濡目染中,渐渐地学生就喜欢上童谣,这时再来教学生学唱童谣就是水
到渠成的事了。我具体安排了三个时间:1.课间学在中午的时候,适当安排时间让学生学唱童谣,有时由老师教,有时跟着学校广播学,有时与事先会唱的同学一起传唱。2.课上学利用活动课、班队课,在课上运用多媒体等声像俱佳的设备播放童谣,使孩子上课更活跃、更积极,很自然地把童谣学会了。3.课外学开展“谁学童谣多”、“童谣游戏真好玩”等活动,鼓励学生在课外自己学习童谣,使他们主动快乐地学到更多的童谣。(三)创编童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探究者、创造者。在学唱童谣之后,我们尝试着让学生利用对生活的感知和体验,创编一些童谣,进一步提高他们对童谣的兴趣。1.专家讲座指导方法我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进行童谣创作指导,去年9月,学校邀请区文联作家俞梁波先生到校培训语文教师,谈〈〈如何指导学生创作童谣〉〉,我把学到的技能运用到对学生的指导中,开设深入浅出的童谣创作指导课,每周上一节,向学生介绍各种童谣的特点,如问答歌有一问一答、还有连问连答,谜语歌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等,引导学生自编童谣。2.确定内容分类创作结合班级实际,我们确定了12个鲜明主题:诚实守信、热爱学习、孝敬长辈、保护自我、帮助他人、爱惜粮食、礼貌待人、团结友爱、热爱劳动、讲究卫生、爱护公物和保护环境。学生写时可自选内容,自由创作,好多同学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童谣。如沈甜甜同学写了首〈〈有礼貌〉〉:“来到学校笑咪咪,见到老师敬个礼,见到同学问声早,互相尊重有礼貌。”徐佳丽这样写〈〈问候用语〉〉:“我是I,你是you,见面问好说Hello。你好吗?Howareyou?谢谢你!Thankyou!对不起,Sorry。没关系,It’sOK。”王夏瑾又是这样写〈〈争做环保好少年〉〉的:“××学校是我家,保护环境靠大家。不能随便扔垃圾,乱涂乱画更不行。看见垃圾要捡起,破坏环境要阻止。花花草草不践踏,大树上树不折断。保护环境最光荣,乱扔垃圾真可耻。争做环保好少年,保护环境人人夸。”
3.多搞活动积累素材组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为学生编写童谣积累素材。如:我带学生参观新景、请老奶奶来校参观、请家长指导孩子学做家务,,每一项活动就是新童谣的创作源泉。如:张爱明同学带她奶奶来校参观后写了一首〈〈老奶奶进校园〉〉:“校园里,鲜花开,小蜜蜂,采蜜来。快来看,教室里,学生作品贴满墙,有书法,有绘画,还有剪纸和工艺。教室里,新桌椅,可以升降可以移。图书室,书真多,好书妙书堆满架。多功能厅真神奇,实物投影DVD,电脑功能真齐全,能打字,能游戏,学习娱乐样样行。处处都有新面貌,新建的校园多美好!”(四)传唱童谣光在学校学习传唱童谣肯定是很狭窄的。为了扩大影响,我让学生把童谣带到生活中去,用他们纯洁稚嫩的声音,去影响感染别人,使孩子们感受成功的喜悦。1.向伙伴传唱这里的“传唱”是广义范围的传唱,包括“跳”童谣(边唱边跳,用舞蹈形式),“演”童谣(将新童谣编成小品,编入短剧),“画”童谣(通过画画来反映童谣的意境),,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一旦个别同学开始传唱童谣,其他的学生自然会跟着模仿。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游戏、劳动等过程中传唱健康向上的童谣,用他们喜欢的内容与方式来教育更多的同学争当文明小天使。同时运用童谣来指导学生的行为,把童谣所蕴涵的道理,在课堂上演一演。如学《用餐歌》我们这样设计:把教室当成食堂,请小朋友在小组中唱一唱自编的就餐童谣,演一演文明用餐要注意哪几点,表扬做得好的小朋友。真正到食堂用餐时,教师注意观察孩子,请孩子们在餐后评一评,谁是文明用餐小天使,对不够好的小朋友要建议他对照童谣中的做法,好好努力。2.向家长传唱把童谣传唱给家长,一方面有助于复习孩子所学的童谣,也使家长了解学校在进行什么样的教育。同时,又能让家长用童谣来引导孩子、教育孩子。另一方面,有些家长的行为习惯也有待提高,借孩子的口,向家长传唱《文明公约》等更有效。
3.向社会传唱由于电视、手机、网络等的普及,社会上流传着的一些不良内容也在充斥着孩子,我们用童谣传唱的方式,教育孩子勇敢地向他们说不,并把所学的健康童谣用唱、跳、演、说等形式积极向社会宣传。我们鼓励少先队员们发挥假日小队灵活、机动的特点,利用双休日和假期举办“童谣进社区”、“童谣进农村”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把这些优秀的童谣唱给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弟弟妹妹听,真正使这些优秀作品起到传承文明新风尚的作用。如:学习了〈〈八荣八耻〉〉的内容后,同学们把它编成童谣,“八荣八耻要牢记,爱国爱校爱集体。做人不能只顾己,服务他人记心里。铺张浪费不可取,勤俭节约要提倡。好逸恶劳是耻辱,积极劳动长本事。尊老爱幼是美德,团结友爱乐融融。自觉遵纪又守法,做人诚信要牢记。困难面前多思考,崇尚科学争第一。知晓荣辱会做事,争当文明好少年。”到社区发宣传资料,广泛传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