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3 MB
- 2022-12-31 13:30:42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创编童谣图文并茂——“图文整合”带来的启示主题:在常规的童谣学习中,我校孩子最多接触的仅仅是低年级语文课本中的童谣,而且多以课文形式出现、是学习生字的载体,对于学生读童谣的快乐和美感没有进行强调。而我此文目的在于,总结我通过近半年的“画童谣”教学实践,得出的些许见解:抓住孩子们对绘画的热爱,融入儿童歌谣,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作为“图文整合”研究的延伸,童谣绘画的训练对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很会有帮助。关键词:绘画童谣 一、认识童谣,尊重儿童需求1、童谣来自于学生的生活,有亲切感童谣反映的是孩子最单纯、最开心的童年游戏生活。童谣是属于孩子们的独一无二的文学体裁。读童谣,画童谣,让孩子形象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拉近了文字与绘画的距离,激发了儿童对绘画表现题材的兴趣。童谣的内容选择有三个基准点:童谣的内容取材贴近生活和自然、内容浅显、思想单纯;童谣的内容想象丰富,富有情趣;整首篇幅简短,结构划一;童谣语言活泼,富于音韵,琅琅上口。2、童谣画属于儿童的,需要自由表现虽然很多童谣都是大人根据孩子的生活创编出来的。可是我们千万不要这样就忽视了这样的一个事实:那就是童谣是属于儿童的,不是大人的。孩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块天地的生活,用自己手中的画笔就会更加洒脱地表现出来了。只有充分尊重孩子,给孩子一自由表现的空间,哪怕是一个符号、几根线条、几块色彩、几个歪斜的形象,只要是发自孩子内心的感受,都要好好保护,通过教师的启发性的引导,进一步地发掘儿童的想象和创造潜能。二、学画童谣画,体验生活刚开始辅导儿童创作童谣作品的时候,完全可以根据先编好的童谣,引导学生理解文字的内容,想象童谣画所要表现的画面。这时,一定要尊重儿童自己的想法,不要用千篇一律的形式去套住孩子的自由思维。同一个内容,可以引导儿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造型去表现。允许孩子夸张、离奇的想法,鼓励他们用自己的独特想法来表现。1、收集童谣
作为教师,要积极地、多层次地收集童谣,尤其是有年龄特点和时代特色、接近学生生活的新童谣;还有,教师可与学生一起创编童谣,看谁编的好。老师可以自己编辑童谣画册,人人都来画,画的好的可以入选画册。2、一文多画在出示一段童谣文字后,学生要充分的读,并且畅所欲言,说出自己联想到的画面。学生在绘画的时候,可以写实,更可以假如夸张成分,那样会更多创新。个别学生如果觉得很困难,老师可以出示一些相关图片或者视频,激发他们的灵感。这样,学生可以理解童谣的内容,创作的思维被打开,画面的表现就会各自不一。只要不脱离主题,想怎么画、从什么角度画都是可以的。如我在教授《小老鼠上灯台》这篇童谣的时候,我先出示了第一种版本的童谣,引导学生谈谈自己能联想的情境:第一版本:小老鼠,上灯台, 偷油吃,下不来。 叽里咕噜滚下来。 随后,我再补充同学们的想法,出示其余4种版本的童谣,让学生来选择自己喜爱的情境进行作画。第二版本:小老鼠,上灯台, 偷油吃,下不来。 喵喵喵,猫咪来,小老鼠上灯台,坏猫咪在等待叽哩咕噜滚下来。 第三版本:小老鼠,上灯台, 偷油吃,下不来,
眼泪鼻涕一大把喊妈妈, 叽哩咕噜滚下来。 第四版本:小老鼠,上灯台, 偷油吃,下不来, 叫妈妈,妈妈没有在, 骨碌骨碌滚下来。 第五版本:小老鼠,上灯台, 偷油喝,下不来, 吱吱吱,叫奶奶, 奶奶不肯来呀, 叽里咕噜滚下来! 三、童谣画可以自编自画1、在辅导的过程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可以让学生尝试编写童谣,尽管幼稚一些,可有时候往往会发生意料之外的惊喜。出自于孩子原始思维的童谣,有时候往往比我们大人编写出来的更有童趣。自己编童谣了,一旦得到老师的肯定的时候,那是一种多大的惊喜和鼓励!如果在这个基础上,再引导孩子用画笔画出来,更是莫大的鞭策!2、儿童创作童谣画,应该尽量避免临摹和抄袭。因为临摹和抄袭不是自己的内心感觉,只是形式上他人设计的形象而已。这与儿童画的创作意图是相悖的,因而是不可取的。现在不少美术教师为了图功利,急于求成,让学生陷入了大量的抄袭和替代的所谓创作之中,实在不可取的。如果在辅导创作的过程之中养成临摹和抄袭的习惯,这将对儿童的创作学习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3、童谣画形式应该多样化。辅导儿童画童谣,并不一定要用彩色笔或者蜡笔,表现形式应该更广一些。如水粉、版画、剪纸、工艺制作、折纸、泥塑等等都可以进行辅导。采用不拘一格形式,在更大的范围内拓展了学生的创作空间,更适合不同爱好的学生的需求。
四、创设激励平台,举办童谣画展和其它作品的展示方式一样,搭建一个让学生展示风采的平台是很重要的。孩子,总是需要鼓励的。记得有人说过:“好孩子是鼓励出来的。”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要经常性地羁绊各种形式的展览和比赛,以及时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学生一旦有了成就感,有了创作的乐趣,就一定会产生持久的兴趣。作为教师的我们,千万不能低估孩子的想象和创造能力。相信孩子有能力,能创造,就等于给了他们一份信任和鼓励,给了他们一份力量,他们就一定能够有超常的发挥。在半年以来绘画教学训练之中,我根据学生所积累和造型和表现,继续辅导了一批小学生根据童谣文字来创作作品,取得了成效。不少作品,都能够体现了孩子们的个性和活力,打破了千篇一律的构图绘画模式,画出了自己心中的感觉。看来我的“图文整合”课题实验课题研究还是很有意义的。我会继续努力下去。部分学生童谣画作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