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50 KB
- 2023-04-06 13:31:37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教学设计:折纸————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66-67页。二、教材分析:在三年级下学期时,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在本册教材中,学生又学习了倍数与因数以及分数的再认识等,这些知识为学习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与整数加减法相比,分数加减法是一种较为抽象的运算,学生在理解运算的意义掌握运算的方法的过程中会遇到不少困难。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教材上安排了“折纸”活动,通过折纸,提出两个小朋友所用材料是几分之几的问题。随后,教材又安排了一组对两部分进行拼图的活动,使学生清晰地看到两部分是如何拼合起来的,从而借助直观形象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异分母加减法的意义。 三、学生分析: 在三年级时学生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有关知识,在本册又学习了分数的再认识。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对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算理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但由于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对于学生来说理解起来还是很有困难的。他们需要借助更多的直观形象才能更好地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及计算方法。四、学习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折纸,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2.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并解决简单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动手操作中培养积极参与活动的习惯。五、教学准备:课件、彩笔、正方形纸片六、教学过程:一、动手操作,明确目标1、谈话导入师:同学们喜欢折纸吗?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折纸,看看这里面蕴藏着什么数学知识?2、活动要求师:取出正方形纸片中的一张,折一折,然后在折的一部分上涂上颜色,并说一说涂颜色的部分是正方形纸片的几分之几?3、动手操作请同学们用你们准备好的学具(2张大小完全相等的正方形纸),折一折,涂一涂,分一分。 学生开始进行折纸、涂色活动,教师巡视指导。4、学生交流反馈师:跟你的同桌说说你折的方法,看看你们折的方法是不是一样的。你的涂色部分是这张正方形纸片的几分之几?(1/2、1/3、1/4、1/5、2/3、3/4、1/5、2/5、3/5、4/5、1/8、3/8……)5、提出问题,明确目标师:同学们,如果现在要计算两张纸中的涂色部分合起来是多少?你可以列出哪些算式?
(学生口述算式,教师分别将学生提出的算式书写在黑板上。)师:请大家观察并想一想,这些算式可以分成几类?你是怎么分类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黑板上的算式进行整理。)师: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索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加减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索,理解算理1、自主探索 师: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道算式,想一想如何计算?试着做一做。 (学生进行独立的尝试,教师巡视,。让学生汇报各自的探索过程。) 师:(指着算式1/2+1/4)刚才大家说了很多自己不同的探索过程,那么为什么同样的算式,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呢?到底谁对谁错呢? 2、交流讨论学生在全班范围内展开讨论,充分发表各自的意见。生1:我选的是1/2+1/4这道题,它的计算过程是1/2+1/4=2/6。生2:我也选择了这道题,但和它的计算过程不一样,应该是1/2+1/4=2/6师:刚才同学们各自汇报了自己的探索过程。为什么结果不一样呢,哪一个才是正确结果呢? 生1:第1种。
生2:第2种。 师:看来大家谁都不能说服对方,这该怎么办呢?能不能从刚才的折纸涂色活动中想想办法? 3、联系折纸,理解算理。师:哪个同学来给大家说说你有什么发现?(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生:(演示自己的探索过程)我把这张纸平均分成4份,先涂出它的1/2,也就是这4份中的2份,再涂出这张纸的1/4,结果发现一共用了3份,也就是这张纸的3/4所以1/2+1/4=3/4师:同学们,1/2+1/4为什么不能直接相加? 生:我们探究过直接相加,但联系刚才的折纸验证错了,不能直接相加。师:也就是说单位一样才能相加减。在刚才的讨论中,你们认为哪个方法好呢?大家互通一下。 小结: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三、尝试应用,巩固提高同学们刚才学得非常好,让我们一起来检验一下我们的学习成果如何? 1、试着解决减法问题1/2-1/4=?
全班交流计算结果及异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2、完成“试一试”出示试一试的3/4+5/8与9/10-1/6,再次为学生提供尝试机会。(学生练习后全班反馈交流,并规范书写格式。)3、归纳异分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化成相同的分母,再加减。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4、大家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已经掌握得较好了,接下来同学们来当一次小老师,帮小马虎看看他的计算是否正确。 2/3+1/4=2/12+1/12=3/12=1/4 11/14—5/7=11—5/14—7=6/7(1)先独立思考。(2)谁来当老师,帮他指出问题?(3)通过这道题的练习,你想给小马虎提点什么建议呢?5、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中的数学世界来解决问题。我们每天都制造很多的生活垃圾,环卫工作人员对我们在生活中所产生的垃圾进行分类整理,得出以下结论:废金属占生活垃圾的1/4;废纸张占生活垃圾的3/10;塑料袋占生活垃圾的2/5;其它垃圾占生活垃圾的1/20。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四、全课小结说一说:(1)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2)今天的学习,你还有哪些遗憾?你准备怎么弥补这个遗憾?(3)你觉得今天的学习在做题中有哪些地方容易错,怎么避免这些错误。五、板书设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1/2+1/4 = 2/4+1/4 = 3/4先通分,再计算1/2—1/4=2/4—1/4=1/4六、教学反思: 这节课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去上,大概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先复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明确两个分数相加,一定要分数单位相同才行。然后告诉学生,异分母分数相加,分数单位不同,要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最后安排一定量的练习。
本节课的教学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情境中让学生发现问题,并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动手操作,学生在操作中发现:分数单位不同,无法相加,于是他们通过操作,把两个分数重新平均分,使他们的分数单位相同,再相加。上述过程,完全是学生自主探究的成果,在这一过程中,每一个小组的学生都在进行合作,每一个学生都在主动的探究,异分母分数相加要先通分这一知识点完全是由学生自己发现的。而且,在整个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主动探究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培养。在整个的过程中,教师始终没有以知识权威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中,而是以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