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50 KB
- 2023-04-06 13:31:34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浅谈小学剪纸教学定边第一小学马琴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手工艺术,将它应用于小学美术教学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个人的体会。一、剪纸教学的意义(一)开发学生智力,增强学生双手的灵活性。剪纸是一门手工艺术,有工有艺,适合学生生理心里特点和艺术兴趣。在剪纸的过程中,学生总是用眼睛去观察,用手去操作,用大脑去思考。这些动作对学生手部小肌肉群的发育、手指和手腕一致配合,各种动作的协调发展,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促进了智力的开发。(二)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里品质。剪纸强调一边观察、一边思考,讲究专心和耐心,需要克服主观和客观的种种困难。这就有助于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在反复的剪剪画画中一边观察所要剪的内容,一边思考如何下刀,这些细节要求他们必须专心和具有耐心,使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得以发展。(三)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学生在剪纸的过程中,首先要观察所要表达的对象。如形态、结构、色彩、比例、空间位置等,要在头脑中留下清晰的印象,然后凭记忆和想象力去动手表现。比如教学生剪《美丽的大花瓶》,首先得教他们观察大花瓶的外形,瓶口、瓶身、瓶底的图形比例结构、色彩,然后画下来再剪,也可以直接剪。二、如何上好剪纸课(一)激发学生的兴趣,创造剪纸艺术的氛围。在教学中,除老师直接示范外,可以在四周布置有关剪纸内容,便于学生模仿。例如,每次课后把学生作品展现出来,贴在展览区,让学生自己去欣赏和对比,或者在课前把下一课要做的作品贴出来,这样不但营造了一种氛围,同时也能增强学生兴趣的提高。(二)教材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要有趣味性、游戏性。剪纸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心理特点,这样才能使学生健康发展。比如低段学生适合剪小彩旗、拉花、小彩灯、指偶、动物、小风车、
大花瓶、剪纸娃娃等,进而再剪一些简单的物体。如果是低段学生就要求他们剪一些形态、结构、比例较复杂的东西,这样学生做起来会很吃力,而且做出来的效果不会很好。这会使学生对剪纸这门学科失去兴趣。而高段学生就应该让他们在范画的基础上教怎样剪,比较难的部分,必须在纸上布置好画面,按次序剪出来,然后粘贴出来。(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教师自身的技法要熟练,这样示范起来才能得心应手。要随时给学生加以指导,细心地引导他们按步骤去完成。对学生作品的点滴进步都要作出肯定,给予鼓励,以增强他们的信心,使之更加喜欢这一门艺术。总之,剪纸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既不能忽视它的积极作用,也不能急于求成,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学生从基础学起,这样才能有利于他们智力的培养,才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的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