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50 KB
- 2022-06-16 11:58:23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诺贝尔》说课稿说教材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课文都是围绕“坚持不懈,不屈不挠”的主旋律编排的几篇课文。单元训练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感悟课文,把文中所蕴涵的道理与自身实际相结合,培养自己的这种精神。《诺贝尔》这篇文章以朴素的语言,感人的笔触叙述了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艰难过程,教学本文必须让学生真切感受诺贝尔热爱科学,热爱人类的无私奉献精神,启发学生学习他虽历经失败、痛苦,但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至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深入体会文章步步深入表现人物个性的写作方法。出于以上考虑,结合学生实际,将教学要点说明如下:教学目标:1、能读通、读顺课文,理解“盛会”、“风行”等词语的意思。2、了解诺贝尔发明炸药的经过,并能简要地复述。3、练习抓住关键的词句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能有声有色地朗读课文。4、感受诺贝尔身上的目标专一、持之以恒、不畏艰难、不断探索、造福人类的精神。5、能整合全文内容为诺贝尔写一篇一百多字的小传。教学重难点:抓住关键的词句体会诺贝尔身上的精神,能有声有色地朗读课文。你觉得诺贝尔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什么地方感受到的?请结合课文中关键的词句说说理解。(这是教学的重点部分。)(1用笔勾出哪些自然段是具体写诺贝尔的。(2细细地读文章,在有感受的地方写一写,并圈出或者划出相关的词句。(3)交流。鼓励同学们各抒己见,老师相机板书学生回答中揭示人物品质的词语以及学生口头表达中的好词。(板书下揭示人物精神品质的词语,可为后面的总结服务;板书下学生表达中用的好词,一方面可帮助学生直观地积累,另一方面可激励学生积极地表达。交流中,我会安排学生结合理解相机地读书,练习有声有色地朗读,通过读好自己找到的关键词句突出人物品质。另外,我会利用板书展现诺贝尔发明炸的过程,以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理解整体化、条理化。对于学生的回答,说不定会有一些另外的想法,如:为什么诺贝尔的研究要牺牲家人?这个时候可引导学生关注第5自然段,其中有这么一句:“他与父亲、哥哥一起,发明了一种液体炸药。”从这里可以看出他的父亲、哥哥也作研究,那么后面他们发生意外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为什么诺贝尔做实验时不能离炸药远一点,而要以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如果有学生提这样的问题,可先放手让其他同学帮忙解决,解决不了再老师引导:因为他要观察。而从这里,引导学生体会:也更能体现出他为科学的奉献精神。在这些目标中,重点是1、2两个目标的达成,难点是读懂课文,感受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文本是语言的载体,是学生情感体验的途径,研读文本是课堂教学的本质任务。在朗读、理解文本的过程中,才能体会人物情感,感受文本所要表达的人文内涵。根据这个理念,我对本课时教学作如下设计:一、情景导入,初知人物形象课始,通过教师设疑提问:劈山筑路,打通隧道,开凿矿井最离不开什么?是谁发明了的?让学生说说他是谁,引出课文主要人物——诺贝尔,再通过课件图片认识诺贝尔,师板书,生齐声呼唤这位老人的名字,使情景交融,课伊始,情已生。二、抓主线——研制炸药的过程,品文悟情。1)课文5至9节集中表现了诺贝尔从事科学研究锲而不舍的精神。教学这一部分,可以放手让学生潜心自读,找出触动自己心灵的地方认真体会,然后再读读议议,力求读出自己对语言的感悟。从发明出“诺贝尔爆炸油”到“黄色炸药”的成功制造,其中诺贝尔历经的艰辛,要引领学生用心感受。
2)“毫不气馁”是文章中的一个重点词语,也是诺贝尔精神的最好诠释,。教学时,在词语朗读的基础上聚焦到“毫不气馁”上,说,谁毫不气馁?干什么毫不气馁?用上“毫不气馁”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使学生把诺贝尔和“毫不气馁”联系在了一起,奠定了初步的感情基础。然后,再读课文,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诺贝尔在研究炸药时有哪些感人的画面让你深深感受到了他的毫不气馁?请学生边读边用“——”找到相应的句子。此时,学生走进了文本所设的情景中,读读、划划、批批、注注,一个个感人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一个鲜活的、毫不气馁的诺贝尔走进了学生的视野,走进了他们的心灵。然后,抓住个最感人的画面,通过读、悟、文本拓展、感情朗读等方法,具体、形象、生动地再现当时的情景,在多种教学手段中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诺贝尔的精神,感受到他为了发明炸药,投入了“整个生命”3)小组合作学习在赏读完课文之后,我选择一下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所观点,如:诺贝尔发明炸药为人类的生产生活解决了哪些实际问题?诺贝尔死后,大量的炸药也用于战争,毁灭人类创造的文明,如果诺贝尔泉下有知,会作何感想?由此进入最后一段的学习让学生读读议议:透过这份遗嘱,你明白了什么?进一步体会诺贝尔博大的胸怀,奉献的精神何对全人类的热爱,感受他伟大的人格力量。4)拓展延伸通过创设话题,让学生交流知道的象诺贝尔一样的科学家。教师也将搜集的人以大屏幕展现伟人的功绩。既锻炼了学生口语,也积累了知识。小练笔利用本课提供的材料,为诺贝尔写一篇一百字的小传(主要写明人物的生卒年月,国籍、身份、主要成绩和贡献,目的在于熟悉课文,训练写的能力。二、存在不足及改进措施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我这节课的教学也存在着一些不足:1、课文的3到9节是文章的重点,尤其是8到10节有声有色的朗读感悟应是重点中的重点,而我把握的却不突出。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有时间观念,课后题应当堂解决。2、毕竟是高年级了嘛,课堂教学除了要培养孩子听、说、读、悟的能力,还要找找读写结合点。像《诺贝尔》课后“为诺贝尔写一百字的小传”就是一个很好的读写结合点,我留有15分钟让学生写在下课前有两三个写出,但没时间展示。如果在这出示范文,是不是会更好。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学生“写”的能力的培养,努力让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年上一个台阶。新《课标》中指出:“阅读应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的思考,享受审美乐趣。”本着这个理念,我会继续尝试用“自主感悟”型课堂模式指导教学实践,放手让学生自感自悟,互帮互学,取代老师的讲解,让这种扎实、朴实、平实的教学模式绽放出迷人的光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年秋人教部编版八上语文: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表格版教案
- 2017秋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word配套教案
- 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首届诺贝尔奖版发教案新人教版
- 2017秋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word教案1
- 2014语文a版语文二上《小诺贝尔》word教案
- 2014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诺贝尔》课堂练习
- 2014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诺贝尔》教学设计1
- 北师大版第十二册《炸药工业之父——诺贝尔》word版教案
- 2017语文s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6课《小诺贝尔》word教案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诺贝尔 2》word版教案
- 2016年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炸药工业之父-诺贝尔》同步练习及答案详解
- 【人教版】2017年秋八上语文: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互动式表格版教案学案案例
- 2016年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炸药工业之父——诺贝尔》优秀教案
- 2015年秋苏教版五年级上册21诺贝尔教案学案
- 【人教部编版】2017年秋八上语文: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表格版教案含教学反思设计教材分析说课稿案例
- 七年级下《思想的声音——诺贝尔奖获得者寄语中国青年》
-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word配套教案
- 新课标人教版初二八年级语文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