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3.50 KB
- 2022-06-16 11:58:22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2016福建教师招聘考试之奥苏贝尔的教育思想教材中奥苏贝尔的理论比较零散,而且不容易理解,所以将奥苏贝尔的理论放到一块,并附上一些比较容易理解的例子。首先讲奥苏贝尔的分类,这些分类是理解奥苏贝尔思想的基础,然后接着讲奥苏贝尔的核心思想,最后通过一个例题总结一下奥苏贝尔与其他认知主义心理学家的共同点。意义学习:新知识能够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旧知识建立一种实质的和非人为的联系。机械学习:在学习中只能逐字逐句地背诵它,只能建立一种逐字逐句的联系。举例思考,下列学习行为分别属于有意义学习还是机械学习?【例1】 A澄清概念之间的联系B记乘法口诀表C教师讲解或呈现教材D科学研究【例2】1.数学老师为了让学生掌握正负数的相乘除后所得结果的正负号,编写了“正正得正,负负得正,正负得负”的口诀。记住口诀后,同学们都能做对正负数的相乘除法了。2.小明记住三三得九得乘法口诀,并且理解了三乘以三也就是三个三相加等于九。3.在老师讲完“氧族”元素之后,学生能自己总结“碳族”元素与“氧族”元素的区别。意义学习、机械学习与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并非对立,有些学习既可以是意义学习也可以是接受学习。【图一】:四种学习关系图:
奥苏贝尔进而将意义学习进行了两种分类:1.有意义学习的类型(1)表征学习表征学习是最低层次的一种学习方式,指学习一个符号或一组符号所代表的事物和意义。简言之,就是学习单词所代表的意思。(2)概念学习概念是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或本质特征,是区分事物的关键。概念学习的实质就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3)命题学习命题学习是指学习以命题形式表达的观点的新意义。2.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可以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组合学习(1)下位学习(类属学习):指将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低的新概念或命题,归属到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高的适当概念或命题之下,从而获得新概念或新命题的意义。下位学习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派生类属,即新学习内容仅仅是学生已有的、包容面较广命题的一个例证,或是能从已有命题中直接派生出来的。(例如:知道了‚长方形的四个顶角都是直角,而正方形是长方形的一种特例,那就很容易理解正方形的四个顶角都是直角。)另一种是相关类属,即新内容纳入可以扩展、修饰或限定学生已有的概念、命题,并使其精确化。(2)上位学习(总括学习):是指新概念、新命题具有较广的包容面或较高的概括水平,这时,新知识通过把一系列已有观念包含于其下而获得意义,新学习的内容便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观念产生了一种上位关系。
(3)并列组合学习(又称为并列结合学习):当学生的新概念或新命题与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观念既不产生下位关系,又不产生上位关系时,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组合关系,这种只凭组合关系来理解意义的学习就是并列组合学习。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1.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及条件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内在的)的和实质性(非字面)的联系。有意义学习的条件:①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②有意义学习的心向;③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3.意义的同化(认知—同化说)奥苏贝尔认为,学生能否习得新知识,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观念,有意义学习是通过新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观念的相互作用才得以发生的,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了新旧知识的意义的同化。4.组织学习的原则与策略(1)逐渐分化原则:即首先应该传授最一般的、包摄性最广的观念,然后根据具体细节对它们逐渐加以分化,这样可以为每个知识单元的教学都提供理想的固定点,即对新知识起固定作用的先前知识。(2)整合协作原则:是指如何对学生认知结构中现有要素重新加以组合。奥苏贝尔认为所有导致整合协调的学习,同样也会导致学生现有知识的进一步分化。因此,整合协调是意义学习中发生的认知结构逐渐分化的一种形式。
(3)先行组织者策略:奥苏贝尔学习理论在教学中具体应用的技术--先行组织者策略: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且能够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和新任务关联起来。也就是,通过呈现“组织者”,在学习者已有知识与需要学习的新内容之间架设一道桥梁,使学生能更有效地学习新材料。这种引导性材料被称为先行组织者。先行组织者的作用:(1)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将要学习的新知识的重点部分(2)突出强调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的联系,为新知识提供一种框架(3)能够帮助学生回忆起与新知识相关的已有知识,以便更好地建立联系补充知识点:组织者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陈述性组织者,用它的目的在于为新的学习提供最适当的类属者,它与新的学习产生一种上位关系;另一类是比较性‚组织者‛,用于比较熟悉的学习材料中,目的在于比较新材料与认知结构中相类似的材料,从而增强似是而非的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上下位概念的提法是奥苏贝尔提出来的,将上下位概念讲完之后,再去理解先行组织者比较容易理解,说明性组织者就相当于提供上位概念,借此进行下位学习;而比较性组织者就相当于并列结合学习。)先行组织者举例:历史内容上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可以进行类比。因此可以设计比较性组织者。如:在学习“第二次鸦片战争”一节时,在导入新课时可以这样设计“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有很多相似之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然后将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板书在黑板上进行比较(比较性组织者)如:高一经济生活的货币概念的教学是在学生对“商品”、“一般等价物”两个上位概念有了明确的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先讲了什么是“商品”、“一般等价物”,在由此引出货币的概念——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说明性组织者)5.接受学习与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观点相反,奥苏贝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学习,学习应该是通过接受而发生,而不是通过发现。他把强调接受学习的教学方法叫做“讲解教学”。不同点在于,布鲁纳希望将学科的基本结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态度和方法)传授给学生,希望将客观的知识结构转变为学生已有的主观的认知结构。奥苏贝尔强调的是将新知识与学生头脑中的旧知识建立联系,从而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识,并且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构建整体的结构。【例题】下列观念中,与“认知结构”含义相同的是:ABDA.赫尔巴特的“统觉团”B. 托尔曼的“认知地图”C.布鲁纳的学科结构D.皮亚杰的“图式”
奥苏贝尔的思想事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而认知主义都强调把客观的知识,转化为学生主观的知识体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美电贝尔产品-tftp升级操作指南
- 中小盘伐谋周报:寻找诺贝尔奖的风向标
- 奥贝尔氧化沟设计及优缺点
- 呼伦贝尔市根河市危桥改造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 直方图与索贝尔算子相结合的mr图像肿瘤边缘检测方法的研究毕业设计(论文)
- 海拉尔盆地贝尔断陷基岩潜山储层发育特征及成藏规律
- 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海十中2010-2011学年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 ——专题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学案2
- 拉夏贝尔合伙人制度_企业管理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
- 信息经济学的奠基人――记2001年的三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 方案模板的架构-美电贝尔
- 美电贝尔工程案例表
- 香港贝尔高林杭州分公司赣江大堤风光带景观方案设计说明
- 贝尔3g公交客运方案
- 毕业设计(论文)-呼和浩特呼伦贝尔南路与大学西街交叉口标志与信号灯设计
- 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50万袋松杉灵芝栽培新建项目申报书
- 贝尔3g公交客运方案
- 方案模板的架构-美电贝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