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50 KB
- 2022-06-16 12:40:36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由蜜蜂找不到出口想到的新民镇第二小学王永良有两个美国科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试验。他们在两玻璃瓶里各放进5只苍蝇和5只蜜蜂。然后将玻璃瓶的底部对着有亮光的一方,而将开口朝向暗的一方。几个小时之后,科学家发现,5只苍蝇全都在玻璃瓶后端找到出路,爬了出来,而那5只蜜蜂全都撞死了。蜜蜂为什么找不到出口?通过观察他们发现,蜜蜂的经验认定:有光源的地方才是出口;它们每次朝光源飞都用尽全部力量,被撞后还是不长教训,爬起来后继续撞向同一个地方。同伴的牺牲并不能唤醒他们,他们在寻找出口时也没有采用互帮互助的方法。如果说蜜蜂是教条型、理论型,而苍蝇则是探索型、实践型。在它们的智慧中,就从来不会认为只有光的地方才是出口;他们撞的时候也不是用上全部的力量,而是每次都有所保留;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在被撞后知道回头,知道另外想办法,甚至不惜向后看。虽然教师不注重反思不至于象蜜蜂那样有生命危险,但不善于反思则窒息他的创造,阻碍了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一、当前教师为什么缺少反思的能力第一、缺少反思的意识。教师们在长期的学习和工作实践中,一般都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即教师往往非常重视教什么和怎么教,“我是老师,你是学生”,教学就是“我讲你听”、“我出题你做题”等等。周而复始,教学工作成为毫无新鲜感的简单劳动,难怪不少老师总是喊累,却无法改变自己的状态。不少教师成功的做法和经验,不能及时总结提炼。究其原因,“为什么这样教,好在什么地方”,“讲给谁听(似乎不成为问题)”,“题目适合谁做”等有关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意识薄弱,再者相对封闭的工作环境和心理环境,导致老师之间缺少真正的研讨交流,都导致一些教师还没有确立起反思的意识。第二,缺少反思的氛围。学校开始普遍意识到教育科研在学校和教师发展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有的在形式上还搞得轰轰烈烈,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仍然沿着太多的不符合学校教科研水平提高和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具体情况进行着。“说起来容易4
,做起来却不行”。“教育科研是第一生产力”叫得震天响,多数教师仍然对教育科研一头雾水。教育与科研两张皮的现象。以权代法、做表面文章、搞短期行为、急功近利等等做法,不可能形成鼓励教师反思的氛围。第三,缺少反思的机会。我们一线教师的工作量比较重,骨干教师尤其重。不少教师日复一日陷在备课本里、作业堆里、试题海里,忙于应付各种检查、“考试”,还有年复一年的公开课、观摩课等等,耗费着老师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很少有反思实践的机会。二、为什么要进行“教学反思”?1、首先来看看对反思的认识。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方式,每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学反思。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2、反思的重要意义。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呈现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新方式。它是我们教师成长的“催化剂”,是教师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否具有反思的意识和能力,是区别作为经验型教师与学者型教师的主要指标之一。三、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呢?1.反思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当教师对教材处理和教学过程设计等花费大量的心思,并上完一堂经自己精心准备的课后,应及时反思课堂教学,对课堂效果作出正确的反馈和客观的分析,善于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亮点,积累成功经验。因为在教学的过程中,总是会出现一些精彩的片段或独具匠心之处,课后若能及时记录下这些课堂的闪光点,并进行系统的整理、归纳、总结,不仅能够不断丰富教学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而且为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撰写教研论文提供不可缺少的资料。
2.反思教学中的不足及其原因
4
再完善的教学设计也可能有疏漏失误,再好的课堂教学也难免存在不足。因此,及时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探究和剖析其原因,对今后教学的成功显得十分必要。对于不理想的课堂,教师在课后应认真反思查找原因,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必要时还可以和其他老师交流,或向学生征求各种意见,这有助于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矫正偏差,并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和纠正,达到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效果。3.反思学生在课堂上反映的问题教学上的疑难问题,有些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遇到的,有些则是通过课堂提问、课后练习等形式反馈出来的。教学中,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因此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反应对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是十分重要的。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多渠道提出的问题,拓宽了教师的思路,有的问题甚至可以引向纵深,有利于教学相长。此外,学生的提问还可以使教师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毕竟学生提出的疑问往往是教师没有讲清楚或被忽略的地方。4.反思学生的学习及进步情况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积极的认知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所吸收的知识常常有独到的见解,甚至是一些“创新的火花”,教师不仅要肯定、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更要及时将学生的这些思维记录下来,因为有时候学生对问题的不同角度理解分析,甚至优于教师预先设想到的方案,可以启发教师拓宽教学思路,这就是所谓的“教学相长”。教学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教学方法是否受学生欢迎,教学过程是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等,这些都是以后教师教学的第一手参考材料,对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5.反思再教设计教学反思是教师的必修课。一个教学单元结束后,甚至一节课结束后,教师都应该反思,教学方法上是否取得突破,教学设计上是否更加创新,教学组织上有何特点和启迪,学生的学习状况如何,教学反馈上是否有普遍性问题等等,教师根据这些反思和总结进行再教设计。这样的再教设计,能够使教学的优点得到发挥,使教学的不足得到弥补,从而能不断完善教学过程,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