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00 KB
  • 2022-06-16 12:37:29 发布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导学案26、蜜蜂引路课时一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课堂教学改革汇报课导学案学校学科语文小组修改建议教学内容新课标二年级语文下册课题26、蜜蜂引路授课教师教学时间2012年5月17日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区别“常常”和“往常”的意思情感目标能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教学重点认字写字、能结合重点的词句理解蜜蜂是如何给列宁引路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区别“常常”和“往常”的意思教学课时一课时教法选择参与式教学法教具准备生字词语卡片、插图或课件。 课前预习提纲①、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区别“常常”和“往常”的意思教研组长签字:合作学习提纲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识字方法。教研组长签字:达标检测题检查学生对认真的掌握情况。教学过程导入1、谈话激疑:同学们,当我们想去一个地方,却不知道路怎样走,你通常会想什么办法呢?(学生交流),那你们听过蜜蜂也能当向导吗?今天我们就来共同读一个故事---------《蜜蜂引路》(板题) 教学过程导学过程:2、谈话激趣:同学们,你们了解蜜蜂吗?可是你们知道蜜蜂能给人带路吗?教师相机板题。(小学生大多喜欢小动物,从对蜜蜂的了解引入课文,激发学生读文热情,交待了文章主要内容。)对话平台感知1、自由读课文,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不太熟练的地方多读几遍。⒉、边读边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3、组内合作识字:互读、互听、正音。4、教师引导:鼓励学生小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重点交流识字记字方法。5、游戏巩固识字:让学生说出一种识字游戏方法,并让该生当小老师主持游戏,巩固识字。6、指读课文,检查识字和朗读情况,师生评议,正音。(抓住低年级教学的重点,突出识字教学,引发学生自主识字的热情,充分尊重学生识字的个性经验,转换师生角色,培养学生能力。)研读1、引导学生寻找故事发生的起因。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节。2、组织学生读书,引导阅读交流。(1)边读边画,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相机理解“附近”的意思(可以语言叙述,可以画画表示。)(2)体会列宁为什么要去找养蜂人?理解“常常”和“往常”的意思(引导学生换词或造句理解。)结合课文内容,用“因为……所以……”或者“…… 是因为……”说说列宁去找养蜂人的的原因。3、联系事情结果,引发学生读书兴趣。思考:列宁能找到养蜂的人吗?从列宁的话里,你知道他是如何找到养蜂人的?结合阅读课文最后一自然节,体会故事情节的生动性。通过朗读理解养蜂人的“惊讶”。教师适时启发思考:蜜蜂是怎样引路的呢?(为下堂课教学做准备。)(抓住故事情节上的特点,从因、果入手,适时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培养学生语感,训练学生思维。同时引导学生寻找列宁如何找到养蜂人的答案,激发学生研读故事经过的热情。为下文的学习做了铺垫。)写字1、出示“我会写”中“附近、谈、派、引、列、蜂”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特征,想办法记住这些字,找出难点字和书写上应该注意的问题。3、教师范写难点字,强调重点笔画。如:谈:右边上面的“火”字一捺变成“点”;派:右边不要写成“瓜”字。4、学生练写,共同评议。优秀作业展示。 (重点指导本节课中出现的生字,教学中应该在识字的环节加强识记字的交流。指导写字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写字。)小结:能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达标检测回馈表检测方式提问监测情况分析辅导措施板书设计26、蜜蜂引路谈、派、引、列、蜂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