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28 KB
  • 2022-06-16 12:36:28 发布

中华蜜蜂养殖入门实用技术

  • 1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前言我国是历史悠久的养蜂大国,也是蜂产品的出口大国,有光辉灿烂的蜜蜂文化。早在《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等典籍中就有利用蜂毒、蜂蜜治病、保健的记载。蜜蜂不仅为我们人类提供大量高营养、纯天然的蜂蜜、王浆、蜂胶等保健食品,同时还因为它的授粉,使农作物增加产量,保护了生态环境。可以说养蜂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一般当年饲养,来年就能见到效益。特别是采用活框饲养中华蜜蜂,有很高的回报率。一个养蜂员通常可饲养30—50群蜜蜂,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十堰市生态环境优越,是著名的“中华蜜蜂之乡”,“中华蜜蜂保护区”、南部神农架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素有“天然氧吧”之称,是全国保存最好的中蜂发源地之一,同时也是“国家级中蜂保护区”。为了帮助各位中蜂蜂友更好的掌握养蜂技术,由十堰市蜂业协会、湖北神农蜂语生物产业有限公司、十堰市蜂伯安蜂业专业合作社联合制作了这部《中蜂饲养实用技术》,供大家借鉴和参考,有错误之处,敬请批评、指正。目录一、蜜蜂的家族成员及其生活习性…………………………………………………………….3(一)蜂王………………………………………………………………………………………………..3(二)工蜂………………………………………………………………………………………………..4(三)雄蜂………………………………………………………………………………………………..4二、养蜂机具设备(一)蜂箱……………………………………………………………………………………………….5(二)巢础……………………………………………………………………………………………….5(三)面网……………………………………………………………………………………………….8(四)起刮刀…………………………………………………………………………………………….8(五)喷烟器…………………………………………………………………………………………….8(六)蜂扫……………………………………………………………………………………………….9(七)隔王板…………………………………………………………………………………………….9(八)饲喂器……………………………………………………………………………………………10 一、蜜蜂的饲养与管理……………………………………………………………………………12(一)场地的选择……………………………………………………………………………………..12(二)蜂群的排列……………………………………………………………………………………..13(三)蜂群的检查……………………………………………………………………………………..14(四)蜂群的合并……………………………………………………………………………………..17(五)蜂王的诱入(六)蜂群的饲养(七)蜂群的移动(八)自然分蜂(九)蜂群的四季管理二、蜂产品的生产(一)蜂蜜的生产技术(二)蜂蜡的生产技术(三)蜂王浆的生产技术(四)蜂花粉的生产技术三、病虫害的防治(一)中蜂囊状幼虫病(二)巢虫的防治四、附赠页:上饶市益精蜂业有限公司中蜂实用机具一览表春暖花开,大地复苏,是蜜蜂开始采蜜的时节,可爱的小蜜蜂它辛勤的劳动,也将给广大蜂友带来可观的收入。一、蜜蜂的家族成员及其生活习性蜜蜂是群居性的昆虫,一群蜂由一只蜂王,几百至上千只雄蜂和三万至五万只,工蜂组成。它们分工合作、各司其职、互相依存。 (一)蜂王蜂于是蜂群中发育完全的雌性蜂,自然状态下叫.存活5-8年,终生职务是产卵,一群蜜蜂通常只有一只蜂千。如果群内出现封盖王台,也叫蜂王房,蜂群就要自然分蜂,出现两只蜂王它们就互相打斗直到剩下一。但在自然交替时,老蜂王能和新蜂于1列巢而居。新出房的处女王在四日龄出巢试飞,一般出房后五到七天性成熟,在晴天的下午出巢婚飞,和几或十几只雄蜂交尾,如果观察到回巢蜂王尾部末端有一个白点,即尾针,就表明该蜂王已交过尾,雄蜂的精子就贮存在蜂王的受精囊中,供蜂王终生产授精卵用。正常情况下,蜂王交尾后2-3天开始产卵。如果遇到天气不好,交尾可能延期半个月左右。蜂王因发育不健全或连日气候不良,或没有雄蜂,超过20日龄没有交尾,其发情期已过就不再交尾了。蜂王产两种卵:一种是未授精卵,一种是授精卵。朱受精卵发育成雄蜂,授精卵发育成工蜂或者是蜂王。蜂王产卵的多少与群势、气温、蜜粉源和巢内条件等因素有关。早春温度低,蜂王开始产卵时每天产几十到几百粒卵,繁育好的蜂王一昼夜就可产卵两干粒左右。工蜂是由工蜂房里的授精卵发育而的雌性个体,但生殖器发育不完全。,,(二)工蜂工作蜂负责全群内外的各种工作,而且随着日龄的不同而又有—定的分工。刚刚孵化出房叫做幼蜂,起护脾保温的作用。3日龄以后逐渐能清理巢房、调制花粉、分泌王浆、饲喂幼虫、蜂王、雄蜂及蜜蜡造脾。17日龄以后担任蜂蜜、花粉、蜂胶、水等的采集工作。35日龄以后体上的绒毛开始脱落,变为深色、发油光叫做老蜂,主要担任侦查蜜源和防御敌害的工作。老蜂精力耗尽时,大多数死在巢外。工蜂的寿命是由他的工作强度决定的。通常能活两到三个月,在流蜜期工作忙的时候只能活一个月左右。秋后出房的在越冬期能活六个月以上。(三)雄蜂雄蜂没有工作本能,专职和处女蜂王交尾。大多数雄蜂7·10日龄开始飞行,12日龄后性成熟进行交尾。雄蜂消耗的饲料量很大,幼蜂期是工蜂的两倍,成蜂期消耗饲料更多。平日多在蜜脾上吸食蜜,在繁殖季节,工蜂还会给雄蜂饲喂花粉、蜂粮等营养丰富的饲料,雄蜂叮以出入其他蜂群,但容易传染病害。秋季外界蜜源终11:时,繁个蜂场的蜂群在同一时期驱逐雄蜂出巢,使他们冻饿而死。 二、养蜂机具设备含有活动巢脾的蜂箱,是科学养蜂的重要生产工具。使用活框蜂箱养蜂时可以随时打开蜂箱,拿出巢脾了解蜂群的情况,观察蜜蜂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根据需要和可能生产各种蜂产品,也便于进行转地饲养(一)蜂箱蜂箱长期放置在露天经受雨淋日晒,而且蜜蜂必须在蜂箱里生活,抚育蜂子、卵、幼虫、蛹,贮存饲料,所以蜂箱的结构必须符合标准,坚固耐用、合乎蜜蜂的生活习性。制作蜂箱选用坚实、质轻、不易变形的杉木为宜。中蜂可采用中蜂标准蜂箱、ZW式中蜂箱、GN式中蜂箱、郎式蜂箱等来饲养,这里主要介绍的是ZW式中蜂箱和中蜂标准箱及其相关配套蜂具。中蜂十框标准蜂箱由巢箱、浅继箱、副盖、箱盖组成,各部位的尺寸规格如下:1、巢箱:内围长440mm、宽370mm、.高270mm,前后壁内面中央留有的浅槽,供隔离板插入。前壁下沿有两个的缺口,,可前面插入巢门板。在蜂箱巢门板上留出几个直径约4mm的圆洞,在发现意蜂盗劫蜂蜜时,将巢门关闭,中蜂从巢门洞出入蜂蜜时,将巢门关闭,中蜂从巢门洞出入。2、浅继箱:内同高135mm、宽370mm、长440mm(各地可根据群势状况灵活采用)。3、箱盖:前后各钉一条木条。使箱盖浮搁在副盖上。箱盖上面加钉镀锌铁皮或油毡。两侧各有,,二个舌形通风口。ZW式中蜂箱的具体结构如下:1,继箱:内围K长330mm,宽330mm、高160mm。前后鼙内面中央留有的浅槽,供隔离板插入。前壁下沿有两个的缺口,可前面插入巢门板,住蜂箱巢门板上有两个舌形开口,可自由调节蜜蜂出入口,采蜜时可供蜜蜂出入,不堵蜂群。在发现意蜂盗劫蜂蜜时,将其关闭。2,箱盖:前后各钉一条木条。使箱盖浮搁在副盖上。两侧各有,个舌形通风口。ZW式中蜂箱的特点是:蜂箱箱体小,适合中蜂生物学特性;箱底采用活底结构,方便清除蜡屑等杂质,减少蜂群病害。(二)巢础 巢础是安装在巢框内供蜜蜂筑造巢脾的基础,他是人工制造的蜂蜡片,经巢础机压制而成,具有巢房底和巢房壁的根基。要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巢础,使用巢础筑造的巢脾整齐、平整、坚固并且雄蜂房少。(一)面网面网是管理蜂群时保护操作者头部和颈部免遭蜂蜇的用具,使用时要戴好。(二)起刮刀.起刮刀是养蜂的专用工具,用它撬动副盖和巢脾,刮铲箱壁上沿的蜂胶,蜂蜡以及蜂箱内的赃物。(三)喷烟器喷烟器是用来征服或驱逐蜜蜂的工具,使用时把纸或干草点燃,放入发烟筒,盖上盖嘴,鼓动风箱喷出浓烟,但要注意不能喷出火焰。(四)蜂扫蜂扫主要用来扫除巢脾上附着的蜜蜂。(五)隔王板隔王板是控制蜂王产卵和活动范围的栅板,工蜂可自由通过。分卧式和框式两种。卧式隔板又称平面隔王板,用来将巢箱和贮蜜继箱分隔开来,便于取蜜和提高蜂蜜质量。框式隔王板于将蜂王控制在几个脾上产卵.(六)饲喂器饲喂器分为瓶式饲喂器和框式饲喂器两种。瓶式饲喂器由一个广口瓶和一个底座组成,瓶盖用寸钉,钉出若干个小孔,把装满蜜汁的瓶子倒放,蜜汁能够流出而不滴落,晚间将它插入巢内,进行奖励饲喂,能避免盗蜂。对于没满群的蜂群,可放在蜂箱里隔板外侧饲喂。框式饲喂器的大小和巢框相似,可进行补助饲喂,器内放入薄木条或稻草防止蜜蜂被淹死。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工具,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三、蜜蜂的饲养与管理(一)场地的选择 1、场地选择养蜂场所的环境条件与养蜂的成败和蜂产品的产量密切相关,要周密调查,选择蜜源丰富、气温适宜的地方建立蜂场。养蜂场地周围2.5km范围内,全年至少要有一两种大面积的蜜源植物,同时还要有各种花季交错的辅助蜜源、粉源植物。一来辅助蜜源植物可以培养壮大蜂群,造脾或生产蜂王浆,利用留蜜量大的主要蜜源可大量生产蜂蜜,养蜂产地要求背风向阳、地势高、干燥、不积水、小气候适宜。西北面最好有院墻。山区选在山脚或山腰南向的坡地上,背面有挡风屏障,前面地势开阔,阳光充足,.场地中间有稀疏的小树。蜂场附近要有清甜的水源,但不能紧靠湖泊、水库、大河,以免蜜蜂被大风刮入水中,蜂王交尾时也容易落水溺死.蜂场的环境要求安静,没有工厂打扰,没有震动。一个场地的蜂群以50-IOO群为宜,以保证蜜蜂有充足的蜜源,减少蜜蜂疾病的传播。还要查清附近有没有虫兽敌害,以便采防护措施。对于固定蜂场要求的条件比较严格,因此需要周密的调查,将蜂群放在预选的地方饲养2-3年,确认符合条件以后再进行基本建设。2、主要蜜源、粉源植物(湖北十堰市地区)分泌花蜜可供蜜蜂采集的植物叫做蜜源植物,产生花粉可供蜜蜂采集的植物叫做粉源植物。蜜蜂源是发展生产的物质基础。主要蜜蜂源植物有三十多种,辅助蜜源植物有几百种。这里介绍主要蜜蜂源植物:樱桃花:花期3月上旬,能为蜜蜂提供粉源。油菜:适应性强、分布很广、开花时间在20天左右,开花时间3月下旬。紫云英:在3月上旬现花蕾,4月上旬开花,在气温高达25℃时流蜜最多。刺槐:花期短,蜜丰富。花期5月上旬至5月中旬。柑橘:花期5月上旬到5月中旬枣树:枣花蜜中含有的生物碱,对蜜蜂能引起不同程度的中毒,被称之为“枣花病”或“五月病”;加上枣花缺粉,花期气温高,天气干旱,伤蜂较重。采枣花的蜂群群势会有所削弱。芝麻:7—8月开花,花期比较长,有利于蜂群繁殖。苜蓿:花期40—60天。乌桕:花期25—30天,大约在6月初开花到7月初结束。荆条:花期7—8月,时间较长,是夏季重要蜜源。 盐肤木(五倍子):开于9月上旬,花期半个月。蜜、粉都很丰富,是良好的蜜源植物。菊花:秋冬季蜜源,花期在每年的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之间。山花指每年6月上旬至7月初开花的各种花,由于同时间开花的蜜源植物种类多统一为山花。此外主要的粉源植物偶玉米、高粱、桂花、蒲公英、苕子、枇杷、水稻以及各种果树花类植物。(一)蜂群的排列蜂群排列的基本要求是:便于蜂群的管理操作,便于蜜蜂识别本群蜂箱的位置,蜂群数量较少的可采取单箱单列或双箱竖列,蜂群数量较多的蜂场采取分行排列,各行蜂箱相互交错成列,群距1米,行距2-3米,距离较宽为好。中蜂群宜散放,亦可2-3群为一组,分组放置,各群组之间要有足够的距离,交尾群或新分群宜散放在蜂场边缘,使巢门朝向不同的方向,并且适当的利用地形、地物以便于蜜蜂识别自己蜂箱的位置。蜂箱的巢门朝东南或西南方向,可使蜜蜂提早出勤,低温季节有利于蜂群保温。蜂箱用木块、砖块垫高20米,以免地面湿气进入蜂箱,使蜂箱霉烂,并可避免敌害侵入蜂箱内。蜂箱应左右放平,后面垫高2-3cm,防止雨水流蜂箱,也便于蜜蜂清扫箱底。对于蜂群的排列要预先考虑周到,闪为蜜蜂认识蜂箱的位置以后,再要变动蜂箱的位置就比较麻烦了。(二)蜂群的检查在蜜蜂活动季节,蜂群的蜜蜂、蜂子和蜜粉饲料的数量经常变化,应通过检查了解蜂群的情况,采取适当的管理措施,为蜂群的生活、生产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开箱检查,可以掌握蜂群的具体情况,从箱外观察,可以推测蜂群的情况开箱检查是取下蜂箱箱盖,把巢脾提出来查看,检查蜂群以前,准备好应用的起刮刀、蜂扫等用具,带上面网。身上不要有浓烈的酒、蒜、葱、香水等刺激性气味,要从蜂箱侧面或后面走进蜂群,站在蜂群侧面背向日光,还可点燃喷烟器(或者艾草),向巢门喷少最烟,然后取下箱盖,倒放在箱后的地面上。用起刮刀轻轻撬动副盖,稍等片刻,取下副盖和盖布翻过来,搭在巢门前的地板上,这时也可向巢内喷少量烟,使巢框两侧的蜜蜂爬入巢内。如果箱内放满了巢脾,先提出第二个巢脾,临时靠在蜂箱旁边或放在一只空蜂箱内。提脾检查的方法是:双手紧握巢框两端的框耳,将巢脾垂直的提出,注意不要相邻的巢脾和箱壁碰撞,以免挤伤或激怒蜜蜂,使提出的巢脾一面对着视线,与眼睛保持大约30cm 的距离。查看完一面需要看另一面时,将巢框上梁垂直的竖起,以上梁为轴,使巢脾向外转半个圈,然后把双手放平。查看巢脾和翻转巢脾,使巢脾始终与地面保持垂直,可以防止巢脾里的稀蜜汁和花粉洒落。需要查看的巢脾看完后,放回蜂箱。摆好蜂路及脾间距离,还原隔板盖好覆盖和箱盖。检查蜂群时作要轻稳,若有蜜蜂扑面飞舞可稍停片刻或向巢内和飞舞的蜜蜂喷一些烟,以镇服蜜蜂。即使偶尔被蛰也不要慌张,可将巢脾放下,刮起蛰针。切不可挥打蜜蜂,弃脾逃跑。全面检查是将巢脾逐框全部提出,仔细查看一遍,了解蜂群的全面情况,包括巢脾、蜂子、蜂王的情况和有无疾病,在分蜂季节还要查看是否出现王台。全面检查蜂群时,一般问题随时处理并做好记录。特殊问题可在检查完全部蜂群后再做处理,供蜂王产卵的雄蜂房应在5%以下。在蜜蜂活动季节,蜂王每昼夜都在产卵,所以只要看到子脾上有卵虫,不用每次检查蜂群时都要寻找蜂王,好蜂王在质量优良的巢脾内可以把卵产到接近巢脾的上梁,子脾面积达到8成以上。在蜂群发展强壮、巢内出现雄蜂的情况下,检查时因检查是否有王台,分蜂王台通常长在子脾下面和两侧边缘,在割下王台的同时因采取控制分蜂的措施。健康幼虫色白有光泽,染病幼虫灰白至棕黑色有臭味。健康蛹的封贏呈棕黑色,封盖子密集成片,患病蛹的封盖有的塌陷,呈深棕色到黑色,有的有穿洞,有的有臭味,应挑开几个封盖仔细检查,发现幼蜂的翅卷曲要查明病因。全面检查需要较长的时间,且对蜂群内的温湿度和蜜蜂的活动有较大的影响,还容易发生盗蜂,因此次数不宜过多。一般在春季陈列蜂群后,容易发生分蜂的时期,主要采蜜时间开始前和结束后,为蜂群准备越冬时,以及蜂群的转运前后,进行全面检查。时间宜选择风和日暖,气温在14℃以上时进行;夏季宜在早晚检查;主要流蜜期,尽量避免在蜂群出勤高峰期检查,检查结果和所采取的管理措施应简要的记录在蜂群检查记录表上。局部检查是为了了解蜂群某种特例情况,只提出少数几个巢脾查看,局部检查省时省工,少打扰蜂群,主要是检查饲料情况,上蜜情况和加减巢脾。边脾是蜜脾表明饲料充足。边脾或两上边角有封盖蜜,说明贮蜜短期够用,否则为饲料缺乏,需要饲喂。框梁上和巢脾上部出现白色新蜡,表明外界蜜源,提起边脾估计大概重量,决定是否加脾或是加继箱。覆盖上、覆布边、边脾上充满蜜蜂,表明需要加脾扩大蜂巢:边脾尤蜂表明需要抽脾缩小蜂巢。早春为了让蜜蜂保温,使蜜蜂密集,通常保持蜂多于脾,并根据子脾情况加减脾。1、箱外观察经常到蜂场巡视,在箱外观查蜜蜂活动的各种迹象,推断蜂群的各种情况,必要时进行蜂群的重点检查。 越冬期个别蜂群不管天气好坏不断往外飞或在巢门前爬进爬出,提起蜂箱感到很轻,表明缺乏饲料。箱底死蜂成堆,死蜂腹缩小,喙伸出表明死蜂是饿死的。蜂场内有大量死蜂,翅分开、喙伸出、腹勾曲,大多是采蜜蜂中毒的症状。早春蜜蜂飞翔排泄时,巢门附近,蜂箱前壁有棕黑色粪污,表明越冬饲料稀薄且含有甘露蜜。夏秋季场地有缺头断足的死蜂,表明有胡蜂袭击蜜蜂。不断发现有些体格弱小、翅残缺的蜜蜂爬出箱外,可能是遭受了螨害。有蜜粉源的晴暖天气,蜜蜂频繁的出入,回巢蜂一对后足携带着花粉团,表明蜂王建在。个别蜂群的蜜蜂很少出巢采集花粉,有些蜜蜂在巢门前来回振翅爬动,可能是丧失了蜂王。在分蜂季节个別蜂群很少有蜜蜂出去采集,许多蜜蜂在巢门前形成蜂胡子,有些蜜蜂在咬巢门,说明蜜蜂在进行自然分蜂。在蜜源稀少时,巢门前有蜜蜂抱团厮杀,进巢蜂腹小,出巢蜂腹大,这是发生盗蜂的迹象。夏季许多蜜蜂在巢门前扇风,晚间许多蜜蜂住巢门前聚集成堆,表明蜂箱通风不良。全场蜜蜂都在忙碌从事采集,蜜蜂扇风酿蜜之声彻夜不停,表明已经进入主要蜜源植物的大流蜜期。天气晴朗,中午前有数十至几百只蜜蜂在蜂箱前盘旋飞舞,这是幼蜂认巢的集体飞翔,又称试飞。(一)蜂群的合并1、蜂群应注意的事项蜂群的合并就是把两群或多群蜜蜂合并组成一个蜂群,强壮的蜂群是获得蜂产品高产的基础,,而且管理方便。弱群不但没有生产能力还容易发生盗蜂或容易感染病虫害。所以群势过弱或没有生存和生产能力的蜂群,丧失了蜂王或蜂王残伤,又没有储备蜂王可以更换的蜂群,都需要及时合并。每个蜂群都有其特殊的气味称为群味。群味是由各个蜂群的信息素、巢脾、蜂蜜、花粉等各个成分混合而成的。凭借群味蜜蜂可以辨别本群和外群的蜜蜂,如果随意把蜂群合并,就会引起蜜蜂的互相斗杀。原则上应将弱群并入强群,无王群并入有王群。如果两个有王群合并,则在前一天先捉去一只质量差的蜂王,如果被并群的群势较强,可把它分成2-3份,分别合并到其他蜂群。为减少被并群的蜜蜂返同原巢址,最好将他与相邻的蜂群合并。合并蜂群前应仔细检查被并的无王群,确保被并群无蜂王或王台。合并蜂群宜在傍晚进行,这时蜜蜂大部分已经归巢,而且没有盗蜂袭扰,便于操作。丧失蜂王时间过长,巢内老蜂多,子脾少的蜂群,要先补充1-2框未封盖子脾后合并,或者把它分散与几个分群合并。为了保证蜂王的安全可以用防止蜜蜂进入的王笼把蜂王入,在蜂群内临时保护起来,合并成功后再放出。2、蜂群合并的方法 合并蜂群有直接合并和间接合并两种方法,直接合并适用于大流蜜期,这时各个蜜蜂都采集同样蜜源,浓烈的蜜味使各群的群味基本相同,同时蜜源丰富,蜜蜂放松了警惕,容易合并。早春刚搬出越冬室的蜂群也容易合并,把有王群的巢脾连蜜蜂调节到蜂箱的一侧,将被并群的巢脾连同蜜蜂放入另一侧,两部分巢脾间隔一框的距离或者中间插上隔板隔开,合并蜂群时可向箱内喷一些烟或者喷少许白酒,混淆两者的群昧。次日将两群的巢脾靠拢,多余的巢脾抖落蜜蜂后取出,盖好箱盖即可。间接合并是使两群蜜蜂逐渐合并或群味混合后并到一,傍晚取下合并群的箱盖和覆盖,铺上一张扎有许多小孔的纸张,上放一空继箱,把被并群的巢脾连同蜜蜂放入继箱内盖好箱盖,蜜蜂把纸张咬穿,两群就自然合并了。然后整蜂巢,也可在巢箱和继箱间加一个铁纱盖,经过2-3天两群群味混合后撤去铁砂盖将蜂群合并。炎热天气继箱里的被并群要注意通风。(一)蜂王的诱入蜂群的蜂王突然丧失或蜂王残伤、衰老、产卵率下降,需要更换蜂王,在人工分蜂组织新蜂群时,以及引进优良种蜂王时,都要诱入蜂王。蜂王分泌的信息素使蜜蜂能分辨本群蜂王和陌生蜂王,蜜蜂遇到陌生蜂王就会攻击。此诱入蜂王时,为保证蜂王安全,应将蜂王放入蜂王保护器內,扣在需诱入蜂王的蜂群中,扣在巢脾上有蜜房的部位,1-2天后开箱检查,若王笼外只有几只工蜂时即可撤出王笼释放蜂王若仍有许多工蜂紧围着,则须再过1-2天,直到只有几只蜜蜂时,才可释放蜂王。**********更换蜂王的重要性在更换蜂王时先将淘汰的蜂王取出。若给强群更换蜂王,淘汰其蜂王后,可将蜂群分成两部分,先给一部分诱入蜂王,诱入成功释放蜂王后,再将另一部分合并。给无王群诱入蜂王时,要把其巢内的王台全部毁除干净,在诱入蜂王的前两天对蜂群进行奖励饲喂,则蜂群容易接受诱入的蜂王,诱入蜂王后不要急于开箱检查,每天在箱外观查蜜蜂的活动情况,如果巢前没有蜜蜂来回乱爬,巢前没有发现蜂王尸体,蜜蜂采蜜、采粉活动正常,就是诱入成功的表现。诱入的蜂王释放后或者发生盗蜂,或者新蜂王交配返巢误入它巢时,都有可能被蜜蜂包围咬杀。从箱外观察,如蜜蜂秩序混乱,则立刻开箱检查。在巢脾或箱底看到有蜂球,就是蜂王被围,可将蜂球放入水中,迫使蜜蜂散去,捉出蜂王查看。若蜂王没有伤残,则重新诱入蜂王。诱入释放蜂王时有时蜂王飞走,此时如果箱盖是打开着的,要保持原样,不久蜂王就会飞回,如果盖上箱盖改变了原样,蜂王飞回时常误入他群而被杀。(二)蜂群的饲养蜂蜜和花粉是蜜蜂的天然饲料,给蜂群喂蜜或喂糖,可分“补助饲喂,奖励饲喂”两种。 补助饲喂蜂群的主要原因是:早春越冬蜂群的储蜜消耗完了:长期阴雨,蜜蜂不能出巢采集,或者蜜源缺乏,蜜蜂采集的蜜、粉不够它们的消耗;蜂群的越冬饲料不足;给新分群补充饲料。奖励饲喂的日的是:春季为了蜂王产卵,加速蜂群发展壮大;大流蜜期以前,促进蜂王产卵,为主要蜜源培养适龄蜂;秋季,为了培养大量的越冬蜂。奖励饲喂每次的饲喂量少,延续的时间长,通常采用平式的饲喂器饲喂,饲喂所用的饲料可分为浓稠饲料,稀薄饲料,蜜粉混合饲料和肝糖等饲类。(一)蜂群的移动在蜂场短距离移动个别蜂群,可采取逐步移动的方法。在傍晚蜜蜂停止飞翔后进行,向前后移动,每次可将蜂群移动一米左右,向左右移动,每次不超过30厘米。用青草把移动群的巢门松松堵上,蜜蜂出巢时费力钻出,这样他们会重新进行认巢飞行,防止蜜蜂认错蜂巢。全场或大部分蜂群转移时,最好迁到3千米以远外的地方,如果迁移的地方较近,可在原址留下几个弱群,收容返回的蜜蜂,过几天再将它们搬迁。也可以在原场放几个空蜂箱,再放几张空巢脾。一到两天后的傍晚,把收集的蜜蜂搬到新址合并到其他蜂群。初冬蜜蜂停止巢外活动或冬末蜂群刚恢复活动时可以直接进行近距离搬迁。(二)自然分蜂自然分蜂是蜂群繁衍的本能,是适应群体生活的蜜蜂一种特殊的繁殖方式。蜂王产卵,工蜂哺育只能使蜂群内蜜蜂的数量增加,只有通过分蜂,才能实现蜂群的繁殖。蜂群在分蜂的时候,首先培育一些雄蜂,铸造王台,培育新蜂王。在王台封盖后新蜂王快羽化时,一部分蜜蜂簇拥着老蜂王飞离蜂巢,把旧巢留给新蜂王和剩余的蜜蜂,这样使蜂群的数量增加。用于补偿由于饥饿、病害、敌害以及其他原因损失的蜂群,保证他们的种族繁衍生存。自然分蜂通常发生在春夏季,有蜜源、蜂强子多的时期,秋季也有部分分蜂群发生自然分蜂。自然分蜂会使群势减弱,有力量采集和储藏多余的蜂蜜,这样就会影响蜂蜜产量。只有在大流蜜期开始前的二十天以内发生自然分蜂,才不会减少蜂群的采蜜量。但是分蜂群有飞逃的危险,搜捕分蜂群也很麻烦,所以在发现蜂群造王台时就应采取控制措施。主要是选育分蜂性弱的蜂群,加强管理,强带弱平衡群势,人工分蜂,分隔蜂巢等。(三)蜂群的四季管理 1、春季管理春季是蜂群繁殖的最主要季节。这时蜂巢内外温差很大,春季前后蜂王就开始产卵。当外界气温还很低,为了能够迅速的将蜂群繁殖起来,赶采蜜源,应加强巢内保温,添加保温物,并在框梁上饲喂花粉,保证巢内有充足的饲料。随着外界气温的逐渐升高,蜂群的繁殖速度也越来越快。如果在大流蜜期到来之前,蜂群已发展为强群,巢内蜂数过多,蜂又不是健壮的新王,它就维持不了大局,加之管理跟不上,没能及时扩大蜂巢,调整巢脾与蜜蜂的数量,造成许多蜜蜂没活干,出现窝斗,这时巢内就会出现许多自然王台准备分家。在蜂群的管理上应着重提高蜂王的产卵量,及时扩大蜂巢,进行全场调整以强补弱,把弱群的卵体调给强群,增加其工作量,把强群的老蛹脾调给弱群以增加其蜂数。也可直接将强群中带有王台的巢脾,移至蜂箱一侧,用隔板隔开,直接调成两箱。刚出房的幼蜂食量较大,应给以补助饲喂。要经常仔细的检查蜂群,看其巢脾上是否有自然王台,如果出现了自然台应立即处理。若蜂多可以利用自然王台分蜂,或者把自然王台全部毁掉后酌情处理。一旦分蜂开始,蜜蜂大量冲出蜂箱后会在附近的树上结团,等它们安静下来后可根据结团的位置采取相相应搜捕蜂团的办法。低处可用面网,布袋等将团套住,送入预先准备好的蜂箱中,也可把结团的树枝连团一起放入蜂箱,让蜜蜂自己上脾:高处可把有蜜的巢脾放在竹竿上,举到蜂团边上让蜜蜂上脾后再送入蜂箱。收蜂用的蜂箱内应放置一张有蜜巢脾和两到三张空脾。蜂团收回后不要马上查探,等它们安静后正常出巢了,冉开箱检查进行调整。气候、温度、蜜源、蜂箱容积和饲养管理措施等环境条件,对分蜂热的促成和解除都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在这期间因特别注意检查蜂群和加强饲养管理。春季是蜜蜂进行繁育的主要季节,因此巢内饲喂蜂的王浆腺发育特别好,产浆高,质最也好,所以春季也是进行王浆生产的大好时期。2、夏季管理 夏季是养蜂生产的主要季节。花期一个接一个,因此组织好采蜜群是最重要的,采蜜群有几种组织方法,通常采用主副群饲养法,也就是以强带弱,以弱补强。在流蜜期到来之前,把主群中的老蛹脾提到副群,等幼蜂出房后,加强副群的群势,同时把副群中的虫卵脾提到主群,让主群中的蜂来饲喂,以此来增加主群蜜蜂的工作量,消减其分蜂的情绪。在流蜜期开始时,将副群向后搬移一个箱体的位子,让它的采集蜂飞入主群,以增加主群的采集力暈,同时把主稀的卵虫脾提入副群饲喂,充分利用副群中的内勤蜂的饲喂能力加强繁殖。在流蜜期,将主群巢箱内的老蛹脾提到继箱中,在巢箱与继箱之间加上平面式隔于板,把蜂王控制在巢箱内繁殖,把虫卵脾提给副群后加巢础给以补充,让蜂于在新脾上产卵。如果在大流蜜期到来之前,主群的蜂量已达到十六框蜂,可以加第二个继箱,给副群也加上继箱扩大蜂巢,消减分蜂情绪,同时对主副群的巢脾进行调整。如果流蜜期长、蜂王强健,能维持大局,蜂量达十框以上,可以加第三个继箱,这第三个继箱应加在第二个继箱和巢箱之间的隔王板之上。箱内可以加空脾,也叮以加巢础,但是否能加第三个继箱一定要根据蜂群的实际情况决定。在炎热的夏季,蜂巢内每天都应设置喂水器,水中应添加浓度为0.1%的食盐。否则蜜蜂为了解决水和盐的需要,可能到厕所等有污水的地方去采水和无机盐,这样由于蜜蜂得不到干净的水会引起疾病,幼虫也有可能引起疾病,所以蜂常喂水是十分重要的。炎热会妨碍蜜蜂的采蜜活动,高温季节要把蜂群放到树荫下,中午最热的时刻使蜂群处于阴凉的地方,可用稻草、茅草或者树枝盖在蜂箱上,并向南面突出,以减少阳光照射蜂箱的面积。在大流蜜期把巢门完全打开以利于花蜜中水分的蒸发,减轻蜜蜂煽风劳动。如果没有盗蜂和敌害,还可以将继箱向前错开二十毫米。在夏季,蜂王可能因气温太高停止产卵,蜜蜂也会出现怠工现象,为了保证蜂群安全度夏,可以作小转地饲养,到高山或其他温度较低,辅助蜜源植物的地方饲养。蜜蜂生长和发育所需要蛋白质营养主要来自植物花粉,所以在夏秋植物开花,粉源充足时.应该收集一些采集花粉,以备缺粉时作为补助饲料,促进蜂群的繁殖。1、秋季管理 初秋时竹是蜂群准备过冬的时候。蜂群过冬既要有充足的蜂蜜更要有大暈适龄的越冬蜂。在进入初秋时,蜂应该加紧繁殖越冬蜂,工蜂从卵到羽化出房需二十一天,出房时正好是冬季开始,要抓紧这段时间,加强管理,进行奖励饲喂。先把箱内子脾上的蜜全部摇出,腾出空房让蜂王产卵,同时采用主副群饲养法进行管理,更换主群的老王,组成小群,让老王产卵作副群使用,充分利用蜂王大量产卵,还要进行全场大检查,淘汰老、劣王,合并主副群,把副群合到主群的继箱中,合并时,必须用报纸将副群的蜜蜂完全与主群的蜜蜂隔开以免相互厮杀。当最高气温低于14℃时,蜜蜂就逐渐减少巢外活动。在气温低于5℃时即完全停止巢外活动,度过漫长的冬季。1、冬季管理越冬蜂的饲料一定要充足,否则早春可能因饲料不足而被饿死。每群蜂箱内蜂应储藏3-4千克蜂蜜。一般在十一月底做最后的越冬前检查,提出多余的蜜粉脾、空脾等。同时放出被幽闭在王笼中的蜂王,箱内加上保温物,把准备越冬的蜂群搬移到一起,可以两箱一组,也四箱一组,也可以全部集中,靠在背风向阳的地方排成列,以便深冬时作外包装。二月份气温回升,蜂群进入更替越冬时期,保管好提出来的巢脾。凡是冬季蜂王停止产卵的,一般在春季前后都会开始产卵,随着气温的升高,产卵量也日渐增多。过了冬的老蜂逐渐死去,群内的新蜂开始增多,蜂群新的一年又重新开始了。四、蜂产品的生产(一)蜂蜜的生产技术蜜蜂把花蜜酿造成蜂蜜要经历两个过程。采集蜂把花蜜吸进蜜囊时,返回蜂巢后把花蜜储藏在巢房,起初只装满一个巢房的30%。蜂蜜的含水量降到25%左右时,集中装满巢房,含水量达18%左右时,用蜂蜡封上房口,长期储藏。主要蜜源流蜜期是养蜂生产的旺季,14日龄以上的蜂采集力较强,在大流蜜期以前,要培养适龄采集蜂,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根据植物生长和花期规律,可以预测到主要蜜源植物的开花流蜜期。在正常情况下,工蜂从卵羽化出房需要21天,羽化出房后2-3个星期开始出采集,平均寿命约为5个星期。 但在大流蜜期,五日龄以上的工蜂就参加接收花蜜和酿造蜂蜜的活动,并且出巢采集的日龄也会提前。按照工蜂的发育期和平均寿命计算,培育适龄采集蜂,应在大流蜜期的前五十一天到结束前的三十天进行。对于当地的第二个主要蜜源来说,从早春到大流蜜期前的一个月都是培育采集蜂的时期,利用辅助蜜源多造脾,早造脾提前做好准备,还可减少分蜂热,促进蜂王多产卵。如果流蜜期不到十天,要适当限制蜂王产卵,把蜂王和全部未封盖的子脾留在巢箱内,两侧各加一个巢础框和一个蜜粉脾,巢箱上加隔王板,封盖子脾放在上面的继箱里,封盖子脾之问加空脾,每个继箱放八个脾,蜂路放大到十五毫米。如果蜂势强、流蜜量大,可以加两个继箱,把封盖干脾分别放在两个继箱里,不足的补加空脾。如果流蜜期长达一个月以上或两个蜜源相衔接,则不限制蜂王产卵,把蜂王和1-2框的未封盖子脾留在巢箱,两侧加空脾,并留2个蜜脾。继箱也同样这样布置。其余未封盖子脾,可以提到继箱内,但五天以后要检查,割出王台,也可以将朱封盖子脾,补给弱群。在大流蜜期管理的中心任务是保护强群,不能发生分蜂热,集中力量采蜜和产蜂王浆、蜂蜡等产品。取蜜要掌握初期早取、中期稳取、后期少取的原则。在大流蜜期开始后的两到三天取蜜,可以刺激蜜蜂采蜜积极性,取蜜作业,.包括脱除蜜脾上的蜜蜂和将蜜脾的蜂蜜分离出来,在操作之前要把取蜜场所清理干净。取蜜工具和蜂蜜容器要洗净晾干,常用的方法是:斗脾脱蜂,即把储蜜继箱从蜂群搬下,放在翻过来放置的箱盖上,在蜂群的巢箱上另加上一个空继箱,箱内一侧放两到四个空巢脾,然后从搬下来的储蜜继箱中将蜜脾依次提出,用腕力突然上下抖·动把上面附着的蜜蜂抖落到继箱的空处,用蜂扫将少量附蜂扫尽。(一)蜂蜡的生产技术旧巢脾是制取蜂蜡的主要原料。要多淘汰旧脾,就得多造新脾,造成一张新脾,可以生产50到70克蜡,每年应淘汰50%以上的旧脾。如需特意生产蜂蜡,则在大流蜜期加宽蜜脾之间的蜂路,蜜蜂就会把蜜脾加厚,取蜜时把加厚的部分连蜜盖一起割下来,可以增产蜂蜡。注意日常积累,平时检查和调整蜂群时随时收集坠脾和蜡屑、雄蜂房盖、不用的台,这样一群蜂一年可以多收50克到.200克蜂蜡。平时收的坠脾蜜蜡盖,含杂质少、质量好,要与旧巢脾分别处理,及时加工。融化蜂蜡最好使用铝锅或者不锈钢锅,融化蜂蝴一定要加20%以上的水,直接加热蜂蜡会从锅中溢出,容易,引起火灾,要特別注意。旧巢脾含有蜜蜂幼虫的茧农、蜂胶2等杂质。通常采用热炸法把它们分离出去。(二)蜂王浆的生产技术与生产蜂蜜不同的是,生产蜂王浆要在继箱里经常保有两框幼虫脾,为的是把哺育蜂吸引到继箱中,饲喂蜂王幼虫,引诱幼虫的产浆框要放在继箱里的幼虫脾之间或幼虫脾和蜜粉脾之间。产浆框的大小、形状大致与巢框相同,框梁和边梁宽13mm,厚20mm,中间横着装上五条可装卸的王台条,每根王台条有20多个台基,也可以用蜂蜡制造王台蜡碗。储浆瓶可根据产量采用250克到1000 克的塑料瓶,采浆前把采浆瓶、采浆用的刮浆笔、镊子等工具,用沸水消毒。通常采用加继箱的有王生产群生产蜂王浆,用隔王板把蜂王限制在巢箱产卵,从巢箱提两框幼虫脾加在继箱的中部,两侧放蜜脾。春季开始生产时可以组织数个无王群,首先把移上虫的产浆框加到无王群里,24小时后再移到有王群的继箱中,以提高幼虫的接受率。日龄一致的幼虫巢脾,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将空脾插入蜂王产卵区,到第五天就有成片的适龄幼虫可供移虫,双王群作为供虫群效果更好,移好虫的产浆框及时加入生产群,强群可以一次加两框,加在幼虫脾和蜜粉脾之间,插入产浆框三到四小时后检查幼虫被接受情况,查王台内幼虫存活率。未接受的及时补移幼虫,次日早晨再次检查补虫,接受率达90%以上的不补。蜂王浆的采收在移虫后七十二小时后进行,取浆时,提出产浆框动作要慢,轻轻抖落部分蜜蜂,防止剧烈震动溅出蜂王浆,再用蜂扫把蜜蜂扫尽,立刻把加高的王台上部割去,将幼虫夹出,割时不使刀刃接触幼虫,用不锈钢镊子把幼虫轻轻夹出,集中放于另一容器。采收蜂王浆的方法有多种,通常是用刮浆笔将蜂王浆挖出,装入塑料瓶密封冷冻储藏。取完浆后立即移虫,以免王浆里的余浆干固,未接受的王台用小JJ清理干净,涂上一薄层蜂王浆再移虫。在采收蜂王浆的过程中应注意保持清洁卫生。切割王台加高部分时,防止,6虫割破,以免幼虫浆混入蜂王浆,导致蜂王浆变质。夹取幼虫时不要把幼虫弄破,并要防止蜡屑落入蜂王浆里。要用专用王浆瓶盛装蜂王浆,放于冰箱中临时保存。较长时间储存蜂王浆,应放于零下18摄氏度的冷库中。在采收蜂王浆时,将蜂王幼虫收集起来另外装瓶冷冻保存,也可加入3倍习酒浸泡保存,可直接服用,(一)蜂花粉的生产技术采集蜂花粉是使用粉器。脱粉的口径为4.7到5.1毫米,大小关系到脱粉数量和对蜜蜂的损伤程度。双排脱粉器可提高脱粉效率摹粉源充足时,在蜂巢巢内已经采集储备花粉以后,即可在巢门前安装脱粉器。每群蜂每天可以收集50克l00克花粉团。脱粉器只能截留蜜蜂采集到的50%到70%花粉,蜜蜂仍能将部分花粉带入巢内,使用这种脱粉器应在傍晚将花粉集中起来,进行干燥处理,妥善储藏,蜜蜂刚采回的花粉团含水量在20%左右放置在常温下,易受霉菌感染、发霉变质。一般认为花粉含水量在5%以下,可以防止发霉摹商品花粉的含水量需在4%。新鲜花粉常含有虫卵、霉菌、母菌和较多的水分,储藏不当,容易虫害和发霉,营养磚遭到破坏。五、病虫害的防治(一)中蜂囊状幼虫病中蜂囊状幼虫病俗称“中蜂烂子病”是中蜂最大的病害,< 单受病群难以繁殖,还会感染他群,甚至是整个蜂场毁灭,中蜂养殖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中蜂囊状幼虫病的发病高峰期每年有两次,早春!以春分为中心,小满结束;晚秋以:分为中心,越冬时k止。发病早期症状不明显,但工蜂分泌浆能力降低,会导致6日龄的大幼虫发病。患病幼虫封盖呈头囊状,头部上翘,体内充满白色液体,无异味,死后变成深褐色,逐渐变干,多病子在封盖后又出现房盖穿孔,被工蜂咬开将死尸消除后,上呈现花子:防治中蜂囊状幼虫病的措施有以下几种:1、将病群移至3公里以外的地方隔离治疗,将消毒后的蜂箱置于病群位置,箱内放数张空脾,将病群抖落在箱内,使蜂多于脾。杀死病群蜂王,诱入一只新蜂王。将病群的巢脾、蜜脾、虫脾全部毁掉。蜂箱及其他蜂具全部更换成消毒t的。扣住引入的蜂王。如果第一次毁脾后仍然有“花脾”和腐烂的幼虫,需要进行第二次毁巢,消毒,直到全部治愈.才能放出蜂王。2、2、治疗囊状幼虫病的较好的药物是:中蜂囊立克。使用方法是:每袋加入500ml,浸泡4小时或者煎熬20分钟,再配以糖浆(数量以蜜蜂接受饲喂为准)。于傍晚饲喂,3天一次,3次一疗程。也可将药渣滤去配以糖浆均匀洒.‘「蜂脾。用量:预防用药30脾/袋:轻度患病10脾/袋:中度患病5脾/袋;严重患病时割去所有患病子脾,再用5脾/袋量进行治疗。(二)巢虫的防治巢虫又叫“绵虫”,是蜡螟的幼虫,蜡螟幼虫在巢脾上穿隧道,蛀食蜡质,吐丝作茧,不但严重损坏巢脾,还造成巢虫寄生在中蜂巢中,夏末秋初危害严重。.驱杀巢虫的方法:1、通过饲养管理技术控制巢虫生长(1)做好蜂箱的遮阳工作。在巢虫活动的频繁时期,要把蜂群放在阴凉的地方.,严防太阳暴晒,造成蜜蜂离脾,是虫趁虚而入危害蜂群。(2)培育新王。在夏秋季节缺蜜时期,蜂王容易停止产卵,.I蜂的护脾能力会明显减弱,这样巢虫很容易侵入巢脾,此,在夏秋季节要及时更换老劣蜂王。 (3)利用新脾繁殖。中蜂喜爱在新脾上繁殖,爱咬旧脾,旧脾是巢虫寄生繁殖的场所之一。及时营造新脾,更换旧脾,控制巢虫繁殖的主要技术措施。在蜂群管理上,除了旧脾放在蜂巢的两侧用于贮藏粉蜜外,还要抓住各个构始花期和流蜜期多造新脾,力争做到一年的旧脾不过夏,早春的旧脾不度秋。(4)防治巢虫侵害和勤扫箱底。大小蜡螟大多数是在黄昏以后的夜间从巢门潜入蜂箱,要防止蜡螟进入蜂箱。在蜡螟活动频繁的季节,可在巢门前设置用木条框和纱窗并镶的纱窗门,黄昏前,待蜜蜂归巢后关闭纱窗门,次日清晨打开。勤扫箱底,不让箱底留有蜡屑等适应巢虫生长的物质。2、药物防治。巢虫净:又叫虫克,一袋加水稀释至1500ml,斜喷于蜂脾后晾干,保存l周后再喷一次,一般可以保持半年不受虫害,若在流蜜期可取巢脾抖落蜜蜂后在喷药,晾干后放回蜂箱。用量:300脾/袋。养蜂用具及中蜂产品购销信息养蜂用具中蜂产品农民朋友养蜂是一项技术性比较强的养殖业,养蜂人员在准备养蜂以前对于当地的蜜源植物和气候条件适合饲养蜜蜂的品种等要有大概的了解,平时还要留心查看,注意积累饲养的经验,相信只要能够科学饲养,精心管理就一定会获得成功。一、附赠页:合作社简介十堰市蜂伯安蜂业专业合作社位于大川镇大川村六组,是经十堰市工商局审批注册,成立于2012年,是以蜜蜂养殖及蜂产品销售为一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合作社设立有理事会、监事会,成立的有技术部、市场部、采购部、财务室、蜂种育种基地等机构。合作社以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统一开展养蜂技术培训及指导;统一购买养蜂生产、生活资料;统一引进蜜蜂新品种、新技术;统一组织养蜂技术辅导及培训;统一标准化养蜂生产和品牌化经营;统一销售。现已生产的“神农蜂语”牌的蜂蜜、蜂王浆、蜂胶、蜂花粉系列品种与寿康永乐、新合作等建立了“农超对接”,合作社产品深受消费者欢迎。合作社通过近几年运行,生产规模逐步扩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提高,曾多次获得各级表彰,2011年获得湖北名牌产品、2013年被中国蜂产品协会评为“全国优秀合作社示范社”、2013年获得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金奖”。合作社在今后的生产经营运行中将进一步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着力打造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注册名优农产品品牌商标;建立“农校、农企、农超、农厂”对接的模式,扩大销售渠道;做好合作社的生产加工的改扩工作,建社标准化生产车间。欢迎广大蜂农、养蜂爱好者,加入合作社。同时发展养蜂,壮大养蜂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