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9.50 KB
- 2022-06-16 12:32:08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光电效应的发现与三位诺贝尔物理学奖1赫兹发现了光电效应现象德国物理学家赫兹在检验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实验中,偶然发现了光电效应,1887年在《物理学年鉴》发表论文——论紫外线对放电的影响。
2勒纳德的实验和对光电效应的解释著名匈牙利物理学家勒纳德为研究光电效应设计了一种独特的测量方法,取得了重大的成果。①实验方法首次提出了用反向电压推算电子逸出金属表面的速率,即由外加反向电压求光电子初动能的思想。
②实验结果:弱红光照射→无电子逸出;强红光照射→无电子逸出;弱绿光照射→少量电子逸出,速度为a;强绿光照射→大量电子逸出,速度为a;弱紫光照射→少量电子逸出,速度大于a;强紫光照射→大量电子逸出,速度大于a。
③规律总结:1)饱和光电流与入射光强成正比;2)光电子mv2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与光强无关;3)光电效应存在一个截止的ν0,当ν<ν0时,无论光强如何,均不产生光电效应。4)光电效应是瞬时效应,只要ν>ν0,一经光线照射,立刻产生光电子。
④理论解释:1902年提出了触发假说:在电子发射的过程中,光起的作用只是触发一种运动,这种运动本来就以全速存在于物体的内部,光只是起开闸作用,只要光的频率与电子本身振动的频率相同,就触发出电子。
勒纳德于1905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3、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及光电效应方程(1905年提出)实验结果表明:光的速度即能量,与光的强度无关,只与光的频率有关,二者成因果关系。大胆提出“光量子假说”,比较亮的光线表明有更多的光子,频率高的光意味着光子能量大。①光量子假说:——首次提出了“光子”的概念,光能是以光量子的形式一份一份向外传递,对于频率为ν的光子的能量=hν。
②光电效应方程爱因斯坦认为:当频率为ν的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光子的能量一次全部被电子吸收,电子获得的能量一部分用来克服金属表面的束缚,剩余能量为电子逸出的动能。按照能量守恒原理,爱因斯坦预言:mv2=hν-Ahν为电子从入射光中吸收的一个光子的能量,A为逸出功,mv2为电子的初动能。产生光电效应需要mv2≥0,hν-A≥0,hν≥A,即截止频率ν0=A/h。方程可圆满解释光电效应规律
4、密立根的光电效应实验1906年,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精心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用真空管排除干扰,精确验证了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并首次通过实验测定了普朗克常数:h=6.50×10-34,与理论值6.56×10-34符合很好。1916年发表实验结果,全面的证实了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光量子理论才开始得到承认。
爱因斯坦于1921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密立根于1923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5课件.ppt
- 湖州市第二十二届诺贝尔七年级科学竞赛试题卷.pdf
- 理论力学 动力学 达朗贝尔原理.pdf
- 一只烂西瓜与诺贝尔奖.doc
- 布鲁纳、奥苏贝尔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课件.ppt
- 郝桐生--第15章 达朗贝尔原理(例题).pdf
- 计算机基础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第三节课件.ppt
- 贝尔金无线路由器系列培训资料课件.ppt
- 2019年理论力学PPT课件第7章 达郎贝尔原理.ppt
-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ppt
-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宁蒗希望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复习课件.ppt
- 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贝尔希望中学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1PlayingSports课件.ppt
- 历年诺贝尔物理和化学奖培训讲学.doc
- 福禄贝尔与蒙台梭利学前教育思想的比较.doc
- 化学人物介绍――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奖得主哈伯课件.ppt
- 山米与白鹤贝特西贝尔斯课件.ppt
- 故事诺贝尔观察蚂蚁课件.ppt
- 理论力学第14讲达朗贝尔原理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