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50 KB
- 2022-06-16 12:31:47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乡镇(街道)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密……….…………封…………………线…………………内……..………………不…………………….准…………………答….…………题…绝密★启用前呼伦贝尔市实验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题号知识基础积累运用口语交际阅读习作总分得分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9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3、请在试卷指定位置作答,在试卷密封线外作答无效,不予评分。一、基础知识(共5小题,每题4分,本题共计20分)1、下面的词语书写有对有错,对的在括号里打“√”,有错的在错字上打“×”,并把正确的字写在括号里。1.凝然()摸仿()遮挽()沽萎()勿忙()2.支体()名义()优稚()堂惶()甜密()3.予备()稀奇()元霄()面俱()枚瑰()4.白瓷碗()诳天桥()小园圈()黑糊糊()辩是非()2、我能用“传”字组成不同的词语进行填空。()疾病()知识()信息()文明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思援弓缴而射之。援──2.孰为汝多知乎?汝──3.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严峻──4.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见微知著──4、与《最大的麦穗》这篇课文的启示不相符的一项是()。A、机不可失,时不再来B、抓住当前,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C、志存高远,抢抓机遇D、机会多的是,不用急于定夺5、指出下面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为了防止类似事故不再发生,我们一定要加强管理,采取严密的防患措B、突然,狂风和暴雨一齐倾泻下来。C、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D“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正式启动,拉开了全国一项大型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序幕。二、积累与运用(共4小题,每题5分,本题共计20分)1、你知道下面的惯用语是什么吗?(1)把足智多谋的人喻为………………………( )。(2)把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喻为………………( )。(3)把公堂台阶下受审的囚犯喻为……………( )。(4)把吝啬钱财、一毛不拔的人喻为…………(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水与人类密切相关:水奔流不息,是_______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_______……水穿山岩,_________,从无惧色,它好像有_______……水还具有_______、_______的品行;我们赞美长江,她是_______,我们依恋长江,她有_______;在人们的眼中,烟台的海分明是一幅画,是一道广阔的_______,是一座壮丽的_______。(2)_______(国籍)作家莫泊桑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__”,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脍炙人口的名篇。(3)在__________里,在__________里,在_________里,看不出有什么_____________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___________的时候,无日_____________。作者喜欢夹竹桃,不仅因为夹竹桃___________,还因为它能引起许多的幻想。月光下的夹竹桃,在季羡林眼里是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真是浮想联翩、妙趣横生啊!3、我会将成语补充完整,使它们成为一条“龙”。1、博闻强()忆犹()仇旧()之入骨2、异想天()门见()穷水()善尽美3、水深火()火朝()经地()不容辞4、栩栩如()离死()具一()格不入4、把下面这些动物和象征词连起来。春燕 搏击风浪 骆驼 任劳任怨 黄牛 报春使者 海鸥 任重道远 三、口语交际(共1小题,每,题6分,本题共计6分)1、展开想像写一写。这是一枚特种邮票,从邮票图案中,我读出了很多:第4页共4页
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共3小题,每,题8分,本题共计24分)1、古文欣赏。伤仲永<北宋>王安石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译文>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见过书写工具,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作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有人指定事物叫他写诗,他能立刻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作客,有人用钱财和礼物求仲永写诗。他的父亲认为那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叫他写诗,已经不能与从前听说的相称了。再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又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舅舅说:“他才能完全消失,和普通人一样了。”孟母三迁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子也。”遂行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衒(xuàn)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设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译文>孟子年少时,家住在坟墓的附近。孟子经常喜欢在坟墓之间嬉游玩耍。孟母见此情景,就觉得这个地方不适合居住,于是就带着孟子搬迁到市场附近居住下来。可是,孟子又玩闹着学商人买卖的事情。孟母又觉得此处也不适合孟子居住,于是又搬迁到书院旁边住下来。此时,孟子便模仿儒生学作礼仪之事。孟母认为,这正是孟子所适宜居住的地方,于是就定居下来了。1.“孟母三迁”这则故事广为流传,它可用一成语来说理,这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2.你从“孟母三迁”这则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请作简要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仲永的父亲和孟子的母亲的教育方法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请对此谈谈你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小段,回答问题。大雪整整下了一夜,早晨,天放晴了,太阳出来了。推开门一看,嗬!好大的雪啊!山川、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朵儿;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摇晃,银朵儿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映着清晨的阳光,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大街上的积雪有一尺多深,脚踩上去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一群群孩子在雪地里堆雪人,掷雪球,那欢乐的叫喊声,都快把树枝上的积雪震落下来。1、照样子写出四个你课外积累的词语。毛茸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嗬!好大的雪啊!”这句话表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这段话里,你能领悟到什么表达方法?(至少两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选择正确的答案序号,写在括号里。 (1)“落光了叶子……沉甸甸的雪球。”这个句子所表达的感情是()。 A喜好B喜爱C惊异D惊奇 (2)“推开门一看…彩虹!”这部分的写作顺序是()。 A从上到下B从整体到部分C动静结合D由远及近5、用“__________”画出描写“雪大”的语句,用“~~~”画出描写“景美”的语句。3、阅读理解。蝴蝶的家我常想:雷雨天的时候,麻雀这些鸟都要躲避起来,蝴蝶怎么办呢?天是那样的低沉,云是那样的黑,雷、电、雨、风吼叫着,雨点密集地喧嚷着,风将银色的雨幕斜挂起来,世界几乎都被冲洗遍了。就连树林里也黑压压、水淋淋的,到处是湿的,这不是难为蝴蝶吗?我一想起来就为蝴蝶着急:这样的天气她们都躲在哪里呢?她们的身体是那样轻盈载不动一个水点她们身上的彩粉是那样的素洁一点水都不能玷污她们是那样的柔弱比一片树叶还无力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想到这里,我简直没法再想下去了,心里是那样的着急。第4页共4页
但是,一位小朋友非常确信地说:“她们和我们一样肯定有家,当天上下雨的时候,她们会急忙飞到家里去哩!不过他们的家在哪里呢?人们家的屋檐下从没见蝴蝶来避过雨;麦田里呢,也不能避雨;松林里呢,到处是水珠滚落;园里的花是她们的家吗?花儿自己就已经被雨点打得发抖了,怎能藏身呢?就连老树干的底面,也是顺下水来,湿漉漉的。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呢?我真为蝴蝶着急了。1.第一自然段“这不是难为蝴蝶吗”这里的“难为”具体指______________。2.给划线的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3.这段话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选两项。()。A.巧设悬念,引人入胜B.运用排比、反复C.细致的想象D.运用对比4.你体会到作者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和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习作(本题共计30分)1、题目:我被感动了提示与要求:先想清楚你被感动的是什么,是一个人?是一件事?还是其他?写的时候注意重点突出,要有细节描写;字数不少于500字;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第4页共4页
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共5小题,每题4分,本题共计20分)1、答案如下:1.凝然(√)摸仿(模)遮面(√)沽萎(枯)勿忙(匆)2.支体(肢)名义(√)优稚(雅)堂惶(皇)甜密(蜜)3.予备(预)稀奇(√)元霄(√)面俱(具)枚瑰(瑰)4.白瓷碗(√)诳天桥(逛)小园圈(圈)黑糊糊(乎)辩是非(辨)2、3传染传授传递传承3、援──拉汝──你严峻──严厉,严格或苛刻严峻的形势见微知著──通过一点苗头,就能看出事情发展的趋势4、D5、D二、积累与运用(共4小题,每题5分,本题共计20分)1、(1)智多星 (2)东道主 (3)阶下囚 (4)铁公鸡2、答案如下:(1)哺育德行凿石壁志向情义善施教化;无穷的源泉母亲的情怀;背景舞台(2)法国“短篇小说之王”《羊脂球》《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3)和煦的春风盛夏的暴雨深秋的清冷特别茂盛特别衰败不迎风吐艳韧性可贵地图荇藻墨竹3、1、记新恨2、开山尽3、热天义4、生别格4、春燕——报春使者 骆驼——任重道远黄牛——任劳任怨 海鸥——搏击风浪三、口语交际(共1小题,每,题6分,本题共计6分)1、略。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共3小题,每,题8分,本题共计24分)1、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2.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说明社会环境与一个人、特别是青少年的成长有直接的关系。孟子后来成为大学问家,与社会环境对他的熏陶感染有很大关系。3.能够针对两人不同的教育方法发表自己的看法,言之成理,语句通顺者即可给分。2、略3、1.指蝴蝶在下雨天无处可躲2.她们的身体是那样轻盈,载不动一个水点;她们身上的彩粉是那样的素洁,一点水都不能玷污;她们是那样的柔弱,比一片树叶还无力,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3.B.运用排比、反复C.细致的想象4.对蝴蝶的关心和喜爱,对自然界小生命的担忧和关注。五、习作(本题共计30分)1、略第4页共4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呼伦贝尔市实验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题 含答案.doc
- 呼伦贝尔市实验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题 附解析.doc
- 呼伦贝尔市实验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试题 附答案.doc
- 呼伦贝尔市实验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卷 含答案.doc
- 呼伦贝尔市实验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试卷 附解析.doc
- 呼伦贝尔市实验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开学检测试题 附答案.doc
- 呼伦贝尔市实验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过关检测试题 附解析.doc
- 呼伦贝尔市实验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过关检测试卷 附解析.doc
- 呼伦贝尔市实验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自我检测试题 含答案.doc
- 呼伦贝尔市实验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卷 附解析.doc
- 呼伦贝尔市实验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卷 含答案.doc
- 呼伦贝尔市实验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开学考试试题 附解析.doc
- 呼伦贝尔市实验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卷 含答案.doc
- 呼伦贝尔市实验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开学考试试卷 附答案.doc
- 呼伦贝尔市实验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开学考试试卷 含答案.doc
- 呼伦贝尔市实验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开学检测试题 附解析.doc
- 呼伦贝尔市实验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开学检测试题 含答案.doc
- 呼伦贝尔市实验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全真模拟考试试题 附解析.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