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软件电子教材(钢筋) 109页

  • 9.74 MB
  • 2022-06-16 12:16:31 发布

鲁班软件电子教材(钢筋)

  • 10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第一章软件的运行环境、安装、卸载的方法1.1系统配置要求(运行环境)硬件与软件最低配置推荐配置处理器Pentium135MHZPentiumⅢ1.0GHZ或以上内存32M512MB或以上硬盘80M磁盘空间300MB磁盘空间或以上光驱4倍速CD-ROM52倍速CD-ROM或以上显示器800*600分辨率1280*1024分辨率或以上鼠标标准两键鼠标标准三键+滚轮鼠标键盘PC标准键盘PC标准键盘+鲁班快手操作系统Windows98简体中文Windows2000/XP简体中文CAD图形软件AutoCAD2006简体中文AutoCAD2006简体中文版1.2软件安装方法;鲁班钢筋2011的正式版商品是以形式发行,安装之前请阅读自述说明文件。运行鲁班钢筋安装程序首先出现安装框提示(如下图)点击“下一步”,出现许可证协议对话框(如下图) 选择“我接受许可证协议中的条款”,并点击“下一步”出现安装类型选择对话框(如下图)按照需要选择安装类型为“单机版”或“网络版”(服务器)或“网络版”(客户机)或“学习版”,对话框右边有详细的安装类型选择的说明,选择好后,点击“下一步”,出现安装路径对话框(如下图) 设置好安装路径后,点击“下一步”,出现选择程序图标的文件夹的对话框(如下图)选择好后,点击“下一步”,出现安装桌面提示框(如下图) 点击“下一步”按钮,出现安装提示对话框,(如下图)点击“安装”开始安装程序,(如下图) 安装完成后,出现安装完成对话框,选择重启计算机,点击“完成”后即完成鲁班钢筋的安装。1.3软件的卸载如果你不想在WindowS中保留:“鲁班钢筋”软件,你可以按以下步骤操作:(1)双击【我的电脑】,在我得电脑对话框中双击“控制面板“:或者点击电脑桌面左下角的【开始】按钮,单击“设置”,选择“控制面板”:(2)在控制面板中双击“添加/删除程序”。(3)在安装/卸载对话框中选择“鲁班钢筋”,此时对话框中的【添加/删除】按钮会显示亮,单击此按钮。(4)确定要完全删除“鲁班钢筋”及其所有组件吗?选择【是】。(5)在从您的计算机上删除程序的界面中选择【确定】。(6)“鲁班钢筋”完全删除后,确定是否重新启动计算机。一般情况下选择“是”。(7)重新启动计算机后,“鲁班钢筋”软件就从您的计算机完全卸载掉了。思考与练习1、试试软件的安装和卸载,做好软件使用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第二章鲁班钢筋工作原理及界面介绍2.1钢筋的规格的表示与输入下图列出目前钢筋支持输入的钢筋的级别类型及输入方法。级别/类型属性输入方式属性输入方式单根输入方式一级钢Φ1AA或1二级钢BB或2三级钢CC或3四级钢D4五级钢E6冷轧带肋LL或6冷轧扭NN或7冷拔11~15冷拉21~25预应力31~35 2.2鲁班钢筋整体操作流程2.3主界面介绍通过丰界面介绍,您可以对鲁班钢筋的主界面有个初步的认识。鲁班钢筋主界面分为图形法和构件法两种,目前以图形法作为主界面,下面分别介绍两种主界面的构成。2.3.1图形法图形法主界面的构成,主要有:①菜单栏、②工具栏、③构件布置栏、④属性定义栏、⑤绘图区、⑥动态坐标、⑦构件显示控制栏、⑧钢筋详细显示栏、⑨状态提示栏、⑩构件查找栏等构成(如下图) 2.3.2构件法主界面的构成,主要有:①菜单栏、②工具栏、③目录栏、④钢筋列表栏、⑤单根钢筋图库、⑥参数栏等构成 思考与联系1、Φ8@100/200在软件中如何输入?软件中梁上部6B224/2表示什么含义?2、写出图形法、构件法的操作流程第三章文件管理与结构3.1软件的启动双击桌面启动软件,呈现如下图界面 (1)可在下面的工具栏选择已有工程,点击打开工程:或点选打开“其他文件”,弹出选择工程路径及工程文件名,选择后再点打开。(2)选择新建工程,确定,则进入工程向导,提示工程具体设置。(3)直接点击取消或关闭此对话框,则工程按系统默认的工程设置开始(不推荐)。3.2新建工程启动软件后,进入到如下界面,选择“新建工程”,再依次根据软件提示进行工程设置(3.3具体介绍)3.3工程设置介绍在新建工程时,需要在工程向导(工程设置)中根据图纸说明,定义工程的基本情况。在这里定义的属性项目以及计算规则,将作为工程的总体设置,对以下方面产生影响:(1)新建构件属性的默认设置。(2)构件属性的批量修改。(3)图元属性的批量修改。(4)工程量的计算规则。(5)构件法构件的默认设置。(6)报表下面,对工程设置中的各项做出说明。 3.3.1工程概况如下图所示,编制日期可通过日历形式选择填写。注:此处填写工程的基本信息,编制信息,这些信息将与报表联动。3.3.2计算规则如下图3-3-2所示,此处进行工程计算规则缺省值设置。注:1.该设置中,单个弯钩增加值和箍筋弯钩增加值,以及弯曲系数这3项为——确定工程设置,立即生效;2.其他项因涉及整体计算,故需要在图形法中计算一遍才可生效。3.3.3楼层设置1.如下图所示,可进行楼层设置操作。 3.3.4计算设置总体设置如下图所示,可进行如下操作1.此处可分层,分构件定义构件的保护层,抗震等级,砼等级,以及对应钢筋的锚固值,并可做修改。2.“楼层性质”项目可自定义楼层的附加名称,如上图。外部显示格式为“楼层名称(楼层性质)”。列如上图则为“1层(首层)”。3.次梁,板,基础等非抗震构件一直默认为“非抗震”。4.变红项的含义:a.抗震等级,与上一步计算规则设置的不同;b,砼等级,构件与所在楼层的设置的不同;C,锚固值与规范值不同。5.锚固值表格中定义的项目可楼层间复制。楼层设置修改的参数需进行图形法整体计算后才能生效。3.3.5计算设置总体设置如下图所示,可进行如下操作: 1.图形法中所有构件的计算设置的默认设置;2.计算设置中默认设置的各构件的常用设置,可根据工程具体说明修改;3.该设置可导出为模板,在其他工程中导入;4.计算设置项目对所有使用默认值的构件立即生效,修改过后计算后计算方可引用3.3.6搭接设置如下图所示可分构件大类,小类按钢筋的级别与直径范围,对接头类型做整体设置。注:修改接头类型,需整体计算,计算结果方可引用 3.3.7标高设置如下图所示科进行楼层标高和工程标高的设置3.3.8箍筋设置如下图所示,总体设置多肢箍筋的内部组合形式注:箍筋设置需图形法整体计算一遍,结果方可引用 3.4打开,保存,退出工程3.4.1打开工程【操作步骤】第一步:点击“工程”-----“打开”,打开“打开工程”界面,如下图第二步:选项需要打开的工程。如“鲁班培训工程.stz”点击“打开”按钮即可打开选择工程3.4.2保存使用“保存”可以保存所建立的工程,建议在“新建工程”结束后立刻执行“保存工程”操作。【操作步骤】:第一步:点击“工程”----“保存”,如果是第一次保存则会弹出“保存”界面。如下图 第二步:输入文件名,点击保存即可保存工程。说明:1.软件默认工程保存的目录为“X:lubansoft鲁班钢筋2011ys19用户工程”,其中“X”为安装软件时的盘符。2.如果已经保存过一次,则再次点击保存时会直接进行保存,不会再弹出窗口。3.4.3退出如果想退出系统,选择菜单中【工程--退出】,或保存工程后直接关闭,点击右上角的关闭,即可退出第四章图形法算量之属性定义4.1构件属性定义界面点击【菜单:属性------进入属性定义】命令,或工具栏,进入构建属性定义界面,如图所示。 1.选择楼层:选择构件所在的楼层;2.属性层间的复制:属性层间的复制,详见4.2;3.选择构件小类:对应所在大类的小类;4.选择构件大类:切换大类;5.构件列表:所有构件在此列出;6.构建查找:输入构件名称即时查找;7.普通属性设置(可私有):包括标高,抗震,砼等级,保护层接头形式,定尺长度,取整规则,其他(普通属性设置均可进行多次修改设置)。这些属性与工程与总体设置的图元属性相关,可以设置为私有;8.配筋,截面的设置(公):配筋&截面无总体设置,在此给出初始默认值,并且属于一个构件属性的图元的配筋,截面信息必定相同;9.锚固搭接,计算设置,箍筋设置(可私有):这三项为弹出对话框的属性项,也有对应的总体属性设置的图元属性,可以设为私有。“构件属性定义”中私有属性的概念:以上第7.8项为可以设置为私有属性的项,私有属性的定义为:这些项目在工程总体设置中有对应的默认设置,在“构件属性定义”中也可以将这些默认设置修改,修改项变红表示,表示这一项不再随总体设置的修改而批量修改;其他未变红的项目仍然对应总体设置,随总体设置的修改而批量修改。恢复私有属性为共有属性的方式:选择项----选择“按工程设置”;填写项----选中对应的项,回退删除,确定即可。4.2构件属性层间复制点击【构件属性复制】进入构件属性复制界面,可以分层,分构件对定义好的属性层间复制。可以从任一楼层作为源楼层,向任意其他目标楼层复制属性,软件提供三种复制方案:覆盖:相同名称的构件被覆盖,不同的保留,没有的增加。【列:源楼层选择为1层,墙有Q1,Q2,Q目标楼层选择为2层,墙有Q1,Q4,覆盖后,则2层中的墙体变为Q1,Q2,Q3,Q3,Q1被覆盖,Q4被保留,原来没有的Q2,Q3为新增构件。】引用:只增加不同名称的构件,遇到同名称时,不覆盖原有构件属性。【列:源楼层选择为1层,墙有Q1,Q2,Q3,Q5,目标楼层选择为2层,墙有Q1(与1层Q1不同),增加后,则2层中的墙体变为Q1,Q2,Q3,Q5。Q1保持不变,原来没有的Q2,Q3,Q5为新增构件。】新增:直接在目标楼层增加构件属性,在复制过去的同名构件后加一n。【列:源楼层选择为1层,墙有Q1,Q2,Q3,Q5,目标楼层选择为2层,墙有Q1(与1层Q1不同),增加后,则2层中的墙体变为Q1,Q1-1,Q2,Q3,Q5】 选择好要复制的源楼层,目标层,要复制的构件后,点击复制,软件提示为弹出窗口显示楼层间构件复制已完成,完成后关闭界面即可。4.3构件大类与小类构件属性定义域绘图建模都是基于构建大类与小类的划分之上。大类构件小类构件墙剪力墙/洞/连梁/暗梁/过梁/砖墙柱框架柱/暗柱/构造柱/自适应暗柱梁框架梁/次梁/圈梁/吊筋板现浇板/板洞板筋底筋/负筋/双层双向钢筋/支座负筋/跨板负筋/撑脚/跨中板带/温度筋/柱上班带基础独立基础/基础主梁/基础连梁/筏板基础/集水井/筏板洞/条形基础/基础跨中板带/柱下板带筏板筏板底筋/筏板中层筋/筏板面筋/筏板支座筋/筏板撑脚第五章图形法常用命令详解5.1轴网5.1.1直线轴网1.创建直线轴网:鼠标左键点击“直线轴网”的图标直线轴网,弹出下图对话框 左键点击“高级”选项,设置轴网的界面2,如下图。预览区显示直线轴网,随输入数据的改变,“所见即所得”上开间,下开间图纸上方标注轴线的开间尺寸,图纸下方标注轴线的开间尺寸左进深,右进深图纸上方标注轴线的开间进深,图纸下方标注轴线的开间进深自动排轴号根据起轴号的名称,自动排列其他轴号的名称。轴名可以对当前轴号进行命名。主轴,辅轴主轴,对每一楼层都起作用;辅轴,只对当前楼层起作用,在前层布置辅轴,其他楼层不会出现这个辅轴。高级轴网布置进一步操作的相关命令轴网旋转角度输入正直,轴网以下开间与左进深第一条轴线交点逆时针旋转;输入负值,轴网以下开间与左进深第一条轴线交点顺时针旋转。确定取消直线轴网设置命令,退出界面。取消各个参数输入完成后可以点击确定退出直线轴网设置界面。注:将“自动排编号”前的钩去掉,软件将不会自动排列轴号名称,可以任意定义名称。【高级<<】【轴号标注】:四个选项,如果不需要某一部分的标注,点击鼠标左键,将前面的钩去掉即可。【轴号排序】:可以使轴号正向或反向排序。【调用同乡轴号参数】:如果上F开间(左右进深)的尺寸相同,输入下开间(左进深)的尺寸后,切换到上开间(右进深),左键点击“调用轴线同乡轴线参数”,上开间(右进深)的尺寸将拷贝下开间(左进深)的尺寸。【初始化】:相当于删除本次设置的轴网,执行该命令后,轴网绘制图形窗口中的类容全部清空。【调用已有轴网】:左键点击如下图所示,可以调用以前的轴网并进行编排。 【浮动轴号】:如果将图形放大,看不到轴网的轴号时,软件会自动出现浮动的轴号,便于识别操作。2.修改直线轴网A.增加一条轴线参照5.1.2辅助轴线的操作命令。B.删除一条周线左键点击选中的轴网,右键点击要删除的轴线(开间或进深,软件会自动识别)标注自动变化。C.添加进深(开间)轴线用鼠标点击所在进深(开间)方向增加一条轴线,(开间或进深,软件会识别)软件自动增减分轴号标注。D.删除一段轴线删除鼠标点击的开间(进深)内的轴线(开间或进深,软件会自动识别)。E.在直线轴网中,修改轴网的数据双击以建好的轴网,进入轴网编辑图,可对以建好的轴网数据进行修改。5.1.2辅助轴线执行该命令,在实时控制栏中,出现,可以增加不同形式的辅助轴线,可绘制直线,三点弧,两点弧,圆心半径夹角弧,平行线。1.画法参见三点弧,两点弧,圆心半径夹角弧的画法介绍,绘制完毕后输入轴线编号即可。2.增加平行的轴线:最简单的是用“平行线”。首先点击命令,鼠标由十字变为方块,在选择一条“轴线”(不是轴符),然后鼠标移开,向偏移的方向点击鼠标左键,出现对话框,输入轴号点击确定即可。 5.2墙鼠标左键点击左边的“构件布置栏”中的“墙”图标,按钮展开后具体命令包括“连续布墙”,“智能布墙”,“墙洞”,“暗梁”,“连梁”,“洞口布连梁”,“过梁”。5.2.1连续布墙鼠标左键点击“构件布置栏”中的“连续布墙”图标,光标由箭头变为“+”字形,同时弹出“绘图工具条”,默认为“直线”状态,还可以选择“三点弧”,“两点弧”,“圆心半径弧”,直线点加绘制等方式。布置墙时,实时控制栏弹出输入左半边宽。左半边宽定义为:按绘制方向,鼠标指定点与墙左边的距离。弧形墙的绘制方法:参考轴网中的弧形绘制方法,可以用“三点弧”,“2点夹角弧”,“圆心弧”,3种方法。绘制完后的弧线墙,不能重新再修改其弧线图形信息。点加绘制方式:绘制墙提供“点加绘制”,根据方向与长度确定墙的位置,主要用于绘制短肢力墙。操作方式:选择“加点绘制”绘制墙体,选择墙体的第一点,确定,软件自动弹出“输入长度值”。分别输入“指定方向长度”和“反方向K度”的数值。确定后,软件按照用户给定的数值,确定墙体的长度。相对坐标绘制:在绘制墙体时可以按住shift,跳出对话框,确定所点位置的相对坐标。垂直绘制:F8或绘图区下方可切换垂直绘制模式,用于限定墙的方向。连续布墙:同类型的墙体,只有第一个布置的墙体显示配筋情况,其余墙体只会出现墙体名称。属性定义:可以先布置构建,也可以先定义属性。更换已经定义好的其他类型的墙体,可通过“构建名称更换”命令实现。单击某一段墙体,墙体两端出现摔制点内,可以拉伸,缩短,旋转该构件,同时,为确保绘制墙体不易被误操作修改,也可以控制不允许拉伸与拖动。选中某段墙体,可以执行常用工具栏中的“栓除”,“带基点复制”,“带基点移动”,“旋转”,“镜像”等命令。 选中某段(按shift键,可以多选)墙体,点击鼠标右键,可以执行右键菜单中的命令。5.2.2轴网成墙鼠标左键点击“构件布置栏栏”中的“轴网成墙”,图标。光标由“+”字变为“方块”,再到绘制去内框选相应的轴网,被选中的轴网即可变为指定的墙体。框选的范围不同,生成墙体的范围也不同,几条轴线就会生成几段墙体。如果选中的轴网已经布置上了墙体,或画线布置的墙体与已有墙体重合,软件会给予提示:有墙体与已有构件重叠,没有墙体的部位依然会布置上相应的墙体。5.2.3连梁鼠标左键点击“构件布置栏”中的“连梁”图标,再到绘制区内相应的位置点击左键布置连梁,鼠标左键选择第一点,左键确定第二点位置,右键确定。结束命令。其他操作方法与剪力墙操作方法相同。5.2.4墙变斜设置鼠标左键点击“工具栏”中的相应图标,光标会变为一个小方块,选择要变斜的墙的那边点击右键。弹出对话框,提示输入“第一点标高”,可以输入顶和底的标高,输入标高后点击确定再次弹出对话框,输入“第二点标高”,可以输入顶和底的标高,输入标高后点击确定,斜墙设置完成。5.3梁鼠标左键点击左边的“构件布置栏”中的“梁”图标,按钮展开后具体命令包括“连续布梁”,“智能布梁”,“支座识别”,“支座编辑”,“吊筋布置”,“格式刷”,“应用同名称梁”,“圈梁”。5.3.1连续布梁鼠标左键点击“构件布置栏”中的“梁”图标,选择“连续布梁”,再到绘制区内点击相应位置,即可不知框架梁。 梁的基本操作与墙体的操作方法相同,参见“连续布梁”的介绍。5.3.2智能布梁方法与只能布墙相同5.3.3支座识别执行该命令,在“实时控制栏”出现“单个识别”“批量识别”,选择相应的命令操作。5.3.3.1单个识别刚布置好的梁为暗红色,表示未识别,即处于无支座,无原位标注的状态。鼠标左键点击“构件布置栏”中的“支座识别”图标,光标由“+”变为“方块”,在到绘制区依次点击需要识别的梁,已经识别的梁变为蓝色或灰色。注:未识别的梁不参与计算。识别梁需要一根一根的进行识别,梁可识别框架柱,暗柱,梁及直形墙为支座5.3.3.2批量识别软件也可以批量识别支座,一次性将暗红色未识别的梁全部识别鼠标左键点击“构件布置栏”中的“支座识别”的图标,再在实时控制栏里选择批量识别,此时鼠标变为一个方块,按住鼠标左键选要是别的梁,点击确定。5.3.4吊筋布置点击“吊筋布置”,在到绘制区内选梁与梁的相交处。说明:1、次梁和次梁相交,吊筋生成到贯通的截面高度较大的次梁上当选中本条计算规则时,吊筋会生成到贯通的框架梁上,并自动读取次梁的宽度进行计算。2、次梁和次梁相交,吊筋生成到贯通的截面高度较大的次梁上当选中本条计算规则时,吊筋会生成到贯通且截面高度较大的次梁上,并自动读取截面高度较小次梁的宽度进行计算。 1、框架梁和框架梁相交,吊筋生成到贯通的截面高度较大的框架梁上当选中本条计算规则时,吊筋会生成到贯通且截面高度较大的框架梁上,并自动读取截面高度较小框架梁的宽度进行计算。2、十字相交在区域生成吊筋的时候,可以选择都不生成吊筋或者同时生成吊筋。3、吊筋规则设置完成后,点击确定,吊筋自动生成,如F图5-3-4(2),在梁相交的地方可以查看吊筋。 5.3.5梁平法表格1、识别后的梁构件此时还没有具体的配筋信息,我们需要对识别后的梁进行钢筋信息的输入。选中“工具栏”中的命令,鼠标会变成“”形状,点击需要输入平法标注的梁,此时这些会高亮显示,并在图形界面下方会出现这根梁的集中标注和每一跨的原位标注信息,如图5-3-5(1)所示。2、第一行绿色的钢筋信息是这根梁的集中标注,在表格中是不可以更改的,如果需要更改则应该在构件属性里面修改。3、每一跨的原位标注都可以在表格中更改并且和图形联动,可以分别在每一跨的表格里填入“截面”,“左上部筋”,“右上部筋”,“下部筋”,“箍筋”,“腰筋”,“拉勾筋”,“加腋筋”,“跨标高”,“跨偏移”。注:灰色的部分是不能更改的。4、在平法表格中可以对一列的数据进行批量的修改,例如:整根梁每跨的左上部筋都一样,那么我们可以使用“修改列数据”命令,在表格中左上部筋点击右键,弹出如图5-3-5(2)的菜单选择修改列数据,或者选择令。弹出如图5-3-5(3)话框,填入配筋信息!此时整根梁上的左上部筋就全部修改了。5、在平法表格中也可以对一列数据进行复制,例如:要将第一跨的梁钢筋信息复制到第三跨,首先点击第二跨,此时这一行会高亮显示,然后点击命令,再选择第三跨,如图5-3-5(4)所示。 点击命令,此时第二跨梁的配筋信息就会复制到第三跨了,如图5-3-5(5)所示。5.3.6平法标注1、使用工具栏命令,在平法标注状态下可以新梁的命名(和属性定义联动),原位标注,的镜像和复制,原位标注格式刷,跨属性设置等修改。平法标注修改集中标注,选择鼠标变成“口”状态选择要平法标注的梁,鼠标点击集中标注对中标注进行修改,如图5-3-6(1)所示。A.梁名称修改点击梁名称后面的三角,下拉选择属性定义中已有的梁的名称,选择其他梁名称相当于构件名称更换。也可以直接修改名称,如属性定义已有名称则更换新的名称,如属性定义没有的名称则为新增加构件名称。B.还可以对梁集中标注的“截面”,“箍筋”,“上部贯通筋”,“腰筋”,“拉勾筋”修改。数据更改同名称所以梁连动更改。2、平法标注修改原位标注:可以对梁上部的“支座钢筋”、“架立筋”,梁下部的“下部筋”、“箍筋”、“腰筋”、“拉勾筋”、“吊筋”、“加腋筋”、“跨偏移”、“跨标高”修改。 1、跨属性设置:左键双击某梁段,该梁变为红色,同时弹出“跨高级”对话框,可以用于修改每跨梁的上部钢筋伸出长度及箍筋加密区,如图5-3-6(2)所示。2、右键退出法标注状态。5.3.7应用同名称梁1、如有未识别支座的梁和已识别支座的梁,支座相同时。我们可以使用“构件布置栏”中的“应用同名称梁”命令。2、点击“应用同名称梁”命令,光标由“”变成“”字形,点击要应用支座的梁,这根梁会高亮显示,并弹出“应用同名称梁”对话框:有三种选项,图5-3-7(1)。A.“同名称未识别梁”,选择确定。图形中凡是和源梁图形相同,且未识别的梁就会全部按照源梁的支座进行编辑,如图5-3-7(2)所示。 A.“同名称以识别梁”,选择确定。图形中凡是和源梁图形相同,且已识别的梁就会全部按照源梁的支座进行编辑。B.“所有同名梁”,选择确定。图形中凡是和源梁图形相同,无论以识别或未识别的梁都会重新按照源梁支座进行编辑。5.3.8梁打断1、当梁需要断开时,可以使用“软件最右边竖向栏”中的“”命令。2、选择梁打断命令后,鼠标会变成“”点击需要打断的梁,此时会提示从端支座到断开处的距离,选择相应的距离点击左键。梁就在此进行断开,如图5-3-8(1)所示。3、再次查看这根梁已经断成两根梁了。如图5-3-8(2)所示。 5.3.9梁合并1、当我们需要将两根梁合并成一根梁时,使用“软件最右边竖向栏”的“”命令。2、选择梁合并后,鼠标会变成一个小方框,分别选择要合并的两根梁,然后右键确定,此时两根梁就合并成一根梁了。5.3.10斜梁设置斜梁设置方式同斜墙一致,可参考斜墙设置方式。5.4柱鼠标点击左边的“构件布置栏”中的“柱”图标,按钮展开后具体命令包括“点选布柱”,“智能布柱”,“自适应暗柱”,“偏心设置”,“柱端头调整”,“边角柱识别”“边角柱设置”。5.4.1框架柱1、鼠标左键点击“构件布置栏”中的“柱”按钮,选择“点选布柱”图标,“属性定义栏”中选择“框架柱”及相应柱的种类,光标由“”变成“”字形,再到绘图区内点击相应的位置,即可布置柱。2、可以利用带基点移动、旋转、相对坐标绘制等命令绘制、编辑单个柱的位置。3、点击某个柱,界面上方的旋转按钮,鼠标左键确定基点,旋转至指点位置,右键或回车确定。4、其他操作与剪力墙的操作相同。5.4.2暗柱1、根据剪力墙的不同形式,定义好不同的暗柱,如L-A,L-C,T-C等,具体参见暗柱属性定义里的内容。2、鼠标左键点击“构件布置栏”中的“柱”按钮,选择“点选布柱”图标,“属性定义栏”中选择“暗柱”,根据剪力墙的具体形式选择暗柱,光标由“”变成“”字形,再到绘图区内点击相应剪力墙的位置,即可布置暗柱,如图5-4-2(1)所示。3、根据剪力墙的不同形式,定义好不同的暗柱,如L-A,L-C,T-C等,具体参见暗柱属性定义里的内容。 1、墙柱布置好以后,可以使用【柱墙对齐】命令,将柱与墙对齐或墙与柱对齐。2、其他操作与剪力墙的操作方法相同。3、在布置暗柱的时候还可以暗键盘上的“x”或者是“y”键来改变柱端的方向。5.4.3框选布柱鼠标左键点击“构件布置栏”中的“智能布柱”按钮,光标由“”变成“”字形,再到绘图区内框选轴线交点,被选中的轴线交点即可布置上指定的柱。注:柱默认自动按轴网角度布置,如图5-4-3(1)所示。5.4.4自适应暗柱1、自适应暗柱作为一个单独的小类存在。2、点击“自适应暗柱”,框选布置暗柱的剪力墙,软件自动弹出“输入暗柱长度”对话框,对应图上红线延伸的墙肢,如图5-4-4(1)所示。3、依次输入暗柱的长度,暗柱形状沿墙走,可以为任意形状。4、若剪力墙为“F”字形的,暗柱将自动识别为“F”字形暗柱,若剪力墙为“十”字形的,暗柱将自动识别为“十”字形,如图5-4-4(2)所示。 1、可在自适应暗柱属性中添加钢筋。主筋:点击截面中的“主筋”,输入该暗柱的主筋根数及规格,格式为:根数级别直径;单跟法箍筋设置:点击截面中的“其他配筋”,软件弹出对话框,如图5-4-4(3)所示。注:自适应暗柱其他设置同一般暗柱设置。5.4.5柱的偏心设置第1步:点击“偏心设置”命令,弹出如下浮动对话框,默认的内容为空,如图5-4-5(1)所示。第2步:选择要偏移的柱,可多选,此命令状态下只能选择矩形框架柱。第3步:点击右键一下(确定),选中的矩形构件一起根据输入的值偏位,此时浮动框仍然存在——可以重复第2步操作。第4步:第2次点击右键取消该命令。5.4.6柱的转角设置第1步:点击柱的“转角设置”命令,弹出如下浮动对话框,如图5-4-6(1)所示。 第2步:输入所需要的角度,随后点击需要转动的柱子,可以框选所要的柱子。选中后鼠标右键确定。第3步:当浮动框存在时,可以一直重复第2步操作。第4步:第2次点击右键取消。5.4.7柱端头调整1、柱端头调整是针对暗柱而言。2、点击柱子端头命令,点击所要端头调整的柱子即可。5.4.8边角柱识别边角柱识别的前提是该建筑物外围构件能形成闭合形式。例如:只有柱存在而无其他构件的情况下是无法识别到边柱角柱。第1步:点击边角柱识别命令,软件会自动进行识别,并弹出对话框,如图5-4-8(1)所示。第2步:点击确定完成。第3步:识别后显示为蓝色的柱为角柱,粉红色的柱为边柱,红色的柱为中柱,如图5-4-8(2)所示。 5.4.9边角柱设置当自动识别后的边柱、角柱不能满足实际工程中的边柱、角柱。可以自由设定边柱、角柱。第1步:点击边角柱设置命令,此时鼠标会变成一小方块。第2步:选择要进行设置的柱子(也可以框选),选择后弹出如下对话框。第3步:选择所要进行调整的柱子类别,按确定即可。但选择的是边柱的话,对话框会显示提示状况,进行B边H边的选择确定边柱的边。点击确定完成该命令,软件会自动进行调整并弹出如下对话框。第4步:点击确定完成该命令。5.5板鼠标左键点击左边的“构件布置栏”中的“板”命令,按钮展开后具体命令包括“快速成板”、“自由布板”、“智能布板”、“板洞”、“坡屋面”。5.5.1快速成板1、根据轴网、剪力墙、框架梁布置完成后,可以执行该命令,并自动生成板。2、鼠标左键点击“构件布置栏”中的“板”按钮,选择“自动成板”图标,弹出如图5-5-1(1)对话框,选择其中的一项,则自动生成板。 5.5.2自由画板鼠标左键点击“构件布置栏”中的“轴网成板”命令,实时控制栏弹出命令,选择自由画板的形状,如图5-5-2(1)所示。布置方法:1、矩形板:鼠标左键选择矩形板的第一点后鼠标下拉或上拉确定第一点到第二点矩形的对角线,完成矩形板的绘制。2、圆形板:鼠标左键选择圆形的圆心点,鼠标拉动确定圆形半径,完成圆形板的绘制。3、异性板:可以绘制直形板,也可以绘制弧形板,板绘制到最后一点,点击鼠标右键闭合该板。注:确定自由绘制板的尺寸,可以运动动态坐标和构件之间的位置关系来确定尺寸,如图5-5-2(1),图5-5-2(2),图5-5-2(3)所示。5.5.3多板合并1、应用以上几种方法生成楼板后,可以将其中某几块边线连接的板合并成一个板。2、鼠标左键点击“软件最右边竖向栏”中的“”按钮,光标由“十”字变为“口”形状,左键选择要合并的板,右键确认完成板的合并,如图5-5-3(1),图5-5-3(2)所示。 1、多板合并原则:相邻或重合多板形成独立最大封闭区域,如图5-5-3(3),图5-5-3(4)所示。5.5.4斜板设置1、点“工具栏”中命令,左下角提示“选择变斜的板”,点选板,点鼠标右键,弹出如图5-5-4(1)对话框,选择变斜方式。三点确定:选择一个基点,弹出标高设置框,如图5-5-4(2)所示。输入第一点的标高,再分别选择第二或第三基点,输入标高,斜板设置完成。注:输入的标高是“楼层相对标高”。2、基线角度确定:选择一条基线,绘制边线,弹出下图5-5-4(3)。 输入所选基线的标高和坡度角,点“确定”即可,斜板设置完成。5.5.5坡屋面1、形成坡屋面轮廓线:点击左边中文工具栏线图标,左下提示“选择构件”,框选包围形成屋面轮廓线的墙体,右键确定,弹出5-5-5(1)。输入屋面轮廓线相对墙外边线的外扩量,单击确定,形成坡屋面轮廓线命令结束。注意:包围形成屋面轮廓线的墙体必须闭合。2、绘制屋面轮廓线:点击左边中文工具栏图标,左下行提示“指定第一个点/按Shif+左键输入相对坐标”依次绘制边界线,绘制完毕回车闭合,绘制坡屋面轮廓线结束。3、增加夹点:点击左边中文工具栏图标,此命令主要用于调整坡屋面轮廓线,选择夹点处拖动进行调整定位。4、形成单坡屋面板:点击左边中文工具栏图标,左下行提示“选择轮廓线”,左键选取一段需要设置的坡屋面轮廓线,弹出下图5-5-5(2)。 输入此基线的标高和坡度角,确定即可,单坡屋面设置完成。1、形成双坡屋面:点击左边中文工具栏中盘图标,左下提示“选择轮廓线”,左键选取第一段需要设置的坡屋面轮廓线,弹出如上图“斜板基线角度设定”框,输入边线的标高和坡度角,再选择第一段需要设置的坡屋面轮廓线,输入边线的标高和坡度角,确定即可。2、形成多坡屋面板:点击左边中文工具栏中图标,左下行提示“选择轮廓线”,左键选择需要设置成多坡屋面板的坡屋面轮廓线,弹出“坡屋面板边线设置”对话框,如图5-5-5(3)所示。设置好每个边的坡度和坡度角,点击“确定”按钮,软件自动生成多坡屋面板。5.5.6切割板1、先点击。图形最右边竖向栏,中图标,然后选择要切割的板,再点击鼠标右键。2、切割线的“起始点”和“终止点”必须与“板的边”相交。5.6板筋板筋布置必须是在板生成以后鼠标左键点击左边的“构件布置栏”中的“板筋”按钮,按钮展开后具体命令包括“布受力筋”,“布支座筋”,“放射筋”,“圆形筋”,“楼层板带”,“撑脚”,“绘制板筋区域”,“智能布置”,“布筋区域选择”。5.6.1布受力筋可布置底筋、负筋和跨板负筋及双层双向钢筋,利用工具栏横向、纵向布置可以布置不同方向的板筋。点击“布受力筋”按钮,实时控制栏会出现选择相应的按钮,再在板上点击鼠标左键就可以布置上去了。5.6.1.1单板布筋与多板布筋1、单板布筋操作步骤:直接点击布受力筋(横向布筋或XY向布筋)在对应板上,即时布置。可以继续选择其他板继续布置。 1、多板布筋操作步骤:在单板布筋基础上,布置之前按住shift多选板,选好之后松开shift,直接左键在所选图内布置钢筋。右键退出多板布筋状态。5.6.2撑脚主要用于基础底板、超厚楼板的受力钢筋支撑。5.6.3智能布板筋选择需布置钢筋的类型,点击“智能布板筋”,软件弹出图5-6-3(1)的对话框。1、板筋类型:按照之前选择的板筋类型,软件自动默认。2、板筋布置方式:钢筋布置方法,根据需要选择X、Y、XY方向的布置方式。3、手动选择板筋类型:勾选“手动选择板筋类型”可以在“智能布置板筋”内重新选择板筋类型,不是按照之前设置的板筋类型,软件默认。5.6.4合并板筋点击“”,对相同钢筋的区域合并。注:板筋与板是联动的。两个相邻区域的相同钢筋进行合并,如图5-6-4(1)所示。点击“”左键分别点击上图的两根钢筋,右键确定,图5-6-4(2)。图5-6-4(2)在使用合并钢筋的时候,也可以用框选操作。从右上向左下框选时,必须要框选中要合并的全部板筋及板;从左下向右上框选时,只要框选中要合并板筋的一部分即可。(框选原理如同CAD框选。5.6.5板筋原位标注点击布置好的钢筋名称,软件弹出图,在名称属性内输入要改的名称,确定即可。在名称属性内可以输入格式为“名称+级别直径@间距”。确定后该钢筋的属性也随之改变,如图5-6-5(1)所示。图5-6-5(1)图5-6-5(2) 可以把名称书写为中文,但在屏幕上不显示,在属性内有此名字的编号。5.6.6绘制板筋区域点击中文布置栏中图命令,按板筋的实际区域进行绘制,绘制第三条边线后,点鼠标右键,弹出如图5-6-6(1)对话框。 图5-6-6(1)在“配筋设置”中,选择需要布置的钢筋名称,点击图可直接对钢筋属性修改设置,选择后确定即可,钢筋则按布置的区域和选择的名称进行布置。5.7基础仅在基础层可以布置基础。鼠标左键点击左边的“构件布置栏”中的“基础”图标,按钮展开后具体命令包括“独立基础”、“智能布独基”、“基础连梁”、“条形基础”、“智能布条基”。5.7.1独立基础布置独立基础的方法和布柱的方法相同,详见柱的布置。5.7.2基础连梁布置基础连梁的方法与布置梁的方法相同,相见梁的布置。布置好的独立基础、基础连梁如图5-7-2(1)图5-7-2(1)注:基础连梁是以基础承台为支座的。 5.7.3条形基础条形基础在属性里标高时输入的是构件“低标高”条形基础的布置:在“中文布置栏”中选择“条形基础”命令,在活动布置栏图可以输入左边高度,即时输入条形基础的左半边宽度。也可以选择左靠边图和右靠边布置。左半边的宽定义如下:按绘制方向鼠标指定点(经常是轴线上的点)与墙左边线的距离。如图5-7-3(1)图5-7-3(2)图5-7-3(3)所示。图5-7-3(1)图5-7-3(2)图5-7-3(3)5.7.4智能布条基点击“智能布条基”,实时控制栏出现“图”注:当选择“图”可框选的构件包括剪力墙、砖墙、基础主次梁、圈梁。提示:有梁条基的布置。如果需要布置有梁条基,方法如下: 需要先布置方法与条形基础布置方法相同。1、在布置好的条形基础的上面布置基础梁,完成有梁基础的布置,如图5-7-4(1)所示。5-7-4(1)注:条基可判断与其平行重叠的梁(基础梁、基础连梁、圈梁)设置分布筋布置。条基可判断梁(基础梁、基础连梁、圈梁)或独立基础设置分布筋锚固。条基可自动判断L形、十字形、T形,按横、纵向设置分布筋贯通。条基受力筋长度可根据设置长度按相应06G101-6国家标准图集规范方式计算。5.8筏板5.8.1筏板布置好基础梁后,点图命令,“工具栏”弹出下图5-8-1(1),选择相应的方法进行筏板的布置。图5-8-1(1)选择图确定后,光标变成“口”字型框选要布置基础梁形成的筏板区域,如图5-8-1(2).图5-8-1(2)A.整体偏移:点击确定弹出“偏移”对话框,输入筏板沿基础梁外伸的长度,如图5-8-1(3)所示。图5-8-1(3) 确认完成筏板的绘制,如图5-8-1(4)所示。图5-8-1(4)A.多边偏移:选择“多边偏移”点击确定,鼠标变成“口”型,点击要偏移的筏板边,被选中的边会高亮显示。偏移边选择完成后,鼠标右键确认,重复A的步骤。2.图:可以绘制直行板,也可以绘制弧形板,绘制到最后一点,点击鼠标右键闭合该板。5.8.2集水井集水井的布置必须是筏板生成以后。在“构件属性定义”中定义好集水井形状、尺寸以及配筋后,在布置栏中选择“点击布井”命令,在筏板中点击鼠标左键,在筏板上布置集水井。布置完后如下图5-8-2(1)所示。图5-8-2(1)注:集水井中的板筋和筏板的钢筋互相锚固软件会自动考虑。 5.8.3筏板中的其他命令布受力筋、布支座筋、撑角、绘制板筋区域的命令与“板筋”中的命令相同。5.9私有属性5.9.1私有属性的定义1、关键词:构件属性:LBCAD目前的属性框,点击工具栏里图或按Ctrl+Y进入。它与将要做的“总体设置”有一定的联动关系。私有属性:已画在图面上的构件有自己的属性,它默认取编号属性,可以通过下面描述的“私有属性修改”命令查看和修改。引用关系:上级修改,这里也跟着修改,这里一直引用上级设置。持有关系:上级修改,这里不修改,设置完全是属于这里本身的。2、我们要研究的对象(属性项):抗震等级砼等级保护层接头类型定尺长度取整规则锚固搭接(按钮)计算设置(按钮)【表1】——即我们要研究的对象都是在“总体设置”中有默认设置的属性项。◇配筋信息与截面信息:在总体设置中没有设置,在创建编号时有一个工程常用的默认值,它们只能在编号处修改,不属此列。◇偏位信息(墙梁左半边宽,柱的偏位和转角)从现在有的版本中取消,在绘制时有浮动框输入,并配合“偏移”命令编辑。它不是属性,因此也不属此列。图5-9-1 4、构件属性:A.【表1】中的个属性项:新创建编号时,默认都是按总体设置,且与总体设置保持有引用关系。B.在编号属性中修改其中的若干项:被修改的项即与总体设置不同了,他的字体变成红色,且红色数据表示自己持有的属性,不在与总体设置的修改联动。C.三个按钮项如下定义:锚固搭接只要去掉“按设置”的钩,整个锚固搭接设置,计算设置中修改中任何一项数据该项就变红,变红的项,箍筋设置中去掉“按总体设置”的钩,整个箍筋设置——该项即变为与“总体设置”持有关系。5、私有属性:建立构件时的构件属性默认为编号属性,他的属性可以通过“似有属性修改”命令查看和修改,与其总体设置的引用与持有关系同编号属性。5.9.2似有属性修改操作流程操作步骤:第1步点击工具栏中图或菜单栏属性—私有属性修改,进入私有属性修改界面,图5-9-2(1)所示。图5-9-2(1)第2步:点击界面中的“构件选项”按钮,进行“相同类型构件”的选择,选择过程中该对画框暂时隐藏。选择方法:选择第一个构件(只能点选),再选择(可点选或框选),则只会选择到与第一次选择相同类型的构件类型。支持再选择为反选(如下图5-9-2(2)仅选择了框架柱)。图5-9-2(2)第3步:选择完成之后,右键确定,对话框重新出现,已经拾取到的所有构件信息进入该对话框。 图5-9-2(3)在此对话框中,右上角写明选中构件的数量,默认“构件属性随编号一起调整”勾选,表示其图形属性随编号故其项目都不允许修改。当去除“构件属性随编号一起调整”勾选后,对话框的所有项目被激活,可以任意修改,如图5-9-2(4)所示。图5-9-2(4)修改后的项目变红表示其设置与总体设置不同。5.10楼层选择与复制5.10.1楼层选择执行图楼层选择命令,就可以切换到需要选择的楼层了,在切换楼层的过程中,软件将不提示是否保存本楼层工程。5.10.2楼层复制执行图命令,软件弹出图5-10-2对话框。 图5-10-21、复制当前楼构件到:可以选择除原楼层外的其他目标楼层。2、覆盖目标楼层:勾选覆盖目标楼层,软件将把目标楼层内原有的图形全部清除。3、添加到目标楼层:勾选添加到目标楼层,软件只是增加复制的构件,目标楼层内原有构件保持不变。5.11构件编辑5.11.1构件名称更换点击名称更换图,选择需要更换的构件(名称和构件实体均可),右键确定,软件弹出“属性替换”对话框,如图5-11-1所示。图5-11-1选择要更换的构件名称,点击“确定”:也可以点击“构件属性设置”对该构件参数重新设置。点击“名称跟换”后,选择构件可以连续选择多个构件。当选择好某个构件后要删除,只需要在该构件上再点击一次就可以了。若取消所有选中的构件,按Esc键即可。 5.11.2构件名称复制点击“名称复制”图,弹出“格式刷”对话框,如图5-11-2所示。图5-11-2选择所要复制的属性内容。公共属性和似有属性可分别选择复制。选择所要原构件名称,在依次选择被复制的构件名称。(在选择被复制构件的时候,可以选择也可以框选)。5.11.3删除构件鼠标左键选择要删除的构件,点击“删除构件”图。此操作类似Delete键的操作。5.11.4轴网锁定1、点击。轴网锁定图,图标,图形界面弹出如下的对话框,如图5-11-5(1)所示。图5-11-5(1)2、然后点击“构件选择”选择竖向构件(例如墙,柱),也可以框选(先选择一个构件,然后框选)1、可以点击“设置”按钮,可以设置“自动读取规则”,如图5-11-5(2)所示。 图5-11-5(2)4、双击“自动读取规则栏”可以调整读取顺序,如图5-11-1(3)所示。图5-11-5(3)4、最后点击“竖向构件底标高设置”中的确定按钮完成读取。用此命令后竖向构件变为蓝色。5.11.6对构件的顶标高随板调整1、点击“工具栏”的图图标,鼠标由“十”字变为“口”方框。2、框选板以及要随之调整的构件,然后点击鼠标右键完成调整。注:要把随板调整的构件和板一起选中。5.12显示控制5.12.1构件显示控制点击图按钮,软件自动弹出构件显示控制,分按图形和按名称两种显示方式。1、按图形:当勾选某一个构件时,在绘图区就显示该构件,如图5-12-1所示;此时软件只显示轴网、墙、梁、板。 图5-12-1构件显示控制2、若不仅显示构件,还要显示构建的名称时,将“图形”切换至“名称”,勾选相应构件的名称,构件中的构件名称属性,会跟着构件属性设置的改变而自动改变。3、当切换“构件布置栏”的构件时,右边绘图区的图形显示也随之改变。左边构件布置栏——基础,图形中只显示轴网、基础构件;左边构建布置栏——柱,图形中只显示轴网、墙体、柱。主要控制图形显示的,还是构件显示控制按钮。5.13构件计算点击“搜索”图,软件弹出“构件搜索”对话框,如图5-13-1所示。图5-13-1在“构件名称”内输入要搜索的构件关键字;选择是否“全字匹配”或“区分大小写”;选择搜索范围,“整个图形”或“搜索范围选择”,软件默认“整个图形”,点击“搜索范围选择”,框选所要搜索的范围。5.13.2单构件查看钢筋量在构件进行计算好后,点击图,可对单构件进行查看,如图5-13-2(1)所示。 图5-13-2(1)双击左键,对表中的“注释、级别、直径、简图、根数、弯钩、弯曲”。在表格的上方有构件名称的信息、该构件的单个重量。图:新增单根钢筋,可在表格内手工增加钢筋。图:复制,选择某跟钢筋,点击复制,可以对该钢筋进行复制。图:删除,选择某跟钢筋,点击删除,可以对该钢筋进行删除。图:向上移动,选择某跟钢筋,点击向上移动,可对该钢筋进行向上移动。图:向下移动,选择某跟钢筋,点击向下移动,可对该钢筋进行向下移动。图:设置,点击设置如图5-13-2(2)图5-13-2(3)所示。图5-13-2(2)图5-13-2(3)显示:可对其进行顺序的排列以及是否显示。颜色:可谓对字体和背景进行颜色的更改。点击“恢复默认颜色”,软件自动更改为默认颜色。 5.13.3计算点击计算图时,弹出分层构件选择的对话框,如图5-13-3所示。图5-13-31、此处可分层分构件进行计算。2、楼层选择方式:可以选着当前层,批量全选或清空,或自由选择。3、构件选择方式:可批量选择或清空,或自由选择。4、通过筛选,可以针对所选择楼层的构件进行选择计算。计算过后的当前图形自动被保存。5.13.4计算反查1、当计算后,出现如图5-13-4(1)的对话框。图5-13-4(1)2、点击“查看计算日志”出现如图5-13-4(2)。 图5-13-4(2)3点击计算日志的有问题构件,再点击“图中反查”。1、可以反差到出现问题的构件所在位置,可以直接选中构件。如图5-13-4(3)所示。图5-13-4(3)思考与练习1.新建轴网时选择煮粥和轴轴有什么不同?2.例举墙﹑梁布置时的异同。3.剪力墙中的钢筋网片最多能布置几层?4.已经识别了支座的梁,如何修改(减少)支座数量?如何在所有支座基础上增加支座?5.梁在“平法标注”命令中如何增加吊筋?6.写出设置斜梁的步骤。7.哪些命令可调整柱的位置和高度?哪些命令可调整梁的位置和长度?哪些命令可调整墙的位置和长度?8.边角中柱识别后分别是什么颜色?9.自适应暗柱能否进行端头调整?10.有没有布板时可以布置哪些钢筋?布置板和不布置对这些钢筋的计算结果有什么影响?11.那些钢筋必须在有板的情况下才能布置?在板切割后这些钢筋会发生那些变化?12.板在布置那些钢筋后变斜和变斜后布置钢筋,两种方法钢筋的计算结果一样吗?为什么?13.撑脚的作用是什么?假如工程中温度筋要用撑脚软件应如何处理?14.软件是如何处理柱插筋?插筋又是如何计算的呢?15.筏板能开洞吗?16.私有属性什么时候用?应如何使用?17.楼层复制时如果楼层和目标搞反了会出现什么后果?18.如果要删除当前层所有柱,应如何进行?要用到哪些“构件编辑”命令?19.单构件查看和区域构件查看在查看结果上有哪些异同?20.是否所有构件都支持计算结果反查?如果有不支持的请例举 写,如框住后填写Z/a表示带有Z和a的都识别为框住。3.识别符前加@表示识别符的是“柱名称的第一个字母”。4.柱子不支持“区域识别”。第4步:识别好柱子后,将图层切换至“识别后构建图层”,将另外的两个图层关闭,查看一下图中,如果出现如下图的红色的名称和红色的柱边线,就表示这根柱子没有完全的转化过来,这个时候我们就用下一个命令“柱名称属性调整”将已识别的柱改名,或调整成其他类型的柱,如图6-2-3(3)命令过程为,点击命令,框选选择要调整的柱(可批量选择),选好后跳出图6-2-3(4)对话框。填写要调整成为柱名称以及选择要调整成为成为柱的类型,确定即可。多次调整时,柱名称对话框会默认上一次选择的柱的类型。第5步:前4步完成之后,柱呈现下图6-2-3(5)显示的状态。白边的柱子表示此时的柱只有名称与截面而无配筋信息,接着执行下一个命令:“柱属性转化”点击命令,弹出图6-2-3(6)对话框6.2.3.2技巧1.直接选择要编辑的柱类型——名称,填写配筋信息(支持主筋,箍筋与拉筋)与修改截面(截面默认为根据所识别柱在CAD图中的实际大小,可修改)。 2.该对话框中的柱类型下拉框,会记忆前次已经识别过的柱类型供选择。3.操作流程为:选择某个柱名称,填写配筋信息:再选择其他柱,前一个填写的数据已被记录,全部填写好之后确定即可。柱子被赋予了准确的截面信息与配筋信息,在绘图区显示如图6-2-3(7)柱名称后的选择名称按钮为当柱名称下拉框有很多柱时,直接在绘图区选择柱名称。6.2.4墙6.2.4.1基本流程第1步:选择左侧菜单“转化墙”如右图,点击“提取墙边线”,弹出图6-2-4(1)对话框。可以选择“按图层提取”:根据CAD原始图层提取(推荐);或“按局部图层提取”:手动逐一选择。第2步:提取墙边线:点击“提取”按钮,直接在绘图区拾取选择墙边线,右键,该图层即直接进入对话框。第3步A:(推荐)将这个对话框确定,点击下一个命令“自动识别墙”,弹出提示,如图6-2-4(2)所示。可以在这里定义墙体的截面和配筋,对应名称与厚度的墙对应钢筋信息识别。 在此对话框中,下图6-2-4(3)表示一段墙肢被隔断之后,任然可以识别为一段墙的条件。点击对话框中“添加”按钮,弹出图6-2-4(4)对话框。添加要识别的墙宽,可以图中量取:也可以在此处直接手动添加一些工程中比较常用的墙厚。第3步B:单个识别墙,先选择已提取的墙体边线,右键弹出如下对话框,同“第3步A”,进行墙体的区域识别,如下图6-2-4(5)所示6.2.4.2技巧1.识别墙尽量将墙厚添加的比较全,这样才能比较全的实现转化。当识别后发现有的墙因没有添加墙厚度而未识别,可以返回重新添加并识别,两个步骤可以重复循环。2.图中量取时,可以直接量取墙的厚度,鼠标悬浮在线上时会显示“——”或“N”,表示直线或折线,直线之间相当于“对齐量取”,会自动量取垂直距离;折线之间相当于“线性量取”,需要鼠标比较准确的量取2点。6.2.5梁6.2.5.1基本流程第1步:选择左侧菜单“转化梁”,如右图,点击“提取梁”,弹出图6-2-5(1)对话框。注:识别梁之前必须先转化钢筋符号。 包括提取梁的边线、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注意:提取集中标注时一定要同时提取“引线”,如图6-2-5(2)所示第2步:点击“自动识别梁”。根据这些提取出的元素进行识别,如图6-2-5(3)所示。点击“下一步”出现此步骤可识别梁的集中标注,识别完成后,打开识别后的构件图层,如果发现梁构件是红色显示的,就表示这根梁的识别出现错误,并且梁的名称会自动默认L0,这时就需要对这根梁单个识别了,如图6-2-5(4)所示。注意:区域识别梁同其他构件。第3步:识别梁的原位标注:点击此命令,软件自动识别梁跨,并对应原位标注。识别后导入钢筋即可。第4步:转化吊筋,如图6-2-5(5)所示,相对应的提取吊筋线和吊筋的标注,提取完后进行吊筋的识别,最后点击完成吊筋的识别。(注:识别吊筋的前提是梁构件已经识别完成)。6.2.6.板筋6.2.6.1基本流程第1步: 选择左侧菜单“转化板筋”,点击“提取支座”,弹出图6-2-6(1)对话框。(注意;提取板之前要最先转换钢筋符号。)板筋转化过程:提取支座、识别支座、提取板筋、根据支座识别板筋的步骤进行。可以选择“按图层和颜色提取”:根据CAD原始图层提取(推荐);或“按局部图层提取”:手动逐一选择。提取对象为形成板的梁或墙边线,选择梁边线如下图6-2-6(2)所示,右键确定。梁图层进入板支座线图层,确定。第2步:自动识别支座,弹出如下图6-2-6(3)对话框。1、提取之后打开“已提取图层”进行识别。2、添加尽可能全的支座宽,如有宽为200、250、300、350、400、450的梁宽均作为板筋支座,则将这些数值添进支座宽内。3、也可以图中量取,方法是:先选中“支座宽‘某一个空格,点击“图中量取,在图形上直接量取长度。确定支座宽度齐全之后按确定,则软件将各梁的中线,自动识别成板的支座线,打开“已识别的图层”查看是否有未识别完全的支座,如图6-2-6(4)所示。如发现问题,可以循环上一步重新提取。第3步:提取板筋,弹出如下图6-2-6(5)对话框,可以提取板筋线以及板名称与标注。 第4步:自动识别板筋,弹出如下图6-2-6(6)对话框,到提取后的图层提取板筋,并一同设置弯钩类型。6.2.6.2技巧1.提取识别板支座与板筋,经常要来回切换图层,如提取时要显示“CAD原始图层”而不显示其他图层,提取后检查时要显示“提取后的图层”而不显示CAD原始图层,识别后检查时要显示“识别后的图层”如有遗漏,返回显示“提取后的图层”而关闭识别后图层。注意:这3个图层需要按使用要求任意切换,以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其他构件的转化也要遵循这一原则。6.2.7板筋的布筋区域选择我们用CAD转化板筋的时候是没有板筋的区域的,这个时候就需要在图形法里选择布筋区域。点击再选择我们CAD转化过来的板筋,然后选择板,右键就可以将板筋的布筋区域确定下来;板筋的区域选择好之后,板筋的构建颜色会产生变化,如下图6-2-7所示。6.2.8转化独基选择左侧菜单“转化独基”点击弹出如图6-2-8对话框。提取完成确认后进行下一步,点击圈完成独基的转化。6.3转化结果的应用 对于已经转化好的文件,需要用到图形法中才可以完成计算。点击弹出如图6-3-1对话框。1.在选择需要生成的构件,可以选择要运用哪些构件到图形法中去。2.将其钩上则在运用时,把原有图形中的构件删除。思考与练习1.写出软件中各类构件在转化过程中的流程和程序2.写出柱、梁、墙钢筋的转化方法(按步骤)3.写出板钢筋的转化方法(按步骤)4.转化结果应用在什么时候使用,如果不使用有什么后果?第七章报表及打印预览7.1报表7.1.1报表查看选择菜单中的“工程量——计算报表”或左键点击工具条中的按钮,进入如图7-1-1所示鲁班钢筋报表报表种类中有4种软件默认的报表大类(钢筋汇总表,钢筋明细表,接头汇总表,经济指标分析表),以及用户自定义报表,操作方法先选择报表种类,再选择工程数据中的报表小类名称,即可看到需要的报表数据信息。7.2报表统计7.2.1钢筋清单明细总表 选择工程数据下的报表名称点击命令可以选择需要统计的钢筋如图7-2-1条件统计可按照按楼层或按构件统计报表7.2.2报表私有统计选择工程数据下的报表名称,右键可选择(设置私有统计条件)如图7-2-2(1)图7-2-2(2)设置好设置私有统计条件后,该报表以红色高亮显示,表示该报表不是软件默认统计条件。如图7-2-2(3)7.3树状报表点击,进入如图图7-3-1(1)所示鲁班钢筋报表目前报表包含四大类并支持自定义报表。7.3.1钢筋清单明细总表选择菜单中的“报表-钢筋清单明细总表‘或左键点击工具条中的按钮,即可进入钢筋清单明细总表,如图7-3-1(2),该表可按楼层或按构件分成两个表,通过图7-3-1(2)左下角的“钢筋明细总表(按楼层)”、“钢筋明细总表(按构件)”按钮切换进入。选择菜单中的。操作一展开,或左键点击工具条中的按钮,即可展开钢筋清单明细总表,选择菜单中的“操作。收缩”或左键点击工具条中的按钮,即可展开钢筋清单明细总表,钢筋清单明细总表包含:构件信息,个数,总质,单质,根数,级别直径,简图,单长,备注,编号等信息。其中构建信息包含:楼层,大类构件夹,小类构件夹,构件名称,构件位置等信息,如图7-3-1(3)。 介绍一下鼠标右键的功能,如图7-3-1(4),可以进行展开或收缩左侧需要统计的项目。1、当前节点输出到Excle:把当前的报表以Excle表格形式输出并保存。2、当前节点打印预览:打印预览当前报表的形式。3、保存当前节点:保存当前报表为鲁班报表的形式。4、展开目录:进一步展开报表。5、收缩目录:进一步收缩报表。7.3.2钢筋工程量统计分析表选择菜单中的“报表.钢筋工程量统计分析表”或左键点击工具条件中的按钮,即可进入钢筋工程量统计分析表,如图7-3-2所示,该表按楼层、直径、定额组合可组成六个表,通过图7-3-4下方的“定额、层”等六个按钮切换进入。钢筋工程统计分析表包含:定额编号、层、直径、大类构件夹、小类构件夹、构件名称、位置等信息。75 7.3.3接头工程统计分析表选择菜单中的“报表.接头工程量统计分析表”或左键点击工具条件中的按钮,即可进入接头工程量统计分析表,如图7-3-3所示,该表按楼层、直径、接头组合可组成三个表,通过图7-3-3下方的“定额、层”7.3.4工程经济指标分析表选择菜单中的“报表.工程经济指标分析表”或左键点击工具条件中的按钮,即可进入工程经济指标分析表,如图7-3-3所示,该表按楼层、直径、接头组合可组成三个表,通过图7-3-4下方的“定额、层”等三个按钮切换进入。76 7.3.5自定义报表鲁班钢筋中也可以灵活的自定义报表,具体操作如下:选择菜单中的“报表-自定义报表”弹出图7-3-5(1)“自定义报表”对话框,鼠标左键点击“增加”,可以输入报表名称,选择统计类型,如图7-3-5(2)所示。在左边的窗口可以选择要打印的项目,比如鼠标左键选中“构件名称”,然后点“增加”,构件名称就作为一列保存于表中,其他项目以此类推。增加到右边窗口的内容可以通过“上移”或“下移”来调整前后顺序。填完相关信息后,点击“确定”即如图7-3-5(3)所示。77 78 7.3.6条件统计鲁班钢筋还可以进行条件统计,点击报表————条件统计,弹出图7-3-6(1)对话框。将需要统计的楼层或者构件里的标准层,构件名称,直径,级别等进行条件统计,如图7-3-6(2)所示。79 7.3.7报表打印对于已经设置好的报表,我们可以直接点击进行打印预览,如图7-3-7(1)所示。当我们对预览的报表满意后,我们可以直接点击打印,如图7-3-7(1)80 7.3.8报表输出到EXCLE文件选择菜单中的“输出excle文件”或左键点击工具中的按钮,弹出“选择输出到excle方式”的对话框。如图7-3-8所示。思考与复习1、报表可输出为哪些格式?2、报表中只统计一层梁中的二级钢筋应如何操作?3、工程经济指标的作用只是什么?软件中如何分析工程的经济指标?81 第八章实例操作工程实例:3层会所结构类型: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三级8.1读图根据对建筑说明,结构说明以及立面图的了解我们可以收集到以下信息:8.1.1工程概况1、本工程结构,地下10层,地上3层,室内外高差300mm,房屋高度(室外地面至主要屋面板的板顶或斜屋面的中间标高处):9800mm;设计标高正负0.000相当于结对标高(吴淞标高)4650mm;2、上部结构体系:现浇的钢筋砼框架架构; 3、本工程钢筋砼柱、剪力墙,各楼层梁及屋面梁采用平法表示,其制图规则详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1;4、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两类,所在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0.10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场地内别IV类;特征周期Tg=0.90sec,建筑类别调整后用于结构抗震验算的烈度7度;按建筑类别及场地调整后用于确定抗震等级的烈度7度;建筑结构的阻尼比取0.05;框架梁等级强度三级;5、承重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标高2.970以下的梁板柱C30,标高2.790以上的梁板柱C25;6、承台混凝土采用C30;7、底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C30,外墙混凝土强度等级C30;8、构造柱、绕过梁、压顶梁、过梁、栏板等,除结构施工图中特别注明者外均采用C20砼;9、机械连接优先采用钢筋直螺纹套筒接头;(本工程d大于等于22的钢筋直螺纹套筒接头)10、机械连接优先采用钢筋直螺纹套筒接头。(本工程d大于等于22的钢筋直螺纹套筒接头)8.1.2工程设置1、工程概况:按照图纸来输入相应的项,输入完成点击“下一步”进入后的操作,如图8-1-2(1)。提示:工程是指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工程量的计算。本节要点:计算规则,楼层设置,锚固值。82 注:填写“工程概况”主要是为工程完成后,打印报表时服务的,有一张“工程信息表”,见图8-1.2(2)。工程信息表项目名称:折工程项目地址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类型:建筑面积(平方米):0钢筋总净重单方含量(千克平方米):0备注编制人:效核人:编制日期:2010年8月10号图8-1-2(2)2、计算规则图集:按照“8.1.1工程概况的第(3)条”选择“03G101-1(最新)”;影响弯拆长度,梁上部负弯矩钢筋的外伸长度)抗震等级:按照“8.1.1工程概况的第(4)”选择“3级”;(影响锚固值)当弯钩增加值,箍筋弯钩增加值:不需要进行设置,软件是参照规范来定的数值,而且结构总说。明中未提到修改83 根据取整数规则:选择常规的“四舍五入”;计算参数:弯曲系数预算时不考虑;(影响工程量)定尺长度:为钢筋出场长度;(软件根据设置的定尺长度和构件长度来判断接头的个数和接头的位置,影响接头的个数和工程量)损耗率:见图8-1-2(2),其中有个“钢筋含损耗率总量”,只对报表里这个总量起作用,而软件计算的钢筋量都是净含量。箍筋计算方法:预算一般按外包。详见设置见图8-1-2(3)。3、楼层设置按照图纸的结构标高设置,1层楼地面标高取基础层的层台面标高,即-800.(注意在这取楼地面标高,应该取一个比较多的值,如果还有其他不同的承台标高,可以在属性定义里单独设置),参照工程图。84 要点提示:0层的定义:0层是指基础混凝土面以下的部分,主要是利用基础构件的高度,这个高度主要影响柱墙的插筋下部弯折长度和柱箍筋基础内个数的计算,在软件中最好的定义层高为0层。软件中,可以通过基础构件的高度和墙柱下构件的面标高,来控制墙柱插筋的下部弯钩长度以及墙柱插筋入基础的长度,所以0层不用设置层高。1层:软件中1层就是结构图纸的2层。楼地面标高:指当前楼层面至娄底面的相对高度,软件通过1层的楼底面标高和各层的层高来控制其它层的楼地面标高。4、锚固设置按照图纸的工程说明进行设置,软件默认与图纸一致则无需改动,详细设置见图8-1-2(6)。85 5、箍筋设置本工程软件默认即可,见图8-1-2(7)注:03G标法——针对柱子的箍筋,例如A8-100200(4-4)肢数标法:——针对梁的箍筋,例如A8-100200(4)这里是选择箍筋计算时的按什么杨的内箍形式计算的,不是选择箍筋以:“03G标法”或“肢数标法”计算。骤1、先选择“03G标法”或“肢数标法”;2、选择复合方式;3、选择内部形式;4、点击设为默认值;5、点击完成。86 8.2中间层构件算量8.2.1轴网(见图图8-2-1(1))1、直线轴网依据标准层平面图,在“直线轴网”对话框中依次输入相关参数,详见图8-2-1(2)。87 【下开间】:2400-6300-6300-6300-6300-2400;【左进深】:2100-5000-2000-5000-2100;【上开间】:2400-6300-6300-6300-6300-2400;【右进深】:2100-5000-2000-5000-2100:;轴网布置好的效果,如图8-2-1(3)所示。8.2.2柱首先选择楼层,确定构件所在楼层。如图8-2-2(1)1、柱属性定义,窗口如图8-2-2(2)所示。88 确定柱编号,然后按照图纸上的柱表输入相关配筋信息 依次输入:截面、四角筋、B单侧和H单侧中部钢筋、箍筋、B向和H向拉筋。(没有的信息不用输入1)输入的是“单侧钢筋”,B与H分别指2)不会随着钢筋信息与截面尺寸而改变,只是起提示作用3)柱表里表示“箍筋类型(4*4)”,那么在软件中要在箍筋信息后输入(4—4)4)例如:A8@100(4—4)依据图纸,本工程柱属性定义如图8-2-2(4)和8-2-2(5)所示: 2、布柱点击布柱:点击左边中文工具栏中命令图表,柱子定义参照柱属性定义。如图8-2-2(6)所示柱子都是偏心的那如何来布置?步骤:1、点击“点击布柱”,然后在轴线与轴线的交点出点击鼠标左键进行布置:2、点击“偏心设置”,如见弹出如下对话框,设计好对应的偏移参数,选择目标构建后邮件确定即可。如图8-2-2(7) 按图纸上的偏心出尺寸输入具体数值,如图8-2-2(8)所示的柱应该如何设置偏心? “偏心数值”输入格式如图8-2-2(9)—8-2-2(12)所示。注:一上四种输入一种即可 因本工程没层的柱子截面都相同,所以布置好一层柱子后,可以点击“楼层复制”出现窗口如下图8-2-2(14)所示。 复制好后在其他楼层修改其属性即可。布置好的柱子三维显示如图8-2-2(15)所示。8.2.3梁1、梁属性定义 在布置之前,首先要把梁的集中标注定义好。步骤:1)首先打开如图8-2-3(2)的“构建属性定义”窗口:2)找到图纸上的梁集中标注,按照顺序进行输入;3)进行梁属性的输入例:1KLI:按照标注进行输入,输入完成如图8-2-3(3)所示 操作技巧:属性定义的时候如果KL1和KL2属性差不多的话我们可以点,复制前面一个结构的属性,然后再修改其中不同的地方。2、梁的布置步骤:1)点击“连续布梁”命令;2)开始绘制梁,注意绘制的时候注意捕捉到柱子的中心点;3)刚画好的梁,我们会发现,梁是红色的,并且和cad的图纸作对比的话,没有和柱边线对齐; 先要把梁和柱子对齐,有。先点击柱的外边线,如下图在柱的外边线会出现一条。对齐红线;然后再点击红色的梁的边线,即可完成柱墙对齐命令;操作技巧:定义好属性,然后在按图纸实际情况一个一个布置上去。定义好属性,然后框选布梁,对照实际图纸进行构件名称替换。直接框选布梁,然后用平法标注对梁进行重命名和属性定义。多用属性复制格式刷命令。最后点击在实时控制栏会会出现,然后选择命令好的梁,完成后布置的梁如图8-2-3(7)所示 1)最后要做的就是输入梁的“原位标注”,如图8-2-3(8)所示:在支座处与梁某跨的下部有标注,在软件中进行输入。点击工具栏上的“对构件进行平法标注”命令,然后点击已经布置、识别好的梁,如图8-2-3(9)所示; 然后根据图纸上的标注进行输入。(说明:建议在原位标注时,在图形的梁上进行标注,这样比较直观。)8.2.4板 2、增加平行的辅轴:最简单的是用“平行线”。首先点击命令,鼠标由十字变成方块,再选择一条“轴线”(是“轴线”不是“轴符”),然后鼠标移开,向偏移的方向点击左键,出现如下对话框图5-1-2(2)输入完成后点击“确定”。最后出现5-1-2(3)输入轴符即可,最终如图5-1-2(4)所示。注意板的高度,本工程标高随楼层标高即可。2、板的布置画好梁后可以点击“快速成板西”命令,可以快速形成板。注意:1)“快速成板” 只可以快速形成一种规格的板,如果工程里有不同的板,那么“快速成板”后,需用“构件名称更换”命令:1)如果在两个分开的相邻区域形成了一整块板,那么在布置板筋前要用编辑栏的“分割”,分割板时,画线的起点和终点必须是板边;布置完成的板如图5-2-4(3)8.2.5板筋 1、板筋的属性在“构件属性定义”窗口中,先把“底筋”、“负筋”“撑脚”定义完毕。(注:“@”符号可以用“一”来代替,加快输入速度),输入完成后如图8-5-2(2)注意:图纸上的说明“未注明的板筋为B100@200”、“本层混凝土采用C25”。2、板筋布置步骤:1、点击“布受力筋”,实时控制栏会出现一些辅助命令,见图8-2-5(3); 2)选择好要布置的板筋,再选择好“横向”、“纵向”、“XY向”、“平行板边”。3)鼠标移动到相应位置点击左键即可。布置通常板筋时,首先点击“布受力筋”然后按着键盘shift键,再点鼠标左键完成布置,然后点击鼠标右键退出。8.3顶层工程量计算8.3.1屋面板(屋顶层) 板和和板筋的属性定义和布置同上斜板设置:根据屋顶层平面图的标高进行设置对板变斜设置:点击下拉菜单【编辑】构件变斜1命令,或则点击工具栏中图标。步骤:1)选择需要变斜的板,如图8-3-1(1)所示。2)右键确定,弹出“选择斜面生成方式”对话框,如图8-3-1(2),根据实际选择斜屋面板的生成方式。3)根据三点确定,选择斜屋面板的三个点设计标高,如图8-3-1(3),软件会根据设计的标高来确定斜板的斜率和各端点的标高。 1)板全部变斜后,如图8-3-1(4)所示。2)三维显示如图8-3-1(5)所示。注意:选择的三点不能在同一条直线上,设计的标高必须为相对于本楼层地面的标高。8.3.2屋面梁(折梁)及框架柱子点击下拉菜单【编辑】→【顶标高随板提升】命令或上边工具栏中的。步骤: 1)框选需要调整标高的墙、柱、梁及板。2)点击右键,成功读取对话框,如图8-3-1(7).3)3)标高读取好之后点击确定即可。4)图8-3-1(8)5)图8-3-1(8)标高读取后的图形6)注:读取前一定要将板的标高调整好。7)8.3.3天沟8)顶层天沟构9)由于图形法暂不支持天沟等零星构件的钢筋计算,需要采用构件法和单根法的结合的方式进行计算。10)步骤:11)1)切换到构件法界面:12)图8-3-3(1)图8-3-3(2)13)3)点击确定,进入构件属性,如图8-3-3(4)所示,选择相应的接头形式,砼强度,抗震等级等;14)图8-3-3(3)15)4)点击下一步,选择相应的断面形式,由于软件中没有此种断面,所以选择一种比较接近的断面(天沟主筋有两种间距,选择可以输入两种间距的形式,这样可以不用计算根数),输入天沟总长,如图8-3-3(4)所示;16)5)点击完成,进入构件法主界面,在构件法主界面中,用单根法添加没有计算的钢筋,如图8-3-3(5)所示。17)图8-3-3(5)天沟计算结果18)8.3.4零星构件19)零星构件中的天沟部分已经在前面的一小节中介绍过,下面讲解其他构件的建立。其中有梯梁、梯板、梯柱等,每种构件举例讲解。20)1、梯梁:以TL1为例 1)步骤:2)1)切换到构件法界面;3)2)选择零星构件,右键~新增~构件向导,选择楼梯-+梯梁,如图8-3-4(1)、8-3-4(2)所示。4)图8-3-4(1)图8-3-4(2)5)然后点击“确定”,接下来的设置如下图图8-3-4(3)图8-3-4(4)所示。6)图8-3-4(3)图8-3-4(4)7)其他梯梁同样按照图纸要求定义。8)2、梯板:以PTB1为例9)步骤:10)1)切换到构件法界面:11)2)选择零星构件,右键~新增~构件向导,选择简支板一负筋通长筋,如图8-3-4(5)、8-3-4(6)所示:12)图8-3-4(6)然后点击“确定”,接下来的设置如下图所示。图8-3-4(7)图8-3-4(8)所示。13)图8-3-4(7)图8-3-4(8)14)其他梯板同样按照图纸要求定义。15)3、梯柱16)步骤:17)3)1)切换到构件法界面:18)图8-3-4(9)图8-3-4(10)19)然后点击“确定”,接下来的设置如下图所示。图8-3-4(11)图8-3-4(12)所示。20)图8-3-4(11)图8-3-4(12) 1)注意:构件法中如果有相同构件不必每次创建一个,只需要在构件法界面的左下角相同构件个数即可。2)8.4基础3)8.4.1基础4))图8-4-1(1)5)属性定义如下:6)Ct1:7)Ct2:8)Ct3:9)Ct4:10)承台的布置方法与柱相同。11)8.4.2基础梁12)其布置与框架梁布置相同,属性定义类同。布置好后的构件如下图8-4-2所示。13)图8-4-214)8.5汇总计算15)如图8-5-1所示,在右边竖向工具栏内选择“!”工程量计算,在弹出的对话框内选择计算的楼层和需要计算的构件,点击确定计算。16)图8-5-117)计算完毕之后,单击计算报表,然后可以选择需要的报表进行查看,如图8-5-2所示。18)8.6工程整体三维19)在菜单栏内选择视图,在下拉菜单内选择三维显示,如图8-6-1所示,或用工具栏三维显示命令显示工程已布置构件的立体三维。20)图8-6-121)例如本个工程的整体三维如图8-6-2所示。 1)思考与练习2)1、总结整理出本工程最适合你的手工建模步骤;在今后的其他实际中你会对已有三维步骤做哪些调整?3)第九章实例CAD转化4)9.1转化柱5)1、导入CAD图纸6)操作方法和步骤同前面的cad转化中导图命令一样。7)2、提取柱:8)点击下拉菜单【CAD转化】~【转化柱】~【提取柱】命令,此命令可以将调入的CAD图层提取为一个中间的图层。9)步骤:10)1)点击提取柱,弹出对话框,如图9-1-1所示。11)图9-1-112)2)点击提取柱边线下面的“提取”,然后点击图形中的柱边线,选择好之后点击右键,弹出如图9-1-2对话框。13)3)点击提取柱标识下面的“提取”,然后再图形中选择柱的标注,选择好之后点击右键,弹出对话框后,点击“确定”。14)3、自动识别柱:15)点击下拉菜单【CAD转化】~【转化柱】~【自动识别柱】命令,此命令可以将提取的CAD图层转化为独立基础构件。16)步骤:17)点击自动识别柱,弹出对话框,在这里输入相应的名称点击确定,弹出识别完成对话框,如图9-1-3,点击确定。柱识别完成,如图9-1-4。18)4、转化结果应用:19)点击下拉菜单【CAD转化】~【转化结果】命令,此命令可以将识别的柱构件应用到钢筋软件可以计算的柱。 1)步骤:2)1)点击转化结果应用,弹出如下图对话框;3)2)将框架柱前面的沟点上,点击确定,即可将框架应用为图形法柱构件。4)5、修改独立基础属性定义:5)直接在构件属性定义中,根据图纸中的独立基础详图,将独立基础的属性定义修改好,具体修改方法详简第二章。6)注意:提取柱标识时,需要将引注线一期提取否则会影响转化效果。7)6.转化图表根据图纸中的柱表,将柱表的钢筋信息转化为柱件属性步骤:(1)转化钢筋符号(2)属性—柱表(3)CAD转化(4)右键即可 (1)应用柱表注意:CAD图纸的标高输入为汉字时,不能识别,此时需要将汉字修改为数字即可。9.2.梁9.2.1提取梁1.选择“9.000层梁平法施工图”导入到软件图形法界面。2.用“带基点移动”命令将导入的梁图进行定位与柱,梁形成位置统一。3.提取梁:执行下拉菜单【转化梁】→【提取梁】命令,或点击构件布置栏下的【转化梁】→【|提取梁|】命令,弹出如图9-2-1所示。注意:执行“提取梁”的前提条件:提取梁之前最先应转换钢筋符号。提示:按图示9-2-1分别提取梁边线、梁集中标注、梁原位标注:提取梁集中标注是一定要同时提取“引柱线”,如果不提取可能造成识别后标注错乱现象:4.分别提取完梁边线、梁集中标注、梁原位标注后,点击确定完成梁的提取。进行下一步操作“自动识别梁”。9.2.2自动识别梁1.自动识别梁:执行下拉菜单【转化梁】→【自动识别梁】命令,或点击构件布置栏下的【转化梁】→【自动识别梁】命令,弹出如图9-2-2(1)所示对话框。 ⊙显示全部集中标注□显示没有断面的集中标注□显示没有配筋的集中标注2.选择“显示没有断面的集中标注”或“显示没有配筋的集中标注”时有加载的信息如图9-2-2(2)所示。3.执行2步骤,出现如图9-2-3的情况时,需要执行高级设置提高识别率,点击弹出如图9-2-2(3)所示对话框。 当识别的时候,有部分梁没有提取到截面或集中标注,有可能是原CAD图纸中标注距离过大造成,可以按上图调整距离重新识别以达到更好的效果。注意点:参数设置中的A、B、C、D、E值不可以无限大调整,尽量接近原CAD图纸实际标注距离,多数设置值越小识别精准度越高。2.点击图9-2-2(1)中的下一步,弹出如图9-2-2(4)对话框①识别的优先顺序从上到下:②多字符识别用“/”划分,如在框架梁后填写K/D表示凡带有K和D的都被识别为框架梁。并区分大小写,如框住后填写K/d表示带有K和d的都识别为框梁;③别符前加@表示识别符的是“柱名称的第一个字母”;④设置梁边线到支座的最大距离相邻梁之间的支座长度,在设置的范围之内将会被识别为一根梁,如果超出设定值将识别为两根梁;⑤设置形成梁平面偏移最大距离相邻梁之间的偏心,在设置的范围之内将会被识别为一根梁,如果超出设定值将识别为两根梁;⑥○以提取的墙、柱判断支座当转化梁之前,软件中并无柱、墙构件图形存在,应该在提取梁前先提取柱、墙后再提取梁构件,并应选择“以提取的墙、柱判断支座”;⑦⊙以已有墙、柱构件判断支座当转化梁前,软件中柱、墙构件图形已经存在,应该选择“以已有的墙、柱判断支座”;9.2.3自动识别梁原位标注1.自动识别梁原位标注执行下拉菜单【转化梁】→[自动识别梁原位标注]命令,或点击构件布置栏下的【转化梁】→[自动识别梁原位标注]命令,提示弹出完成原位标注识别,如图9-2-3所示。 2.完成梁的原位标注识别后,如果原CAD图纸中有吊筋信息,可执行“提取吊筋”命令。9.2.4提取吊筋1.提取吊筋:执行下拉菜单【转化梁】-【提取吊筋】命令,或点击构件布置栏下的【转化梁】-【提取吊筋】命令,提示弹出如图9-2-4所示的对话框。2.分别提取吊筋线、标注,点击确定完成吊筋的提取,进入“自动识别吊筋”命令。提示:很多图纸中,吊筋的标注一般都是以文字形式表达,如未注明的吊筋为2b18,遇到这样的情况时选择自定义配筋未来完成吊筋的标注。9.2.5自动识别吊筋1、自动识别吊筋:执行下拉菜单【转化梁】→[自动识别吊筋]命令,或点击构件布置栏下的【转化梁】→[自动识别吊筋]命令击,完成吊筋的识别;提示:识别吊筋的前提是梁构件已经识别完成。2、完成此步骤即完成梁的所有转化步骤,只需要选择“转化结果运用”命令完成梁的布置。9.3转化板筋 转化板筋的步骤选择:1、当转化板筋时,软件界面中还不存在梁、墙等板支座构件时应选择一下步骤:板筋转化过程为:提取支座→识别支座→提取板筋→根据提取的支座判断识别板筋;2、当转化板筋时,软件界面中已有梁、墙等板支座构件时应选择一下步骤:9.3.1提取支座转化板筋的步骤选择:1、选择“4.170层结构平面施工图”导入到软件图形法界面;2、提取支座:执行下拉菜单【转化板筋】→【提取支座】命令,或点击构件布置栏下的【转化板筋】→【提取支座】命令,弹出如图9-3-1所示的对话框。提示:点击提取依次提取板的支座,注意点是梁和墙均为板的支座,需要全部都提取进来。4.提取完全部支座线后点击确定后,进入“自动识别支座”命令。9.3.2自动识别支座1、自动识别支座:执行下拉菜单【转化板筋】→[自动识别支座]命令,或点击构件布置栏下的【转化板筋】→[自动识别支座]命令弹出如图9-3-2(1)所示的对话框。①提取之后打开“已提取的图层”进行识别:添加尽可能全的支座宽,如有宽为200、250、300、350、400、450、的梁宽均作为板筋支座,则将这些数据添进支座宽内;②也可以图中量取,方法是:先选中“支座宽”某一个空格,点击“图中量取”,在图形中直接量取长度:③确定支座宽度齐全之后按确定,则软件将各梁的中线,自动识别成板的支座线,打开“已提取的图层”查看是否有识别完全的支座,如图9-3-2(2)④如发现问题,可以循环上一步重新提取。9.3.3提取板筋1.提取板筋 执行下拉菜单【转化板筋】→[提取板筋]命令,或点击构件布置栏下的【转化板筋】→[提取板筋]命令,弹出如图9-3-3所示。2.分别提取板筋、板筋名称及标注后,点击确定后进入“自动识别板筋”命令。9.3.4自动识别板筋1.自动识别板筋:执行下拉菜单【转化板筋】→[提取板筋]命令,或点击构件布置栏下的【转化板筋】→[提取板筋]命令,弹出如图9-3-3所示。⊙以提取的支座线判断支座:在提取板筋前,软件中尚未布置墙、梁等板筋支座,需要先提取及识别支座以提取的支座线判断支座:⊙以已有墙、梁构件判断支座:在提取板筋前,软件中已经布置了墙、梁等板筋支座,应该以已有墙、梁构件判断支座:1.底筋::底筋的判断条件选择,按原CAD图纸中底筋的端部的弯钩形式确定,在下拉框中选择同图纸形式一致;2.点击确定完成板筋的识别。在软件中出现粉红的标注转化为好的板筋,如图9-3-4(2)所示。 1.确定无误后,只需要选择“转化结果运用”命令完成板筋的布置;2.对板筋转化结果运用后,还需要进行对板筋结果区域选择。9.3.5板筋区域选择提示:在执行板筋区域命令前,需要对工程形成板。具体做法详见板的布置。1.执行下拉菜单【布置】→[板筋区域选择]命令,或点击构件布置栏下的【板筋】→[板筋区域选择];2.点击命令后,鼠标变成“口”型,再选择CAD转化过来的板筋你,然后选择板,右键就可以将板筋的板筋区域确定下来了,如下图,板筋的区域选择好之后,板筋的构件颜色会产生变化。如图9-3-5所示。3。重复以上步骤完成所有已运用板筋的“区域选择” 9.4基础9.4.1基础1.转化独基2.在自动识别3.转化结果应用将删除已有构件前面打上勾,取出原有构件,以免重复。完成即可4.承台结构平面图 3.软件中导入好的图纸4.点击提取独基标注下面提取的,然后在图形中选择独立基础的标注,选择好之后点击右键,弹出对话框后,点击确定5.识别独立基础:点击下拉菜单【CAD转化】→[转化独基]→[自动识别独基]命令,此命令可以将提取的CAD图层转化为独立基础构件。步骤:1)点击自动识别独基,弹出对话框,识别完成,如图9-4-1(6)。2)点击下拉菜单【CAD转化】→[转化结果应用]命令,此命令可以将识别独立基础构件应用到钢筋软件可以计算的构件。9.5转化结果运用【本节应掌握内容】对转化结果应用提示:对于已经转化好的文件,需要应用到图形法才可以完成计算。1.转化结果运用执行下拉菜单【CAD转化】→[转化结果应用]命令,或点击构件布置栏下的【CAD转化】→[转化结果应用]命令,弹出如图9-5-1所示的对话框:2.在选择需要生成的构件,可以选择要运用那些构件到图形法中去3.“删除已有构件”,则把原有图形中的构件删除。9.6计算1.计算工程点击 2.计算完之后,进入报表。3.整体三维显示思考和联系1.总结整理出最适合你的CAD转化建模步骤;在今后的实际工程中你会对已有步骤做哪些调整?2.CAD转化算量和手工建模算量之间有关联吗“请列举3.CAD转化算量和手工建模算量你更喜欢哪种方法?说出你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