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47 KB
  • 2022-06-16 12:14:48 发布

北师大三年级语文下册《李时珍》教学设计三则【1-3】

  • 1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李时珍》教学设计三则【1-3】《李时珍》教学设计之一    一、揭题:  同学们,在我国的中药书籍中有一部伟大的著作,已经被译成十余种文字,在全世界流传。它是我国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整整27年的心血力作。你们了解这本书和它的作者吗?(《本草纲目》李时珍)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5李时珍,一起来了解这位伟大的医学家编写这一伟大的著作的历程。  板书课题:(当写到“珍”时)请大家注意,“珍”左边的“王”字旁写得稍微窄一些,右边的“人”旁下面的“三撇儿”一撇要比一撇长。请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请同学们翻开课文,借助拼音自由读一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三、这篇课文共有七个自然段,老师请“七位”同学读一读,谁愿意来读?  (指名后,老师说:其它同学认真听,会听的同学也是会读书的同学。要听一听这些同学是不是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了。)(全读完了以后,先让同学正音,老师随机指导同学读某些音为重点的词或较长的句子。)  四、读的同学很认真,听的同学很仔细,请大家再来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当中哪些内容让你感受到了一点。把相关的句子或段落划下来。    多读几遍,好好体会,等会儿和全班同学交流。  五、全班交流    老师问: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当中哪一段或者哪一句话让你感受到了这一 点。  1如果学生说了“第二、三自然段”教师不做重点指导,只是边小结边相机板书:  有志气、刻苦  2学生如果先说第五自然段  出示课件文字,整段,在“突出一些山高路远,严寒酷暑,品尝”还有一些帮助记忆的关联词。学生还是围绕“怎样的人和哪些句子来谈。”教师相机点拨启发。  “他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走遍了出产药材的名山。“(从句子中体会到天气的恶劣,路途的艰辛,走遍了说明了地方的广。学生能说到最好,不能说到老师不要拼命分析,可以通过重点词语的理解或老师口头的叙述,是呀,山那么高,路途那么遥远,有时是雪花纷飞,有时酷暑难耐,只要是出产药材的名山,李时珍都------走遍。真是不辞辛苦呀。同学们,就让我们读出李时珍的不怕坚辛吧)  “他有时----------山上过夜”(不怕苦,不怕累)  “他走了上万里路-----------学到了----------没有的知识”(虚心请教。师述:向这些不同身份的人请教,实际上是为了让医学的内容更正确,更详细,更全面。)  “他还亲口品尝”-------(有献身科学的精神)  师导:同学们谈得很好,都在用心读书,请大家把这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读一读。  “为了写这本药书------还亲自到各地采药”(读完这句后,老师小结:李时珍为了编写这部药物书,不但“积累经验”还亲自到各地采药”,从这件事中我们感受到他是一个不怕辛劳,献身科学的人)  板书:不怕辛劳,献身科学  师导:那么,他这样不辞辛苦的到各地去采药,都是为了要编写一部怎样的药书呢?(完善)请大家联系上下文,也就是第四自然段说一说。   学习第四自然段,说说旧的药物书有什么缺点?学生边读相关的句子,老师边在黑板右上角做简单板书:如:说到“许多有用的药物没有记载”板书:不全面。说到“有药物没有说明形状和生长情况”板书:不详细,说到“还有一些药物记错了药性”板书:不正确。  然后老师指着板书,边说边划去了三个“不”,所以,内容全面、详细、正确的药物书就是一部完善的药物书。  (板书:全面详细正确)  完善  师小结:从李时珍下决心重编药物书,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态度严谨的人。  板书:态度严谨  老师引背第五自然段,同学们,李时珍正是为了编写一部“全面、详细、准确”的药物书,不但在治病的时候注意(),还亲自到()。他不怕(),不怕(),走遍了()。他有时(),饿了(),天黑了就在()。他走了(),拜访千百个(),  向他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他还亲口()了许多(),判断()。  学习第六自然段落  出示“花了整整27年,他终于编写成了一部分新的药物书,就是著名的《本草纲目》。  想想带点词语的意思,去掉这些词语,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让学生体会这些词语“整整”说明时间长,“终于”说明历尽艰辛,“著名”说明这本书的价值。)  板书:有毅力,有恒心  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前景。《学生谈仿佛看见什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比方说,在无数个晚上,在炎热的夏天,李时珍怎样做的等等)  六、指板书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都为我们祖国有这样伟大的医学和药物学家(板书)感到自豪, 为有这样一部伟大的著作感到娇傲。课后,请同学们收集有关李时珍和《本草纲目》的有关资料。下节课我们继续探索。  板书:     25李时珍(伟大的医学和药物学家)               一心为民,处处留心  (不详细、不全面、不具体)不完善-----态度严谨               不辞辛劳 献身科学                有毅力,有恒心《李时珍》教学设计之二   一、教学要求  1.阅读课文,了解李时珍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学习李时珍为了能够解除病人痛苦,不畏艰险,坚持实践,行医著书的高尚精神。  2.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珍贵”“记载”“解除”“拜访”“流传”“救死扶伤”“疑难病症”“严寒酷暑”等词语。  3.给课文第4自然段分层次。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写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部分;练习给自然段分层次。  三、教学时间 3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今天我们学习第21课《李时珍》,那么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听老师将课 文读一遍。教师范读课文。  (二)学习生字词。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检查学习情况。    编 提醒学生注意读音。    拜、籍 提醒学生注意字形。    有关词语解释:    世代:世世代代,祖祖辈辈。    诊费:看病所收的费用。    救死扶伤:救活快要死的人,扶助受伤的人。    疑难病症:指病因不明,很难医治的疾病。    对症:针对病情。    记载:把材料写下来。    完善:完美。    严寒酷暑:非常寒冷的冬天,非常炎热的夏天。    品尝:仔细辨别,尝尝味道。    流传:传下去,传开去。   3.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  (三)指导分段。   1.课文主要讲了李时珍的哪两件事?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讲的?   2.课文可分为几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李时珍是明朝的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第二段(第2、3自然段):讲李时珍跟父亲学医。    第三段(第4—7自然段):讲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经过。  (四)作业。    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讲读第一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2.读了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3.什么样的人才可以被称为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什么样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才能被称为伟大的呢?   4.齐读。  (二)讲读第二段。   1.男女生分读第2、3自然段。   2.李时珍的父亲为什么不愿意让儿子当医生,后来为什么又同意了?   3.李时珍为什么要立志学医?   4.李时珍为什么能说出一张对症的古方?想象一下李时珍是怎样“处处留心”、“暗自记下”药方的。   5.李时珍的父亲是不是仅仅因为李时珍说出了一张古方而同意他学医的呢?(主要是被李时珍坚定的决心和刻苦好学的精神所感动,才同意他学医。)  (三)讲读第三段。   1.四排学生分排朗读。   2.学习第4自然段。     ①默读第4自然段。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说的是什么?可以分成几层?分层的依据是什么?    ②这一自然段的第1句起什么作用?    ③李时珍发现旧药物书有什么缺点?(引导学生归纳出“不全”、“不详”、“不对”。)    ④李时珍决心重新编书的原因是什么?    ⑤齐读第4自然段。  (四)作业。                                                      第三课时  (一)齐读第1—4自然段。  (二)继续讲读第三段。   1.学习第5自然段。    ①默读第5自然段,思考:李时珍为编书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②哪句话概括了这一自然段的内容?    ③李时珍亲自采药遇到哪些困难?他是怎么做的?    ④李时珍为什么要亲自品尝药材?这样做有什么危险?    ⑤李时珍为什么要请教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    ⑥有感情地朗读第5自然段。   2.学习第6、7自然段。    ①指名读第6、7自然段。    ②为什么说他“终于”编写成了新的药物书?    ③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本草纲目》是一部伟大的著作?   (三)总结全文。   1.齐读全文。   2.李时珍为什么能成为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从他编写《本草纲目》这件事反映了哪些好品质?   3.指导学生学习段首概括的写作方法。  (四)作业。《李时珍》教学设计之三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李时珍一心为病人解除痛苦而学医的崇高思想,学习他在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严谨的态度和忘我的工作精神。  2.按照提供的段意练习给课文分段。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  学习用自然段归并法给课文分段。  三、教学难点:  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生字新词。  (二)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问:你知道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吗?  (2).简介李时珍。谁能向大家介绍李时珍这个人物?  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层次  投影出示思考题。(学生自学)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勾画出不懂的问题。  (2).课文主要讲了李时珍的哪两件事,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讲的?  3、检查预习  (1).出示幻灯片认读生字词。谈自己对生字词的理解。说出自己用的是什么解词方法?  重点:  ①完善:完美。  ②口尝:仔细辨别,尝尝味道。  ③疑难病症:指原因不明、很难医治的疾病。  ④严寒酷暑:非常寒冷的冬天,非常炎热的夏天。  ⑤流传:传下去,传开去。  (2).指读课文。  (3).课文主要讲了李时珍“立志学医”和“编写《本草纲目》”两件事。  板书:立志学医(2-3自然段)  编写药书(4-6自然段)  4、质疑、归纳问题  提出不懂的问题。有些问题可由学生解决,有些难题由师生共同归纳。  5、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2).熟记生字词,思考讨论课上归纳后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深入学习课文内容,品味中朗读。  (二)教学过程  1、回顾导入,明确目标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李时珍》这篇课文,学习了生字、新词,理清了层次,了解了文章内容,这节课我们更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问:   A读了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B什么样的人才可以称为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什么样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能被称为伟大的呢?  (2).齐读。  3、学习第2、3自然段  (1).轻声读2、3自然段。小组讨论,教师点拨,全班交流。   A、李时珍的父亲为什么不愿意让儿子当医生,后来为什么又同意了?   B、李时珍为什么要立志学医?   C、李时珍为什么能说出一张对症古方?想像一下李时珍是怎样“处处留心”、“暗自记下”药方的。   D、李时珍的父亲是不是仅仅因为李时珍说出了一张古方而同意他学医的呢?(父亲 被他坚定的决心和刻苦学习的精神所感动。)   E、从这两自然段中你体会到李时珍是个怎样的人?  (2).齐读2至3自然段。  4、学习第4自然段(重点、难点)  (1).默读第4自然段。   学生自学、教师点拨、全班交流。   出示思考题:A这一自然段每句话说的是什么?可以分成几层?分层的依据是什么?         B本段第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过渡)         C第二句和第三句是什么关系?(因果)         D李时珍决心重新编书的原因是什么?(旧药物书“不全”、“不详”、“不对”。)  (2).指导朗读。(要读出旧药物书缺陷将给病人带来的危险语气)学生练读。范读。指名读。  5、学习5、6、7自然段  (1).学法导入,明确目标。  课文前4自然段通过同学们的自主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大家学得特别好,老师相信在5-7自然段的学习中,大家会表现得更好。不过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首先要围绕这个问题(出示幻灯片),先认真地、轻声地读课文,注意要边读、边勾、边想,然后小组讨论。  (2).教师点拨,全班交流。   A、学习交流第5自然段。(重点、难点)    ①李时珍为编书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李时珍从积累经验和到各地采药两方面做准备。)     ②哪句话概括了这个自然段的内容?(第一句)    ③李时珍亲自采药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么做的?读后你有何体会?     学生应回答出:①不怕劳苦、饥饿、寒冷、积累经验,具有认真的科学态度。            ②请教医生、农民、渔民、猎人,表现了虚心的态度,严谨的精神。            ③亲口品尝药材,他不顾危险,表明了他为编书有献身的精神。   B、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练读。范读。指名读。   C、交流学习第6、7自然段。    ①你怎样理解“终于”一词?(说明结果得来极不容易,可结合上文回答。)    ②为什么说《本草纲目》一书是中药书籍中的一部伟大的著作?(规模大,中外流传。)  6、总结  (1).课文7个自然段,分别叙述了李时珍“立志学医”、“编书”等内容。你喜欢哪部分内容?为什么?  (2).李时珍是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从课文内容看,他具有哪些高贵品质?  (3).指读全文。  7、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读懂单元“学习提示”,用自然段归并法给课文分段,完成有关作业。  (二)教学过程  1.学习单元“学习提示”   (1)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什么?这种方法的一般步骤怎样?  (2)交流,在书上批注。  2.说全问的主要内容。  3.概括各自然段段意。  (1)默读课文,独立概括  (2)四人小组交流:段意和概括的方法。  (3)完成相关作业。  4.段意归并的方法给课文分段。  (1)独立操作:把邻近的同一意思的自然段归并一段。  (2)思考:3、4、5自然段  (3)按板书把课文分成三段。  5、总结  (1)、梳理内容  师:这篇课文写李时珍从小立志学医,在行医过程中发现药物书有许多缺点,他怀着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决心重编新药物书,作了认真准备,终于写成。反映了他为人民不怕艰苦、不怕危险、踏实认真,一心为人民的好思想、好品质。  师:请大家读全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出示小黑板)  因为李时珍_____所以立下为穷人治病的志愿.  因为李时珍_____所以他父亲同意他学医了.  因为李时珍_____所以他决心重新编写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书.  因为《本草纲目》这部书_____所以说是一部伟大的著作。   师:请同学们在小小组进行说话练习,等会儿由一个小小组的四个人上台讲。  (2)教师向大家推荐课后阅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