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29 KB
  • 2022-06-16 12:14:41 发布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李时珍夜宿古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齐读课题《李时珍夜宿古寺》。李时珍,你有什么了解?生:师:没关系,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他的资料卡片,请哪个小朋友来读一读?生:读资料卡片。师:从这些加红加粗的数字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李时珍花了这么多心血,就是为了完成他的医药巨著:《本草纲目》。一、预习检查一师:他和弟子在祖国各地查访药材,一天夜晚,他们来到了湖北西部山区的一座古庙里?在这里我们会认识一个怎样的李时珍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课文。师:小朋友们,都提前预习过了吧?下面徐老师就要检查你们的预习情况了,准备好了吗?生:准备好了。师:第一排词语谁来读?生1:读。(预设:老师发现你这两个平舌音发的非常准确,真棒!)师:第二排谁来读?生2:读。(预设:这个词语比较难度,你也能读正确,真了不起,请你带着大家读一遍!)师:第三排呢?生3:读。师:这个词“舀水”,我们以前学过给它加上偏胖的字,如:稻,滔,但没有偏旁,它读?我们一起读。 生:舀水。师:第四排谁来读?生4:读。师:关注“囊”和“垒”。师:最后一排,谁来?生5:读。师:这个词读?(胭脂草)那老师现在把“草”字去掉,这个词读什么?生6:胭脂。师:没错,当“脂”和“胭”搭配成为一个词语,脂第一声变轻声,我们一起读。生:胭脂。师:词语都能读正确了,那课文段落呢?等会请一个小朋友来读的时候其他小朋友听听他读的怎么样?并思考他读的这段讲得是什么内容?生6:读。师:你觉得他读的怎么样?生:评价。师:那这一段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呢?生:这个寺庙很破败。师:没错,可以看出来他们这天晚上住的环境非常的差。下面这一段呢?谁来读?生7:读。师:读的也不错,那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生:他们在寺庙里面吃东西。师:没错,住在了寺庙里,这是他们吃的食物。还有最后一段,请哪个小朋友来读?(预设:关注:涎。秀才识字识半边,刚刚这个小朋友当了回秀才。这个词读什么?那我们在本学期哪篇课文里还接触过这个字的?生:《九寨沟》。 师:在那里读jue,怎么在这里读“嚼”了呢?生:师:“嚼”更多的是用于口语,而“嚼”更多的是用于书面语,在这里是一种口语化的表达,因此读jiao,我们一起把这一段读一读。生:读。师:这一段主要讲的是?生:尝药草,说明李时珍在工作,并且很认真。二、检查预习二师:扫清了字词段落朗读的障碍后,下面我们就真正走进这篇课文,走进李时珍。师:首先请你拿出预习单,和你的同伴相互交流结构图,聆听同伴的意见,你也可以稍作修改。生:相互交流。师:谁来给我们大家谈一谈,文中的李时珍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预设一:生:不怕吃苦师:从哪里看出来的?预设:生1:住的不好。师:住的不好,除了住,还有吗?生:他吃的也不好。师:哪里看出来的?生:舀泉水,啃干粮。师:是啊,吃的也不好,“吃”我们也可以换一个表达:“食”。(板书) 师:“住”和“食”这两个都是说的什么方面的?。生:生活。预设二:生:他很认真。师:哪里看出来的?生:记药草。师:除了记药草,还有吗?生:他还尝了。师:没错。(板书记药草,尝药草。)生:从记药草和尝药草这两件事都是为了说明李时珍工作上很认真、严谨。师:是啊,作者从这两方面给我们呈现了一个不怕吃苦而且认真严谨的李时珍。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课文,你觉得课文的第几小节到第几小节是在说他生活上不怕吃苦?生:1-7。师:为什么是1-7?生:因为课文在第7小节说到“吃点苦也是值得的”。师:没错。那第几小节到第几小节是说他工作上认真严谨呢?预设一:生:8-13。预设二:生:8-12。师:有没有不一样意见的? 生:我觉得是8-13。因为最后一小节的景物描写,是为了说明这么晚了,李时珍还在工作,更加能表现他的认真严谨。师:说的真好。师:没错,课文的1-7小节主要说李时珍生活上不怕吃苦,8-13小节说的是李时珍工作上很认真严谨。下面就请我们小朋友们打开书本,先默读课文的1-7小节,请你找找表现生活上不怕吃苦的关键词,可以先从他的“住”和“食”这两方面找,找完之后看能不能再找到其他的关键词也能说明他生活上不怕吃苦的。生:自己找。师:我们先看“食”,你找到了哪些关键词?生:交流。师:课文其实在一开头就用一个词语来概括,是哪一个?生:饥餐渴饮。师:是的,饿了就啃干粮,渴了就喝泉水,不正是“饥餐渴饮”所表达的意思吗?那“住”呢?生:交流。师:其实不光是“食”和“住”,作者还说到别的了,你还找到哪些词了?生:交流。预设一:生:晓行夜宿。师:这个晓行夜宿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生:早上走路,晚上住宿。师:没错,刚刚某某找到了晚上住的古庙的关键词,那跟“行”有关的呢?生:一心赶路。师:还有吗?生:长年累月,奔波。 预设二:生:一心赶路。师:后面还有吗?生:长年累月,奔波。师:从住的环境以及常年在外奔波,其实作者在一开头也用了一个词语,我们一起说:生:晓行夜宿。师:从这些关键词中我们真正感受到李时珍在生活上不怕吃苦。下面就请你默读课文的第8-13小节,找到表现李时珍工作上认真严谨的关键词,等会请你来交流。生:拿出笔墨砚台,搬砖,垒桌子,边忆边写,端详。师:李时珍记药草没有随便找一个地方,而是用砖块垒成桌子,垒桌子。“端详”这个词可以看出他看的非常?生:认真仔细。师:还有吗?生:还有扯下,嚼嚼,若有所悟,这是他在吃药草。师:小朋友们关键词找的真仔细,下面就请你借助这些关键词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生:自由练习。师:请谁来说?请两位。三、说感悟师:课文学到这里,你觉得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生:师:是呀,正是因为他这些可贵的品质,也感染了他的弟子庞宪,认为这些苦都不算苦,现在在回过头来联系我们自己的生活,你有什么感悟?生: 四、生字教学师:最后本课有10个生字,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这个图片,你猜猜是哪个字?说说你的理由。生:徒。师:这个字本来造字时,没有双人旁,就像图一一样。“土”表示泥地,“止”即“趾”,代表脚。本来的意思是光着脚在地上行走,后来加上双人旁,表示赤脚行走。没有鞋穿,渐渐地就出现一个引申义,就是“空”的意思,《长歌行》里有一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中的“徒伤悲”就是空伤悲的意思。你发现写这个字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生:左窄右宽,走的丿画不能写太长,捺画稍微长一些。师:下面就请你打开习字册,书写这个字,看谁写的和范字最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