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99 KB
- 2022-06-16 12:13:45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14小马过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能按课文中的对话提示语,读出句子应有的语气。【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演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深刻体会到遇事要自己动脑筋亲自尝试的道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课文内容,懂得遇事要开动脑筋,具体分析,勇于实践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1.在朗读中体会“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的含义。2..领悟“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想松鼠说的那样深”的含意.教学准备:课件PPT第二课时(一)开门见山,复习导入。1.导入: (出示图片)咱们今天继续学习《小马过河》。 2.复习课文主要内容 出示图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指名回答,学生评议。
第一次过河时,老牛伯伯说水很浅,松鼠说水很深,小马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跑回家问妈妈,也就没能过河;第二次过河时,小马听了妈妈的话,通过自己的实践,终于过河了。3.送词回句。把“愿意”、“为难”、“难为情”放在合适的句子中。出示PPT,齐读巩固。 (二)朗读课文,感知文本1.找出小马非常愿意帮妈妈做事的句子,读一读。指名回答,教师指导朗读,学生再读体会。2.分角色朗读第四、五、六自然段,理解小马与老牛、松鼠的对话。 老牛是怎样说的?指名读。 板书:很浅(刚没小腿) 怎样读好对话?自己练习——同桌读——在全班读,教师、学生评一评,进行指导。 3..学习课文第七自然段: (1)理解“难为情”(害羞、难过或惭愧的意思)。 (2)在小马的两次答语中,都出现省略号,这里的省略号不表示省略,而是表示心里很为难,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的。 (3)老马是怎样教育小马的?用“”勾出老马的话。 (4)妈妈的话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抓住老马的话,让学生联系全文理解,各抒已见;让学生明白:做什么事都要动脑筋,要去试一试才行。 5.学习第八自然段 (1)听了妈妈的话,小马是怎么做的?他实践的结果是什么?2.(他下了河,小心地蹚到了对岸。) (一)细读课文,合作探究 3.同一条河,老牛说水很浅,松鼠说水很深,他们谁说的对,为什么?
边读书,教师边出示小河、老牛、松鼠的幻灯片进行比较,使学生明白,小马要过河,老牛说河水浅,小松鼠说河水深。它们之所以说法不同,是因为它们的身体条件不同,感受也不同。老牛身材高大,河水可能只没过它的小腿;松鼠个子小,河水可能会淹死它。这里可要求学生按“因为老牛……所以说……;因为松鼠……所以说……”的句式回答。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师小结:是因为它们的身体条件不同,感受也不同。老牛身材高大,河水可能只没过它的小腿;松鼠个子小,河水可能会淹死它。小马身体正好在黄牛和松鼠之间。所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四)总结归纳,延伸中心课外阅读:动手做一做朗读,学生自由谈感受。小结:在今后的生活中,要做一个勤于动脑、敢于尝试、敢于实践的人,也希望你们在实践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六、布置作业课后练习第二题板书设计14小马过河老牛 浅 高 松鼠 深 矮小马既不浅也不深 遇事要多动脑,并且要亲自尝试。课后反思
《小马过河》一课生动有趣,对话很多,是分角色朗读的好材料。而要真正达到分角色朗读的目的,需要以读好每一个人的语言为前提。文中虽然“说”字相同,但“说”的语言与神态却不同。不同语气、神态、动作的“说”云集此课,如“连蹦带跳地说”“高兴地说”“认真地说”“叹了口气说”“难为情地说”“低下了头说”“亲切地说”;还有那些“说”的“亲戚”,如“大叫”“问道”“吃惊地问”;更有六处单一个“说”字,至于语气和神态,自己心领神会便是。于是,教学此课,便抓住不同的“说”进行教学设计,强化朗读训练。 先是让学生动笔墨读书,在文中用曲线划出各种各样的“说”,然后分组共同试读,要求入情入境,仿佛文中的角色乃自己,并以“谁读得有声有色,头饰将戴在谁的头上,角色将有谁来扮演”为“诱饵”,激发孩子读的兴趣读的水平。学生读得投入,又如“做游戏”般轻松,各种声音此起彼伏,朗朗的读书声不绝于耳。生读,师读,生生互读,师生互读等多种读的形式让孩子们“读书多遍也不厌倦”。等由“读的量变”到“读的质变”后,敲定分角色朗读的人选,示范过后,再以小组形式给人人担当角色的机会,让人人过把“读”瘾。此时此刻,课堂的精彩与高潮便水到渠成。 故事说明的道理则由老马一语道破: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河水是深是浅,你去试一试就知道了。从字里行间,孩子们轻易而举地悟出了“动脑筋”“去实践”的道理。等小马下了河,小心地趟到了对岸,它的体验是: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其中的“为什么”孩子竟也对答如流。 《小马过河》是经典的童话,它包容的东西太多,孩子们从中悟得的也应该是多方面的多层面的。阅读是极具个性化的东西,给个性化的阅读交流的时间,我们才能听到“花开的声音”。但是,本节课上学生个性化阅读交流的时间比较少,学生个性化的看法表达不够充分,好多学生是在跟着老师和别人的看法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