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50 KB
  • 2022-06-16 12:02:12 发布

2012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招聘教师(教育基本理论)冲刺押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2012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招聘教师(教育基本理论)冲刺押题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下列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1.在教育目的问题上,法国教育家卢梭的主张体现了()。 A.社会本位论思想B.个人本位论思想 C.社会效益论思想D.教育无目的论思想2.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D.壬子癸丑学制3.认为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的教育心理学是()。A.布鲁纳B.托尔曼C.斯金纳D.布卢姆4.“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是()的重要主张。A.实践教育学派   B.实证教育学派C.传统教育学派   D.实用主义教育学派 5.教师在讲授矩形的概念时,某学生主动将其与三角形概念进行对比,了解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从而掌握了矩形的概念。他所进行的学习属于()。A.有意义的发现学习B.有意义的接受学习C.机械的接受学习D.机械的发现学习6.1985年,()明确规定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A.《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B.《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C.《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D.《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7.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等三个层面上展开。A.教材的更新B.教师的发展C.学生的选择D.课程制度的变迁8.个人同时面临两种有意义的活动目标,二选一的冲突是()。 A.双趋式冲突B.双避式冲突C.趋避式冲突D.多重趋避式冲突9 .儿童容易模仿影视片中反面人物的行为,结果导致不良品德。为了避免影视片的消极影响,根据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适当的做法是()。A.避免学生观看这类影视片B.对有模仿行为的儿童进行说理教育C.影片中尽量少描写反面人物D.影视片应使观众体验到“恶有恶报,善有善报”10.某工厂招用九年级在读学生王某为员工,此行为()。A.违犯《教师法》B.违犯《义务教育法》C.触犯《未成年人保护法》D.触犯《刑法》11.儿童认知发展到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是()。 A.多维思维B.思维的可逆性C.具体逻辑推理D.守恒观念形成12.“大有大成,小有小成”是()教学原则具体运用的结果A.自觉积极性B.启发性C.巩固性D.因材施教13.新一轮课程改革所遵循的主导理念是()。A.科学、人文融合的理念B.终身学习、教育的理念C.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D.创新教育理念14.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课程评价。A.强调学生学会学习B.强调新的学习方式C.突出甄别和选拔功能D.立足过程,促进发展15.教育学生必须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这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应有()。A.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B.精深的专业知识C.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D.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16.一般说来,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阶段,即依从、认同和()。A.内化B.行为C.实行D.反馈17.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是()。A.演示法B.练习法C.实验法D.实习作业法18.“情急生智”所描述的一种情绪状态是()。A.心境B.激情C.应急D.理智19.在儿童早期,以下哪种内驱力的作用最为突出?()A.认知内驱力B.附属内驱力C.自我提高内驱力D.欲望内驱力 20.王某担任某县高二英语教师期间通过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学校以王某服务期未满、学校英语教师不足为由不予批准王某在职学习。王某欲以剥夺其参加进修权利为由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机构应当是()。A.当地县教育局B.当地县人民政府C.地市教育局D.省教育厅二、多项选择题(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正确的,请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论语》中记述孔子教育思想观点的有()。 A.教学相长B.“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C.“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D.“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2.教育活动中要注意“三结合”,发挥教育合力,这“三结合”所指的三种教育是()。A.家庭教育B.社会教育C.班级教育D.学校教育3.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有()。A.面向全体学生原则B.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 C.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D.学生主体性原则 4.当代课程改革的共同发展趋势是()。A.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B.重视教育科学研究C.重视基础学科和知识的结构化D.重视能力的培养5.()是条件反射。A.吃食物流口水B.谈虎色变C.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D.望梅止渴6.巴普洛夫认为,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过程包括()。A.兴奋B.抑制C.刺激D.反射7.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以下哪几个方面来实现?()A.教育再生产劳动力B.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 C.传播一定社会的思想意识D.培养专门的人才8.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A.学费B.杂费C.书费D.住宿费9.人本主义心理学反对(),被称为现代心理学上的“第三势力”。A.构造主义学派B.精神分析心理学C.机能主义心理学D.行为主义心理学10.行为主义理论的研究不包括下列哪项内容()。A.学习B.反应C.气质D.技能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是______与______相结合。2.教育的最基本职能是____,也是教育的特质所在。3.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定向性和顺序性特征,在教学中应遵循_______原则。4.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_______和_______三种成分。5.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称为_______。6.加涅将学习分为五类,分别是:言语信息、智慧技能、_________、_________、动作技能。7.《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____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四、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德育的任务有哪些?2.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3.意义学习需要具备哪些条件?4.简述学生申诉的范围。五、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论述应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2.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并结合实践谈谈教师应当如何利用这一理论。六、案例分析(1小题,10分)认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明亮的教室要干净,神圣的教室要安静。” 不少教师强调课堂要鸦雀无声,追求课堂秩序井然。材料二:“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听。”——叶圣陶材料三:张同学从小酷爱天文,每次向家长和教师提出的问题都与天文有关,家长认为孩子满脑子奇思异想,对他们认为的主科语数外下功夫太少,会影响他将来的学习、升学与就业,多次横加阻拦。班主任则认为张同学有天文的潜质,便建议张同学自己做一个人生规划设计,并联合家长、自然学科教师共同指导,使张同学正确处理好了学科学习与业余爱好的关系。后来,张同学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几年后硕士毕业,分配在北京天文馆工作。1.分析材料一,反思“课堂上比安静更重要的是什么?”你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教育观?2.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材料二,叶圣陶先生提出了什么样的教师观?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怎样落实这一先进的教师观?3.材料三中,班主任有着什么样的学生观?请结合新课程改革的实际,略谈如何突出这一学生观?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5BAADA6——10BDADC11——15DDCDD16——20ACCBA二、多项选择题1.BCD2.ABD3.ABCD4.ACD5.BCD6.AB7.AB8.AB9.BD10.ABD三、填空题1.教育;生产劳动2.培养人3.循序渐进原则4.自我体验、自我监控5.替代性强化6.认知策略;态度7.六四、简答题1.(1)培养学生初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2)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3)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法纪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4)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健康的品德心理品质。2.(1)以身作则,为人师表;(2)热爱学生,严谨治学;(3)尊重家长、团结协作;(4)尊重礼仪,遵守公德;(5)依法执教,廉洁从教;3.(1)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在学习者的心理上是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2)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3)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谁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4)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到改善,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4.(1)对学校作出的各种处分不服,如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勒令退学、开除学籍等,可以申诉;(2)对学校或教师侵犯其人身权,如在教育活动中对其进行体罚或变相体罚,限制其人身自由权等合法权益者,可以申诉;(3)对学校或教师侵犯其财产权,如非法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非法没收其财物,强迫其购买非必需教学物品等,可以申诉;(4)对学校或教师侵犯其知识产权可以提出申诉。五、论述题1.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使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良好的师生关系有赖于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教师在师生关系建立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起着主导作用。要建立民主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教师来说,有以下策略:第一,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第二,发扬教育民主。教师要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第三,正确处理师生矛盾。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矛盾是难免的;第四, 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第五,教学相长。作为学生,也要努力做到:一是尊重和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尊重教师的人格,尊重教师的劳动;二是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自律、自尊、自爱、自强,努力完成学习任务;三是主动与教师沟通和交流,努力与教师保持良好的关系。2.(1)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要揭示动机的本质,必须关注人的需要,把需要区分为一些基本的层次,对这些需要层次进行研究,从整体上把握动机的实质。(2)马斯洛先后提出了七种需要,认为人的各层次需要都与学习有一定的关系。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虽然并不直接推动学习,却是保证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前提条件。这两种需求得不到满足,不仅学习活动无法进行,而且会导致学生出现身心疾病。归属与爱的需要是学生交往的动力,在学校环境中,师生交往、同伴交往既是学习的条件,也是学习的内容。尊重的需要是推动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学生努力学习以求获得他人的尊重,并从中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获得自信心。这一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自卑感,怀疑自己的能力,失去上进心。求知的需要就是学习动机,审美的需要在很大成分上也是学习动机,它们推动人去求真、求善、求美。自我实现的需要推动人发挥自己的潜能,是学校教育应该加以培养的。(3)在学校学习中,对不同的人来讲,各种需要的重要性不同。一些人需要不断地证实自己是受人喜爱和赞赏的,有些人则对生理上的舒适和安全有更强烈的需求。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情境中需要也不相同。六、案例分析1.(1)课堂里没有秩序和纪律是不行的,但秩序和纪律都是手段,不是目的;(2)过分地强调安静并不科学;(3)让学生喜欢学习、学习得更好(让学生健康地发展/让学生积极地思考)比让学生安静要更重要。应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观。2.叶圣陶先生一语道破了教师主导的教师观。落实主导性的教师观,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中需要做到如下四个方面:启迪学生做人;引导学生会学习;激励学生会思考;指导学生能实践。3. 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突出学生主体性要提倡学生全体发展、自主发展、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