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2 MB
  • 2022-12-28 13:30:23 发布

张静中学作文系列之高考作文开头和结尾

  • 3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张静中学作文系列之高考作文开头和结尾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50页一、靓丽开头清代李渔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好的开头,不仅写起来顺手,同时也有“先入为主”的功效,能给阅卷老师一个很好的印象。一般说来,考场作文要简洁、明快、新颖、别致,切忌长篇大论,以免落入俗套。 下面,结合实例介绍一些实用的考场作文开头方法:1.开篇点题法就是文章开头不转弯抹角,直截了当地点明写作主题。这样的开头讲究要言不烦,片言明旨,寥寥数语即能概括全文内容,明题旨,摄魂魄。例如: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都闪耀着一种灿烂夺目的光芒——个性的光芒。个性,那是我们的独到之处,是对我们自己最特别的介绍。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也就必然没有完全相同的个性。他人的个性之光或许异彩纷呈,而我们的个性之光也是同样的灿烂耀眼,既然如此,那又何必苛求拥有太多别人的独特而淡化自我呢?(2009年高考河北卷满分作文)在本文的开头,作者运用了开篇点题法。作者要言不烦,直截了当地点明”我们每个人身上都闪耀着一种灿烂夺目的光芒——个性的光芒。”观点简洁而有力度,开篇即给人强烈的感染力。 2.运用修辞法排比句,句式整齐,气势充沛,极富感染力;比喻句、拟人句,形象生动,新颖别致;设问句,则让读者一开始便生发好奇感,产生阅读兴趣。总之,运用修辞法设置文章的开头,使读者开篇即能体味到飞扬的文采。如此精彩的开头犹如美女的眼睛,立即能摄人魂魄。例如:江水因为有了思考,并能在信念中勇往直前,才得以冲破高山的阻挡,开创了九曲回肠的壮美;种子因为有了思考,并在理想中坚持不懈,才得以冲破石头的重压,彰显出生命坚毅的伟大;人类因为有了思考,并在憧憬中笃志追求,才得以冲破愚昧的桎梏,创造出当今世界的文明。(2009年高考吉林卷满分作文)本文的开篇综合运用了拟人、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以排比的句式加以组合,形成了一泻千里的表达气势。 3.摘言引语法引用与文章主旨相关的诗词、名言、警句、歌词等作为文章的开头,能引起读者广泛而丰富的联想,体现作者积累的广博和思想的厚度。例如:法国著名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说:“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题记道尔顿在生活中分不清红色和蓝色,他感到自己色觉有问题并悉心思考,研究出关于色盲症的医学理论;破产的安藤百福看到拉面摊前常排着长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包方便面;勤杂工乔利,因发现衣服被煤油污染反而清除了陈年的污渍,研制出干洗剂。读完上述作文材料,我深深地感到:发明发现,就在身边。(2009年高考吉林卷满分作文)本文开头引用了罗丹的名言,切合题目“发明发现,就在身边”的主旨,进而展开更深一步的分析和论证,开头非常巧妙自然。 4.设置情景法传神逼真的场景刻画,可用来渲染、烘托气氛,这样开启文章,能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迅速地进入阅读的氛围之中。例如:“中央电视台,中央电视台,观众朋友你们好,你现在收看的是世界方程式一级锦标赛上海站的比赛。”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又在直播赛车比赛了。我一直很喜欢看赛车比赛,尤其是一次又一次弯道超越时的激情与潇洒。“赛车手们悉数发车了。前几名选手之间跟得很紧,汉密尔顿由于排位赛时发挥不好,排在第八位发车。现在他们到了第一个弯道,这是汉密尔顿的一个机会。”(2009年高考安徽卷的满分作文)本文开头运用了设置情景法,对“弯道超越”的赛车状况做了生动具体的描绘,让人读之如临其境,在形象化的感受中进入”弯道超越”象征意义方面的思考。 5.巧用题记法题记是在文章题目下面、正文之前的文字。它或牵引内容,或揭示主旨,或交代写作缘起,或渲染气氛。一个精彩的题记或生动形象或富含哲理,能使文章锦上添花。例如: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庄严;我们可以不永恒,但我们真诚;我们可以不完美,但我们努力。——毕淑敏2003年,那一场没有硝烟的“非典”战争,我国人民凭着坚定的信念战胜了非典;2007年底,突如其来的冰雪席卷了南方众多省市,我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地战胜了残酷的冰雪;2008年,大地无情的一次震动,时间被定格在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大地无情人有情,我国人民依然团结奋斗,凭着必胜的信念,让人们的心不再颤抖,让人们以足够的爱和勇气战胜这场震灾!作者选用了作家毕淑敏《精神的三间小屋》中的一段话稍作改造,作为题记,很好地诠释了”选择,让生命发光;信念,让奇迹产生”的主题思想。 6.制造悬念法设置场景或连用问句,让读者一开始便生发好奇感,也是一种很好的开篇方式。例如:“今年咱们公司推出一款新产品——超级助智灵,简称‘超智录’,它能在短期内大大提高人的智商,但销路一直没有打开。各位,有什么高招吗?”我的话,立即引发热烈的讨论。“找明星来给我们产品包装、代言”成了会上最集中的声音。于是,我把任务交给了销售部经理胡优。(2009年高考辽宁卷满分作文《如此包装》)本文开头运用了制造悬念法,通过有关产品包装的讨论,即点了题,又勾起了读者阅读的兴趣。 二、精彩结尾靓丽的开头固然能使人眼前一亮,引发一睹为快的念想;精彩的结尾亦能让人难以掩卷,拍案叫绝。好的结尾或总结全文,深化主旨;或戛然而止,干净利索;或意在言外,发人深思。 下面,结合实例介绍一些实用的考场作文结尾方法:1.首尾呼应法考虑到文章结构的完整严密,构思结尾时可有意识照应开篇,首尾圆合,给人一种前后连贯、浑然一体的感觉。注意,结尾的文字绝不可机械地重复开头,而应是情感上的升华,主旨的深化。例如:开头:责任,仅仅两个字,我们无法形容它的重量,国家有国家的责任,社会有社会的责任,每个人更有每个人的责任;责任,成为人们的常识,承担责任,更是每个人的常识,具有责任心,也是每个人道德品质的常识。因此,请倾听责任的足音吧!结尾:不管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是铺满荆棘,还是翻滚着汹涌的波涛,甚至是千丈悬崖,只要我们懂得倾听责任的足音,就能够排除万难,攀登上成功的顶峰。请记住,请倾听,这是责任,这是常识的足音。(2009年高考广东卷满分作文《常识,聆听责任的足音》)本文结尾回扣了开头“请倾听,这是责任,这是常识的足音”的观点,照应了开篇提出的中心主旨,又有进一步的升华,很有感染力和号召力。 2.卒章显志法这是我国文章写作的一种传统技法,就是在前文记叙、描写、议论、说明的基础上,对全文进行概括性的总结,把主题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例如:我们拥有太多的感动,感动早已成为我们每个人情商的常识,我们感动了2008,中国人感动了世界,也把团结、坚韧、智慧这份感动的常识传递给了世界。当你把感动也作为常识,这个社会将是温情的社会,这个世界也将是温情的世界。(2009年高考广东卷满分作文《生活在感动中》)文章在阐述了有关常识方面的感动之言,在结尾处用优美的语言对前面内容做了概括性的总结,提升了文章的思想,使主题更明确。 3.抒情议论法就是在结尾处写出肺腑之语,或直抒胸臆,给人以极强的情感冲击;或生发议论,给人以富含哲理的启迪。例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学会超越,就是雄鹰搏击长天的壮阔,就是海燕喝退惊雷的壮举。让超越自我树直我们的青春的脊梁吧!树木不直,将无以成栋梁,脊梁不硬,将不能顶天立地。让我们在风雨中,凭借超越自我的力量,舒展青春的葱茏和向往;让我们在烈日下,凭借超越自我的力量,挺拔出青春的高大和坚强!(2009年高考安徽卷满分作文《超越之光》)本文情感充沛,极富文采。结尾处以抒情的、富含哲理的语句,突现了文章的主旨,显示了很强的感染力。 4.营造意境法就是用精彩的语言在结尾描绘出富有诗情画意的艺术画面,营造出优美的意境,达到饱含意蕴、令人回味的效果。例如:于是,在东风三月跫音响起的时候,不再掀起春帷,只保留着那一份永恒的祝福就好。在苒苒物华休的秋日,不再拟把疏狂图一醉,只将游子的心牵在风筝的线上,那一头绕着永远的故乡就好。在悠悠的歌唱响起时,不再去踏破江南的小巷,去访那亘古忧愁的歌者,只在心头添一份惆怅,持一份祝福,何必知谁唱江南断肠句。《谁唱江南断肠句》本文围绕“朦胧是美”展开,结尾几段用“跫音响起的三月”“苒苒物华休的秋日”这些化用诗句而成的语句营造出了朦胧的美境,满富诗情画意,留给读者无穷的审美享受和无数的想象空间。 5.借用名言、诗句法借用名言、诗句既可使文章简洁,又可以增添文采。可以直接引用,也可以巧妙仿用。例如:而此刻,不知有多少人正站在异地海边上向家乡瞭望,深吸一口,感受那股熟悉的故乡的海的味道。我不禁吟起了贺知章的名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2009年高考四川卷满分作文《熟悉》)本文结尾借用贺知章的诗句,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对故乡的深情,使文章的主旨得以诗意化地表述。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52页(2009年高考试题·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我们生活在常识中,常识与我们同行。有时,常识虽易知而难行,有时,常识须推陈而出新……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的经历,或你对“常识”的看法,自拟标题,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宽度拓展文学常识中医常识物理常识常识常识常识常识常识常识多角度思考“常识”指的是大多数人都知道或掌握的知识,即普通知识。审题时要抓住”常识”的普通性一面,写出对”普通知识”的看法即可。我们只要抓住作文提示中的“谈谈你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的经历或你对‘常识’的看法”这个关键信息,就能够写出符合题意的作文。比如,我们在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一些生活俗语“雨过天会晴”“春来草自青”“登高而望远”“一叶落而知秋”等,都可以纳入“常识”的范畴,关键是要灵活运用,关联上“常识”的内涵。这就要求我们能够化大为小,化虚为实,搞清常识背后的规律性。 作文材料给我们提供了两个可写的角度:一,有时,常识虽易知而难行;二,有时,常识须推陈而出新。考生只要选其中一个角度来写,就符合作文的命意要求。基础好的学生也可另外选择新的角度作文,甚至反向立意,只要自圆其说即可。辩证地联系地发展地去认知“常识”问题,是取得立意高分的不二法门。但在审题中,要特别注意挖掘、分析、思考材料中的信息。从材料来看,材料中给出来两个有倾向性的观点:常识虽易知而难行,常识须推陈而出新。由此我们可以确定两个基本信息:一是常识虽然平常,人所尽知,但有时知道了不一定能做到,如有人不按常识做事,这就是”难行”的表现之一;二是,有时某些常识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而显出其不合理性,我们就要打破常识,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反向立意,像今年广州一模作文“一叶落而知秋?”就是对常识的反向思考。从命题立意上看,本题眼界开阔,我们社会生活中有许多常识,而社会中的许多人或常常忽视或无视常识对生活、人生的作用,或囿于生活常识,不敢创新。若能如此思维,文章就会更有深度和广度。 从写作文体看,材料说明中也提示可以“谈谈你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的经历或你对‘常识’的看法”,其中的“经历”暗指记叙文,而“看法”自然倾向议论文。考生可以写成记叙文,也可以写成议论文,也可以求新,比如写成《××日记》《××诊断书》《××报告单》,但不要写成“四不像”。“常识”写作范围很广,比如: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医生的天职是救死扶伤,诚实经营是企业的本分,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植物生长需要阳光,红灯停、绿灯行等交通规则……这些都是常识。作文抓住“常识”普通性一面即可,构思角度可以小一点,可以写常识与生活的关系,也可以写常识对人生成长和社会发展的影响等等。 多思路导航写好这篇作文的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化大为小,化虚为实,能否弄清常识背后的规律性。【参考思路】【思路一】从评价的范畴开拓思路。运用“广角镜头”,对与“常识”有关的问题进行全方位的概述,发表看法,进行评价。比如,常识与生活的关系问题,常识对人生成长和社会发展的影响问题,常识的说与做的问题,常识的新与旧的问题等等。【思路二】化大为小,运用“聚焦手法”,从某一个特定的角度切入话题。我们通过对话题的限制,将题目化大为小,或者通过对话题的拓展,将话题角度缩小迁移,转换成其他一些具体型的题目。比如:“常识中的说和做”“打破常识结出新知识”“品味历史常识”等等,都是通过限制和拓展的方式,缩小了话题角度,比较深入地阐述了常识某一方面的问题。【思路三】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阐述话题。常识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规律,这些东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困难。从这方面构思立意,也能开出很好的思路。 【思路四】从“推陈出新”的角度阐述话题。社会生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变化的生活中会不断形成新的常识,所以,用旧的常识去解释生活中的新问题是行不通的。这样,对过时的常识就应该批判地继承。从这一方面引入对继承和创新问题的思考,也是很好的构思。【思路五】具体化。选择记叙类文体,通过具体的生活事例和形象的画面来阐述话题。我们可以通过对某一些具体事情的叙述,弄明白某一个生活常识,从中悟出常识的重要性。或者通过写作,让人们明白一个生活常识、法律常识或科学常识,提醒人们重视常识背后的规律性。【思路六】写常识带给我们的困惑。我们每个人都会具有很多常识,但是我们每个人却常常会犯常识性的错误,常识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好处,也会带给人很多常识性的思维,一旦这种思维固定,创新意识就不强了。 【范例1】常识,聆听责任的足音(2009年高考满分作文·广东卷)责任,仅仅两个字,我们无法形容它的重量,国家有国家的责任,社会有社会的责任,每个人更有每个人的责任;责任,成为人们的常识,承担责任,更是每个人的常识,具有责任心,也是每个人道德品质的常识。因此,请倾听责任的足音吧!请倾听责任的足音吧!因为只有学会倾听责任的足音,我们才能有足够的勇气去克服成功道路上所遇到的艰难与挫折。相反,如果我们总是将责任的足音拒之门外,那么我们必定是一个懦夫、一个失败者。所以请认真地倾听一下责任的足音吧!请倾听责任的足音,因为责任是成功的奠基石,这是常识。 穿越历史的长河,我们可以发现在每一位成功的伟人身上都会肩负着各种各样的责任,而恰恰是这些责任造就了他们的成功,所以说责任是成功的奠基石。当死降临到司马迁头上时,是责任使他选择了生,选择了宫刑带来的痛苦与耻辱,选择了历尽千辛万苦也要完成史家之绝唱——《史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什么令民族英雄文天祥面对敌人的威迫利诱,仍然不屈服?没错,那就是他那尽忠职守、誓死报国的责任,责任使得他选择了英勇就义也不向金投降。责任,它造就了一位忍辱负重的史学家;责任,它造就了一位英勇就义的民族英雄。难道这不能证明责任就是成功的奠基石吗?请倾听责任的足音,因为责任是战胜困难的动力,这是常识。 是责任的动力令我们面对失败时,不轻易言败;是责任的动力令我们面对困难时,不轻易妥协;是责任的动力令我们面对逆境时,不轻易沮丧。霍金不仅是现代科学界的泰山北斗,还是一位对科学抱有强烈责任的人生斗士。他的成功不仅仅来源于他非凡的科学成就,其原因中最值得人们称道的是他那坚不可摧的责任心,这造就了一个时代的伟人、物理界的奇才。无独有偶,著名作曲家贝多芬丧失了听力时,面对人生中莫大的挫折,是音乐的责任使他战胜了失去听力的重重障碍,为世人写下了许多不朽的乐章。从霍金和贝多芬身上,我们应该深刻体会到责任是成功的动力的道理所在。请倾听责任的足音,因为责任是勇者的表现,这是常识。每当我们遭受到挫折和磨难时,是责任让我们鼓起勇气,排除万难战胜所有的挫折和磨难,从而彰显一位勇者的胆识。是责任的力量使奥运冠军冼东妹不惜舍弃刚出生不久的女儿,重新站在奥运场上为祖国的荣誉而搏斗;是责任的力量,使陈燮霞奋然举起了沉重的杠铃,夺取中国在北京奥运会上的第一块金牌,也是责任的力量使所有的奥运健将成为中国人民心目中新一代的勇者。 不管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是铺满荆棘,还是翻滚着汹涌的波涛,甚至是千丈悬崖,只要我们懂得倾听责任的足音,就能够排除万难,攀登上成功的顶峰。请记住,请倾听,这是责任,这是常识的足音。【用法提示】这一是篇比较规范的并列结构的议论文,文体分明,立论有据,论证全面,内容也比较充实。整体效果上,本文做到了首尾呼应,以”这是责任,这是常识的足音”的结尾,回应了开头”请倾听责任的足音”的主旨。 教师用书独具【范例2】常识(2009年高考满分作文·广东卷)随着年龄的增长,“常识”似乎在背离着我飞快地奔驰,疯狂地拉大着和我的距离,接着“常识”簇拥而上,围得我气喘吁吁,喘不过气来。不知何时,我竟沦落到对常识感到不适的境地!我彷徨!但庆幸的是,我的眼睛还没有被蒙蔽,我还能看到那离我而去的常识。你看到了吗?常识是无忌的童言。在一个明媚的早晨,第一批月季花在巴甫雷什乡村学校的花圃里盛放,格外艳丽。校长无意中看到一个幼儿园的小女孩折下了一支鲜艳的月季花,从容地向校外走去,他想知道为什么,上前去问。小女孩回答:“奶奶病很重,很久没有下床了。我说花开了,她有点不信。我摘给她看,看过我就把花送回来。”听了这样的回答,校长的心颤了。对啊!多么可爱的小女孩啊!我们无不为之动容,她那颗美好的心,发出了圣洁的光芒,照亮了她病重的奶奶,也照亮了我们。 你看到了吗?常识是知恩必报。汶川大地震,震彻了神州大地,撕裂了祖国母亲那美丽的脸庞,一个叫郎铮的小男孩,被埋在冰冷的残垣断壁下17小时,获救后,躺在担架上的他,吃力地举起右手,向四周的战士行了个不太正规的军礼,那一刻,震颤了所有人的心。难道是有人教过他吗?没有,那是出于他那颗美好的心。就是如此的可爱,却亦隐藏着无比巨大的力量,感动了你我,感动天地。你看到了吗?常识是患难相助。看着地震灾民那残缺的家园,听到了灾民那撕心裂肺的痛哭,我们的心被刺痛。无数双温暖的大手伸向了灾区,伸向了灾民。一个小姑娘抱着她的储蓄罐,来到捐款箱前,把零钱全倒了进去,一毛,两毛,三毛……那一刻,我们感动了。或许她并不明白那是一场多大的灾难,但我确信,可爱的她一定知道灾民需要帮助。我承认,那小姑娘的捐款并不能给灾民带来多大的物质帮助,但她的美好,鼓舞了无数灾民那颗受伤的心,唤起了无数灾民那消沉的意志,点燃了无数灾民那心中的希望。这是金钱所能够做到的吗?不能。唯独是可敬的常识,才能让人如此震颤。 常识,简单,但圣洁无比,蕴含着无穷的力量。如今,望着那逐渐离我远去的常识,我只能感叹:”你回来吧!如果可以,我愿意抱着你过完下半辈子;如果可以,我愿意牵着你走完余下的人生。回来吧!我需要你!”【用法提示】这篇文章的开头很有特色,作者将“常识”这一文题拟人化,叙说“‘常识’似乎在背离我飞快奔驰,疯狂地拉大着和我的距离。”这样的修辞手法使开头变得形象生动、新颖别致,让读者一开始便生发好奇感,产生阅读兴趣。 1.下面是《心灵上的播种人》一文的开头设计,请选出不好的一项()A.每个人都爱自己的妈妈,我对妈妈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她,在我心中播下了追求美、渴望知识的种子。B.“师生情义深,携手并肩进。文明礼貌花,秀气满园春……”,歌声从窗口飞出,飘进我的耳朵,拨动着我心灵的琴弦,发出悦耳的和声,似微风拂过水面……C.在我心灵深处播种的人实在很多,让我写谁呢?写老师?从小学到中学,我有许多可敬的老师,写谁好呢?写父母?他们从小拉扯我长大,教会我诚实做人……哦,写奶奶!虽说她没有文化,但她那为人处世的故事,一串一串,在我幼小的心田里激起多少波澜,似清泉,似蜜糖,在我心里流淌……D.农民播下种子,经过辛勤地耕耘,结出丰硕的果实。老师在我心灵上播下理想的种子,如今已经发芽成长了。解析:开头A如吐丝一般牵出记叙的线索;开头B以浓烈的抒情歌声笼罩篇首,奏出全篇的主旋律,定下全文的感情基调;开头C有八股遗风,文似曲折,实为啰唆,废话多,不够简洁明快;开头D以比喻起兴,然后引出记叙的内容。答案:C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荷叶:翠绿如碧玉,清香传远境;泡茶驱暑气,包物不变质。荷茎:中通外直,亭亭高举,宁折不弯。藕:托荷叶、举荷花,藏身淤泥无怨嗟。沉于最深处,才积蓄了丰富的营养。身多孔窍,聪明灵通。要求:①深入理解材料,可以综合几方面特性构思作文;②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③不少于800字。 【参考思路】荷花的每一个部分都具有美好的品质,这对我们的人生具有启发意义。思路内容1人应该像荷花那样洁身自好。2人生应追求纯洁、优雅的境界。3人的道德良心需要保鲜。4人应该具有正直不屈的品格。5努力向上,勇于进取。6甘做人梯,默默奉献。7善于积淀,充实人生底蕴。8蓄养深厚,才能清香远播。9广采博取,升华人生。教师用书独具 教师用书独具3.请用一种修辞手法续写《倾听》一文的开头。自然万物善倾听。答案:盘根交错的虬枝,静静地倾听溪水的浅吟;婆娑的密叶倾听着歌鸟的重唱;甜艳的花儿,倾听着蜂群的低语;万籁俱寂的黄昏,倾听着夏虫的嬉戏;拂掠而过的风,也会驻足,听一听麦浪的语丝。 4.下面是《宽容是阳光》一文的四个结尾,请选出不好的一项()A.宽容是一种善。深邃的天空容忍了雷电风暴一时的肆虐,才有风和日丽;辽阔的大海容纳了惊涛骇浪一时的猖獗,才有浩渺无垠;苍莽的森林忍耐了弱肉强食一时的规律,才有郁郁葱葱。B.“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恕。”安德鲁·马修斯在《宽容之心》中说了这一句能够启人心智的话。C.人与动物之间,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都需要宽容。我们不能想象,缺乏宽容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可不是每个人都能轻而易举地拥有宽容的气度,这种气度源于人的见识、修养、品位。D.一粒沙和一只蚌相爱了,沙对蚌说:“爱我将是痛苦的。”蚌回答:“我会把你放到我的灵魂里。”如果深陷于利害得失的我们也能幻化为一只宽容的蚌,那么即使生活中遭遇再多的风雨,滑过我们脸颊的泪滴也会如珍珠般美丽。解析:A项运用了排比的句式强化了对宽容的意义的理解,使收尾很有气势;B项引用名言,富含哲理,启人心智;C项过于平淡,收尾于怎样才能拥有宽容的气度也太突兀;D项用沙和蚌的故事,满富诗情画意。答案:C 5.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据报道,三鹿、伊利、蒙牛、雅士利等22家企业生产的奶粉中检测出三聚氰胺,“肾结石婴儿”事件发生的原因主要在奶源生产、收购、销售以及奶站的监管等环节。试想,如果每一个环节都能做到严格把关,每个人都能做到坚守自己的良知,这类事情还会发生吗?如果要求全面理解以上材料,以“坚守良知”为题写一篇文章,请写一段“总结式”结束语,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答:答案:“三鹿奶粉”不是偶然事件,也不仅仅是三鹿集团自己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道德良知缺失的问题。我们需要的是整个民族的集体反思。我们需要思考,我们肩负着怎样的社会责任?我们是否还坚守着道德与良知的底线?良知——社会的底线,需要大家一起坚守。良知——唤醒麻木与自私的良药,必须拥有。良知——造物者赋予人类的财富,切莫丢弃。 6.这是一篇文章的开头,请根据文章的标题和其后面的句子拟写一个开头,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你是我最深的牵挂;;。此刻我只知道:汶川你是我们最深的牵挂……答案:当我们在家里静享天伦的时候,我们不会忘记你——流离失所的兄弟当我们在饭店饱食美味的时候,我们不会忘记你——饥肠辘辘的受难姐妹当我们在挑选名牌服装的时候,我们不会忘记你——衣不蔽体的父老乡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