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00 KB
- 2022-12-28 13:30:10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作文开头九妙法 开头是全篇文章的起点,它确定了文章的基本矛盾冲突的性质及其发展路线。好的开头,不仅达到统领全文的作用,而且可以使读者快速了解文章内容。因此,写个好的开头,是十分必要的。 由于文章的内容、体裁、构思等不同,开头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千变万化的。下面介绍几种常用开头方式: (1)开门见山法开篇就点明所叙事件,不多加修饰,给人以干净、明快、一气呵成之感。 (2)事物联系法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叙述,触物思情,引出主体事件。行文丰富、逼真,具有真情实感。 (3)抑扬相衬法有欲扬先抑和欲抑先扬两种。开篇的感情基调和正文的感情基调相对或相反,以开头对比全文,使文章感情色彩丰富,九曲回肠,耐人寻味,有强烈的艺术效果。适用抒情散文。 (4)对比烘托法开篇采用对比手法,直接烘托出主体对象,突出主体对象的神韵,使文首如龙首,左右全文。 (5)设置悬念法开头制造紧张氛围,设置种种疑窦,造成悬念,扣人心弦,吸引读者追根究里,引起阅读兴趣。 (6)描写刻化法有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用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开头,能更好地表现人物性格,还能收到舞台艺术中的亮相效果,加深读者的印象。 (7)以抒情议论的语言开头法 (8)引用开头法引用名言、格言和诗句,给读者以清新之感,从而增强阅读欲。 (9)批驳分析法以引出错误的或反动的思想言论开头,然后进行分析批驳,旗帜鲜明,针对性强,使文章一开始就具有很强的战斗性。走出小我,写大气作文 有同学写作文总离不开“我”,我和某某同学闹矛盾啦,我作业没完成挨老师剋啦……这样的作文写多了,自己也觉着无聊,可他又认为生活是如此乏味,色彩又这么单调,不写这些还能写什么。其实,如果我们走出小我,就会发现另有一种大气作文在,这类作文有文化品位、有人文关怀、有思想底蕴,气度博大,令人耳目为之一新。那,怎样才能使自己的作文摆脱小气,走向“大气”呢?
一、关注广阔的人生。大气作文是偏爱大题材的。如果我们只是眼光向内,笔触局限在学校、家庭、个人的狭小天地里,满足于抒写自己的小情小绪,小恩小怨,那这样的题材难免弥漫着一股小家子气,格局势必小。而如果我们能从自己生活的小圈子中跳出来,眼光向外,关注广阔的人生,体察纷纭的外部世界,国家与社会,人类与自然,战争与和平,历史与未来……国事家事尽收眼底,民风世态见诸笔端,何愁写不出大气概的作文? 请看这样的作文片段: 今夜,星光灿烂!浩瀚的天际划过一颗流星,我默默地许下一个心愿:愿世界永远和平! 浓黑的硝烟还围绕在你身边吗?轰隆的飞机还盘旋在你头顶吗?哦,伊拉克女孩,你那双稚嫩的眼睛噙满泪水,你无助的眼神充满了恐惧,你在想什么? 可以看出,本文的作者绝不是“一心只读考试书”的人,他的眼光穿越课堂,在纷纭变幻的外部世界,对战争的谴责,对幼小生命的关注,字里行间充溢着的悲天悯人的情怀,使文章呈现出一种深沉、博大的境界。 二、沉积丰厚的底蕴。大气作文需要以丰厚的阅读积累做底蕴。阅读积累充足,大脑中建立起无数个生长点,思维灵感随时可以被激活,写作时便能左右逢源,率性而作,自如倾吐,文气如海似江滔奔涌;积累单薄,腹中空空,纵有好的题材,依然文思壅堵笔下干涩,文气自然弱。将美好的青春时光托付给高贵的思想和真诚的文字吧,在厚积中积蓄薄发的力量,你会登临写作的新台阶。
请看这样的作文片段: 如果没有书,就没有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印度文明;如果没有书,就没有华夏灿烂的五千年文明;如果没有书,人类也就失去了支柱,没有了灵魂。 兽骨到兽皮,竹简到白纸,不知经过了几千年的演变,才有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书!一本本知识丰富的书,饱含着无限美丽的文字,叙写了无数壮丽的诗篇。它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 我们应怎样读书,来获得知识呢?“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正如杜甫所说,“读书破万倦,下笔如有神。”读书靠的是顽强的毅力执著的热情。孔子手不释卷,才有“韦编三绝”的故事,中华才有这位大名鼎鼎的教育家和儒家鼻祖;鲁迅正是用别人休息的时间加紧学习,才成了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锋。 你看,作者从书的作用、书的演变、读书的方法等角度深入浅出,侃侃而谈,其中诗词典故、历史知识信手拈来,如果没有广阔的阅读视野,没有足够的写作自信,是不会有如此流畅明净、从容老练的语言表达的。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博采众约的阅读,是韵味悠长的写作的前提和基础。 三、提升自己的境界。有大胸襟、大气魄才能有大气作文。大气作文的作者首先应该是一个大气的人。他热爱人生,富于理想,他会以一种人文情怀去穿越时空,发掘文化,关注人类的情感和生存等大问题。在这样的过程中他的心灵得以净化,境界得以升华,作文也因之自由舒展,意境开阔,呈现出一种开豁博大、超乎时空的大境界。他的文字,就是他的性格、气质、审美情趣的一种自然流泻。
请看这样的作文片段: 溯流而上,漫步在长江上游。走近大坝,见到的是两侧动与静的对比。坝身上游水波不兴,一平如镜;下游一侧导流底孔喷出的汹涌波涛,如无数条奔腾舞动的巨龙,在空中溅起数米高银白色的飞珠碎玉,撞击着,直泻而下。问苍茫大地,哪一处江河曾经积淀了如此厚重的文化?哪一方水域曾经荟萃了如此众多的灵秀?承载着这沉甸甸文化与灵气的江水,汇聚到三峡大坝时,怎能不迸发出强大的能量?由此,我们触摸到了祖先的分量,历史的分量,江山的分量。 我想唱:啊,三峡之水蕴藏着怎样的美丽,它将行进到底,因为那是我们永远的精神家园。 这样的文字具有一种大气势的冲击力,它立意高远,情感充沛,在对祖国建设之壮美的深情讴歌里凝聚着自己真挚、炽烈的情感。没有一颗赤子之心,哪有如此充沛的激情,又怎会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和冲击? 读大气作文,如同聆听生命的歌唱,会让我们多一份感动,多一份热情。写大气作文,如同谱写人生的壮歌,会让我们走出小我,走向大我,走向更高的写作境界。写好引人入胜的开头——抓住“凤头” 1、开门见山法。
万事开头难。作文也是如此。 大作家创作也怕开头。俄国作家托尔斯泰在创作名著《安娜·卡列尼娜》时,足足构思酝酿了四年,每次摊开稿纸动笔时,怎么也写不好开头,为此他苦恼极了。 一天,他走进大儿子的房间,见大儿子正在津津有味地读书,以至托尔斯泰走到他的身边也没有发现。托尔斯泰很惊讶,是什么书让他这么着迷?托尔斯泰拿过来一看,是普希金写的小说,他随手翻到一篇《宾客齐集在别墅里》的文章,只见文章的开头这样写道:“节日的前夕客人们陆续到齐了。”这个开头一下子就吸引了托尔斯泰。他连连点头,赞叹道:“普希金总是这样直截了当接触问题。换了别人,一定会开始描写客人、房间,而他却一下子就进入了情节。要作文就应该这样写。” 普希金这篇开头深深启发了他,于是他赶紧回到书房。挥笔写道:“奥布浪基家里,一切都混乱了。”这就是《安娜·卡列尼娜》的开头。这也给我们今天的作文教学一个启示,开门见山是作文的最好办法之一,因为它能够直入正题。 后来他又在这句话之前加上了“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也是第二种开头方法——题记法。 2、题记法。
题记,是指写在文章题目下、正文前,自拟凝练的句子或引用名言警句,独立成段,作为对文章内容的重要阐释或揭示其主旨,起到导引全文的作用。然而要用得贴切,不是作为点缀或摆设。题记要能概括文章主旨,要有一定的哲理,要是精炼的语言,要有韵味。 周雯倩的《品味》一文的题记:幸福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用心灵去品味,就能发现它的踪迹。 3、写景铺垫法。 写景,就是用语言文字把人们看到的、听到的和接触到的各种自然景物具体地、生动地描绘出来,以此来烘托环境气氛,突出文章的中心或衬托人物的心情,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 育人中学薛雯婷《劝》: 天骤然昏暗下来,闪电的先头部队已奔赴战场,这儿一道,那儿一道地射出愤怒的目光,如同利剑快斧,刀光火影;闷雷已在天际隆隆的响着,一声比一声响亮,一声比一声高昂,如同排空的怒涛,由远而近,由弱到强地翻滚着过来了。刹那,闪电乱劈,雷声大作。那雨在顷刻间由雨点变成雨帘、雨柱倾泻下来……写好推陈出新的主体——明确“猪肚” 1、注意文章结构的安排: 中考满分作文《我眼中的色彩》的排比段结构:
绚烂的红,是故乡如火的暮云。 清凉的绿,是故乡静静的护城河。 厚重的青,是故乡屹立的城墙。 2、小标题的精心设计: 预备陈紫荆的《记住这一刻》:惊讶·跳马·留一手 惊喜·高低杠·反击战 惊魂·平衡木·生悬念 惊艳·自由体操·锁胜局 3、自然分层,突出特色语句,独立成段。 周雯倩的《品味》一文: 冰冷的指尖抚上碗沿,滚烫的热流从指尖的神经末梢传到我的大脑,刺痛却又温暖。 汤汤水水一路滑到胃里,不仅暖了胃,更暖了心。 风铃又开始叮叮当当地摇摆起来,仿佛在歌唱…… 或许能够感受到他人给予的关心与温暖就是一种幸福。写好耐人寻味的结尾——突出“豹尾” 结尾,用足最后一个“力”。要耐人寻味,要文结而意未断。
一篇考场作文,必须要有一个好的结尾,因为它是你最后一次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是留给阅卷者的最后一眼印象,更是你考场作文中最后的一道“风景”。 用以下几种方法写结尾可以吸引评卷老师的眼球: 1、点题法。 明确中心主旨,不易偏题。 如周雯倩的《品味》一文:品味幸福…… 2、有深意的语句。 不要简单写成,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 秋思儿的《在狂风暴雨中……》: 风也苍苍,雨也茫茫 雨脚声声,敲入心房 3、省略号结尾。 ……,以省略号结尾,意味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