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50 KB
- 2022-12-27 13:30:33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在读写结合中进行作文开头训练教学策略 摘要 作文开头在文章中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具有拨动读者情感之弦的“定调”功能。我们可以借鉴读写结合的小学语文传统成功教法,在阅读教学中,以读写结合为切入点,相机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进行作文开头的系列训练,促使学生从感性的文本材料中获得理性的认识,并把所学的开篇之法巧妙运用于习作实践中。 读写结合;作文开头;教学策略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作文的开头就好比小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整个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好的作文开头不仅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还能拨动读者的心弦。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这些课文的开头各具特色,蕴含着作者的巧妙构思,它们是名作的精彩“序幕”。因此,我们可以借鉴读写结合的小学作文成功教学法,在阅读教学中,以读写结合为切入点,相机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进行作文开头的系列训练,促使学生从感性的文本材料中获得理性的认识,并把所学的开篇之法巧妙运用于习作实践中,也以此来落实新课标的理念:“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一、开门见山式开头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不少课文,在开篇之处便直截了当地点明文章所要表达的主旨,让读者一览首段便能够把握全文的主要内容。这种开门见山式开头从形式来说,犹如领头羊,起到引领全文的作用;从内容来讲,它就是文章的“魂”,达到统帅全文的效果。开门见山式开头读写结合教学策略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针对课文开头特点,运用恰当的读写结合策略,进行有效的开头写法的迁移拓展运用,促使学生掌握开门见山式开头的写法特点,提高习作表达能力。 例如,小语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詹天佑》这篇课文的首段如下:“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从北京到张家口这段铁路,最早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筑成功的。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而小语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开头是这样写的:“西沙群岛是南海上的一群岛屿,是我国的海防前哨。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读《詹天佑》一文,读者从开头的中心句就可以清晰地把握住课文的行文组织线索:整篇文章是围绕詹天佑的“杰出才干”和“爱国思想”来组织材料的。读者读了《富饶的西沙群岛》开头这一段,结合课文内容,便可知道课文是通过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两方面来表现西沙群岛这个“可爱的地方”的。因此,在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抓住这类开门见山式课文开头,运用相关的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由文本范例进行拓展延伸,或仿写或借鉴其写法,进行开门见山式开头训练――指导学生在写开头段时,用一两句话概况出人物、事物、景物的特点,由此引出下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写出了如下开头:1.写一个小伙伴的特点时,学生这样开头:“我的小伙伴叫沈园号,他见多识广,幽默风趣,在班级中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2.写一处景物时,学生这样开头:“南山寺坐落于诏安南山的山麓,这里石碑林立,记载着南山寺的渊源;这里古木参天,映射着南山寺的深幽……” 二、设置悬念式开头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在不少小学课文中,作者正是巧妙地运用“阅读期待”设置悬念式的课文开头,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设置悬念式开头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的突出之处在于:先引导学生充分感悟课文开头包含的悬念特点,再相机引领学生在习作中进行巧妙运用,使学生的作文开头引人入胜。 如《藏戏》前三段写道:“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在演出时没有舞台的呢?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这样的开头段,连用三个反问句,写出了藏戏的特点―“戴着面具演出、没有舞台、演出三五天”,与其说是在质疑,不如说是在强调藏戏的独一无二,于是读者会带着急切、好奇、探究的心情去领会藏戏的传奇。这样的开头段,由于能够有效激起学生产生疑问,使学生大脑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思维的探究状态,因此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针对这些课文特点,笔者按如下步骤实施设置悬念式开头读写结合教学策略:1.引导学生体会设置悬念式课文开头写法特点。2.引导学生进行写法拓展延伸。根据要写的内容,让学生运用相关课文写法,在开头段提出几个问题,设计相关悬念。 三、巧妙引用式开头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在作文的开头,围绕中心恰当引用与表达主题思想有密切关系的名言、格言、俗语或是一首歌曲的某些歌词等,往往能够突出中心,增强文章的表现力,显得文采斐然。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巧妙引用式开头读写结合教学策略又是怎样的呢?那就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这类课文开头,细细体会其写法特点,进行活用开头的训练,以此提高学生开篇设计的习作能力。 例如小语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桂林山水》开头段写道:“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引用俗语“桂林山水甲天下”点出桂林山水的美景得到众人的认同,提升作者观点的可信度,让读者确实理解到漓江的水是多么静、清、绿,桂林的山是多么奇、秀、险,从而印证了俗语观点的正确性。为此,我引导学生进行拓展运用,指导学生多注意积累一些名言警句、经典歌词句,然后提炼出它们所要表达的中心,在写作文时加以运用。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开头段可这样写:赞美景色的开头:①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而我认为家乡九侯山的景色一点儿也不亚于苏杭。②赞颂母亲的开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句千古名言说得多么在理啊!母亲对我的爱是无私的,我从内心发出深深的感叹。③赞颂母亲的开头:“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这首歌唱得真有理啊!母亲对孩子的爱是伟大的,是无私的,我的母亲也是这样的一个人。④写某一个人勤奋学习后有所收获的开头:“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这是两年前的一个下午,我的语文老师对我说的一句话。回想往事,历历在目。 四、总分结构式开头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些课文的开头是属于总分结构式开头,即先总的概括出与表达中心有关的一两句话,然后再从中列举出要表达的一种情况。这种开头段能够让读者一下子就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帮助读者迅速把握住文章的精神主旨。例如小语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一段写道:“爱美大概也算是人的天性吧。宇宙间美的东西很多,花在其中占重要的地位。爱花的民族也很多,德国在其中占重要的地位。”课文先总说“美的东西很多”,再列举出“花”是其中的一种;又概括说“爱花的民族很多”,再举出“德国”也是其中的一个地方。这样的段落,句与句之间衔接紧密,结构紧凑,条理也十分清楚。在作文教学中,我根据这篇课文这种总分结构式开头的特点,引导学生模仿这样写法的特点,先用总起句概括中心,再列举一个事件,最后表达自己的情感。 例如在指导学生写《请勿破坏环境!》这篇作文的首段,可这样写:生活中破坏环境的人大有所在,(概括中心)其中我那天路过鱼塘时的情景还记忆犹新(列举出一件事情)。每当看到这种情景,我就呼吁人们应该好好地保护环境。(点出中心)再如在指导《这件事真使人气愤》首段,可指导学生这样写: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如天上的星星那么多,有的使人高兴,有的使人痛苦,有的使人气愤。其中日本政府公然提出购买钓鱼岛的这件事情,真使我气愤! 五、背景呈现式开头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有些文章,开头并不是直截了当地把要写的人物或事件说出来,而是先交代一些与表达主题思想密切相关的情况或有关背景,这样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不至于感到突然。例如小语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将相和》,主要围绕廉颇和蔺相如“
和好到不和再到和好”这条线索,写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这三个故事。而开头并没有提及他们和及不和的事情,只是在首段写道:“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这是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引出将相不和的直接原因,为下文故事的发展打下伏笔。我在教学实践中是这样运用背景呈现式开头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的:1.抓住开头进行比较分析。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开头交代的有关背景与表达主题进行对照,与课文相关内容进行对照,与人物特点进行比较,从中梳理出背景呈现式开头的写法特点。2.提供具体习作题目,进行拓展运用,以此来训练学生的开篇能力。 作文开头段的构段形式不止以上的几种,还有倒叙式、交代起因式等开头。教师只要善于挖掘好,引导学生体会其构段规律,并具体运用于习作之中,就会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素养。 (责任编辑:左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