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4.50 KB
- 2022-06-17 14:35:55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溯本求源活水来——从课文中挖掘素材
1、强化积累课文素材的意识。2、提高多角度提炼观点的能力。3、锻炼运用课文素材写作的能力。学习目标
站在文学的门口(09湖北满分作文)青山隐隐,绿水迢迢,我站在文学的门口,窥见那门内流转的,是墨笔生香,勾勒出清风明月的韵致;梧桐细雨,西窗红烛,我站在文学的门口,窥见那门内流淌的,是令人心旌摇动的浓愁与长情。站在文学的门口,我已能听到门里的笙箫,门里的叹息,门里的牧笛,门里的美妙,站在文学的门口,我心中摇曳着的思索,已化作一江春水,流入门内的世界。寄扬州韩绰判官唐杜牧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站在文学的门口当暮色四合时,一灯如豆,一书如帆,送我至文学的门口。那东临碣石的一代枭雄,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即使岁月染白了他的须发,依旧能够高唱“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不屈之音,那一份遒劲雄浑的意气,常使我击节而赞。那在乱世里漂泊沉沦的诗性女子,将国家之恨纺成染柳烟浓,纵然帘卷西风,人比黄花,也依旧要在绝灭之境,用柔弱的才情,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那些铿锵或柔美的词章,溅落在历史的长河里,激荡起遥远的绝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曹操《观沧海》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苏轼《前赤壁赋》
自嘲“职业是生病,写作是业余”的史铁生,他文字里关于生命的思索给予我深深的感动,他的坚忍使我在遭遇崎岖时亦能淡定从容。……《我与地坛》史铁生
典型人物经典事例名言警句素材积累
由于事物本身的丰富多彩,一则好的材料总是立体型的,具有多元的属性,再加上不同的人对素材的理解不同,立意的角度有异,因此,同一则材料往往可以从中挖掘出几个不同的观点,可以多角度切入。同一人物不同角度同一素材不同人物一、一材多用
1、素材运用角度点拨之一:《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忠心报国自信坚强勇敢金子总会发光隐私愤,识大体,明大义只有真才实学才能报效祖国雄辩的口才佚之孤:千里马需要伯乐
优秀作品回顾垂暮之年,你依然心坚似铁,白髯银须,你仍旧忠义如山。少时的失意,壮年的落魄换来如今的你,平淡而又自然。金珠鼎玉,琇璐瓛huán璜,你不屑,碧涛赤胆,热血忠肝,你不变。秦晋雄兵,黑云压城,卷地黄尘霭霭,漫天土雨蒙蒙。一句国危矣,你披肝沥胆,勇往直前。夜缒而出的绳上不仅是一位勇敢的老者,更是一颗心,一个经久不变的灵魂。——陈安然突出角度:忠心报国
你本以为自己的人生也就如此而已,埋没在人潮之中,将才华带进墓冢内,让自己化为泥土,等待下一个生命的轮回。你已经过了狂傲不羁的年龄,你已洗尽铅华,内心波澜不惊,狂风暴雨你走过,惊涛骇浪你见过,已是暮年,岁月仿佛能融化一切,但化不了那炽热的爱国心。——刘昊突出角度:隐私愤,识大体,明大义
你是否一直等待着这一天,等待着让自己绝世的才华挽救国家于危难,聪明如你,机智如你,也无法与这个混乱的年代做抗争吧。那段那样长的沉寂的日子,你是否曾抱怨过命运的不公?当国家危难时,你依旧选择了挺身而出。你知道,是金子就要发光,人民的性命与国家的安危比天大。“纵横舌上鼓风雷”,你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说退了秦晋百万大军,给人民安宁,给国家安全,而你自己呢,可以拥有一个或许不宁静但安心的余生。——孙佳青突出角度:雄辩的口才
2、素材运用角度点拨之二《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廉颇:赵王:缪贤:完璧归赵:渑池会:将相和:
蔺相如:宽容、忍让、勇气与谋略、国家利益、人生发展廉颇:知错认错改错、国家利益赵王:宽容、用人缪贤:举荐人才完璧归赵:诈术与诚信、勇气与谋略、外交渑池会:勇气与谋略、团结合作将相和:和、摩擦纵深挖掘多维思考
在武将廉颇的眼里,一个只会说几句好话的文相蔺相如何以职位比他高?于是处处与之作对,出言不逊。而相如并没有跟他计较,而是道出了“先国家后利己”的君子之言。这话着实令廉颇汗颜,于是就有了“负荆请罪”的佳话,“将相和”的美谈。文相武将辅佐君主,繁荣国家。蔺相如的坚忍、包容让人钦佩。与他人和平共处,才能使自己的地位更加稳固。正是他的忍让,使得他与廉颇都受到人们的尊敬,同时为国家稳定做出了贡献。这不能不说也是一种双赢的智慧。高考优秀作文“双赢的智慧”
世间万物皆如此,在自然界中也存在许多着互利共生的双赢故事。现实生活中,竞争无时不在,但它不应该是一味的言论相攻,两败俱伤。或许,只要我们多一份关爱、包容、谦让、无私,不仅承托了别人,更成就了自己。在付出中收获双赢。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带一份平和,一份智慧,去接纳云,挽留鱼。彰显我们的长处,承托别人的短处,在茫茫竞争人海中,尽显自己双赢的人生大智慧。——2005年山东高考满分作文《双赢的智慧》
注意问题①观点统一②表达精要整齐(排比)③排列顺序要合理二、多料合用这里所说的“多料合用”不是指一般的连续使用甚至堆砌同类材料的做法,而是指将同类材料进行精要的表述,组合在同一段落中,共同说明同一论点。
参考提示如果烛之武不宽容郑伯的轻贤失察,怎会成就退敌保国的垂史功业;如果蔺相如不宽容廉颇的无礼羞辱,怎会流传将相和的千古美谈;如果唐太宗不宽容魏征的犯颜直谏,怎会创建贞观之治的大唐盛世。角度明确:宽容
你看,李煜总在哭,哭声中是他渴望朱颜改的悲哀;陆游总在哭,哭声中是他对北国久失的无奈;杜甫总在哭,哭声中是他渴望国强的期待;李白总在哭,哭声中是他一醉千年的姿态。泪,飘洒。你听,苏轼在泪中低吟:“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柳永在泪水里默念:“执手相看泪眼,竞无语凝噎。”泪,表达了千种风情。我听到阮籍呼号,“天下无智者,使竖子成名“的穷途而哭,那是魏纷乱的愤恨之泪;我听到李清照低吟“梧桐落,又还秋风又还寂寞”而双泪长流,那是南宋败落的无奈之泪。泪,记录了一个时代。”(2005浙江《眼泪中的中国情结》)立意角度:民族忧患意识
写作训练(任选其一)1、任选一角度作为话题立意,以“廉颇蔺相如的事迹”为中心写一段文字。要求与给定文章体裁一致。(一材多用)2、以“责任”为话题,使用教材中的作文素材写一段文字。(多料合用)
优秀习作精彩展示硝烟弥漫,战马嘶鸣,是谁在边疆的土地上冲锋陷阵?渑池之会,险象丛生,是谁果断的做出周详的计划?误会相如,知己之过,又是谁赤膊负荆真诚悔过?我知道,一定是你。混乱的年代让战乱的烽火频频散发出邪恶的黑烟,弱肉强食的世道让赵国倍感惶恐,但幸运的是,赵国,有你。——于颖慧
你的呐喊,浑如海内纵矫龙;你的咆哮,却似风中奔虎豹。忠心如你,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忧需待阖棺;义气如你,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古枯。然而“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的你,张弛有度,知过则改,那深深一跪,升华了你的人格,烘托了你的品质。所谓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人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坚强如你,男儿非无泪不洒离别间,勇猛如你……——陈安然
课后作业1、把第前三册中的文言文作文素材分类整理。
站在素材宝库——课本的门前,我们运思选材: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我们多维思考: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们灵活引用诗句名言:借得一缕香,散作满园春。站在宝藏的门口,说一声:芝麻,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