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50 KB
  • 2022-06-17 14:35:34 发布

高考语文作文素材(寒假精选):母亲2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人们将大地比作母亲.将祖国比作母亲,但毕竟每个人有自已的母亲。我的母亲是大家闺秀,换句话说,出身于地主家庭。但她是文盲,缠过小脚,后來中途不缠了,于是她的脚半大不小,当时被称为改良脚.富家女母亲却下嫁了穷后生,即我的父亲。其实我的父亲也识字不多,兼种地.但与只能干农活的乡里人比,他显得优越而能干.乡里人都称他先生。听母亲说.是我的外公.即她的父亲作主选定的女婿。我不知道外公.但外公抱过童年的我,说我的耳朵大,将来有出息。外公选穷女婿,看来他是一位开明人士,他的两个儿子.即我的舅舅.各分一了大量田产.一个抽大烟.一个做生意,后来都破落了。我对母亲的最早记忆是吃她的奶,我是长子,她特别偏爱,亲自喂奶喂到四岁多。以后她连续生孩子,自己没有了奶.只能找奶妈.我是她惟一自己喂奶的儿子.所以特别宠爱。宠爱而至偏爱,在弟妹群屮我地位突出但她毫不在乎弟妹们的不满或邻里的批评。她固执.一向白以为是,从不掩饰她白已的好恶.而且标榜白己的好恶。母亲性子急.事事要求称心如意,因此经常挑剔父亲,发脾气。父亲特别节省.买布料什物总是刚刚够数,绝不富余,母亲便骂他穷鬼。父亲说幸好她不识字,如识了字便了不得。但他们从来没动手打架,相安度日。我幼小的时候,父亲到江苏无锡玉祁乡镇小学教书,只寒暑假冋来,母亲独自操持家务,那时她三十米岁吧.现在想起米.她的青春是在寂寞中流逝■了的.但没有一点绯闻。绯闻.在农村也吋有所闻.母亲以她大家闺秀的出身对绯闻极鄙视。父亲刻苦老实,更淡不上拈花惹草.父母是一对诚信的苦夫妻,但没有显示爱情,他们志同道合为一群儿女作牛马。大约四五十岁巴,他们就不在一个房睡觉了,他们没有品尝过亚当夏娃的人生,他们像是月下老人试放的两只风筝。母亲选的衣料总很好看.她善于搭配颜色。姑嫂如姓们做新衣听她的主意,表姐们出嫁前住到我们家由母亲教绣花。她利用各色零碎毛线给我织过一件杂色的毛衣,织了拆,拆了织,经过无数次编织,终于织成了别致美观的毛衣.我的第一件毛衣就是她用尽心思的一种艺术制作。她确有审美天赋,她是文盲.却非美盲。父亲只求实效,不讲究好看不好看,他没有母亲那双审美的慧眼。上帝给女人的惩罚集中到母亲一身:怀孕。她生过9个孩子,用土法打过两次胎,她的健康就这样被摧毁了。她长年卧病,不断服汤药,因为母亲的病。父亲便不再去无锡教书,他在家围起母亲的I韦I裙洗菜、做饭、喂猪.当门外来人有事高叫“吴先生!”时,他匆促解下围裙以“先生”的身份出门见客。从高小开始我便在校寄宿,假日冋家,母亲便要亲自起来给我做好吃的.倒似乎忘了她的病。有一次她到镇上看病,特意买了蛋糕送到我学校,不巧我们全班出外远足(旅游)了,她不放心交给收发室,带冋家等我冋家吃。初中到无锡上学,学期终了才能回家,她把炒熟的糯米粉装在大布口袋里.教我每次冲开水加糖当点心吃.其时我正青春发育.经常感到饥饿.父亲说他的脑袋一碰上枕头便立即入睡.但母亲经常失眠.她诉说失眠之苦.我们全家都不 体会。她头痛.总在太阳穴贴着黑色圆形的膏很难看,虽这模样了,她洗衣服时仍要求洗得非常非常干净。因离河岸近.洗任何小物件她都要到河里漂得清清爽爽。家家安置一个水缸,到河里担水倒入水缸作为家用水。暑假冋家,我看父亲太苦.便偷着替他到河里担水.母亲见了大叫:“啊哟哟!快放下扁担,别让人笑话!”我说没关系,但她哭了.我只好放下扁担。巨大的灾难降临到母亲头上。日军侵华,抗战开始。日军的刺刀并没有吓晕母亲.致命的.是她失去了儿子。我随杭州艺专内迁,经江西、湖南、贵州、云南至重庆.家乡沦陷.从此断了咅信。母亲急坏了,她认为我必死无疑.她曾几次要投河、上吊.儿子已死.她不活了。别人劝.无效,后來有人说,如冠屮日后回来,你已死.将急死冠中。这一简单的道理,解开了农村妇女一个扣死的情结。她于是苦等.不再寻死.她完全会像王宝钏那样守十八年寒窑。她等了十年.我真的冋到了她的身边,并且带回了未婚妻.她比塞翁享受了更大的欢欣。接着,教育部公赞留学考试发榜,我被录取了.真是天大的喜讯.父亲将发榜的报纸天天带在身上.遇见识字的人便拿出来炫耀。母亲说。这是靠她陆家(她名陆培芽)的福分.凭父亲那穷鬼家族绝生不出这样有出息的儿子來。我到南京参加教育部办的留学生出国前讲习会.期间,父亲和母亲特意到南京看我,他们风光了。那吋我正闹胃病,兴高采烈的母亲见到我脸色发黄,便大惊失色:全南京城里没有这么黄的脸色!她几乎哭了,叫我买白金(麦精)、鱼肝油吃,当时正流行鱼肝油.她也居然听说了。山誓海吼的爱情.我于临出国前几个月结了婚.妻怀孕了。我漂洋过海。妻便住到我的老家。她是母亲眼中的公主.说这个媳妇真漂亮,到任何场合都比不掉了(意思是总是第一)。母亲不让妻下厨作羹汤.小姑们对她十分亲热,不称嫂子.称琴姐。不远的镇上医院有妇产科.但母亲坚决要陪妻赶去常州县医院分娩。因这样.坐轮船多次往返折腾,胎位移动不正了,结果分娩时全身麻醉动了大手术.这时父亲才敢怨母亲的主观武断。小孙子的出生令母亲得意忘形.她说果然是个男孩,如是丫头.赶到常州去生个丫头.太丢面子,会被全村笑话。她尤其兴奋的是孩子同我出生吋一模一样. 三年,粗茶淡饭的三年。兵荒马乱的三年(解放战争),但对母亲却是最幸福的在年.她日tl守着专宠的儿媳和掌上明珠的孙子。别人背后说她对待儿孙太偏心,她是满不在乎的.只感到家里太穷,对不住湖南来的媳妇。她平时爱与人聊天,嗓门越说越高,自己不能控制。她同父亲吵架也是她的嗓门压过父亲的,但这三年里却一次也未同父亲吵架,她怕在新媳妇面前丢面子。妻看得明明白白.她对全家人很谦让,彼此相处一直很和谐.大家生活在美好的希望中.希望有一日.我能归來。我回来了,偕妻儿定居北京,生活条件并不好,工作小更多苦恼,但很快便将母亲接到北京同住。陪她参观了故宫、北海、颐和园……她回乡后对人讲北京时,最得意的便是皇帝家里都去过—了。她住不惯北京.黄沙弥漫.大杂院里用水不便.无法洗澡,我和妻又FIFI奔忙工作.她看不下去.决定同到僻静的老家,她离不开家门前的那条小河,她长年饮这条小河的水.将一切污垢洗涤在这条小河里。她曾第二次来过北京.还将我第二个孩子带州故乡找奶妈,皇帝的家已看过.她不留恋北京。苦难的岁月折磨我们.我们几乎失落_了关怀母亲的间隙和心情,我只在每次下江南吋探望一次比一次老迈的母亲,儿不嫌娘丑,更确切地说是儿不辨娘是美是丑,在娘的怀里.看不清娘的面目。我的母亲有一双乌黑明亮的眼睛,人人夸奖,但晚年白内障儿近失明,乡人说她仍摸索着到河边洗东西.令人担心。我的妹妹接她到镇江动了手术.使她重见天地,延续了生命。父亲早已逝世,年过八十的母亲飘着白发蹒跚地走在小道上.我似乎看到了电影中的样林嫂.而她的未被狼吃掉的阿毛并未能慰藉她的残年。高考试题库年笫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