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00 KB
- 2022-06-16 15:38:23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谭盾钢琴组曲《八幅水彩画的回忆》的分析与演奏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2009年第4期THENEWVOICEOFYUE—FU(TheAcademicPeriodicalofShenyangConservatoryofMusic)谭盾钢琴组曲《八幅水彩画的回"}乙》的分析-5演奏程宪伟【内容提要】本文以谭盾早期作品《八幅水彩画的回忆》为研究对象,全文从作品的结构分析,演奏分析及作品乐谱版本比较三方面入手.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进一些步帮助人们对谭盾音乐风格及精神内涵有更深入地了解.【关键词】谭盾/八幅水彩画的回忆/分析/演奏/乐谱版本[内容类别词】表演艺术作为当今华人在国际乐坛上的领军人物之一,谭盾以其多元化的音乐风格;现代化的创作理念;民族化的音乐语言以及传统与现代兼融的作曲技法,不断进行着新的尝试与刨作.虽然有一少部分人对谭盾的创作持怀疑的态度,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国际专业作曲比赛,格莱美以及奥斯卡金像奖都曾留有潭盾浓躁重彩的一笔.无论是在传统音乐,现代音乐还是电影音乐的领域之内,谭盾都有经典作品问世.虽然一部好的作品需要时间的沉淀,后人的评定,但作为谭盾早期作品——创作于1978年的《八幅水彩画的回忆》这部时隔30年的作品,相信时间已经足够说明一切了.这是一部民间音乐与西方作曲手法相结合的具有时代感的作品.无论作曲技法,主题材料还是和声语言等都充分融
汇了东西方的音乐精华.套曲以民间音乐为素材,模仿我国传统乐器筝的演奏手法及民间打击乐锣鼓叉,并借鉴了欧洲印象派的和声语言,使整部套曲既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又有西方的时代感.一,钢琴组曲《八幅水彩画的回忆》的结构分析1.《秋月))(MissingMoon)这是一首复乐段的乐曲.开始的散板部分是引子,第1~6小节为第一部分,7~l2小节是第二部分,l2小节之后的散板再现了引子中音乐材料的Coda.乐曲为羽调式,由极具表现力的三个P的柔板开始.连续的五声音阶的旋律再加上小二度的装饰音,使引子的音乐非常民间化又具有现代音乐的特点.接着是连续的大二度下行.第一段是bE羽调式,第二段是F羽调式.主题旋律的每一个音都加上了小二度的装饰音,使本来简单朴素的民间音调旋律听上去很有现代感.高音区连续的六连音伴奏音型使这个主题很有流动性,尾声再现了引子的素材.作者在非常朴素的民间五声旋律的基础上增加了不协和音.使旋律具有时代感,这也是较常见的民间音调西洋化的手法.2,((~))(StaccatoBeans)这是一首带有动力再现的单主题单三部瞌式.第一段为D羽调式,第二段为B宫调式.调性和调式对比较大,然后经过一个乐句的展开进入再现部分,再现部分的织体变化较大,从A段的主调写法变为复调写法,全曲采用变奏和重复的手法进行展开,旋律经常是高八度重复.这首乐曲主题形象鲜明,连音和跳音的运用非常好地表现了孩子们的天真和童趣,同时也表现了孩子们在玩耍中情绪的多变性.作者简介:程宪伟(1964~),沈阳音乐学院钢琴系副教授.
8—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2009年第4期3.《山歌))(Herdboy"SSong)这首乐曲的创作手法和第一首有些相似.五声音调的旋律加上/b----度的装饰音,使乐曲的主题具有湖南山歌的特点,曲式结构也采用了山歌的曲式.整首乐曲分为五大平行乐句,展开部是大二度和大三度的叠置.和第一首不同的是,作者在双音叠的同时用钢琴最美的音区唱出了湖南山歌优美的旋律,同时低音部增加了持续音使层次和音响更为丰满.这首乐曲旋律高亢,舒展,起伏,民族调式的运用丰富了乐曲的色彩,具有明显的地域性.4.《听妈妈讲故))(BlunNun)这是一首结构方整的三部曲式.中间段是第一段的加花变奏,再现部是第一段的变化再现.A段的第一句是主调写法,第二句是复调写法,中间段显然是加花变奏,左手具有复调性质的旋律(很像《牧童短笛》),再现部运用了卡农的手法.虽然这首乐曲采用了欧洲的复调写作手法,但是中国的五声音调使它仍然具有浓郁的中国风格.双手的自由模仿,以及多线条思维也是这首乐曲的特点.5,《荒野》(RedWilderness)这是一首典型的单主题单三部曲式.中间段是A段主题的展开,再现部为紧缩再现.乐曲开始是自由模仿的旋律,紧接着是一连串的七和弦,并且七和弦的七音在和弦的下方,这是典型的德彪西的和声语言.中间展开的部分展开的就是这一主题材料.这一段落音乐情绪饱满,旋律奔放,气势磅礴.这首乐曲的高潮部分四个声部层次清晰.6,《古葬))(AncientBuria1)这是一首带再现的单主题单三部曲式.这首乐曲采用了商调式和羽调式等多种调式交替的写作手法.A段为第l一
8小节,B段(展开部分)为第9~18小节,动力再现部分为第19—26小节.音乐开始时采用复调的写作手法,使原本简单朴例1.素并带有葬礼进行曲风格的主题赋予了神秘色彩.B段展开部分是将原来的主题加以和弦式发展,原本带有行进步伐的音调顿时显得气势雄伟,由于织体的改变使得同一主题在这段音乐中的性格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主题升华.中间段的发展使这首乐曲的再现很难再回到开始时的形象.这首乐曲可能是整套作品中最"洋"的一首.7,《云》(FloatingClouds)这是一首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乐曲采用了多种调式交替和调性游离的写作手法.上行流动的伴奏音型贯穿全曲,中间部分原本上行的伴奏变成上下流动的织体,使音乐有了更大的发展.由于音乐形象的需要,尾声的织体出现了许多变化,但主题材料并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流动的主题与伴奏相结合,描绘出云海朦胧而奇异的独特景象.8,《欢》(Sunra.m)这是一首带再现的单主题单三部曲式.这首乐曲以三个F表示鲜明的民间锣鼓打击乐节奏的方式开始(1~16小节).A段主题带有民间舞蹈风格和打击乐的节奏,使这首乐曲旋律欢快热烈,表现了人们载歌载舞的欢乐场面.中段主题以模进,分裂的手法展开,使音乐情绪更加热烈.再现为紧缩再现,尾声中锣鼓节奏的出现使这首乐曲在非常欢快的情绪中结束.二,钢琴组曲《八幅水彩画的回忆》的演奏分析1.复调的演奏方法这八首作品中有多处运用了复调写作技术,如:第四首《听妈妈讲故事》,第六首《古葬》,第七首《云》,第八首《欢》.在弹
奏《听妈妈讲故事》时,要注意两个旋律的走向,注意左右手的分句以及呼吸,特别是第—段的右手,要注意句子的长线条(见仍I1)..J一-.鼍一—,一h..一\f\^■hU一一l一^第二段要通过改变双手触键的力度和速度来控制音色,警觉性,同时要注意句尾的收束(见例2).弹奏这段音乐时手指一定要主动,手指指尖处一定要时时有程宪伟:谭盾钢琴组曲《八幅水彩画的回忆的分析与演奏159例2^——:■一.●—,●●●?????-/r.,.#,.~—一^-一一南jj●-L.=一----2.●-————一—.垂乍耋乍.E乍E差垂车至£#垂ll;绰tJ一,^-一———=————-:——■在弹奏《云》时,由于旋律和伴奏音型的音区很接近,所以弹奏时右手要多用指尖把清晰,飘渺的主题完美地表现出来,例3.而中间声部音响音色变化丰富的伴奏音型则要用触键速度的变化来表现(见例3).
2.旋律线条和层次的演奏方法对于多声部结构的作品,如:第五首《荒野》,第六首《古葬》,第七首《云》,弹奏者在每一声部持续分部上的逻辑是必要的,并且不允许任何一声部,甚至最主要的声部去控制影响分句法.这三段音乐声部线条细腻且赋予流动性,横向及纵例4.向把握都要有层次感,三个声部各自的层次要清晰,旋律线条,中间伴奏音型及低声部要用不同的触键方式来控制音色.《古葬》开始几小节中音区沉重的旋律要多加一点厚度且要有精神的音响(见例4).^~,b~【广[广[r…[广一—=:芝>I,一月P——=一/一——芝>I,一"广甲广~I甲r[-160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2009年第4期《荒野》中间声部的连续七和弦要改变触键的方向以避免声音太尖锐(见例5).例5.Score《云》中间声部的伴奏音型要像云雾一样飘浮在空中(见例6).例6.,一痂凰?.凹二三,一=—:=====:———.,屙』』.jj.[;门丁痂且..
3.和弦的演奏方法(音晌效果)当弹奏第八首《欢》的和弦时,弹奏者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将手指在未弹奏时也就是还在空中时,就找好和弦的位置.从例7.Allegrovivace>>>>而当手指落下弹奏时,就像是老鹰扑向它的战利品似的.在八度情况下,手掌的伸张以及大拇指和小指(或四指)的正确形状需要早一步准备以保证其清楚地执行(见例7).tJ甜f程宪伟:谭盾钢琴组曲《八幅水彩画的回忆》的分析与演奏l6l在弹奏《荒野》,《古葬》时,为了避免出现尖锐的音响,特别是在非强拍位上的和弦,弹奏者可以用改变触键的速度和方向来控制声音.4.音色的变化(各种触键)在弹奏不同形态的音乐时使用不同的触键方式是很重要的.内向性格的音乐要用"推"的方式触键,如:第五首《荒野》,第六首《古葬》:对于较坦率而且外向的音乐,就需要"拉"方式的触键,如:第三首《山歌》,第七首《云》."推"类型,可产生强烈意向的音响.拉赫玛尼诺夫说过有关手指在键盘上生根的言论;约瑟夫?霍夫曼说"声音的产生,就好比在琴键上有一个非常成热的草莓,而我们必须要压过它".这些想象暗示了"推"形式两种重要的特色:一种是从容速度的过程,以缓慢的速度生根,可避免草莓被压烂在琴键上;另一种是持续性的过程,生根绝不在任何情况下停止.所以,"推"的触键方式可以说是在键盘上缓慢的渗透,尽管声音已产生动作并要求持续进行."拉"的方式正好与此相反,声音是由快速地击打产生的,仿佛手指在未听到声音前就已经离开键盘.
三,关于乐谱的版本乐谱的选择和研究在音乐表演中起到越来越重要得作用.在国内,目前已有几筛研究此作品的文章,但这些文章的作者并没有对乐谱的版本作以深入的比较和分析,也没有对人民音乐1987年版本乐谱中的多处错误给予指正.本文通过对国内版乐谱和国外版乐谱的比较,希望能给予演奏者以较大帮助.本人收藏了这部作品的三个版本.1.钢琴独奏组曲《忆》1987年11月第一版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2.中国钢琴作品选(四)2001年3月第一版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3.EIGHTMEMORIESINWATERCOLOR1996byG.Schirmer(ASCAP)NewYork.国内与国外出版的乐谱有很大的不同:英文标题的不同与顺序的不同人音版G.Schirmer版第一首GazingattheAutumnMoonMissingMoon第二首Chidren"HourStaccatoBeans第三首Herdbory"SongHerdbo~sSong第四首ListentoMothersStoryBlunNun第五首AncientBurialRedWilderness第六首IntheWildernessAncientBurial第七首FloatingCloudsFloatingClouds第八首RejoiceSunrain以上是国内和国外版本主要部分的不同之处.本文是根据1996byG.Schirmer(ASCAP)NewY0rk出版的版本,并参考了另外两个国内出版社出版的版本而作.整部套曲每首虽然短小但都包含了不同的钢琴基本技
术,如:丰富多彩的音色,多种的变化触键技术,声部多层次的叠,五声调性的复调旋律等.只有对这部作品的音乐表现手法作以深层次的分析,提高演奏者的想象力,掌握丰富多变的触键技术以及丰富多彩的多层次的变化,才能把这首将中国风格与欧洲现代作曲技术完美结合的钢琴作品演奏得淋漓尽致.(编辑张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