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00 KB
- 2022-06-16 15:38:05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通草水彩画中广府女性服饰特征广州外销通草水彩画作为近代中国的外销艺术品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艺术价值与史料价值。本文从通草水彩画中典型的女性形象着手,对广府地区贵族女性和民间女性两大阶层的女性服饰特点进行了解读,归纳和提炼了18-19世纪广府地区女性服饰共性的艺术特征。1 通草水彩画与广府地区的女性人物1.1通草水彩画的兴起及其特点通草水彩画,是一种直接描绘在用通脱木茎髓切割而成的通草片上的水彩画。是18-19世纪广州出品的曾风靡西方的中国题材、西洋趣味的新型外销画之一,被今天的美术界称作岭南清明上河图。如今通草水彩画在中国早已失传,广州博物馆通过9年间的海外收集,目前馆藏通草水彩画300多幅。通草水彩画以写实的手法大量展现了18-19世纪广州地区的手工业、商业、农业等行业繁荣状况和各个社会阶层生活情态,包括当时的港口风景、风情,街头买卖,戏剧表演,习俗与节庆场景,还有广州新式消防、船舶、茶叶和丝绸的生产与销售,西方人在广州口岸的生活贸易情景,社会百态,题材丰富,充满了浓郁的市井商业气息。5
以通草水彩画为代表的外销画,价廉物美、色彩亮丽、真实生动、视角广泛,如陶瓷、丝绸一般,受到当时西方人的热烈追捧和收藏。成为当时欧美国家了解广州,了解中国的窗口。正如卡尔·克罗斯曼说“水彩画是外销艺术中最令人兴奋和典型的种类”。其丰富的社会风情题材,反映的深度和广度都远远超过中国宫廷院体画和传统的文人画。在摄影术发明未引进之前,通草水彩画为研究18-19世纪的广府社会生活、服饰文化提供了罕见的图像资料。1.2通草水彩画中的广府女性特征广府主要指使用粤语的广东地区,分布在广东的广州、佛山、深圳、东莞、中山、珠海、阳江、肇庆、清远、韶关、茂名、湛江等广大区域,以及桂东南、桂西部分县市和香港、澳门。广府人聚居地多是广东最富庶的地区,且外贸航线十分发达,被誉为“海上丝绸之路”。通草水彩画描绘了广府地区十三行商馆区附近的街道、广场,而之后的画面则触及到广州城内,乃至周边地区各种题材的民俗风情。通草水彩画中,广府女性的描绘是一个重要的题材内容,涉及有贵族官宦夫人小姐、商家太太、养蚕采茶纺织的媳妇老妪、卖艺卖花的女童甚至女囚犯,出自广州画师笔下不同年龄、阶层的女性在不同季节环境中,站、坐、蹲等各种形态多样。画幅一般在23cm×35cm范围内,鲜明清晰地描绘了广府女性头饰鞋拌等服饰形象。2 广府贵族官宦女性的服饰5
在外销通草水彩画中,有描绘清代中后期广府贵族官宦人家女性居室生活的系列主题,其中包括跪拜、请安、教子、奉茶、献果、赏花、人物肖像等主题场景。这些画卷场景充分展示了当时广府贵族官宦女性以满、汉装扮为主的服饰,上至头饰,下至足部的着装配饰表现出雍容华贵、亮艳厚重的风格。2.1礼服与常服通草水彩画所描绘官宦妇人的服装分为礼服和常服两种类型。礼服主要有袍、褂、霞帔、背心等。官宦命妇的礼服常以蟒袍外常罩霞帔为主。当时知名的通草水彩画家新呱(SUNQUA)的一幅名为《清朝一品文官夫人》(图1)的肖像画,画中人物着命妇的冠服,头戴冠饰,身上穿着云纹蟒袍衫,绣有游蟒图案的水红色衣袖十分宽大,袍下摆为江崖海水图案,下装是马面裙。外罩石青色对襟圆领的霞帔,衣长过膝,中间方形补子绣的是仙鹤,裙子下摆处缀有翠绿色的流苏。腰带承明代体制,具有约束的实用功能。从画像可以看出,当时官宦妇人的礼服无论服装的面料、色彩,还是款式、图案等方面十分华丽气派,不仅搭配繁多,绣工也非常细致。图1中人物的穿着搭配既有满汉服饰的混搭,又有根据外商客5
户的要求,画师做相应调整的地方,其中袍衫袖子的色彩、造型、图案为画师构想。但是,无论款式、色彩、图案的塑造都提炼了当时真实生活中官宦礼服服饰的精华部分进行组合绘制。贵族官宦妇人日常穿着的常服多以袍衫搭配为主。衣襟有大襟、对襟、一字襟等式样,形制各异。里面穿旗袍,袖口为马蹄袖,《广州旗民考》一文曾记载:“满汉八旗妇女都喜欢穿着旗袍。”总之,衣襟、袖口是运用图案重点装饰的部位。从通草水彩画精致的图案花纹来看,当时广府地区的官宦贵妇喜欢在衫外罩一件背心,背心款式无论长短,其衣领、袖边、衣摆处均有滚边镶嵌刺绣,做工精细。当时,流行一种衣长过膝的背心,下摆处有流苏装饰。还有,在衣服的圆领上搭配一条白色的领巾,领巾围绕颈部打结垂下,长达数尺,巾上还有与服饰相呼应的彩绣花纹,如《贵妇人》(图2)。通草水彩画中的贵族女性,其足部有穿花盆高底鞋和高底弓鞋等类型。满洲八旗妇女不爱好搽粉、缠足,而汉军八旗妇女却喜欢搽粉,戴玉镯,一般都缠足。通草画中刻画贵夫人们马面长裙摆下都露出尖尖的小脚。2.2配饰5
广府官宦妇人最华丽的头饰装扮是她们头上的珠翠装饰。图1中文官夫人头戴一个鎏金云纹镂空半圆头冠,冠上镶缀有6只蓝色点翠钿花,又嵌有红宝石,下方对应6只浅色宝蓝蝙蝠,冠两侧分别挂着两缕串珠步摇。这幅通草画所描绘的冠饰也正符合清代福格在《听雨丛谈》的记载:“八旗妇人之彩服,有钿子之制。制同凤冠。以铁丝或铜为骨。以早纱或线网冒之。前如凤冠。施七翟。周以珠旒长及于眉。”通草水彩画中展示了多种冠饰造型,有冠上镶有点翠翟饰衔垂珠,珠旒长及于眉的;也有钿子前面不装饰珠串,而只在两侧悬挂垂珠的。此外,以《官宦人家居室生活图》(图3)为代表的系列通草水彩画中,描绘广府官宦妇人的各种首饰造型没有一款是重复的,其色彩、造型、质地都注重与服装的协调,既显出画匠的心机,呈现了当时首饰工艺的精湛,也印证了清初汉族女性首饰承袭了明代以来的精美风格。3 广府民间女性的服饰通草水彩画中,广府民间普通女性的服饰以汉族装扮为主,远没有贵族女性的服饰那样繁复精致,但颇具广府地域特色。通草水彩画中有描绘明末至清的广府民间女性斟茶、养蚕、纺纱、织布、绣花、裁衣、抱婴、击乐,甚至还有受审、戏剧表演等生动场景,集中表现了广府民间女性别具风味的装束。尤其是清后期,满汉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折射出的广府民间女性服饰新特点。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