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50 KB
- 2022-06-16 13:11:48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世界文学名著:《马丁·伊登》【美】杰克·伦敦一、作品简介 《马丁·伊登》是杰克·伦敦的代表作,是世界文学史上最著名的自传体小说之一。青年水手马丁·伊登偶然结识了上流社会的罗丝小姐,受她的启发,发愤自学,并开始了艰苦的创作生涯。 年轻水手马丁?伊登结识了罗丝一家,对资产阶级的生活惊慕不已,更使他心醉神迷是是优雅美貌的罗丝。罗丝也爱上这个充满力量,似一缕清新空气的小青年。为了跨越与罗丝之间巨大的沤沟,他打定主意往上爬,在憧憬纯真爱情的巨大动力下,发愤读书。他不断写作,却遭到冷漠的拒绝,欣赏他的只有勃力森登,一位愤世嫉俗的文学天才。马丁?伊登逐渐发现上流社会并非他想像的那么高尚,罗丝离开了他,勃力森登也死了,支撑他奋斗的精神支柱崩溃了。然而造化弄人,一夜之间他成了名,金钱声望滚滚而来,昔日轻视他的人向他献媚,罗丝也送上门来。马丁?伊登看透厌恶这一切,也终于明白罗丝不是女神,她只是一个苍白庸俗的资产阶级小姐。在彻底的幻灭感中,马丁?伊登在夜晚黑色的大海上结束了年轻的生命,像希腊神话中难以抗拒的命运一亲,不幸成了作家生活的预言。 二、故事梗概
马丁?伊登是一名远洋航船上的水手。他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结识了露丝一家人,并深深地爱上了这位文科大学生,把她当成了理想的恋人。为了让自己和对方匹配,他发奋读书,用文化知识,尤其是各种哲学思想,来武装自己。他觉得自己的经历一定会引起人们的兴趣,而自己的观点也亟待向人们表达,于是便认真学习和练习写作。但他的尝试一次又一次地失败,生活上也潦倒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尽管时常饿得发昏,连外衣也典当了,他仍不顾一切地读书和写作。他的姐姐、房东和工人朋友虽然喜欢他和同情他,却不理解他,而那帮上层社会的绅士淑女,则对他百般嘲笑和揶揄,但他一往直前,坚持走自己的路。就他这种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而论,是积极的。 马丁立志当作家,开始了艰苦的创作生涯,但他的稿件没有一篇被采用,生活穷困撩倒,露丝也与他断绝了来往。当他万念俱灰、不再用功写作时,却时来运转,一篇文章在一家大型杂志上发表,其他退过无数次的稿件也大受欢迎。他一举成名,露丝也主动找上门来投入他的怀抱。马丁却对这个势利的社会彻底失望,在乘船出海途中,他悄悄地爬上舷窗,投入了大海的怀抱。 三、作品赏析 这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中,克杰?伦敦不但倾注了他的全部心血,写下了自己如何在平庸的资产阶级鄙夷下含辛茹苦地读书和写作的经历,也尽情阐释了他个人的混杂着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和尼采的”超人“说的社会见解。《马丁?伊登》是一部超越了时代的伟大作品,在美国文学史上起着先驱作用,以后不少描写美国梦的作品都受过它的影响。 ”
啊,不错,你可能毁了我的写作和我的事业。我是天生必须走现实主义道路的,可是资产阶级精神和现实主义是敌对的。资产阶级全是胆小鬼。他们害怕生活。而你呢,却千方百计地要叫我也害怕生活。你希望把我弄得循规蹈矩。你希望把我塞进一个两英尺宽、四英尺长的生活的框框里,在那里,生活里的种种价值全是架空、虚伪而庸俗的。资产阶级的教养和文化是建筑在庸俗的基础上的--我得承认,庸俗得无以复加。我刚才说过,你希望把我弄得循规蹈矩,用你的阶级理想、阶级价值和阶级偏见来把我改造成为你自己阶级的一员。“这是工人出身的作家马丁?伊登在拒绝他过去热恋的情人、资产阶级小姐罗丝?摩斯在他成名后要求重修旧情时的一段痛快淋漓的话。这构成了全书的最高潮。在这里,他一针见血地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原来在二十世纪初,美国已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资产阶级不但垄断了社会上的物质财富,也垄断了精神财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正是通过了摩斯一家子,尤其是罗丝本人,无孔不入地渗透进马丁的心灵。 在这场改造和反改造的斗争中,马丁终于取得了胜利。 这是得来不易的。在本书开头时,马丁是个快满二十一岁的水手,由于一次偶然的机会,结识了罗丝一家子。他踏进了她的家,就被室内的陈设、书画吸引住了,乃至一见姑娘,顿时惊为天人,一见钟情。他认为她美得超凡脱俗,跟他在贫民区里、跑码头时所结交过的娘儿们天差地远。等她滔滔不绝地谈起文学艺术来,他想起在书本上看到过的上流社会中的那种传奇性的女子,不由得陶醉了,心里油然产生赢得她的想望。罗丝呢,也觉得他好像一缕新鲜空气,被他那强劲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所吸引了。
马丁为了配得上她,开始把自己从生活小节、礼仪、谈吐等等方面来个彻底的改造。拿对她的爱情为动力,他发奋自学:学语法、读词典、钻研文学书刊。为了把自己经历过的冒险事迹讲给她听,心中的创作欲猛地燃烧起来,产生了写作的冲动,这就开始了他的艰苦的创作生涯。 他跑公共图书馆,拚命阅读、写作,每天只睡五个小时。但是资产阶级控制下的出版界给了他冷遇,一次次地把他投去的稿件退回来。他爱情至上,被迷了心窍,竟然对自己的工人阶级出身感到羞愧,认为千丝万缕的社会关系拖住了他,不让他向上爬。但是在创作方面,他却坚持了现实主义的立场,对自己的作品满有信心,尽管罗丝为了能跟他结婚,拚命劝他学当时那种所谓的”有为青年“
的样,进她父亲的事务所,一步步地爬到高位。马丁为了生活下去写好作品,宁愿同时写些游戏文章来煮字疗饥。这样,由于世界观的不同,他终于逐渐看出罗丝也和别人一样,都是硬要把他塞进他们的生活模式中去。但他对她的爱情还是有信心,直到由于一场误会,马丁被报纸渲染为一个激进的社会主义者,罗丝主动和他决裂。就在他感到失意的时候,忽然命运来捉弄他,报纸杂志开始采用他的旧作品,他就此一帆风顺地成为红作家了。这一来,以前跟他断绝关系的亲戚、资产阶级头面人物都来请他吃饭,当面拍他马屁了。这使他百思不得其解:这些作品都是早就完工的,不知被退过多少次了,为什么今天大家都争先恐后地抢着发表呢?而他本人,也还是过去的那个马丁?伊登,一点儿也没有变,为什么今天大家都来奉承了呢?最后,连罗丝也自动送上门来,愿意委身与他!他极度反感,看透了这些衣冠人士的真面目,感到彻底幻灭。唯一的当初就赏识他才能的社会党人勃力森登呢,已死去了。马丁万念俱灰,把所有的稿件都处理完毕,不愿再写一个字,把版税所得用来资助他的亲姐妹、洗衣作伙伴乔埃,以及为他守身如玉、一往情深地热爱他的青年女工丽茜·康诺莱。 他感到对生命已没有丝毫留恋,终于投身大海,了此一生。 一个富有才华的青年作家就这样拿自杀来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作了全面的否定。他宁愿死去,也不愿对资本主义社会屈服。他原可以在成名之后,接受资产阶级的捧场,满足出版商的要求,源源不绝地写新作,名利双收,达到他向上爬的目标。然而他无法跟自己的良心妥协,因为他已看穿了这社会的”上层“是这样的虚伪、卑鄙,一切全是欺骗。 伦敦用这样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的惨痛遭遇对当时的美国社会作了无情的挞伐,他通过马丁之口,直接向资产阶级的价值标准提出了挑战。 这和当时大量的美化现实、粉饰太平的浪漫小说构成了鲜明的对比。《马丁?伊登》作为一部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巨著,对二十世纪初期的美国文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马丁伊登的自杀,和杰克伦敦的自杀,无疑都源于对生活的彻底失望。马丁伊登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作者自己对社会的不满。充满物欲和势利的资本主义社会、扭曲人性真实价值的上流群体,让马丁绝望,从而对生命本身的价值充满反省和疑惑,在无法解决这一问题的时候,选择死亡作为了解脱。生活是假象和真相的集合。如果以前的自己都是蒙住双眼在摸索,在发现这个世界并不完美的同时,还是对自己微笑吧,因为你已经走过了幻想的年龄。对马丁最大的一击也许来自于他曾经过度理想化的露丝,不纯洁的爱情促使他放弃了最后的求生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