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格林童话》 7页

  • 21.61 KB
  • 2022-06-16 12:51:04 发布

读书心得《格林童话》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读书心得《格林童话》读书心得《格林童话》1我是一个爱看书的孩子,最喜爱看《格林童话》,因为里面有许多精彩的故事。早在我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妈妈就开头给我讲里面的故事。后来当我上了小学,学会了拼音后,我就自己开头看图画版的《格林童话》。现在我每天睡前还要再看两个故事。《格林童话》里有和善勤劳的灰姑娘、聪慧可爱的小红帽、秀丽纯净的白雪公主、过分贪心结果什么也没得到的渔夫的妻子。其中我最喜爱的是《睡美人》。它讲的是,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国王和王后,他们特别想要一个孩子,最终他们有了一个女儿。国王为了庆祝公主的诞生,进行了盛大地宴会。因为他只有十二套金餐具,所以他就只请了十二位预言家,可是全国有十三位预言家,这样就有一位预言家没有受到邀请。于是她诅咒公主:公主十五岁那年会被纺锤刺入倒地而死。这时有一位预言家说公主不是倒地而死,而是沉睡一百年。公主长到了十五岁,她亭亭玉立、端庄秀丽,谁见了都会喜爱她的。有一天国王和王后出去了,公主来到了钟楼里,观察一个老婆婆正在用纺车纺线。公主好奇地拿起了纺锤,诅咒应验了,公主被纺锤刺破了手,沉沉睡着了。直到一百年以后,有一位王子来到了这里救了公主,公主醒了。他们进行了婚礼,并且幸福地生活着,一直到老。7 读了这个故事,我知道了做事情要考虑全面,免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假如国王把十三位预言家都请来了,小公主也不会受到诅咒。所以我以后在考试时也应当考虑周到,不要出错,这样就能考出好成果。还有那个公主,假如她专心听国王和王后的话,不去拿纺锤,她就不会被纺锤刺伤,沉睡一百年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听爸爸妈妈的话,不去做危急的事情。读书心得《格林童话》2我们也可以从读者的经验来思索:体现童话的传统典范,有哪些熟识的要素呢?·如菲利普·普尔曼所说,故事的开头用语通常是:“从前”、很久很久以前、曾经、传奇、古时候......同时用简明的文字(如:有一个上了年纪的磨坊主)“交代故事的家庭历史”(塞思.勒若《儿童文学史》·童话的语言学)。故事发生的时间距离我们很遥远,故事往往不是真实发生的。如:《刺猬汉斯》、《金山王》、《小姐姐和小弟弟》、《少女和狮子》、《十二个跳舞的公主》等。·曲折的故事,幸福的结局:主人公往往很贫困/身份和地位处于劣势或逆境中,麻烦不断,却最终能善用唯一的财产或凭借至少某种特长、品质,“从今,过上了幸福、欢乐地生活”。或是四处冒险、等待救助......最终,历尽劫难,“从今,过上了幸福、欢乐地生活”。如:《鼓手》、《纺锤、梭子和针》、《灰姑娘》等。·妖魔鬼怪和超自然生物。他们说人类语言,有长幼、善恶之分,也有贫富差别,知恩图报、赏善惩恶。也有许多自然生灵(如土地神)。7 ·魔法和谜语:魔幻道具、森林女巫、危急的小屋。如:《熊皮人》、《纺锤、梭子和针》、《魔王的三根金头发》等。·特别语言和事物的象征意义。童话语言浅显易懂、琅琅上口、通过反复的节奏表达曲折的情节。童话里的原型意象值得我们反思:《灰姑娘》中的“榛树”是女孩的“生命之树”。《睡美人》中“第十三”位女巫有不详的预兆。·特别的数字。“十二个兄弟”、“七只乌鸦”......其中,“三”的文化地位不容小觑:“三个兄弟”、“三个考验”、“三个愿望”、“三年”......在有三个儿子的故事中,往往是最小、最弱的那个办事最得力、收获到成功和幸福。如:《生命之水》、《三片羽毛》、《桌子、金驴和棍子》等。·通常篇幅简短、结构紧凑;故事性强、富有深厚的趣味性、幻想性、讽刺性;多反映生活,寓意深刻且道德教育性很强。·没有明确的·以幻想、拟人、夸张和象征为主要表现特征等。《洋葱头历险记》的贾尼.罗大里深信孩子能创造一切,他在《幻想的文法》中示范了童话联结创作的方法和规则。在他看来,童话创作是若干个可操作的思维程序。“运用这些功能加上其变形及内在连结,就足以用来描述童话的形式。”读书心得《格林童话》37 传统、平凡的角色。普尔曼认为童话里没有太多的现代心理学要素。人物几乎没有内心活动,他们的一切行为动机都很清楚、明显。假如人物被设定为“好人”,那他就是完完全全的“好人”。角色很少有个详细的名字。他们的称呼,要么是职业,要么是社会身份,或是服装特点:磨坊主、公主、熊皮人。即使真要用名字也是常见的杰克、汉斯这样的常见人名。童话故事里的有些角色,从来都是一起出现。比如七个小矮人,每晚都排成一排,进入梦乡。《十二个兄弟》里的十二个兄弟(突然一起变成了渡鸦)。个性和创造性,对童话而言,无关紧要。洁净的语调。童话故事想要做到如詹姆斯.梅利尔所说的“安详、平实”不太简单,那就尽量把故事说得清晰明白,享受叙述故事的乐趣吧。你想要把故事讲得更成功,那就赐予“童话之魂”适当的敬重和敬意吧。菲利普.普尔曼借诗人詹姆斯.梅利尔之口,强调“叙述故事时安详、平实的语调和故事中传统、平凡的角色”是童话故事最重要的两个属性。快速推进情节。这是童话最大的优点之一。一则童话的开头,只需要用上“从前”这个词就好,故事便平实、无特征的叙述,顺理成章地推进下去。正因为童话如此轻装上阵,所以人物角色往往没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色。相较现代小说,童话故事更关心在角色身上所发生的事件。研究《不来梅的乐师们》这篇童话,我觉得是特别好的“学习如何讲故事”的方法(它既是一篇光怪陆离的小品,又是一部大师级的经典之作,叙事没有一丁点儿拖泥带水,每一段都在推进情节,无一例外)。7 比方和描写。童话故事的人物通常是苍白的,描写是缺席的,比方采用最简洁直接的手法。童话里的比方格式通常是“白得像雪一样”。对于自然世界或个体描写通常是“森林很大”、“她的头发颜色跟金子一样”,为的是让读者抓紧知道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可也不是没有例外:《杜松树》这则童话其中的几段普尔曼认为是故事中最美的——将细致生动的描写与故事情节相互交融,不可分割。读书心得《格林童话》4童话是在一个或多个不同场合中,听人群中某人亲口所讲故事的记录和整理。童话不是文本。不是那些印在书页上的文字段落——它们的内容本身,一字一句,可以说是不变的。读者负有将故事用自己的方式来叙述的责任,也不应当只读特定的版本或固定译者的译文。因为叙述者和记录者状态将影响故事的最终成型,以及被作为“现场记录”写下来的形态的因素:1、叙述者因素。叙述者可能疲惫或不在状态,可能画蛇添足或惜字如金,忽视故事本身应有的细节。一位能力不济的叙述者转述的一则原本非常好的童话故事。2、记录者状态。如记录时身体抱恙,听力和书写就会受到干扰。菲利普·普尔曼认为童话是流淌的文本,是一种永久都在自我更替、变革的文本。7 擅长幽默、铺设悬念、制造戏剧效果、调悦耳众心情、渲染悲情愁绪是了不起的故事叙述者通常具备的才能。格林兄弟曾被他们所访问的故事叙述者多萝西娅.菲曼(《谜语》、《忠诚的约翰内斯》等故事的叙述人)的超群技巧所折服。在《儿童与家庭故事童话集》第1版的序言中,兄弟俩特地向这位茨维恩市的水果销售员致谢:那些认为“一字不差地背诵长篇绝无可能”的人,真应当去听多萝西娅.菲曼小姐讲故事。看她怎样将每一个故事完美、精确地复述,以及怎样呈现奇妙绝伦的叙事技巧。当她重述某个段落时,肯定不会转变情愿,不只如此,当意识到自己说错了时,她会马上更正。即使以中断叙述、牺牲叙述的流畅性为代价,也必需马上更正。读书心得《格林童话》5与童话结缘及成就:随着父亲的猝死,原本衣食无忧的格林兄弟不得不依靠母亲家的亲戚们接济度日。在舅妈的帮助下格林兄弟进入马堡大学学习。在这里,原本极有可能子承父业,从事法律方面工作的格林兄弟受到教授弗里德里希.卡尔.冯.萨维尼的影响,他们也很认同教授所持有的“法理这种东西,并非先天即有,而是个人在对语言和历史的学习、了解之中自然而然得来的。因此,法理不应凌驾于后两者之上,后两者才是法理存在的根本。”这一理念,兄弟二人最终放弃准备进修法律专业的计划,转而学习语言。7 格林兄弟所搜集的原始素材,主要来自口头记录和典籍查找。口头记录采访对象主要是从事不同职业的中产阶级人士,其中包括家族朋友。威廉.格林的妻子多尔特欣.维尔特小姐就是这些采访对象中的一位。唯一没能做到的,是亲自走到乡间,采访田舍村落间的农夫野妇,并逐字记录他们所讲的故事——格林兄弟书中的一些故事是直接从其它书或文献中摘抄过来;或是将收到的非标准德语信件进行必要的改写。除了最广为人知的《儿童与家庭童话集》让兄弟俩拥有童话故事搜集家的身份,格林兄弟还是闻名的民间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和历史学家。由雅各布·格林所提出的“格林定律”,精确概括了日耳曼语系漫长演变过程中的发音变化规律;此外,两人还共同修编了首部《德语大词典》。格林兄弟曾做过图书管理员、受到过普鲁士国王邀请,前往柏林大学任教等。《儿童与家庭童话集》首版出版于1812年,随后又间续推出了六个修订版。1857年推出第七版(最终版本)。随着版本的不断修改,童话故事数量逐步增多,童话内容本身也在静静发生变化:经威廉之手,这些童话普遍变得比出版更为丰富、饱满。原本简陋的内容慢慢详尽,行文措辞间或显得有些过于书面化,最终版本比首版结集时更为牢靠。此时能与《儿童与家庭童话集》分庭抗礼的童话故事书,也许仅有流行多年的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这两本书可算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受重视、最具影响力的民间故事集。读书心得《格林童话》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