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50 KB
- 2023-04-05 13:31:06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关于梦的名人名言语录梦啼妆泪红阑干。——唐代诗人 白居易 《琵琶行》唐·白居易《琵琶行》。阑干:形容脸上泪痕纵横的样子。本句大意是:睡梦中啼哭起来,泪水纵横,和脸上的红色胭脂一起流淌。原诗是写琵琶女回想自己欢乐的往事,对照今天的凄凉处境,连梦中也不免要伤心地啼哭起来。可用来描写女子因伤心而梦中啼哭的样子。剔尽寒灯梦不成。——宋代女诗人 朱淑真 《减字木兰花》 梦名言宋·朱淑真《减字木兰花》[独行独坐]。本句大意是:在凄冷的寒夜,把灯芯都剔尽了,依然无法入睡,因而连梦也无法作成。由于孤独寂寞,心事重重,所以抒情主人公白日黯然神伤,夜晚也无从入眠。唐代白居易《长恨歌》有“孤灯挑尽未成眠”的句子,与此句意思相近。可用来表现孤独的生活处境,或表现内心的难以平静。青山明月梦中看。——唐代诗人 王昌龄希望是醒着的梦。——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传》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唐代诗人 李白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见唐·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浮生:人生短促,飘浮无定。故称“浮生”。这两句大意是:人生短促如作梦一般,一生能享受多少欢乐呢?作者认为:“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所以人应当珍惜生命,在短暂的一生中。要尽情享乐。两句与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有相似之处。宗教是人类精神之梦。——德国哲学家 费尔巴哈 梦的名言梦境每是现实的反面。—— 伟格利要忠于少年时的梦想。——德国诗人 席勒一切活动家都是梦想家。—— 詹·哈尼克妾家临渭水,春梦著辽西。——唐代诗人 沈佺期 《杂诗三首》唐·沈佺期《杂诗三首》其二。临:近。渭水:渭河,发源于甘肃省,流经陕西省会泾水入黄河。著(zhuó酌):接。辽西:今河北省与辽宁省相连的广大地区,唐初这里常发生战争。这两句大意是:妾家临近渭水之滨,梦境却总与辽西相接。身在渭水,梦飞辽西,可见思妇魂牵梦绕的刻骨相思,亦知征夫兵役在外的遥遥无期。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唐代诗人 张仲素 《春闺思》 梦名言唐·张仲素《春闺思》。这两句大意是:提着笼子忘记了采桑叶,想着昨夜梦里渔阳的那个人。全诗是:“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画出了一幅桑女怀远图:一位采桑女子,手提着盛桑叶的空笼,斜依垂柳,面对柔桑,神情恍惚,若有所忆地在凝思着什么…原来她又回到了昨夜的梦境里,到丈夫的征戍所在地渔阳去了。“提笼忘采叶”一句,把采桑女子凝思失态,忘其所以的神情,写得宛然若见。至于她昨夜梦境中梦见了什么?此刻又在怎样地品味昨夜的梦境?都留给读者去推想了。枫岸月斜明,猿啼旅梦惊。——唐代诗人 雍裕之 《江上闻猿》唐·雍裕之《江上闻猿》。这两句大意是:深夜的霜月斜挂在江岸的枫树稍头,江上传来凄厉的猿鸣声惊破了游子的旅梦。猿啼的声音听起来很悲哀,三峡的猿声尤为凄厉,故渔歌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之说。在霜枫冷月的秋夜里,江上一声猿啼就会惊破游子的旅梦,使人肠断,“猿鸣三声”简直能把游子活活愁死。所以诗人接着写“愁多肠易断,不待第三声”。以猿啼渲染羁旅的愁苦,并巧妙地化用成典,笔法可作借鉴。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唐代诗人 司空曙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唐·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乍:刚,初。翻:反而。年:岁数。这两句大意是:猛然相见反而怀疑是在梦中,惊定之后悲从中来,互相询问对方的年龄。原诗的前二句为;“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好友分别之后,已历数年,山J川阻隔,相见不易。正因为别后相思深长,每于梦中相见,所以猛然见面之后,还仍然怀疑是在梦中。“乍见”一句,不仅把诗人与故友久别初见时的惊奇,欣喜之情准确地传达了出来,而且别后相思之深切、此次相会之不易,也都见于言外。惊定之后,喜极生悲。由于分别的时间太长了,所以相见之后才互问年龄。“相悲”一句,既写出了老友之间互相关心的感情之探,也包含着对彼此年长容衰的感叹。这两句可引用以表现故人久别重逢时悲喜交集的心情和神态。故溪黄稻熟.一夜梦中香。——唐代诗人 钱珝 《江行无题一百首》唐·钱珝《江行无题一百首》其九十八。故溪:故乡的小溪。这两句大意是:故乡小河边的稻子也该黄熟了吧?晚上做梦,一夜都闻到稻香。全诗是:“万木已清霜,江边村事忙。~。这是触景思乡之作,诗人看到江边农民忙着秋收的景象.想到了故多。诗人并没有直言思乡,但从白天想到故乡的稻熟,夜间梦到故乡的稻香,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已不言而喻。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代诗人 孟浩然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梦的名言唐·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燕:燕腾而上。云梦泽:古代的云梦大泽大约包括今天的湖北省东南部和湖南省北部的大片低洼地带。岳阳城:现在的湖南省岳阳市,在洞庭胡的东岸。这两句大意是:洞庭湖的水气蒸腾而上,古代云梦大泽一带全在它的笼罩之下;洞庭湖波涛澎湃,岳阳城似乎被它撼动着。上句从湖与云梦择的关系写,下句从湖与岳阳城的关系写,表现洞庭湖雄浑而磅礴的气势,是古代描写洞庭湖最有名的诗句。凭寄还乡梦,殷勤入故园。——唐朝文学家 柳宗元 《零陵早春》唐·柳宗元《零陵早春》。这两句大意是:凭借明媚的春色寄托我殷勤的思乡之情,希望能早日回到梦寐思念的长安。这是柳宗元贬官零陵(在今湖南省,唐时为永州)时作的诗:“问春从此去,几日到秦原?~。”江南春早,作者看到春临江南便联想到春也要到江北去的,心想寄情春色,让它把万里乡思捎回京华,但不知它几日才能到达秦原(陕西一带),于是发出了问春的话。作者先把春色拟人化,再问春、托春,借以寄情,这种抒情手法十分巧妙。梦中相聚笑,觉见半床月。——唐朝诗人 李贺 《秋凉诗寄正字十二兄》唐·李贺《秋凉诗寄正字十二兄》。这两句大意是:睡梦中与十二兄相聚笑语,梦醒后只看见半床月色。从梦中兄弟相聚的欢乐,写到梦后不见兄长的惆怅,魂牵梦萦的手足深情跃然纸上。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唐代诗人 李白 《太原早秋》唐·李白《太原早秋》。边城:指太原。唐时太原临近西北边塞,故称。故国:故乡,这里当指湖北安陆,时李白安家于此。这两句大意是:睡梦里也在望着边城之月思念家乡,一颗心早随着月光飞回了故园。这是李白早年游太原时所作。~两句表现诗人思念家乡,渴望回去的急切心情。可用以写思乡之情。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唐代诗人 杜甫 《羌村三首》
唐·杜甫《羌村三首》其一。夜阑:夜深。更:还。秉:掌。秉烛:点着蜡烛。这两句大意是:夜深了还高烧蜡烛不能入睡,面面相对仍怀疑是在梦中相会。这两句写深夜合家秉烛对坐、畅叙别情的景况。初见时“妻孥怪我在”的惊异激动过去之后,一家人都沉浸在兴奋之中,毫无睡意。因而尽管夜已经很深了,亲人们还围坐在烛光下,诉说着别后互相之间的牵挂、惦念、相思、担忧。恍惚之间,令人觉得是在梦境中,对眼前的一切,竞不敢信以为真。“如梦寐”三字准确地刻画出诗人遭逢乱世、劫后余生的心理。这个名句对后世影响程大,可空曙诗:“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晏几道词:“今宵剩把银吁照,犹恐相逢是梦中”等.大多由此化出。可引用描写经过艰难曲折之后,亲人好不容易团聚在一起时的情景。一说,这两句写的是诗人与老伴夜阑秉烛对坐的情景,亦通。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唐代诗人 杜甫 《梦李白二首》 梦名言唐·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故人:指李白。明:明白,知道。这两句大意是:李白来梦中见我,是知道我在经常想念他的缘故。李白因永王李璘一案被长流夜郎,当时流寓秦州的杜甫对李白的不幸遭遇十分关心,忧思拳拳,积想成梦。而~两句不说自己梦见故人,却说故人进入自己梦中;而故人所以入梦,又是有感于自己的长久思念。这样就把诗人怀念友人的至诚至真的感情回环曲折地表现出来,比平铺直叙更能感人。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北宋文学家 苏轼 《念奴娇》宋·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一樽:一杯酒。酹(lèi泪):洒酒于地表示祭奠。这两句大意是:人的一生就像一场梦幻,还是对着天上的明月和东去的长江,洒酒祭奠,举杯痛饮吧!《念投娇》[大江东去]抒发了作者年岁渐老,功名事业还没有成就的感慨,被称为“古今绝唱”。苏轼以儒家思想为主导,也受佛道老庄思想的影响。“乌台诗案”后贬官黄州,深感世事多变,佛家思想有所滋长,庄子的“浮生若梦”思想也时有流露。~正是这种思想的表现。意思是说:人生不过一梦,历史上失败的人物、成功的英雄莫不如此。因此,何必自作多情地为人生的穷通成败动心昵?还是不要辜负眼前这美好的江月,举起酒杯,酹酒痛饮吧。在封建社会里,作者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只好用达观来解脱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因而发出了如此喟叹。五更千里梦,残月一城鸡。——北宋诗人 梅尧臣 《梦后寄欧阳永叔》宋·梅尧臣《梦后寄欧阳永叔》。欧阳永叔:即欧阳修,当时在期中官居翰林学士,而梅尧臣在安徽宜城居丧。梅尧臣在梦中重返京城,与欧阳修会见,梦醒后作此诗以寄。这两句大意是:五更时分千里梦醒,只见残月斜照,满城鸡啼。这两句写梦醒后的惆怅心情及对朋友的怀念。“五更”为梦醒的时间。“千里梦”指作者曾梦游千里,到京都会见友人,从紧接着的“适往言犹在”一句可知,他们曾在梦中促膝长谈,醒来时谈话的内容还记得清清楚楚。“残月一城鸡”写梦醒后见到的景色,听到的声音。残月斜照,景色凄清,朋友的身影已经不见;满耳鸡啼,独无人声,朋友的声音也已消失。在这五字景语中,寄托着作者的无限惆怅,思友之情油然而出。梅尧臣主张写诗应该“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文学史上往往引用这两句作为体现其诗论的范例。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北宋词人 毛滂 《临江仙》宋·毛滂《临江仙》[闻道长安]。这两句大意是:春意伴随着浓浓的酒意进入梦境,月色穿过破窗来寻访故人。这首词题为《都城元夕》,写的是北宋时汴京元宵节的盛况和淹留异乡的作者的心情。毛滂平生沉沦下僚,此时又因言语文字获罪罢职,生活穷困潦倒。他在词中自称“江南憔悴客”,元宵之夜忧思满怀,无心赏灯,独自在旅舍借酒浇愁,昏昏入睡。此时,盎然春意进入梦境,从破窗里透进的月色温柔地照着他,仿佛在寻访故人。这两句写得清秀飘逸,实际上是以乐景抒哀情。只有在酒浓入梦以后才能感到片刻春意,心境的凄苦悲凉可知;月色透过破窗陪伴入梦的词人,处境的贫困寂寥可知。衷情而出以丽浯,在貌似闲适中渗透着无可奈何的旅愁。这两句如果不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也可化用以表现闲适之情。山河频入梦,风雨狡关心。——元代诗人画家 王冕 梦的名言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北宋文学家 苏轼哪能常作客,夜夜梦还家。——北宋诗人 梅尧臣梦有时候往往会成为事实。——波兰19世纪作家 显克微支梦想家命长,实干家寿短。—— 约·奥赖利
梦想家的缺点是害怕命运。—— 斯·菲利普斯 梦名言还家万里梦,为客无更愁。——唐代诗人 张谓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唐代诗人 李白比翼曾同梦,双龟隔异乡。——宋代诗人 邓肃苦难无法阻挡梦想的前行。——中国女演员 姚晨 梦的名言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南唐第三任国君,后亡国被俘,被宋太宗毒杀 李煜 《浪淘沙令》见南唐·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一晌(shǎng赏):片刻。这;两句大意是:只有在睡梦里才忘掉了自已身为俘虏,仍像以前当皇帝时那样,贪婪地享受了片刻的欢娱。李煜原为南唐后主,国亡后被俘入汴京,被封以带侮辱性的“违命侯”,过着以眼泪洗面的囚徒生活。“梦里不知身是客”,说明他在现实生活中是“客”,即身为俘虏,没有自由;只有在睡梦里才能够解脱片刻,“一晌贪欢”,而现实中毫无欢乐可言。“一晌”极言梦境之短,欢乐难得,因此作者用了一个“贪”字。这样,就把梦境与现实作了鲜明的对照,更衬托出作者在现实生活中的凄苦。但梦总归是梦,做梦总有醒来的时候,当梦境消失,诗人又回到现实生活中来的时候,他定会感受到加倍的酸楚与痛苦,怅恨无穷。只有全力以赴,梦想才能起飞。——作家,演说家,企业家 陈安之惟有夜来归梦,不知身在天涯。——北宋词人 贺铸 《清平乐》宋·贺铸《清平乐》[小桃初谢],这两句大意是:只有夜里做着回家团聚的梦,才忘记了自已远在天边。这两句用的是“扫处即生”的笔法。从字面看,写的是“夜来归梦”,抒情主人公在梦中与亲人欢聚,“不知身在天涯”。加上“惟有”二字,欢意尽扫,怅恨顿生。原来,这位浪迹天涯的游子,日日乡思萦怀,愁苦不堪,“惟有”在梦中才有片刻解脱,梦醒后形单影只,自然强加惆怅。这种笔法让读者从反面领略词的意境,体察言外之意,抒情婉曲深沉,与李煜的“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有异曲同工之妙。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明代戏曲家 郑之珍长庚入梦晓窗明,淡月微云耿耿。——北宋文学家 谢逸 《西江月》 梦名言宋·谢逸《西江月》[滴滴金盘]。长庚:金星的别名,也称太白星、启明星。凌晨见于东方为启明星,傍晚见于西方叫长庚星。耿耿:微微明亮的样子。这两句大意是:长庚星已经进入梦乡,窗口透进了曙光,天边的残月微云,发出淡淡的光亮。两句既是写实,又有想象,既写人间,又写天上。可用来描写黎明前的微弱曙光。成功者第一步,天天看“梦想板”——作家,演说家,企业家 陈安之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唐朝诗人 李端 《闺情》唐·李端《闺情》。这两句大意是:月亮将落,晨星稀疏,天快要明了,而闺房内孤灯闪烁,女主人还在辗转反侧。月将落而孤灯未灭,天欲明而好梦难成,女主人已经彻夜失眠了。为什么呢?诗未明言,也不必饶舌,留给读者去想象吧,从由室外到室内的景物、气氛描写中,读者自会悟出个中原因。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唐代诗人 白居易 《花非花》
唐·白居易《花非花》。这两向大意是:来像春梦才多长时闻?去像朝云散了没处寻。这首诗以首句三字为题,采用博喻手法,以鲜明的形象突出一个未曾说明的喻意。全诗是:“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似在说意中人的幽会,夜半潜来,天明隐去,欢会如春梦时何太短,而去后如朝云无处寻觅;也像是对生活中存在过而又消逝了的美人儿的追念与惋惜。白居易诗以浅白著称,而这首诗的意境则若此若彼,扑朔进离,不可捉摸,类似李商隐的《无题》,也像现代的“朦胧诗”。它用民歌常用的三三七句式,兼有节律整饬与错综之美,是白氏名作之一。世事沧桑心事定,胸心海岳梦中飞。——中国近代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 梁启超 梦的名言一年湖上春如梦,二月江南水似天。——元代回族诗人 迺贤 《春日怀江南》元·迺贤《春日怀江南》。这两句大意是:一年四季,西湖风景秀丽,尤其是春天的景物,像梦境一样令人心醉神迷,早春二月,江南春水浩淼,水光映着天色,水面犹如蓝天。诗句表现作者对江南春色由衷的赞叹和怀念。可用于描写江南春景。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唐代诗人 张仲素 《秋闺思二首》唐·张仲素《秋闺思二首》其一。关塞:边关要塞防守之地。金微:山名,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这两句大意是:在梦中分明看见了胡汉相分的关塞,却又不知该从哪条路走向丈夫所驻守的金微山。这首诗全文是:“碧窗斜月深晖,愁听寒螿泪湿衣。~。”后两句是从沈约《别范安成》“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中翻出。梦境离不开真实的现实。关隘城堡是思妇平日曾见过的景物,故于梦境中出现。而金微山未曾见过,所以梦中无路寻觅。现实中无法实现的事,靠梦中去寻找,写出思妇的一片痴情。妾梦不离江上水,人传郎在凤凰山。——唐代诗人 张潮 《江南行》唐·张潮《江南行》。这两句大意是:我在梦里总是梦见你乘船而去时的“江上水”,可是,忽然听人传说你如今又到凤凰山去了。诗的前两句是:“茨菰叶烂别西湾,莲子开花人未还”,点明去年秋冬之际在西湾与郎分手,直到今年“莲子开花”的夏秋之交,还不见郎归。~两句说:我积思成梦,梦中所到之地,尽都离不开江水,虽非现实之真,却是梦幻之真。谁知你行踪不定,又离开水路舟楫,跑到凤凰山去了。连我梦中所到之地,也非幻中之真,而成幻中之幻了。作者用美丽的辞藻,宛转的格调,更深一层的写法表现思妇的哀怨相思,十分感人。我今因病魂颠倒,惟梦闲人不梦君。——唐代诗人 元稹 《酬乐天频梦微之》唐·元稹《酬乐天频梦微之》。乐天:白居易字。微之:元稹字。这两句大意是:由于我大病初愈,心神恍惚,夜间做梦尽梦见一些不相干的闲人,偏偏没有梦见你。诗的前两句是:“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时元稹在通州(今四川达县),白居易在江州(今江西九江),相隔万水千山。白来信说常常梦见元稹,是因日有所思的缘故,借记梦以抒念友之情。元稹则一反其意,说自己想梦见白居易却苦于梦不见,正如马嵬之变后明皇苦苦思念贵妃,却“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见白居易《琵琶记》)一样,愈显得心境凄苦,一往情深,写出了人的至情。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晚唐诗人 唐温如 《题龙阳县青草湖》 梦名言唐·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星河:星星,银河;这两句大意是:酒醉以后,不知道天空倒映在水中。清梦装满一船.以为都压在星河之上。这两句写诗人在青草湖上因惆帐而饮酒,因饮酒而醉梦的情景。夜间天空的影子倒映湖中,船停在水面上,所以星星和银河看来似乎反在船下面。诗人因感秋惆怅而饮酒,酒喝醉了又做起梦来,竟然觉得他的梦充塞船中.连船一起压在星河之上。诗人捕捉住梦幻中的一点感受.把它形诸文字,创造了幻中有幻的境界.令人觉得新奇可喜,有浓厚的诗味。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唐代诗人 李商隐 《咏史》
唐·李商隐《咏史》。三百年:指从孙吴立国(公元222年)至陈亡(公元589年),共三六七年,约称三百年。钟山:南京紫金山。据说诸葛亮看到南京形势之雄,曾说:“钟山龙盘,石城虎踞,此帝王之宅。”这两句大意是:三百年间,金陵一连换了好几个王朝,朝代的生命就像清早的梦一样短暂;钟山的险要地势,哪能挽救他们的灭亡!《咏史》是李商隐的杰作之一。原作为:“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诗人指出:从孙吴到陈亡,仅仅三百余年,但六朝诸代,相继更迭,恰似凌晨残梦,转瞬即逝,说什么钟山龙盘,石城虎踞,可险要的地势并未阻挡他们的灭亡。可见“国之存亡,在人杰不在地灵”(屈复《玉骆豀生诗意》卷七)。六朝如此,正在走向衰亡的唐王朝也是如此,此二句可用以感叹世事多变,也可用以揭示地势的险要不能挽救反动统冶的灭亡这一规律。“晓梦”之喻,十分恰切。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唐代诗人 李商隐 《端居》唐·李商隐《端居》。敌:对抗。素秋:清冷的秋天。这两句大意是:盼望妻子远书不至,寻觅归梦慰藉不成,两者皆悠悠;只有客子独寝的空床,默默相对寂寥清冷的素秋。这是作者滞留异乡时思念妻子之作。作者白天盼“远书”,晚上寻“归梦”,刻骨相思,溢于言表。可是远书不至,归梦难成,秋景萧瑟,秋意凄寒。而和这“冷落清秋节”相抗衡的,只有一张“空床”。此情此景,人何以堪!西忆故人不可见,东风吹梦到长安。——唐代诗人 李白 《江夏赠韦南陵冰》唐·李白《江夏赠韦南陵冰》。故人:老朋友,指韦冰。这两句大意是:思念昔日长安旧交而无从得见,东风把我的梦境吹到了长安。东风吹梦,心系长安,写出思念友人的一片深情。故园此去千余里,春梦犹能夜夜归。——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 顾况 《忆故园》 梦的名言唐·顾况《忆故园》。这两句大意是:家乡离这里有千余里之遥,而在夜夜的好梦里,自己都回到了家乡。“千余里”写离家远、归家难;“夜夜归”则表明离家近,归家易。然而这并非现实,不过是“春梦”而已。夜夜春梦归乡给诗人带来一次又一次虚幻的欢乐,而梦醒之后却给诗人留下一重又一重难遣的乡愁。写客居思乡的殷切心情,别出心裁。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唐代诗人 崔涂 《春夕》唐·崔涂《春夕》。蝴蝶梦:《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后因称梦为“蝶梦”或“蝴蝶梦”。子规:即杜鹃鸟,常深夜啼叫.啼声哀切。这两句大意是:刚刚在虚幻的梦境中不远万里回到故乡,忽然被子规的啼声惊醒,故乡不见了,夜月正三更。这是作者旅居湘鄂时所作。~两句缘情写景,因景抒情,写出诗人思乡入梦、梦醒思乡,子规添愁等多层意思。梦归万里,是虚景,写幻中的欢乐;子规啼月,是实景,写现实的悲愁,虚实相间,乐悲映衬,创造出一种曲折幽深的意境,加上对仗工整,韵律和谐,成了为人传诵的名句。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唐朝诗人 陈陶 《陇西行四首》唐·陈陶《陇西行四首》其二。无定河:黄河中游支流,在今陕西北部,因流急沙多,深浅不定,故名。春闺:闺房,此指闺中之人。这两句大意是:出征的丈夫已经战死,成了无定河边的枯骨,闺中妻子全然不知,还在梦境里和丈夫欢乐团聚。“无定河边骨”和“春闺梦里人”,一边是河畔的白骨,一边是红颜的少妇;一边是残酷的现实,一边是虚幻的梦境。两句实虚相对,枯荣迥异。悲剧早已经发生了,思妇还在做着欢乐的梦。作者用“可怜”、“犹是”把二者联系起来,形成强烈的反差,产生巨大的艺术力量,令人鼻酸,催人泪下。前人评此二句“用意工妙”。穷荒绝漠鸟不飞,万碛千山梦犹懒。——唐代诗人 岑参 《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唐·岑参《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穷荒绝漠:极远而寸草不生的荒漠。碛(qì气):沙石积成的浅滩;也指沙漠。梦犹懒:言道路极其遥远,自己在梦中都懒得回归家乡,实写思乡之切。这两句大意是:在荒寒绝域的大沙漠,连鸟都不愿飞过;平沙茫茫,山岭重重,即使梦中也因路远难通而不愿想到家乡。这两句诗可用来描写沙漠绝域的荒凉。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唐代诗人 白居易 《长恨歌》
唐·白居易《长恨歌》。汉家天子:汉朝皇帝,这里借指唐玄宗。九华帐:用九华图案绣成的彩帐,这里指华美的床帐。九华,附案名。这两句大意是:听说唐朝皇帝的使节来了,睡在华美帐子里的仙子从梦中醒来,惊喜交加。这两句在原诗中写杨贵妃死后化为仙子,住在虚无缥缈的海上仙山上,听说唐玄宗派遣使者升天入地到处寻找她,终于找到这里时的反应,表现了杨贵妃旧情难忘,魂系玄宗的深情。现在可惜用这两句旧诗,表现新的诙谐幽默的意味,形容人们见到朝思暮想的人时惊奇、欣喜的心情,脚中书卷云凌乱,身外功名梦等闲。——南宋诗人 杨万里 《寄题刘凝元坟山壮节亭》 梦名言宋·杨万里《寄题刘凝元坟山壮节亭》。等闲:平常。这两句大意是:胸中的学问如云一样散乱无章,身外的功名像梦一样无足轻重。这两句写古代高士不拘小节、不求功名的淡泊胸襟。就当争的处世态度来说,陶中书卷不应凌乱,身外功名无须追逐。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北宋词人 晏殊 《玉楼春》宋·晏殊《玉楼春》[绿杨芳草]。这两句大意是:楼头传来的五更钟声惊醒了离人的残梦,花底飘洒的三月春雨增添了离人的愁思。这首词写闺中思妇的哀怨。女主人公所思念的,是一个年少轻别离的薄情郎君,她的心底还压抑着爱情可能发生变卦的隐忧,所以词的意境显得特别悲苦。她长夜难眠,入梦不久就披五更钟惊醒;那暮春的雨丝催着花瓣纷纷下落,衰败的春景使她离愁倍增。这两句词对仗工整,既丽又悲,婉转缠绵,耐人寻味。今宵朝把银刚照,犹恐相逢是梦中。——北宋词人 晏几道 《鹧鸪天》宋·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剩:只管。银刚(gāng刚):银灯。这两句大意是:今夜只管拿起银灯对她照了又照,再三端详,唯恐这是又一次在梦中相逢。这是一首历代传诵的小宴词。上片写小宴与所爱歌女初逢时的欢乐;下片先写与所爱者久别的痛苦:“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双方魏牵梦萦,不能自已。接着写重逢的欢乐,“~”,今夜真的相遇了,反倒怀疑仍是在梦中。词写得细腻曲折,情思缠绵,把词人的深层心理及外表举止都生动地表现出来了。写亲友久别重逢时惊喜疑虑的情态,可作借鉴。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北宋词人 晏几道 《鹧鸪天》宋·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魂梦:即“梦魂”。古人认为人有灵魂,在睡梦中灵魂可以离开肉体,称为“梦魂”。这几句大意是:自从分别以后,经常回忆相聚时的欢乐,有多少回又在梦境中和你重逢!这几句通过梦境写作者对一位歌女的思念之情。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晚上的梦境正好说明白天思念之深。但梦境中的欢乐是虚幻的,短暂的,只足以增加梦醒后的苦涩和惆怅。这几句虽未正面涉及相思之苦,但深挚的相思之情,明显地见于言外。烟径掠花飞远远,晓窗惊梦语匆匆。——宋代词人 王琪 《望江南》 梦的名言宋·王琪《望江南》[江南燕]。烟径:弥漫着淡淡轻烟的小径。这两句大意是:燕子穿过飘着轻烟的小径,掠过花丛高飞远去;天刚破晓,又在窗前不停地啁瞅呢喃,惊醒了屋中人的好梦。这两句写春燕轻飞远举和叽喳而语的动作和声音,十分生动有趣,可谓绘形绘声。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王安石 《葛溪驿》
宋·王安石《葛溪驿》。这两句大意是:有病之身最能感受到早秋风露的寒意.回乡的梦魂不觉得离家路程的漫长。公元一0五0年,王安石从临川(今江西抚州)往钱塘(今浙江杭州).中途染病,路经葛溪驿时,独宿孤馆。写下了这首诗。这两句写思乡之情。时值早秋,一般人也许还感觉不到凉意,可是作者体弱衣单,孤馆独寝,在这凄凉的环境中,寂寞的氛围里,病弱之身自然最早感受到寒气的侵袭,这种寒气不仅袭上肌肤.仿佛还沁入心间,人在有病时,最容易思家念远,何况是在这孤馆、秋凉时节染病。所以作者一闭上眼睛,就在梦中回到了家乡、亲人的身边。作者不写梦中家人团聚的欢乐,独写那梦魂一下子就飞越了高山长水,丝毫不觉得归程的漫长。从这个角度着笔,正说明现实生活中的作者离家遥远,他一梦醒来,想到亲人远隔山水.自然倍增惆怅。而作者所要抒写的,也正是这种梦醒后的感伤。这两句以曲笔抒写离情,情意真挚.韵味深长。梧桐叶上三更雨,惊破梦魂无觅处。——北宋文学家 苏轼 《木兰花令》宋·苏轼《木兰花令》〔梧桐叶上〕。梦魂:古人认为人有灵魂,在睡梦中可以离开肉体,称为梦魂。这两句的意思是:梧桐叶上滴落着三更的雨,惊跑了好梦没处找寻。苏轼与胞弟子由感情深笃,离别后经常思念。这一夜,作者又在梦中与亲人重逢,并且一同“在江亭醉歌舞”,十分惬意。可是好梦不长,三更时分,雨打梧桐,那淅淅沥沥的雨声惊醒了作者的好梦。现实中的他,依然与亲人天各一方。他怀着无限惆怅想再找梦境,已经“无觅处”了。这两句言有尽而意无穷,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及作者内心的寂寞、凄凉、愁苦,尽在不言中。半记不记梦觉后,似愁无愁情倦时。——北宋哲学家,易学家 邵雍 《懒起吟》宋·邵雍《懒起吟》,一题《安乐窝》。这两句大意是:一夜酣睡,于朦朦胧胧中醒来,梦中景象似曾记得却又记不起来了,在混沌慵懒的心态中似有一丝愁绪,但又说不出来愁些什么。邵雍是北宋著名哲学家,隐居苏门山(今河南辉县),屡授官不赴。晚年卜居洛阳天津桥南,名其住所为“安乐窝”,取“安闲乐道”之意。这首诗就是在他的安乐窝里写的,描写他酣睡初醒时分迷离恍惚的心境。作者用对偶的两句诗,把半醒状态中“半记”、“不记”,“似愁”,“无愁”等互为对立的情态交融在一起,写出一种闲适无为、物我两忘的精神境界来。汲汲于富贵、官场俗务缠身的人,为衣食而奔忙、饥腑辘辘的人都不会有此心境。描写淡泊闲逸的意态心绪,此名句可供借镜。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北宋文学家 秦观 《浣翟沙》宋·秦观《浣翟沙》[漠漠轻寒]。丝雨:像丝一样的蒙蒙小雨。这两句大意是:自由自在的飞花轻得像梦境一样,无边无际的丝雨细得像愁绪一样。这两句连用两个比喻,状写暮春时节的景物,后一个比喻尤有特色。比喻通常都是把抽象的事物比作具体的事物,作者在这里却反其道而行之,把具体的“雨”比作抽象的“愁”。为什么抒情主人公会把眼前所见的“无边丝雨’比作“愁”呢?就因为他心中正好有这种像丝雨一样的轻愁。自然界的丝雨,迷蒙,轻细,无边无际;抒情主人公心中的愁绪,艨胧,轻淡,千丝万缕。两者何等相像!于是作者运用融情入景的手法,吟出了这一佳句。在这里,丝雨被赋予人的情感,又使抒情主人公的愁思似可捉摸。写轻愁时可以化用此句,其写作手法更可借鉴。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南宋爱国诗人 陆游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 梦名言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其二。夜阑:夜深。阑,将尽。这两句大意是:深更半夜躺在床上听着风雨交加的声音,千军万马跨越冰河的北征景象闯进梦境来。这是这首七绝诗的后两句。这一夜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还念念不忘“为国戍轮台”。此时,急风吹雨的声响不断传入耳中,陆游边听边思,朦胧入睡。在作者耳中,那风雨交加的声音竟转化为铁马奔腾的声音,于是作者在梦境中见到了“铁马冰河”的北征景象,实现了“为国戍轮台”的壮志。这两句把现实和梦境结合起来,使卧、思、听、见(梦见)融为一体,将北征景象写得有声有色,显得十分壮观,读后给人以豪迈之感。但作者的报国壮志只能在梦境中实现,又使人感到余味悲凉。山外青山接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南宋诗人 林升 《题临安邸》宋·林升《题临安邸》。这两句大意是:青山外面有青山,楼国外面有楼阁,西于潮上醉生梦死的歌舞生活几时才能有个休止呢?这首诗全文是:“~.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本诗揭露了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不思恢复:醉生梦死,以杭作汴的心态,同时也流露了作者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担忧。诗的首句现多赋以新意,比喻强者之外还有强者;诗的后两句则多借以批判苟且偷安,忘掉国耻的反动统治者。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南宋诗人 林升 《题临安邸》宋·林升《题临安邸》。邸(dí底):旅舍。直:简直。杭州:指当时南宋的京都临安。汴州:指北宋京都开封。这两句大意是:和暖的春风熏得游人像喝醉了酒,简直把杭州当成了汴州!这是写在南宋京城旅店里的一首墙头诗,作者生平无考。诗的全文是:“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一望而知,作者是一个不满南宋投降国策的爱国文人。诗中的“游人”应指当时的达官贵人。他们把国难、国耻忘得一干二净,成天游山玩水,敢舞升平,过着醉生梦死的生话,在他们心目中,这半壁江山就是自已的安乐窝,小朝廷的京城杭州和北宋的京城汴州没有什么两样。这两句诗语言浅近而意蕴丰富。外表轻松而骨力沉雄,它揭露了南宋小朝廷苟且偷安的本质,反映了广大人民的不满,带有强烈的讽刺意味。虽然作者不见经传,这首小诗却成为不朽的传世之作。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宋代女词人 李清照 《蝶恋花》宋·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阑:将尽。灯花:灯心燃烧时结成的花状物,相传灯花是喜事的预兆。这两句大意是:独自怀抱着深沉的愁苦做不成好梦,长夜将尽还在把灯花剪弄。这是一首抒写离愁的思妇词,~为全词结句。抒情主人公因丈夫远离而愁绪满怀,彻夜未眠,直到东方即将放白,她还“山枕斜欹”,独自剪弄着灯花。传说灯花报喜,也许丈夫快回来了?可是灯花剪了又结,结了又剪,长夜将尽,离人未归。那带来希望的灯花,又带来了更深的愁苦。这句惟妙惟肖的细节描写,将女主人公孤寂、思念、企盼、失望、悲愁等复杂心态含蓄地展示了出来,可谓意蕴丰富,形神兼备,难怪清代词人贺裳誉之为“人神之句”。五更归梦二百里,一日思亲十二时。——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 黄庭坚 《思亲妆州作》 梦的名言宋·黄庭坚《思亲妆州作》。五更:这里指五个更次,从一更至五更,即整夜。这两句大意是:一夜归梦,回到了二百里外的故乡;整日思亲,十二个时辰连续不断。这两句写日夜无已的思亲之情。白天思念亲人,夜晚梦归乡里,思绪无时无刻不在亲人身边。诗句对仗工整,情意深挚。茫茫如梦复如尘,时逐游丝送暮春。——清代学者 江声 《柳絮次陶庵韵》清·江声《柳絮次陶庵韵》。游丝:暮春时分,晴空中飘动的蛛丝。这两句大意是:茫茫然地飘浮着,像朦朦胧胧的梦幻,又像迷迷蒙蒙的细尘,时时追逐着空中飘动的蛛丝,满怀惆怅地送别暮春。诗人用移情的手法写柳絮,把柳絮写得像一个十分多情的人。她虚幻如梦,飘忽如尘;她惜春伤时,凄惋惆怅;她结伴蛛丝,依依不舍地为暮春送行。两句诗赋柳絮以画意的形象和诗意的情思,意蕴丰厚,具有强烈的美感效应。杜鹃花下杜鹃啼,苦风凄雨梦亦迷。——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 黄遵宪 《杜鹃》清·黄遵宪《杜鹃》。这两句大意是:杜鹃花下杜鹃鸟在悲啼,这啼声从凄苦的风雨中传来,使人的梦境都特别凄迷。“杜鹃”既为花名,又为鸟名。杜鹃鸟善鸣,其声如啼,故民间有蜀帝含冤而死,死后化为杜鹃昼夜啼哭,血出乃止的传说。这两句诗是说杜鹃鸟在杜鹃花下“啼”,这种凄苦之声在风雨中回响,使风雨也显得“苦”“凄”,自己的梦境也格外凄迷。诗句以“杜鹃花”、“风”、“雨”、“梦”来衬托“杜鹃啼”,产生出异乎寻常的效果。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唐代诗人 王昌龄 《送魏二》见唐·王昌龄《送魏二》。潇湘:潇水、湘水在湖南零陵县境会合,称潇湘。这两句大意是:想你在不久的将来将于月夜泊舟在遥远的潇湘之上,清猿的长鸣会闯入你的梦乡,使你梦中也摆脱不了愁怅。这是作者贬官龙标尉时送友人所作。全诗是:“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前两句写送别时所见的实景,后两句不直写惜别之情,而是通过想象替友人虚构了一个境界:夜泊潇湘,梦中听猿。夜泊潇湘已是想象中的虚幻之景,而梦中听猿更是幻中有幻,给诗增添了朦胧美,也深化了惜别的主题,在艺术构思上颇具特色。可用来表现惜别惆怅之情。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唐代诗人 李商隐 《无题》见唐·李商隐《无题》(重韩深下)。神女:即巫山神女,楚王曾与她梦中欢会。小姑无郎:南朝乐府《神弦歌·清溪小姑曲》:“小姑所居,独处无郎。”这两句大意是:追思往事,也曾像巫山神女那样有过自己的幻与追求,但那虚无的欢会只不过是一场梦幻而巳;直到现在,仍像清溪小姑那样独处无郎,终身无托。这首诗写一幽居未嫁女子不幸的身世遭遇。这一联连用了两个典故,却妙合无垠,如同已出。典故中所包含的神话、传说本身就很能引起读者的想象和联想,使诗句所表达的情事更加蕴藉含蓄。耐人玩索。作者巧干用典的写作方法很值得学习。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唐代诗人 杜牧 《遣怀》 梦名言见杜牧《遣怀》。扬州梦:指回忆昔日在扬州出入于秦楼楚馆的浪漫生活,恍惚如梦。青楼:妓女所居。薄幸:薄情负心。这两句大意是:在扬州十年,恍如做了一场梦,却得了个对青楼女子薄情的名声。杜牧是怀有经世济民之志的一代才人,但却有志难伸。当年落拓扬州,沉湎酒色,十年犹如一场春梦,最后连相好的青楼女子也责怪自己的薄情。选两句诗既不是对昔日冶游生活的追慕,也不是浪子回头的反思,它是对往事的痛苦回忆,也带有梦醒之后的感伤,在貌似轻松诙谐的调子中,蕴藏着才人不用于世的郁愤和不堪回首往事的辛酸、苦涩,言外之旨,当再三品味。往事依稀浑似梦,都随风雨到心头。——现代文学家 巴金天阔素书无雁到,夜阑清梦有灯知。——南宋爱国诗人 陆游时平将士无功劳,乡远征人有梦归。——南宋爱国诗人 陆游如今白首乡心尽,万里归程在梦中。——唐代僧人 灵澈 梦的名言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中国现代作家、政治评论家 鲁迅浮生聚散云相似,往事微茫梦一般。——唐代诗人 李群玉春来爱有归乡梦,一半犹疑梦里行。——唐代诗人 元稹从梦幻中清醒过来是多大的幸福呀!——法国作家 雨果恋爱是一场梦,直到结婚时才苏醒。——18世纪英国诗人 蒲柏 《巴斯的妻子》 梦名言梦想不会逃走的,逃走的总是自己。——日本演员 矢野浩二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北宋文学家 秦观 《鹊桥仙》宋·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佳期:指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七夕(阴历七月初七)。忍顾:怎忍回顾。鹃桥:传说喜鹊每年七夕架桥银河之上,让织女度河与牛郎相会。这几句大意是:温柔的情意像水一样,在一起欢聚的佳期像梦一样,怎忍心回头看鹊桥上那条归去的路!秦观的这首七夕词,是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上阕写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幸福和欢乐,可是这柔情似水令人陶醉的佳期却非常短暂,像梦境那样容易消失,接着就很自然地转写分离。那“鹊桥归路”连看都不忍看,想都不愿想,更不必说踏着它归去了。“忍顾”二字将依依惜别之情,表达得既舍蓄,又充分;以“梦”比喻久别以后的短暂相会,也十分贴切。写久别重逢、又将分离的情景时,可以化用这几句的意境。爱情是场梦,可有些人却总睡过了头。——中国现代作家 张爱玲梦想一旦被付诸行动,就会变得神圣。——英国天文学家 阿·安·普罗克特 梦的名言梦是心灵的思想,是我们的秘密真情。——美国南方文学作家 杜鲁门·卡波特让成功的梦想板视觉化,反复加深印象。——作家,演说家,企业家 陈安之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人芙蓉浦。——北宋词人 周邦彦 《苏幕遮》
宋·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楫(jí集):桨。芙蓉浦:荷花塘,这里指作者故乡杭州的西湖。这几句大意是:故乡的渔郎啊,在这仲夏五月,你们可还记得我?我在梦境中已经摇起双浆,驾着轻舟,回到了当年我们一起捕鱼的芙蓉浦。这首词写作者身在汴京,神驰江南,亲切地回忆起故乡的友伴,思归之心油然而起,以至梦游家乡。“五月渔郎相忆否”一句,不说自己思念少年时的朋友,却更深一层地从对方写起,反问朋友是否思忆自己。这一问发自肺腑,把友谊写得更为温馨,更为深切。这种笔法,可以借鉴。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北宋词人 晏几道 《蝶恋花》宋·晏几道《蝶恋花》[梦入江南]。这几句大意是:梦中进入了烟水迷离的江南路,走遍江南,没有和离人相遇。这几句写作者梦游江南,到处寻觅已经离别的意中人,他上下求索,“行尽江南几千里”(见岑参《春梦》),仍然没有遇见离人。梦中的劳累、失望,可想而知。词句虽然只写梦境,但梦前的苦苦思念,梦后的无限惆怅,不言而喻。这三句看似平淡浅近,意蕴却十分丰富。冯煦评小晏词“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确实不虚。昨天只是今天的回忆,明天只是今天的梦。——英国小说家、诗人 吉卜林 梦名言所谓伟大的事业,就是要让自己的梦想成真。——中国当代作家 王小波帮助别人得到他想要的,自己就会梦想成真。——作家,演说家,企业家 陈安之找到一个爱我与我爱的人,变成梦里的情节。——台湾绘本作家,本名廖福彬 几米恋爱是艰苦的,不能期待它象美梦一样出来。——英国诗人 拜伦 梦的名言就是好思想,如果不去实行,就和好梦一样。——美国作家 爱默生我从来不会做梦,现在已经过了做梦的年龄。——原名罗玉凤,因一系列雷人言论在网络上走红,被人称为凤姐 凤姐浅浅的睡眠,沉沉的梦幻。醒来,你已在彼岸。——中国80后作家,畅销小说家 郭敬明 《最小说》预见是一种梦境,事件把我们从这梦境中唤醒。——法国诗人 瓦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