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9.00 KB
- 2023-04-05 13:30:45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中国古代名人名言大全中国古代名人名言一志向事业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孔丘(春秋时代思想家、教育家)引自《论语。子罕》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韩非(战国末期哲学家)引自《韩非子喻志》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王充(东汉哲学家)引自《论衡别通篇》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三国时代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引自《步出夏门行龟虽寿》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引自《岳阳楼记》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张孝祥(南宋词人)引自《论治体子甲申二月九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轲(战国时代思想家,教育家)引自《孟子滕文公下》不登高山,不知天之大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荀况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清代政治家)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清代书画家、文学家)引自《郑板桥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南宋女诗人)引自《乌江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孔丘(春秋时代思想家,教育家)引自《礼记。学记》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刘向(西汉经学家,文学家)引自〈说苑〉多见者博,多闻者智,拒谏者塞,专己者孤。桓宽引自《盐铁论。制议》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不成。张载(北宋哲学家)引自《经学理窟。义理篇》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曹雪芹(清代文学家)引自《红楼梦》第5回好问,是好的。如果自己不想,只随口问,即能得到正确答复,也未必受到大益。所以学问二字,问放在学的下面。二读书求知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刚。孔丘引自〈礼记中庸博学〉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引自《进学解》读书有三到,谓心到、口到、眼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朱熹引自《训学斋规》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朱熹道成于学而藏于书,学进于振而废于穷。王符(东汉思想家、哲学家)引自《潜夫论学》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朱熹引自《朱子语类大全》第10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荀况引自《荀子劝学篇》
境遇休怨我不如人,不如我者尚众;学问休言我胜于人,胜于我者还多。李惺(清代作家)引自《西沤外集药言剩稿》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韩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唐代诗人)引自《登鹳雀楼》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唐代书画家)引自《劝学》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白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王国维(清代学者)转引自《人间词话新注》三天才勤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聃引自《老子道德经》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况引自《荀子,劝学》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秦汉前儒家经典)********************************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4.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9.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10.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1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1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后汉书~陈番传》1
3.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传》14.精诚所致,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晋魏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1年1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1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18.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出师表》19.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隋唐宋:公元581年--公元1271年20.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将近酒》21.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2生当作人杰,死亦成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23.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元明清:公元1271年--公元1840年2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25.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炎武26.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文嘉《明日歌》2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28.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郑板桥《竹石》29.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郑板桥《对联》********************************中国古代名言117则1、人为刀俎,我为鱼肉。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5、失之东隅,收之桑榆。7、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8、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9、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10、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11、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以上出自《史记》********************************12、当断不断,反受其乱。13、前车之覆,后车之鉴14、失之毫厘,谬以千里。15、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16、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17、不可同日而语。18、百闻不如一见。
以上出自《汉书》********************************19、精诚所至,金石为开。20、举大事者,不忌小怨。2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22、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以上出自《后汉书》********************************23、读书百遍,其义自见。24、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25、强弩之末,力不能穿鲁缟。26、士别三日,须刮日相看。2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以上出自《三国志》********************************2
8、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29、貂不足,狗尾续。30、不为五斗米折腰。31、宁为玉碎,不为瓦全。32、当局者迷,旁观者清。33、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34、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资治通鉴》)35、兼听则明,偏听则暗。********************************36、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37、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38、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39、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40、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41、山不厌高,海不厌深。42、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43、静以修身,俭以养德。44、当断不断,必受其乱。45、鞠躬尽瘁,死而后已。46、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47、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48、疑则勿用,用则不疑。49、木秀于林,风必摧之。50、年之计在于春.日之计在于晨。51、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荫。5
2、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53、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54、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56、水可载舟,亦可以覆舟。57、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58、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59、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60、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6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6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63、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6
4、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65、知无不言,言无不尽。66、常格不破,人才难得。67、山高月小,水落石出。68、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69、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70、百尺竿头,更进一步。71、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72、巧妇难为无米之炊。73、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7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75、嬉笑怒骂皆成文章。76、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7
7、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78、千军易得,一将难求。79、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80、银样蜡枪头,中看不中用。********************************81、金玉其外,败絮其中。82、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83、精诚所至,金石为开。84、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85、、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86、丈夫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87、宁为太平犬,不作乱离人。88、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89、将在谋而不在勇,兵在精而不在多。90、放下屠刀,立地成佛。9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92、百足之虫,死而不僵。93、泥沙俱下,鱼龙混杂。94、前门拒虎,后门进狼。95、城门失火,殃及池鱼。96、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唐诗三百首序》)97、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98、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明解缙)********************************99、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
100、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101、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102、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三国演义》)103、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104、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水浒传》)105、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106、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107、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108、心病终须心药医,解铃还须系铃人。109、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110、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11
1、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11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113、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114、人过留名,雁过留声。115、酒香不怕巷子深。116、死猪不怕开水烫。117、磨刀不误砍柴工。********************************中国古代名言小集1、人为刀俎,我为鱼肉。2、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3、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4、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5、百闻不如一见。6、前车之覆,后车之鉴7、失之毫厘,谬以千里。8、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9、迅雷不及掩耳。10、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11、不为五斗米折腰。12、请诛晁错以清君侧。1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14、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15、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16、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17、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18、举大事者,不忌小怨。19、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20、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21、燕雀安知鸿乐驹?2
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23、强弩之末,力不能穿鲁缟。2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25、当局者迷,旁观者清。26、貂不足,狗尾续。27、宁为玉碎,不为瓦全。28、兼听则明,偏听则暗。29、士别三日,须刮日相看。30、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31、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32、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3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34、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35、不可同日而语。36、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37、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38、精骛八极,心游万仞。39、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荫。40、静以修身,俭以养德。41、树欲静而风不止。42、水可载舟,亦可以覆舟。43、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44、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45、当断不断,必受其乱。46、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4
7、物华天宝,人杰地灵。48、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49、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50、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5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52、政通人和,百废俱兴。53、人之所能,不能兼备,弃其所短,取其所长。54、常格不破,人才难得。5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56、醉翁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57、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58、精诚所至,金石为开。59、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60、知无不言,言无不尽。61、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6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63、鞠躬尽瘁,死而后已。64、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也。65、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66、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67、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68、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69、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70、群贤毕至,少长咸集。71、位卑未敢忘忧国。7
2、疑则勿用,用则不疑。73、丈夫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74、宁为太平犬,不作乱离人。75、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7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77、公则生明,廉则生威。78、千军易得,一将难求。79、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80、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81、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82、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之高翔。83、推赤心于天下,安反侧于万物。84、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
85、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86、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87、一朝权在手,便来把令行。88、此地无银三百两。89、人怕出名猪怕壮。90、百足之虫,死而不僵。91、金玉其外,败絮其中。92、人过留名,雁过留声。93、酒香不怕巷子深。94、死猪不怕开水烫。95、磨刀不误砍柴工。96、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9
7、智者千虑,必有一失。98、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99、临危受命,力挽狂澜于既倒。100、可望而不可即。101、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102、亲者痛,仇者快。103、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104、打破沙锅问到底。105、泥沙俱下,鱼龙混杂。106、前门拒虎,后门进狼。107、城门失火,殃及池鱼。108、放下屠刀,立地成佛。109、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110、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111、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112、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113、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114、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115、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116、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117、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118、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119、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120、心病还须心药治,解铃还是系铃人。121、道高一尺,魔高一丈。12
3、巧妇难为无米之炊。124、银样蜡枪头,中看不中用。125、杀鸡焉用宰牛刀。126、书到用时方恨少。12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128、失之东隅,收之桑榆。129、韩信将兵,多多益善。130、言者谆谆,听者藐藐、131、一登龙门,身价百倍。132、一分耕耘,一分收获。133、重赏之下,必有勇夫、134、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公务员:
常识归纳--中国读书名言引言名人在当今社会总保持着一定的权威,而名人对世界的看法往往也是最深刻、最真实的。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由他们的名言反映出来。为了使大家对读书有更深的理解,我们特意制作了这张网页来记录读书方面的名人名言。中国古代读书名言7则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蒲松龄《阿宝》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苏轼《东坡文集事略》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朱熹《朱子语类大全》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朱熹《训学斋规》学贵精不贵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戴震《戴东原先生年谱》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郑板桥高尔基《高尔基论青年》中关于读书的名言
要热爱书,它会使你的生活轻松它会友爱地来帮助你了解纷繁复杂的思想、感情和时间;它会教导你尊重别人和你自己;它以热爱世界、热爱人类的情感来鼓舞智慧和心灵。P.251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泉源!只有知识才是有用的,只有它才能够使我们在精神上成为坚强、忠诚和有理智的人,成为能够真正爱人类、尊重人类劳动、忠衷心地欣赏人类那不间断的伟大劳动所产身的美好果实的人。我觉得,当书本给我讲到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人物、感情、思想和态度时,似乎是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一扇窗户,日让我看到一个不可思议的新世界。P.243每一本书是一级小阶梯,我每爬一级,就更脱离畜生而上升到人类,更接近美好生活的观念,更热爱这书。P.249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P.250西方名言3则我阅读关于我所不懂的题目之书籍时,所用的方法,是先求得该题目的肤表的见解,先浏览许多页和好多章,然后才从头重新读起,以求获得精密的智识。我对该书的终末,就懂得它的起音。这是我所能介绍给你唯一正解的方法。狄慈根:《辩证法的逻辑》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托尔斯泰
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它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爱因斯坦中国现代名言3则无所不能的人实在一无所能,无所不专的专家实在是一无所专韬奋《韬奋文集》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周恩来《周恩来选集》读书也象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