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00 KB
  • 2022-06-17 15:04:28 发布

——学中国结编织课程教学计划.doc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2004——2005学年中国结编织课程教案计划一、教材分析"中国结"是我国特有的民间手工编绳索的装饰品,始于上古,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教材以传统的中国结为教案载体,把技术思维、技术意识、技术操作作为选材的基点,融知识性、基础性、应用性为一体,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陶冶学生的爱美情趣,教材编绘了多幅插图。二、教案要求1.知识与技能通过工艺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常见材料的性能,能设计出合理的作品。学会使用常见的基本工具,掌握结、穿、绕、缠、编、抽等等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2.过程与方法课前学生要了解相关知识,准备上课所需物品。通过观察了解现实生活实际,感知教材;通过教师的演示操作,鼓励学生从模仿到创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动手实践时间和展示个人才华的机会和条件,使所有的学生都有所发展。3.情感与态度通过学习实践,“绳结”这种具有生命力的民间技艺也就自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拓宽学生日常生活领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与意志品质,陶冶学生的情操。三.思想品德教育的结合点要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热爱生活、热爱劳动、孝敬父母、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社会责任感。5/5 四.教案措施1.突出以学生的操作训练为主,注意技能与技艺的训练。2.加强课外信息的导入,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3.加强信息的反馈,注意师生的沟通。4.充分运用电教设备,提高课堂教案效率。五.教案进度第一学期:学习掌握基本结并能创造性的灵活运用第一课走近中国结一、介绍中国结的历史二、介绍中国结的特点三、材料介绍四、如何计算长度第二课基本技巧一、学习使用工具二、学习编、抽线、修饰基本技巧第三课入门的基本结一、系物结二、平结三、云雀结四、八字结第四课固定结一、蛇结二、十字结三、双联结5/5 一、玉结二、纽扣结第五课装饰结(一)一、攀缘结二、双钱结三、同心结和万字节第六课装饰结(二)一、藻井结二、流苏第七课造型结(一)一、双环结二、三环结第八课造型结(二)一、吉祥结二、草花结第九课组合和应用(一)灵活运用吉祥结编织十字架、圣诞蜡烛第十课组合和应用(二)灵活运用纽扣结、蛇结、吉祥结流苏组合编织鞭炮第十一课组合和应用(三)灵活运用系物结、三环结、万字节、平结组合编织蜻蜓第十二课考核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基本结进行任意变化组合编织作品5/5 第二学期:学习掌握复杂结、组合结并能创造性的灵活运用第一课基础结(一)——盘长结一、二回盘长结二、三回盘长结第二课基础结(二)——团锦结一、团锦结二、八耳团锦结第三课基础结(三)一、梅花结二、龟形结第四课基础结(四)一、斜卷结二、手链三、介绍由斜卷结编织的蝴蝶、金鱼、香囊等(难度高,不要求会编织)第五课组合结(一)一、复习双钱结二、十全结——由5个双钱结组合第六课组合结(二)一、复习三环结二、如意结——由4个三环结组合第七课组合结(三)绣球结——5个三环结组合第八课组合结(四)5/5 一、复习双钱结和二回盘长结二、盘长蝴蝶结——由双钱结和二回盘长结组合第九课组合结(五)一、复习双钱结和团锦结二、团锦蝴蝶结——由双钱结和团锦结组合第十课字结(一)一、复习十字结、双环结、三环结二、“寿”字结——十字结、双环结、三环结第十一课字结(二)一、“喜”字结二、“福”字结三、“春”字结(注:本课的教案内容难度高,不要求学生完全掌握,了解结构即可)第十二课考核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基本结、复杂结、组合结进行任意变化组合编织作品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