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元旦手抄报内容.doc 4页

  • 57.55 KB
  • 2022-06-16 15:12:38 发布

庆元旦手抄报内容.doc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庆元旦手抄报内容    中国的元旦,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南北朝时,南朝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    中国最早称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正月初一从哪日算起,在汉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从汉武帝起,才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但这是夏历,亦即农历或阴历,还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元旦。    公元19XX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    今天所说的“元旦”,是公元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并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改为“春节”。     “元”有开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意思。元旦(newyear"sday,newyear)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也被称为“新历年”“阳历年”。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定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而以西历的1月1日为新年。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年法”,确认新年(元旦)为我国的法定节日。元旦也是世界上很多国家或地区的法定假日。    1、中国古代称新年第一天为“元旦”或元日、元长、元朔、元春,具体日期在西汉以前各不相同,西汉汉武帝太初元年,司马迁创“太初历”,以正月初一日为元旦,从此历代相沿,直至民国时期。    2、西历公元纪年法传入我国后,民国时期以西历元月一日为新年,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议确立以西历元月一日为“元旦”,旧历年正月初一改称“春节”    “元”有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时间,也通指白天。元旦,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人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宋代吴自牧《梦梁录》卷一“正月”条目:“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汉代崔瑗《三子钗茗》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一篇《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中谓之"元朔"。历来元旦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在汉语各地方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叫“正月初一”。     1、一年有一春,春春你顺心;一年有一夏,夏夏你发达;一年有一秋,秋秋你丰收;一年有一冬,冬冬你成功;年年有节日,日日都吉祥!元旦快乐!    2、新年的钟声敲响,我的祝福不能迟到。祝你元旦无烦恼,心情无限好,妻贤子又孝,双亲不会老,事业步步高,生活更美妙,每天开口笑!    3、元旦元旦,祝福不断;世事变迁,思念不变;深深祝福,藏在心间;问候短信,传到身边;愿你平安,幸福绵绵;愿你健康,快乐依然。元旦快乐!    4、如果时间是一条曲线,我愿你看到更多的是美丽新鲜!()如果生活是一个平面,我愿你得到更多的是健康一面!如果说生命是一方立体,我愿你的存在是快乐独特,幸福唯一,无人代替!    5、吉祥的云朵飘向你,幸福的潮水浸泡你;开心的浪花奔向你,幸运的指针锁定你;平安的天使守护你,健康的小手抚摸你;美好的日子拥抱你,真挚的祝福则要发给你:祝你元旦乐开怀,心情爽歪歪!    都清扫了房屋和庭院,贴上了春联、年画,挂起了灯笼,上面还有牛的图案,这当然是牛年了。门口还贴了倒“福”字。大人们手里拎着大包小包走亲访友很快表演开始了,节目还真丰富,小品、杂技、反串艺术、歌舞……看着他们搞笑的表演,我笑得在沙发上直打滚。最好玩的要数那个反串艺术了,一个女演员穿得花枝招展的。在舞台跳舞,还唱了好几首女生的歌,可是最后主持人告诉我们,这是一个男人扮演的,我们都惊呆了,紧接着我笑得在那不停地拍床打椅。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