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折纸教案钱包 10页

  • 31.00 KB
  • 2022-06-16 14:41:58 发布

小班折纸教案钱包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精品文档小班折纸教案钱包活动目标:学习用正折.反折的方法折扇子;培养幼儿对折纸的兴趣。活动准备:长方形每人一张,木偶小猪一个。活动过程:1.引起兴趣。噜噜噜,噜噜噜,热死我了!:我们该用什么方法去帮助它呢?2.观察讲解并示范。观察瞧,老师用什么办法?教师示范:先用长方形的纸折出一条窄窄的长纸条,再把它翻面折,折得与第一次折得差不多宽,然后再翻面折。这样折次翻个面,把长方形纸折完为止。最后把它对折。看!给小猪扇扇,它多开心啊!3.幼儿折纸。小猪:要是小朋友给我折一把,那我更舒服了!要求幼儿折一次翻个面,注意每次应折得差不多宽。4.“帮帮小猪”的游戏。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0/10 精品文档小猪:“真热,又冒汗了,哪个小朋友帮帮我?这个小朋友折得特别整齐,扇起来一定很凉快,你能帮帮我吗?”请幼儿给小猪扇扇。最后在小猪“噜噜噜,我不怕”中结束。教材分析: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手是思想的镜子,是智力才能发展的刺激物,是意识的伟大培养者,是指挥的创造者。”这说明了手和大脑的密切关系,”心灵手巧”、”十指连心”也都体现了这一点。所以在午饭之后我经常让他们折纸,我也常常有意无意在观察孩子的活动情况,每次孩子们在活动开展之初兴趣都很高,摆弄几下之后就没有兴趣了,因为他们会折的东西有限,如何教小班幼儿学折纸,让他们乐于动手,主动参加活动呢?我设计了这节课。一、活动目标:1.通过帮助娃娃家折小杯子,认识向后折符号,体验折小杯子的乐趣。2.喜欢参加折纸活动,愿意自己动手完成作品。二、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对按箭头方向折有初步的了解,有过按箭头方向向下折小狗耳朵的经验和按箭头方向左右折折娃娃的经验,认识过虚线,并知道箭头所表示的含义。.物质准备:小纸杯范例,小纸杯的示意图,小纸杯的半成品,大小,颜色不同的正方形蜡光纸若干,娃娃家颜色标记。三、活动过程: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0/10 精品文档师:看,这是一只小杯子,马上就要过新年了,在新年里,有好多好多的人要去娃娃家做客。爸爸妈妈都想请客人喝茶,可是没有很多茶杯,你们愿不愿意帮助娃娃家的爸爸妈妈折一些这样的小杯子出来招呼客人啊?2.观察示意图,了解折小杯子的步骤和方法。出示示意图师:小朋友们看,要折出小杯子,第一张图上有什么呀?师:那虚线和箭头告诉箭头我们要做什么事情呢?那这个箭头是朝哪里的?谁愿意来折一折——教师请幼儿示范对角折师:一张纸变成了什么形状?我们是通过什么方法把正方形的纸变成三角形的?观察图二,发现与折娃娃的不同师:看看第二幅示意图上有什么符号?虚线是怎么样的?箭头也是什么样?这个斜斜虚线,斜斜的箭头我们应该怎么折呢?他折的对不对啊?谁愿意再来折折看,这一步到底是怎么折的?和折娃娃的一样吗?观察图三师:看看接下来怎么折?我们和图四比一比,两个角是不是都要往下折?认识向后折符号,知道箭头的含义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0/10 精品文档师:刚才我们折了第三步,知道只要一个角往下折,那另外一个角怎么办?师:看接下来的图示,你看到了什么?这个箭头是怎么样的?它想告诉我们什么?看一看,只要折好这一步,小杯子就出来了,谁能看到这个小杯子,知道这个符号的意思?他折的对不对?和我的一样吗?师:哦原来这是向后折符号,是要告诉小朋友要看到这个符号就是向后面折,然后把手伸进小纸杯的小口里,把口拉开,一只小杯子就折好了。你们想不想试一试?3.幼儿尝试折小杯子提出操作要求师:折纸时要注意纸要放的怎么样?折的时候要做到什么?如果有不会的小朋友怎么办呢?幼儿操作,发现有困难的幼儿给予适当的帮助师:折好的小朋友把你折的小杯子送到娃娃家,什么颜色的杯子送到什么颜色的娃娃家。我们看一下,草莓是什么颜色的那如果你折的是红颜色的杯子,你就要送到草莓家,因为草莓也是红色的。.师:我们来检查一下,小杯子送的正确吗?师:这一次过新年啊,娃娃家的爸爸妈妈可不用担心了,因为小朋友折了好多好多的杯子给他们,我代替娃娃家的爸爸妈妈谢谢你们。教学活动设计班级:小班教学活动设计班级:小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0/10 精品文档班折纸:美丽的小船目标:1.运用剪贴、绘画等组合方法来进行,让大部分能力较强的幼儿有创作的空间。2.在折一折、做一做、玩一玩中,训练幼儿手、眼、脑协调并用的能力。准备:1.各种图片、录象带。糖纸、废旧报纸、各种颜色、形状的纸。2.各种绘画材料、水等。过程:1.认识各种各样的船。先让幼儿通过观看图片、录象和现实生活中的船,让他们系统浅显地观察了解小船的外部特征。让幼儿说说小船的特征,还有用处。激发幼儿对制作小船的兴趣。先让幼儿用纸折最简单的小船。评价。2.折纸小船。先出示各种小船,引起幼儿的兴趣。出示折纸示意图,让幼儿看折,学习用对折、三角折等方法折成小船。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0/10 精品文档培养幼儿折纸兴趣和初步的相互合作能力。评价。3.折纸美丽的船。出示各种各样的小船,引起幼儿对制作小船的兴趣,运用折叠、涂色块的方法来表现不同的小船。让幼儿发展想象力、创造力。最主要是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评价作品4.玩小船。先让通过折一折,折出各种各样的小船,然后让幼儿把小船放在水中玩一玩,训练幼儿手眼脑协调并用的能力。让幼儿了解小船在水中的一些沉浮现象。让幼儿讲讲你折的小船在水中怎样了?评价。折纸:青蛙目的:1.学习折纸里常用的双三角形折法。2.会利用双三角形折法学折青蛙,培养幼儿学以致用的能力。3.继续培养幼儿看示意图折纸的能力。准备: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0/10 精品文档1.正方形手工纸若干张,折好的双三角形以及利用双三角形折好的作品青蛙、鱼、桃子若干个。2.《双三角形》折纸示意图,《青蛙》折纸示意图。过程:1.教师出示折好的双三角形,请幼儿说说这是什么?教师介绍双三角形名称。2.幼儿跟教师学折双三角形。教师出示双三角形折法示意图,幼儿在教师指导下学折双三角形。幼儿再次独立练习看示意图折双三角形。3.利用双三角形学折青蛙。1、教师出示《青蛙》折纸示意图,让幼儿看懂示意图。2、教师对照《青蛙》示意图示范折青蛙,幼儿观看。3、幼儿看示意图学折青蛙,教师个别指导。4、幼儿作品展示与交流,教师与幼儿集体评价。四、作品欣赏:教师出示利用双三角形折好的各种折纸作品给幼儿欣赏,请幼儿说说自己的看法。五、附《青蛙》折纸示意图:折纸:马活动设计背景: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0/10 精品文档本班幼儿平时都比较喜欢画画和动手方面的活动,但由于刚刚小班升中班的缘故。并考虑到幼儿安全方面的因素,很少使用剪刀。但幼儿渴望能够亲手制作出奇妙的物品,利用幼儿好奇的心理,让其发挥大胆的奇思妙想。开展此活动开发幼儿的想象空间。目标:通过此活动让幼儿明白和认识虚线、折线、翻折、弯曲折线等几种在折纸中出现的简单的折纸要求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制作小马的步骤和所需注意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几种线条的折法即线条名称。准备:1.教师事先做好的一匹小马的样品。2.A4白纸水彩笔剪刀3.A3白纸过程:1.教师出示事先做好的样品,吸引幼儿注意力。并引导幼儿说出是什么小动物,试着让幼儿说出其特点。2.引导幼儿观察制作小马的办法。3.教师用A3的大纸演示便于幼儿看得清楚。教师讲解制作小马的方法和步骤。鼓励小朋友说出自己的想法并给幼儿足够的时间自由讨论其制作方法。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0/10 精品文档引导幼儿认识和运用虚线、折线、翻折、弯曲折线这几种折纸中常出现折法。4.让接受快的小朋友可以充当‘小老师’的角色,给其他幼儿讲解经验。5.鼓励幼儿将折好的作品打开重新再折一遍,目的是让幼儿记得更深刻。6.重新折好后,让幼儿用自己喜欢的颜色给画出五官即涂色。并用剪刀剪出马的四条腿。7.最后将自己的作品装进自己的袋子内活动结束。折纸:折纸变一变目标:1.教幼儿学习折纸的技能。2.学习单张纸的简单折叠技能和简单的变化方法。3.培养幼儿对这纸的兴趣。准备:折叠用纸若干、变形金刚一只。过程:1.出示玩具变形金刚,作几次变化。2.出示正方形的纸一张,教幼儿将这张纸变成一件有趣的玩具。将正方形的纸对折成长方形将对折后的长方形想旁边对折成小正方形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0/10 精品文档将对折后的正方形拉开,在其两边向中间各对折一次,形成两扇门将小门的上端啦出两个三角形将三角形的下端往上折一下,即成一架钢琴将上述过程编成一个顺口溜:一个正方形,变成长方形,在变成一个正方形。关上两扇小门。拉出两只三角形,鼻子往上翘一翘,变成一架小钢琴。3.将钢琴变一变师:我是变形金刚,我会把钢琴变成另外一件玩具4.将畚箕变一变教师说:我在来变一变。变成一顶济公帽教幼儿将畚箕变成济公帽。教师用顺口溜的形式进行:放下一个鼻子,把它翻个身子,关上两扇窗子,叠好两床被子,拉开来就是一顶帽子。5.结束:幼儿带上济公帽,听听音乐、唱唱、走走、玩玩。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