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学中的折纸艺术 4页

  • 37.00 KB
  • 2022-06-16 14:41:25 发布

浅谈教学中的折纸艺术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学科美术浅谈在教学中的折纸艺术郑玲玲浦江五中邮编:322200[摘要]折纸既是一种手工艺术,又是一种游戏。美术教育要唤醒学生对艺术的兴趣,无论是学习的过程和完成作品的展示,都应让学生能感受到美术的魅力。折纸的作品具有实用功能,更具有审美功能,它能通过各种造型变化产生视觉上的美感。折纸是不受工具限制的“造型艺术”,且通过折纸可启发人们的创造力和逻辑思维,更可促进手脑的协调,是较为适合学校教学的艺术表现形式。[关键词]折纸造型艺术多样化的教学教学价值折纸是不受工具限制的“造型艺术”,且通过折纸可启发人们的创造力和逻辑思维,更可促进手脑的协调,是较为适合学校教学的艺术表现形式。折纸起源于中国,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583年,当佛教的和尚从中国经朝鲜去日本时,带去了许多纸,由于当时纸张非常昂贵,所以他们用时格外小心而折纸则成了礼仪交往的一部分,折纸的艺术就是从那时起一代代传下来的。一般来说,折纸作品必须完全由纸张折叠而成,在折纸的过程中不能使用剪刀或胶水,而在折纸的作品上也无需多加任何色彩。折纸作品以一张纸折成的作品为主,也有二到三张纸组合而成的作品。折纸的作品具有实用功能,更具有审美功能,它能通过各种造型变化产生视觉上的美感。纸张有别于其他材料,在于它能在平面的二维空间通过折﹑叠﹑剪、提﹑拉、翻等组合辅助衬贴,创造出具有三维空间的立体形态。利用不同的质地,不同性能的纸张,采用多种手法和技巧,表现出内容丰富,形态各异的艺术形象,能将意向形态物化为立体的世界,且不受时空、地理、语言等外界因素的影响。折纸艺术具有独特的创造意境,界于“似与不似之间”,“有形又似无形”的创作理念之间,因此折纸艺术又被称为“感觉艺术”。同时它还具有可动性,娱乐性,如:纸折飞机可飞﹑青蛙能跳﹑小鸟翅膀能动等。一张普通甚至废弃的方纸,到了设计者的手中,经过翻转折叠,转眼之间似乎就灌注了生命,立即鲜活跳跃起来,即刻变成了具有很强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的装饰品与艺术品。一、折纸关于教学的性质折纸又称“工艺折纸” ,是一种以纸张折成各种不同形状的艺术活动。在大部分的折纸比赛中,多数要求参赛者以一张无捐伤的完整正方形纸张折出作品。折纸发源于中国,日本发展。折纸漫漫发展成不只是儿童的玩具。也是一种有益身心、开发智力和思维的活动。在学校的环境中,纸张的获得应该是属于美术材料中最容易的材料之一了。但是虽然差不多所有薄片状材料都可以折叠,材料的选用却会直接影响折叠的效果,以至模型的最终外型。所用各种纸张各有不同特性,也就能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比如质地较厚、硬的纸张可做包装盒﹑玩具﹑建筑用品造型等(来源鞋盒、餐巾纸盒子、各种箱子等);较软薄纸张可折制花鸟鱼虫、动植物等。而纸张固有的色彩又可以免除学生材料过多,不容易准备齐全的的教学难题。在折纸中纸张的色彩以动植物固有色的限制近色选择为好,有些动植物则可适当的进行夸张。选用色彩丰富或不同于固有色进行造型,也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纸张的选择与运用在折纸创作中是尤为重要的环节。从环保因素来看,在练习时我们主张先用废纸,到掌握良好的技巧时,再用适当的纸张,需要制作高档工艺品时,在选用质地较好的纸张。一、折纸的教学价值折纸在幼儿教学中运用的非常的多,其实它在其他学龄期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不受工具的限制。绘画需要各种美术材料,而折纸比较方便,只需要纸张即可,取材方面方便到处都有随手可得的原材料。它的工具就是一双经过训练的手。它不受国界﹑民族﹑区域﹑场地空间的限制,随手可做。折纸只要用平整﹑边角规矩的纸,就可折出造型优美,形象生动的作品来。如果有专用纸张就可折出质量高,品质高雅的艺术品。(2)可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三位思辨能力,也能提高对于数学中的几何形和数理的概念。(3)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折纸能培养手指肌肉的灵敏度和自制力,更能培养认真、耐心和手脑并用的好习惯。自己动手折制一些变化图形。同时培养了你的记忆力和动脑能力。不仅锻炼了手和脑的运动机能,而且对促进身心健康具有很大的益处。(4)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能力。折纸教学中学生通过观察老师的折纸方式,进行学习以及自己探讨摸索新的折纸方式能极大地促进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培养。二、折纸在教学中的展示折纸既是一种手工艺术,又是一种游戏。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许多心理学家也一致认为:手指是“ 智慧的前哨”,正所谓手巧者心灵也,能干的总是聪明人。由于折纸教学安排少、间隔长,不仅容易造成纵向间的脱节,也无法形成和其它活动的横向联系。在教学中每节课对学生要求下,学生能在每节课中学习完成纸作品,但是单一的纸作品展示缺乏生动性、艺术性,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相应受到影响。美术教育要唤醒学生对艺术的兴趣,无论是学习的过程和完成作品的展示,都应让学生能感受到美术的魅力。因此在折纸教学中让作业“作品化”的研究具有一定的重要性。作业过程是一项既有脑力劳动也有体力劳动的活动,他是靠眼、脑、手的配合来实现学习目的。因此让学生在作业“作品化”的过程中体现自主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美的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美术课是要通过美术活动,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丰富和完善学生的个性、品质,激发创造精神。那么如何体现学生在课堂中到底学到了些什么?我认为,就是课堂作业。它是美术课堂最快速反应学生学习所得,体现课堂有效性和技能掌握程度的一个依据。由于学生因为个体能力差异完成作业的情况也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变化。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自豪呈现“我的作业是作品”,因此在教学中充分我挖掘学生艺术创造的潜能,使美术作业升华成艺术作品。折纸教学虽然是整个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一小部分,但由于传统的作业形式过于简单化,无法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在折纸教学中我认为应该把教学重点落实到提高折纸作业“作品化”的创作上。应该说:作品和作业的区别是很明显的,当然介于两者之间的也有,而且不少,但是,当我用作品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培养学生,他们受益的就不仅仅是作品本身,更重要的是:构思作品的思维过程、制作新作品的求异意识和完成作品的手段追求,这些是他们在兴趣的鼓舞下,自发的、积极的、主动的获取的,养成追求独立、个性、创造的习惯对于提升他们的艺术素养、学习其它文化知识和培养创造型学生都具重大意义。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和人才观念的更新,怎样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怎样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优良个性品质的形成,已成为检验教育教学成败的关键。在这大力倡导教育创新的今天,美术教育教学更应该发挥出它所具有的独特作用,用创新理念打造高效课堂,用创意教学点亮学生的心灵。一、多种形式互补,完善与提高学生能力培养美术的课堂永远是围绕着最终的教学目标而走的,折纸艺术仅仅是实现目标的手段之一。美术来于生活,发展于生活,提炼于生活。美术实实在在地存在于生活之中。可以鼓励学生创作形式的多样化,工具的多样化,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教学内容的多样化。美国美术教育家罗斯菲德说过:“应让儿童有充分的艺术材料,他才能发现自己的表现方法。” 总之,现在的课堂教学要求我们:既要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又要重视人的差异性,注重发展个性。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动手能力,让美术教育的过程就会像春天的细雨,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慢慢融合到生活中去。参考文献[1]蒋萌、马宽斌,《初中美术教学方法多样化探析》,《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2]李世峰,《美术课堂教学的多样化》[3]孙华庚,《以教育技能视角谈折纸艺术》,美术教育研究,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