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00 KB
  • 2022-12-31 13:31:35 发布

试论桂林童谣的教育理念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试论桂林童谣的教育理念内容摘要:童谣是我国传统民间歌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表现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它同时兼有文学、音乐和游戏等形态特征,它既能使少儿在吟诵过程中认识事物,学到知识,懂得人伦道德、处世哲理,又能在一种嬉戏的气氛中尽情地流露出少儿的自然天性,从而达到健康身心,启发人生的作用。桂林童谣是一种流传久远的民间艺术,也是一种民族文化的缩影,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浓缩风土民俗,展示道德风范,传递智慧信息,开拓了一条情系少儿心灵的音乐通道。  关键词:童谣歌谣桂林童谣    一    童谣是我国传统歌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合乐为歌,徒歌为谣”,是我国传统文艺中的一大特色。“歌”与“谣”原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诗经·魏风》中说:“以之忧矣,我歌且谣”。①说明两者存在着不同的内涵。但两者自古以来便具有许多相同之处,“谣”之所以被称作“徒歌”便是很好的说明。“谣”虽然不以“唱”的方式流行于世,缺乏“歌”的那种比较稳定的曲调,但它却可以哼,可以吟,可以朗诵,带有很强的音乐感和节奏感。再者,“歌”与“谣”在历史上原本就存在着一种相互转化的事实,如《乐府》诗等作品原本是有曲调的唱词,因在流传过程中失去了曲谱而只能吟诵,而有的民谣在流传过程中被谱上曲后便成为了可唱的“歌”。所以,“歌”与“谣”被合而称为“歌谣”是不无原因的。清人杜文澜《古谣谚凡例》中说:“谣与歌相对,则有徒歌合乐之分,而歌字究系总名;凡单言之,则徒歌亦为歌。故谣可联歌以言之,亦可借歌以称之。”②其实,早在《淮南子》一书中,便出现将歌与谣合为一词之称,所谓“陈之以礼乐,风之以歌谣”。③可见,自古以来不仅是“歌”具有音乐特性(如常称之为“民间歌曲”以区别于其他音乐种类),“谣”也同样具有音乐成分,也就是说,不论“歌”还是“谣”在流传过程中都与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于传统民间歌谣的本质特征,我国著名的民俗学与歌谣专家钟敬文先生曾作过简明的总结:“ 民间歌谣是劳动人民集体的口头诗歌创作、属于民间文学中可以歌唱和吟诵的韵文部分。它具有特殊节奏、音韵、叠句和曲调等形式特征,并以短小的篇幅和抒情的性质与史诗、民间叙事诗、民间说唱等其他民间韵文样式相区别。”④童谣也和其他民间歌谣一样,表现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它同时兼有文学、音乐和游戏等形态特征。自古以来,童谣作为一种对少儿进行启蒙教育的特殊手段与形式,即能使少儿在吟诵过程中认识事物,学到知识,懂得人伦道德、处世哲理。同时,由于童谣是在游戏方式之中吟诵,故它又能在一种嬉戏的气氛中尽情地流露出少儿的自然天性,从而达到健康身心、启发人生的作用。所以,研究者认为童谣是民族文学的初基,是民众表达民族心声的韵文作品,并指出“真挚与诚信”是其突出特色。⑤  童谣也和其他民间歌谣一样,都是劳动人民的心声,是他们在长期的劳作与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所形成的艺术形式,是他们用以表达自己的理想、情感、友爱、意志和愿望等内心活动的一种艺术形式。所谓“乐由心生”,在我国最早的音乐理论著作《乐记》中就曾说过:“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⑥音是由人心产生的,人心的活动又是由外物引起的,人心感受外物使内心感情激动,做出反应就外现于声;各种声相互呼应和发生变化,变化成为规律性便成为“音”;众音组合构成曲调,用乐器演奏出来,再配以舞蹈,就成为“乐”。而传统民间歌谣之所以具有文学、音乐与舞蹈(或游戏)等综合性特征,正是因为它有这样一种产生过程。《乐记》还认为,音乐与伦理道德是相通的,它能使人提高内心修养,自然而然地受到平易、正直、慈祥、善良等情感的熏染。⑦正如周作人先生在《读童谣大观》中曾引《左传》杜注所言:“童龀之子,未有念虑之,而会成嬉戏之言,似或有凭者,基言或中或否,博览之士,能惧思之人,兼而志之,以为鉴戒,以为将来之验,有益于世教。”⑧  可见,童谣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的产物,它是广大劳动人民创作的,是历史实践、生活实践的产物,它在每一个历史阶段的更新变化与进步发展,都是人们生活与理想的发展和进步的表现,标志着社会文明的尺度。前人常把我们民族的审美心理结构概括为“知”“情”“意”等内涵,而传统童谣正是以其智力结构(知——科学知识)、审美结构(情——艺术表现)、意志结构(意——伦理道德)形式产生和发展的,这说明传统童谣在很大程度上承载着我们民族传统文化心理的积淀。    二     桂林童谣是一种流传久远的民间艺术,也是一种民族文化的缩影,它的产生、发展与民族历史、民俗沿革、语言嬗变、地理环境以及民族心理习惯等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并以其独特的形式与内涵传递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反映着该地区的人文意识、方言土语、民风民俗以及音乐形态等文化意蕴。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水秀山奇,人杰地灵,奇丽的自然景观孕育着色彩斑斓的人文;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乡间文化,更是产生各种艺术样式的直接之源。这里是中原文化与百越文化的交汇点,是汉族与壮族、瑶族等众多少数民族杂居的地方,在各少数民族当中流传着丰富多彩、品种纷繁的民间歌谣。各民族之间传统文化、生活习俗等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间文化现象。尤其在许多少数民族的传统习俗中,体现父母对儿女教育有方的一个重要内容,便是儿女会唱、会吟诵的歌谣多而且吟唱得好。所以,做父母的必须教会儿女吟唱歌谣,否则,便被认为没有尽到做父母的责任。正因如此,桂林童谣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呈现着多姿多彩的特征,并在一种口耳相传的传统方式中得以不断丰富和发展创造,具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  童谣是少儿人生的启蒙、游戏的伴侣、艺术的初阶,对于少儿身心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在丰富少儿娱乐活动方面,也具有其他形式无可替代的效果,在娱乐中增长知识和智慧,在游戏中丰富人生和修养。桂林童谣虽然在过去的一代又一代人中间耳熟口诵,代代传唱,但它们完全属于自发形式的口头创作,不受专业性的文学与音乐技法的支配或限制,在不同的年代或不同的具体地域范围内,因生活习惯、地理环境、宗教风俗与心理定势等因素的差异,使得它们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变化与差异。所以,这些童谣没有固定不变的文字内容和曲调节奏,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历史文化变迁而不断更新与发展,或增或减,或改变其中的文字内容和曲调节奏等。同时,桂林童谣在其流传的历史过程中主要依靠口耳相传,没有借助记谱手段或其他形式将它们固定下来,只依靠父辈教给儿女,儿女又教给他们的后代,这种方式相传吟诵,加之具有即兴编唱的特征而使之变化不定,在曲调上大都运用一个短小的核心音调,加上吟唱者感情的衬腔,进行不断反复地吟唱。这种情形在广西其他地区的民间歌谣中都有所体现,如大苗山区流行的《挑水歌》《放鸭歌》,融水一带流传的《讨肉歌》《赖粑歌》等。它们都具有鲜明的风格和地方色彩,同时还较多地保留着人类早期思维发展阶段中的直观性、形象性、模拟性、类比性等特征。这些都是他们突出的共同本质。  桂林童谣以当地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和方言土语,浓缩风土民情,展示道德风范,传递智慧信息。   《卖龙歌》以传统的文化为中心来展开,生动地反映了古老的民风民俗和思维定势。词的大意是,我向龙王还愿,送上一个猪,他不吃,那就买个狗崽为他看家吧:“卖龙卖龙车车,还龙还龙愿愿,买个猪头还大愿,龙王不吃猪头肉,买个狗崽来看屋,狗崽狗崽溜溜,狗崽狗崽溜溜,溜溜溜溜。”在古老的傩文化中,腊月举行迎神赛会以向神还愿,以驱疫鬼。《卖龙歌》作为少儿集体游戏“老鹰抓小鸡”时所唱的童谣,正是傩文化在童谣中的反映与延伸,“溜溜”是当地人唤狗的声音,可以想象,当少儿连续齐声地唱上“溜溜”时是多么热闹与欢快之场面。《接下巴》所写的是当地人们赛文才、比嘴劲、斗智慧的风土习俗。桂林在历史上产生过许多文人才子,甚至出现过“三元及第”的状元,影响所及,山坡上的放牛娃们也做起了斗智游戏,以显示自己有智慧。“接下巴”是桂林的俗语,指在斗智游戏中别人开头说了前一句,自己接上其句尾之词往下一句,内容上要能自圆其说,字句转韵自然。“水牛过沟,踩死泥鳅;泥鳅告状,告着和尚;和尚念经,念着观音;观音戽水,戽着海鬼;海鬼摸鱼,摸着团鱼;团鱼生个玻璃蛋,留给看牛娃仔送冷饭……。”可见少儿在这种游戏中得到的是一种语言的锤炼,培养了敏捷的思维,在“接下巴”游戏中,往往能急中生智而迸出妙句来,博得同伴的齐声喝彩而倍感自豪,增强自信。  《乐记》所谓:“广乐以成其教,乐行而民乡(趋向)方(正道)。”⑨桂林童谣的另一个重要内容便是融传统道德教育于童谣之中,突出地体现童谣作为少儿人生启蒙的本质特征。  《排排坐》突出了一个文明礼貌用语“请”字,“排排坐,请糯糯”,并强调注意守时观念:“排排坐,请糯糯;糯糯香,请姑娘;姑娘来得早,吃个芋头饱;姑娘来得晏,吃碗芋头饭。”  《破莲子》所体现的是集体主义,团结友爱思想:“破莲子,破莲花,莲子莲花在哪家?哪家都有籽,籽籽不开花。”  《打铁歌》则注重培养少儿的勤劳观念:“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剪刀送姐姐,姐姐留我歇,我不歇,我要回家学打铁。”   《月亮巴巴》是一个描绘少儿心理活动的故事。小朋友喜欢集体游戏,这是他们的自然天性,但在活动中常常会发生一些误会,造成心理上的委屈而相互抱怨,从而产生矛盾。要使孩子们能正确看待、解决这种误会与矛盾,就必须加强教育和引导。《月亮巴巴》就是通过一个有情节的故事形式,告诉小朋友,这种事情在他们当中是会经常发生的,应该正确看待、互相理解。对于当今社会环境中的少儿来说,更是应该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因为今天的独生子女往往养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定式,不易承受生活中的误解与矛盾。“月亮巴巴,踩着瓦渣,一跤跌倒,赖我打他,我没打着他,回去告诉妈妈,妈妈没在屋,躲在门背哭,唔、唔、唔……月亮巴巴,月亮巴巴呀!”  桂林童谣的再一个文学特征便是注重传递智慧信息,给少儿进行顺向和逆向思维的训练。  《南瓜将军》运用“兴”的表现手法,以一“烧”字引发出生动的联想,以一种顺向思维的方式对少儿进行丰富联想的培养训练:“一炮打进菜园里,烧着辣椒潜树上,烧着茄子满身紫,烧着苋菜打雨伞,烧着芋头戴斗篷,烧着苦瓜起大泡,烧着萝卜钻地中,烧着扁豆像弯弓……。”  《扯谎歌》则是运用“比”的表现手法,把生活中不可能并存或发生的事物十分滑稽地“拉郎配”,以少儿的思维来理解,这便是“扯谎”,意在对他们进行逆向思维的启蒙训练:“昨天看见牛下蛋,今天看见马絮窝,七条鲤鱼街上走,八只兔子过黄河,黄河有蔸芭蕉树,芭蕉树上有个喜鹊窝,喜鹊窝里有田螺,一个田螺三斤多,剥了皮来九斤半,切成片,炒下锅,拿走簸箕把汤喝……。”    结束语    我国传统的民间歌谣是一座取之不尽的艺术宝库,但我们从以往的整理资料中看到,往往只有文字内容,尤其是童谣常常仅以文学的式样出现在资料中,在今天40岁以下的人当中,很难找到能哼上几首童谣者。可见,童谣将面临失传的问题。也许是因为其“小”而没有引起更多音乐工作者的关注。但有一位民间音乐研究者告诉我们:“其实小的、短的到简单的,从艺术上来讲,并非是重要条件,大曲未必是大艺术,所谓短小的、简单的,如果能整体具备艺术的形态,并且能带给人们深深的印象与感动,那么,比之徒然具备大形,反而使人们易起倦怠的音乐,比较地可以说这是艺术的成功。”这位研究者甚至说道:“我以为我国如果要产出国民所要求的新音乐,那自然不能轻视童谣。”⑩我们期盼能有更多的音乐工作者关注传统童谣。